湖州市的南潯古鎮是一個風光秀麗的江南古鎮,有俗語稱"遊遍江南,不如古鎮,不如南潯走一走!"南潯古鎮歷史悠久,河水穿鎮流淌,是我國十大魅力古鎮之一,還是中國5A級旅遊景區。在歷經750年的風風雨雨之後,江南古鎮儼然已經成為了一處鍾靈毓秀、吸收天地之精華的寶地。
南潯的富裕在整個江南都是佼佼者,此地更是以"富甲"而聞名於世,在當時甚至有一個南潯半個湖州的說法。南潯古鎮歷年來以富商、名人輩出,他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蔚為壯觀的私家園林, 不禁讓我們感受到了當時這些大家族的繁榮昌盛。
01小蓮莊, 清代"四象"首富劉鏞的私家園林
在南潯經常會聽到有關"四象"的故事,四象是指清末明初以經營生絲髮家的巨富,而作為"四象"之首的劉鏞究競多有錢?據說,在19世紀90年代的時候,劉鏞財富總值約為當時清政府年收入的七分之二,高達到2000萬兩白銀,甚至可是說是富可敵國了,在清代時期,恐怕也只有富商胡雪巖能和他相提並論了。
南潯古鎮中最著名的的小蓮莊景區便是"四象"之首劉鏞的私家莊園,小蓮莊是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坐落於南潯鎮南柵萬古橋西,東與嘉業堂藏書樓隔河相望,北與鷓鴣溪相鄰。在小蓮莊門口有一個遊船碼頭,裡面停滿的烏篷船,我們可以乘坐小船悠哉悠哉沿河而上,欣賞那湖水依依,粉牆黛瓦,融入江南水鄉的美景之中。
小蓮莊是清光緒年間的古典園林建築,建於1885年,完工於1924年,花費劉墉家祖孫三代人四十年的心血。該園林主要是由義莊、園林、家廟三部分組成,總佔地佔地27畝,其中園內荷花塘竟有10畝之大。而其名字的來源是劉墉欽慕元代書畫家趙孟在湖州別業建立的"蓮花莊"。
02園林環境雅致,中西合璧式的建築引人注目
進入小蓮莊中,沿著園林的亭臺樓閣漫步,一片近10畝的荷塘映入眼帘,荷花池裡魚有蓮趣,風搖菡萏,在外園處"掛瓢池",俗稱"魚池涇"的地方賞更是愜意,池塘綠意盎然,點點花瓣點綴的荷花之美與精巧的園林亭臺樓閣相結合,頗有曲徑通幽之美,讓人不忍離去。小蓮莊以荷花池為中心,依地形設山理水,從而形成內外兩園的格局。
內園是一座園中園,位於處於外園的東南角,是唐代詩人杜牧《》中景色的真實映襯,山迴路轉,曲徑通幽。植被一半是蒼松,一半是紅楓,像是一個大盆景。雖然僅僅只是個內圓,但是該有的江南水鄉的景觀一個都不少,尤其是荷池南岸主體建築"退修小榭",臨池而建,設計精巧,被譽為是江南水榭建築的精品。內園與外園以粉牆黛瓦相隔,又以漏窗相通連接,朦朧有趣,內外園山色湖光相依相融。總之這內院的環境著實非常雅致清幽。
在小蓮莊隨處可見中西合璧式的私家大宅建築,其中最出名的是位於西邊荷花池畔的一座較高的建築"東升閣",因為在這座閣樓上看太陽東升的景色最令人震撼,所以便起此名。"東升閣"俗稱"小姐樓",又為劉家小姐住宿生活的地方。旁邊另建有"淨香詩窟",是主人與文人墨客吟詩酬唱之處。
建築風格和上海的石庫門相似,是西方文化融進中國傳統建築的典型例子,東升閣的室內的圓柱用雕花裝飾,還有壁爐取暖,窗戶採用百葉窗遮光,有當時法國風格的建築特徵,又濃鬱的異域風情浪漫中還帶著中國的韻味。
這是由於當時南潯人很有錢,很多出國留學和經商的人回國之後,思想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也潛移默化的表現在了建築藝術上。將西式風格的建築融入到了傳統的白牆灰瓦中,頂層的灰色瓦片及白色的牆體起到了很好的掩飾作用,如果不是走進去看,很難注意到這是一所西式小洋房。
03皇帝欽賜劉鏞一家,"樂善好施"和"欽旌節孝"牌坊
繼續向前走,走到了劉家的家廟,是小蓮莊的主要建築群,與園林長廊一牆之隔。是劉氏家族祭祀祖先的場所,建造10年之久。家廟前聳立著兩座高大的"御賜牌坊",石雕精緻。分別是"樂善好施"和"欽旌節孝",其第一座就是積善牌坊,是光緒皇帝所賜予的,這是因為光緒三年,河南、江西等地發生災害,劉鏞捐獻30萬兩白銀用來賑災,於是皇帝便賜建了牌坊。
第二座貞節牌坊上寫著"欽旌節孝",劉鏞一家還是官宦世家,最大的官職是劉墉的長子劉安瀾,是一品工部郎中,但可惜英年早逝,他的夫人劉邱氏為他守寡,並且終身不改嫁,於是便有此牌坊。
家廟坐北朝南,從南至北依次為照壁、石牌坊、門廳、過廳、正廳和馨德堂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廳處還懸掛著一塊由御賜的"承先"九龍金匾一塊,這是劉家至高的榮耀。
小蓮莊的建築特色反映出劉鏞的風雅情志,對閒適生活的嚮往,據了解,他建造小蓮最初的想法是在天氣晴朗約三兩好友釣魚賞花,和友人品茶之幽香,吟詩酬唱,安詳晚年時光。至今為止,小蓮莊被世人所稱讚,每年慕名遊玩的旅客數不勝數!
在南潯古鎮中遊玩,駐足在古樸的上石橋上,細雨濛濛,看這滿是詩情畫意的江南水鄉、用心感受悠久的文化底蘊,放鬆身心。你對被稱為"中國江南的封面"南潯古鎮感興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