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園林哪裡妙?南京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020-12-20 城事風雲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自古被稱為「江南第一州」和「天下文樞」的金陵南京就是我國舉足輕重的都市,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和重要的文化、科教中心。南京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鍾靈毓秀,物華天寶,虎踞龍盤,人傑地靈,山川秀美,氣象恢宏,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十朝菁華匯於其間。自古「天下財富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南京是天下財富的中心,有著「文章錦繡地,溫柔富貴鄉」之稱。

作為自古以來連綿不斷的頂級富庶繁華之地,南京文化底蘊深厚非凡。在文化上,南京不僅是舉世聞名的古都、佛都、世界文學之都等等還是中國四大園林城市之首,城市綠化率位居全國第一,是中國最早進行現代園林城市規劃設計的城市。園林城市描述的是現代園林綠化都市的概念,但其實作為江南首城的南京也曾出現過大量的中國古典園林,這些園林作為中國私家文化的精髓的一部分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

古話說:「江南園林甲天下」,今天我們就走近南京的幾處古典園林,一起去捕捉這座底蘊深厚的江南古都那些不為人知的繾綣和溫柔。

現代化人文綠都——南京的街景一角

南京的園林在江南園林中留下了獨特的一筆,從六朝到明清,南京的園林不計其數。六朝時期是南京園林的鼎盛期,明清是又一個高峰,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些園林大多已不存,大部分毀於戰火,有的在近代就被用作公園、學校等場所,消失在了歷史中。被用作公園的最有名的要屬玄武湖、莫愁湖了。

南京的城牆與林蔭
路與林
幻夜遇金陵
高空俯瞰美齡宮(官邸)項鍊
城牆與小亭
雞鳴寺與考試院
古典與都市

玄武湖是中國最早的公共公園之一,也是江南地區最大的城內公園。玄武湖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牆,北鄰紅山和南京站樞紐,南倚覆舟山,是江南唯一的皇家園林和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古名「桑泊」,又稱後湖、北湖,歐陽修曾寫道「金陵莫美於後湖,錢塘莫美於西湖」。

玄武湖的人文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六朝時,成為皇帝操閱水師的場所,並被闢為皇家園林,南岸建有華林園、樂遊苑等皇家宮苑;北宋時,江寧府尹王安石「廢湖還田」,玄武湖因此消失二百多年;元朝時,經過兩次疏浚,玄武湖重新出現;明朝時,設為後湖黃冊庫,系皇家禁地;清末舉辦南洋勸業會時,開闢豐潤門(今玄武門),玄武湖成為遊覽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8月,玄武湖作為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縱觀玄武湖的歷史脈絡,它一直都是作為官方園林湖泊而存在。下面我們說一說南京的私家園林。

從雞鳴寺方向看玄武湖

莫愁湖

莫愁湖是南京主城區內的第二大湖泊,有「金陵第一名勝」的美譽。莫愁湖因莫愁女的故事而籠上了一層惆悵哀轉的面紗,莫愁女的故事廣為流傳,今天除了南京有莫愁湖公園之外,還有莫愁路,另外還有以莫愁為題的歌曲,以莫愁命名的雜誌,金庸也用莫愁替他小說《神鵰俠侶》中的人物命名。

清代杭州籍大詩文家袁枚(「南京隨園先生」)對莫愁湖青睞有加,讚譽道「欲將西子莫愁比,難向煙波判是非。但覺西湖輸一著,江帆雲外拍雲飛」。

莫愁湖原名「橫塘」或「石城湖」,因靠近金陵石頭城故址而得名。明朝初年,莫愁湖沿湖畔築樓臺十餘座;明朝中葉,莫愁湖為徐達後裔、魏國公徐氏別業,成為金陵名園之一,也是一處私家園林。清朝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莫愁湖進行大規模整治,沿湖修築「鬱金堂」等樓臺十餘座;鹹豐年間,建築及花樹毀於戰火;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莫愁湖,湖景漸復舊觀。民國十八年(1929年),莫愁湖被闢為公園。

莫愁湖公園現有莫愁女故居、鬱金堂、蘇合廂、勝棋樓、華嚴庵、莫愁水院、棋文館、粵軍陣亡將士墓、抱月樓、海棠精品園、鳶尾園等主要景觀。

莫愁女

瞻園

「南都第一園」的金陵瞻園得名於歐陽修的詩句——「贍望玉堂,如在天上」,是現存的江南四大園林之一(南京瞻園、無錫寄暢園、蘇州留園、拙政園),同時也是南京保存最完好的一組明代古典園林建築。乾隆下江南曾對瞻園讚不絕口,瞻園也是《新白娘子傳奇》的取景地。

古代園林藝術家鄒迪光在《愚公谷乘》中介紹「園林之勝唯是山與水二物」,可見山、水在園林設計中的輕重,而瞻園在此二物之外,還多出一個「石」。

剛入園,首映眼帘的是一塊太湖石,立於南門後,即仙人峰。到海棠院,在花籃廳的桂花叢中看到又一塊突兀的太湖石,這就是和仙人峰齊名的綺雲峰。瞻園的假山,也全由太湖石堆置而成,共三座。北假山以體態瑰麗的太湖石堆成,保留有若干明代「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疊山技法,臨水有石壁,臨壁有貼近水面的雙曲橋;山腹中有盤石、伏虎、三猿諸洞。西假山以土壤為主體,用太湖石駁岸,石頭好像從土中長出來一樣,野趣盎然;山上有亭子,周圍種以松、竹、梅,故而亭曰「歲寒亭」,又名「三友亭」。南假山是用一千多噸太湖石經篩選後,按紋理走向拼成斜列狀的山型;輪廓上採用小山傍依大山的方式,錯落有致,堅固有力,有絕壁、主峰、危崖、洞龕、鐘乳石、山谷、配峰、次峰、步石、石徑等,嶙峋多姿,層次分明,自然幽麗。

愚園

又名「胡家花園」,位於南京市老門西地區(中華門以西,類似地名還有中華門以東的老門東,現為城南明清風格的商業區),前臨集慶門鳴羊街、後倚花露崗,是晚清著名的江南私家園林,有「金陵獅子園」之稱,與瞻園在南京城內東西對稱分布。愚園由宅院和園林兩部分組成,整個園林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水石取勝,有「城中佳勝眼為疲,聊覺愚園水石奇」之說。

清光緒二年,胡恩燮為奉養母親,辭官築園,取名愚園,既有表明其不仕歸隱「自以為愚,更其名為愚園」,「以愚名者,樂山水而自晦於愚也」之心跡,又寓「大巧如拙,大智若愚」之意。設景三十六處;1915年,胡恩燮嗣子胡光國進行擴建,面積近3萬平方米,增設三十四景,故有前後七十景之說,後歷經戰亂,園林幾度損毀。

愚園巧妙地動用了借景的手法,在園外,近借鳳臺山,遠借鐘山,使有限的空間得以無限延伸;在園內,景點構築用傳統的對景手法,使各景點能相互滲透和借取,增加了雙方的風景藝術價值。

在水體處理上藏引得法,動用了藏源、引流、集散、延伸等手法,讓水面有流有滯、有隱有顯,使水體活躍於園中,構成多變的水景空間,生發無窮之意。

愚園「巧於因借、因地制宜、精在體宜」的設計原則,堆山理水的處理手法,植物造景的運用等等,很多地方是值得今人借鑑和取法的;對研究南京的園林史也有較大的價值,確是江南古典園林藝術中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煦園

煦園是南京城內比較特殊的一處園林,它位於總統府建築群內。總統府在明代是歸德侯府、漢王府,某種程度上也是私家園林,清代先後為江寧織造署和兩江總督府,從私家園林的性質轉變為官方性質,太平天國時期成為天王府,近代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策源地和發生地,1912年孫中山在這裡宣誓就職,1927年,這裡成了國民政府所在地。解放後,這裡又曾是江蘇省政府的所在地,現開闢為中國近代史博物館。

煦園是江南園林中一處獨特的存在,它不僅有江南園林之奇美,又有北方古典建築的某些優點,同時周邊總統府內的近代西方建築景觀又和煦園園林主體相映成趣,可謂南北交融、東西合璧。

煦園以小著稱,面積僅有1.4公頃,虛實相映,層次分明,園以水為主,水體南北走向,整個水池周長約1866米,面積約佔全園一半多。東閣西樓隔岸相望,南舫北閣遙相呼應,花間隱榭,水際安亭,景致自然和諧。水池平面似一個長頸花瓶,瓶口有漪瀾閣屹立水中。花木扶疏,秀麗雅靜。

甘熙宅邸

位於南京中山南路南捕廳和大板巷風情街之間,又稱甘熙故居、甘家大院,俗稱「九十九間半」,是清代第一大民居。

宅第建築群中建築均坐南朝北。甘熙宅第建築特色南北交融,既有「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的江南民居的娟秀雅致,又有北方「跑馬樓」的渾厚大氣。

南京白鷺洲公園也曾是中山王徐達家族的別墅,名字借唐代金陵另一處名勝之名。明朝天順年間,在園內建有鷲峰寺,煙火鼎盛一時。

明正德年間,徐達後裔徐天賜將該園擴建成當時南京「最大而雄爽」的園林,取名為東園。該園成為園主與王世貞、吳承恩等許多著名文人詩酒歡會的雅集之所。明武宗南巡時,曾慕名到該園賞景釣魚。明朝萬曆年間,當時文壇領袖王世貞對「東園」曾有「其壯麗遂為諸園甲」的描述。

除此之外,南京的明清園林中還有李漁的芥子園、袁枚的隨園等,皆為名園。

芥子園

清康熙元年(1662年),李漁52歲時舉家從杭州遷居南京,一住就是近20年。他在金陵營建了自己的私宅———芥子園,園林有「壺中天地」的意境。芥子園雖早已不復存在,但是其在中國園林史上的重要地位卻沒有動搖,李漁在南京的文化活動也與南京這座歷史名城緊密聯繫在一起。李漁在芥子園完成了《無聲戲》《一家言》《閒情偶寄》等著作,度過了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

李漁經營的芥子園書鋪,不僅刻印《水滸傳》《三國志演義》《西遊記》《金瓶梅》等熱銷名作,而且他的全部作品也都在自己的書鋪印刻,算是壟斷了當時的市場。他改造印刷技術,注重裝幀設計,在與偽書、劣書的競爭中終於脫穎而出,形成了良幣驅逐劣幣的態勢。

在中國的畫壇上,流傳廣泛,影響深遠,孕育名家,施惠無涯者,《芥子園畫譜》當之無愧(亦稱《芥子園畫傳》),它是一部中國傳統繪畫的經典課本。近代現代的一些畫壇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園畫譜》作為進修的範本。所以「芥子園」這部書的名氣很大。《芥子園畫譜》自300多年前出版以來,不斷拓展出新,康熙年間的「王概本」、光緒年間的「巢勳本」為世人學畫必修之書。

芥子園

隨園

隨園位於南京五臺山餘脈小倉山一帶,原為曹雪芹祖上林園,是著名的江南私家園林。隨園更是清代江南的三大名園之一,現地面主體建築均已不存,僅存遺址。

隨園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末的吳應箕焦園,清康熙年間則是江寧織造曹寅家族園林的一部分,曹家的姻親富察明義曾說隨園就是《紅樓夢》裡的大觀園。後歸於接任江寧織造的隋赫德,故名「隋織造園」、「隋園」。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袁枚購得此園,名之為「隨園」,過世後即葬於隨園。太平天國時期,隨園毀於戰火。

1921年,金陵女子大學從李鴻章花園舊址遷往隨園新校址,隨園一帶即成為金陵女大(今南京師範大學)永久校址所在地。校園也採用東方園林式布局,建築群由西方建築大師亨利·墨菲整體規劃設計,和燕京大學校園、福建協和大學校園同出一脈。金陵女子大學校園曾被譽為「東方最美的校園」。

南師大隨園

相關焦點

  • 當崑曲評彈進留園,南京南園林體驗中心盛世留音活動,引旅客打卡
    活動現場,古典園林與崑曲、評彈珠聯壁合,世界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交相輝映,為蘇州的民俗風情點亮了一盞新燈,也為南京南站的過往旅客獻上了一場視聽盛宴據來自南京的李女士講述:「我們一家人都特別喜歡蘇州園林,也經常帶孩子去蘇州吃美食、逛園林、聽評彈,沒想到今天坐車竟然在車站看到蘇州園林,還很幸運趕上了一場崑曲和評彈表演
  • 江南園林、北方園林、嶺南園林三大園林風格淺析
    按照佔有者身份不同,中國古典園林可分為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而私家園林按照地域又可分為江南園林、北方園林、嶺南園林三大風格。清初營建北京的三山五園(見圓明園)和熱河的避暑山莊,有意仿效江南園林意境。如清漪園的諧趣園仿寄暢園,圓明園的四宜書屋仿海寧安瀾園;避暑山莊的小金山、煙雨樓都是以江南園林建築為範本。這些足以說明以蘊含詩情畫意的文人園為特色的江南園林,已成為宋以後中國園林的主流。北方士大夫營第建園,也往往延請江浙名師為之擘畫主持。
  • 唐詩中的江南春 寫的是哪裡?
    江南二月,草長鶯飛,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江南的春天尤其受到詩人們的青睞。在中國文學史上,描摹南京、蘇州、無錫、揚州等江南城市春光的詩詞層出不窮,永久定格了那些風情無限、滿目芳菲的「江南之春」。
  • 作為國內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南京玄武湖與杭州西湖相比無異
    談到江南四大名城,一般大家都認為是:蘇州、杭州、南京、揚州,它們都是歷史悠久,風景優美的城市。談到這四個城市的共同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它們都有一個湖泊,分別是金雞湖、西湖、玄武湖和瘦西湖,它們都是城市中知名度較高的湖泊,以其秀麗的景色吸引了眾多遊人慕名前來。
  • 上海一江南園林「火了」,擁有五十座古橋,走到哪裡都是美景
    上海一江南園林「火了」,擁有五十座古橋,走到哪裡都是美景!上海作為中國一線的四大城市之一,在我國也被稱為「魔都」的,因此,同時中國金融中心,每年的總生產了中國的第一位,也是一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很多人在這裡是一個充滿現代化的城市,同時,上海也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著名的東方明珠和城隍廟等,我們今天介紹的是,上海的最江南風格的庭院,這裡五座古橋,到處充滿著美景。
  • 課植園的聯想 在江南園林品味古人的詩與遠方
    若從這個角度來品味鎮上的百年課植園,人們會驀然發現,看似一樣的白牆黛瓦,其實是有別於其他江南園林的——「課」所代表的學習、誠信、人文與「植」所代表的實踐、財富、實業,在這裡盡情相擁。  作為中國傳統園林的代表,江南園林在其漫長的發展中既延續了風雅質樸的共性,又發展出地方風格的差異。
  • 南京現存的一個園林,是朱元璋專門為徐達修建的,你知道是哪嗎?
    南京是一座古城,明清時期是全國和江南的政治中心,保存了許多歷史遺蹟,南京的明陵、古城牆、夫子廟和總統府是著名的景點,而離夫子廟不遠的展園很少被遊客參觀,展園是南京最古老的明代園林,它位於南京市中心,有600多年的歷史,建於明初是中山王徐達的居住園林。
  • 南京年代最久遠的明代園林,《紅樓夢》曾在此地拍攝,值得一看
    說起庭院,首先會想到北京的「拙政園」、「頤和園」、「留園」等,其實江南一帶也有很多非常美麗的庭園,但是,至今為止能保存的庭園大多是清代以後的,明代以前的只有蘇州,除此之外,南京還有歷史悠久的庭園。「瞻園」在南京市,離秦淮河和孔廟風景區很近,只有5分鐘,「瞻園」是南京市明代最古老的園林,是江南四大園林之一。「景園」和其他江南園林不同,它不僅兼具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而且擁有豐富歷史,追溯「瞻園」的悠久歷史,「瞻園」最初是朱元璋建造明代前的吳王邸,明代立國後是大功臣中山王徐達的宅邸花園。
  • 這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男星,誰在你記憶裡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將華語影壇帶到了巔峰時刻,為觀眾留下了無數經典的作品。即使是現在的人們看來,那些作品依舊能打。這次小編帶大家繼續來細數這些曾經在影壇上發光發熱的男星們,其中誰也曾在你的記憶裡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呢?
  • 《江南百景圖》蘇州園林式怎麼建造 蘇州園林建設順序介紹
    導 讀 江南百景圖遊戲中如何建造出如畫般的蘇州園林呢?應該怎樣去解鎖地圖中的場景呢?
  • 既有江南園林的秀美,又兼閩南園林的亮麗,福建廈門菽莊花園
    那個兒子林佳從小就住在那裡,別墅裡的一切都給他留下了美好的記憶。1905年林偉源去世後,林佳繼承了副業。1913年,他為了懷念臺北板橋的故居,選定了鼓浪嶼金帶之水、楚愛山之下的斜坡,模仿臺北板橋別墅,參照江南名園建造庭院,「長江」他寫了一萬銀元的「潤筆」,當時要求寫「大總統」「徐世昌」「張張」「元敗」。
  • 這裡的園林竟然比蘇州還好看?
    從十幾歲開始,我就和南京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次次的往返,南京給我留下的大多是好印象。可能因為我特別嗑南京小哥哥小姐姐們的顏,只要長的好看,做什麼都是對的!還有另一個原因,南京的歷史文化特別吸引人,4-5A級的古蹟非常多,有種回回來都不同,卻怎麼也逛不完的感覺。
  • 三國志9:三國志系列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國志9:三國志系列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說起來,三國志系列每一代都算是有不小的驚喜吧,或者橫向對比,經常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 來自乾隆的江南旅遊攻略,江南水鄉最美的景,千萬別錯過!
    如果你想領略江南山水的魅力,聆聽關於乾隆的傳聞逸事,跟隨乾隆的腳步,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跟著「乾隆下江南」路線  遊賞江南水鄉 No.1 南京 乾隆行至江南第一站就是南京。
  • 追「紅」逐「綠」繪就江南水鄉新畫卷 上海建工園林嘉興南湖核心...
    上海建工園林集團綠建公司參與環南湖區域景觀提升的多項工程,助力南湖景區加速「舊貌換新顏」。對標西湖刷新「顏值」嘉興南湖與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並稱江南三大名湖,湖心島的煙雨朦朧、會景園的濱湖風景、壕股塔的飛簷翹角匯集出「輕煙拂渚,微風欲來」的迷人景色,項目團隊通過對標借鑑西湖景區的建設和管理經驗,力求創造既尊重自然又以人為本的遊覽體驗。
  • 歷史四百年之久的園林,擁有的人卻都倒大黴,就在江南蘇州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一首白居易的《憶江南》完美道出了江南的美景,言語激蕩之餘叫人心嚮往之,自古大量詩人所形容的江南美景數不勝數,江南一帶亦是文人騷客遊行的首選之地。
  • 南京有個中國「皇家園林」,山水美景不輸西湖,門票還免費!
    玄武湖是江南地區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城內公園,古代像皇家園林湖一樣受歡迎,其旅遊勝地位於南京市玄武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的別名也被稱為「北湖和後湖」。 其中,景區的人文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 那時,這裡是皇家園林,所以遊客來這裡可以看到皇家宮苑、華林園的一些古老景點。
  • 悠家民宿,做你旅途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民宿不僅僅是住宿,更是旅途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或書寫當地的歷史和文化,或者是民宿主的人生故事,或書寫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風景,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文化,但是每個地方都會有悠家民宿陪伴您。
  • 蘇州排場最大的園林,乾隆下江南必去,私藏一張龍椅、二十道聖旨
    去蘇州旅行,園林自然是必去之處。蘇州園林眾多,至今保存完整的仍有60多處。以拙政園、留園、獅子林、網師園為代表的「蘇州園林」,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一處園林,即便面積不大,也處處皆是匠心營造,值得細細品味。作為遊客,想要逛遍蘇州園林,實在是太難了。去年我去蘇州旅行,偶遇了一處園林,它名氣不大、排場不小,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必來,直至今日還私藏了一張龍椅、二十道聖旨。
  • 南京總統府,民國建築代表之一,南京遊的必去打卡地
    南京總統府,是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群。先後為德侯府和漢王府、江寧織造署、兩江總督署等,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為行宮。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闢為大總統府,後為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