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戰爭2020:軍備競賽跨入百億美元俱樂部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錦緞

作者:愚老頭

一個大時代來臨前,我們往往一無所知。你看著你所熟知的這一切,看著舊時代的背影漸行將遠,滿以為還會再見,然而,一個轉彎就是永別。

2020年的這一場疫情,這個世界改變了很多。一季度,經濟停擺,晶片行業也做不到獨善其身,收入下滑,產線大量空置。

變化很快就發生了,沒有一點點徵兆,晶片行業的需求在二季度突然就有了起色,到了三季度,產能利用率已經到了近乎100%。根據11月份最新的調研信息顯示,當前世界主要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NYSE:TSM)、聯電(NYSE:UMC)和世界先進,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下半年。

這個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01

晶片六十年花開兩朵

現代工業得以運轉,有自己堅實的基礎。我們通常稱石油為現代工業的血液,而晶片,就是現代工業的神經和大腦。

1958年,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傑克·基爾比成功製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塊集成電路,拉開了數位化時代的序幕。

六十年過去了,晶片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工藝層出不窮,繁複的專業名詞讓人眼花繚亂。但去偽存真剝去各種華而不實噱頭之後根據處理內容的不同晶片最終可以分為數字晶片和模擬晶片兩大類

數字晶片也叫邏輯晶片佔到全部晶片產值的85%左右,處理的是離散信號,也就是各種0和1組成的數字編碼,最直觀的就是我們計算機上的各種晶片,CPU、顯卡上的GPU、內存,日常使用的U盤等等。

其中CPU和GPU我們一般稱作微處理器,而內存、U盤則屬於存儲晶片。

數字晶片可以理解成大宗商品需要的量很大單單存儲類晶片就佔到晶片總產值的45%左右剩下的微處理器佔40%

模擬晶片佔到全部晶片產值的15%左右,處理的是連續信號,也就是連續發出的信號。自然界發出的各種信號,比如電磁波、光線、聲音通常都是連續信號,處理這些信號時用的晶片,就是模擬晶片。

按照下遊應用,模擬晶片可分為信號鏈晶片和電源管理晶片。

信號鏈晶片就是將自然界的各種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或者相反,比如我們常用的傳感器、5G手機用的射頻晶片等等,這部分佔到模擬晶片應用的75%左右。

電源管理晶片是這幾年隨著電動車光伏的興起而快速崛起的板塊,目前佔到模擬晶片產值的25%左右,主要是對電流進行各種的變換,包括交直流轉換、功率變換等等。

晶片行業的生產工藝很多,我們通常見到的28nm、14nm、7nm製程,指的是兩個相鄰電路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越小,單位面積內容納的電晶體就越多,製程是衡量晶片製造水平的一個主要指標。

除了製程之外,還有晶圓尺寸的大小,像面板尺寸一樣,晶圓的面積越大,每一片晶圓產出的晶片數就越高,單位成本也越低,當製程的進步受限制的時候,晶圓廠就會通過加大晶圓尺寸來降低單位晶片的成本。

當前晶片代工廠主流的產品線是12英寸線,上一代是8英寸線,下一代是18英寸線。但目前看,代工廠並沒有展開對18英寸線的預研,而且三到五年內也沒有提上日程。

通過上面的晶片分類和生產工藝介紹我們就可以發現:

→數字晶片具有大宗商品的特性,屬於通用晶片,量大,競爭激烈,是摩爾定律生效的主要方向,追求最先進的製程,主戰場是12英寸高製程線。

→模擬晶片下遊應用多而繁複,偏向於定製化,單體價值量雖然不高但競爭不激烈,不需要太高的製程,更強調工匠精神,一般8英寸線就足夠。

從運營模式看晶片行業可分為IDMFabless和Foundry三種模式IDM就是什麼都幹從設計製造一直到封裝測試Fabless就是只做設計Foundry則是只做一塊製造封裝或者測試選擇一個環節進行專業化

晶片代工廠就是典型的Foundry模式,作為整個晶片行業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觀察晶片行業景氣度最重要的對象。模擬晶片和數字晶片處理的內容雖然不同,卻都屬於晶片行業,一條生產線既可以生產模擬晶片,也可以生產數字晶片。

02

軍備競賽跨入百億美元俱樂部

我們知道,晶片行業85%的產值集中在數字晶片,在過去的十年中,晶片製造的核心就是在摩爾定律的驅動下,圍繞著先進位程進行軍備競賽。

摩爾定律既是對從業者的詛咒,也是祝福。

由於每隔18-24個月技術便會更新,每一個從業者都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每當企業開始盈利,就必須為下一步的技術更新加大資本開支,資本開支的速度可能會遠遠超過盈利的積累使得半導體行業永遠處於投資饑渴中

摩爾定律就像一個定時炸彈,所有的從業者都在蒙眼狂奔,一定要在炸彈炸響之前拿到門卡,否則就會在門前被炸得灰飛煙滅。

但從某種程度上說,摩爾定律也是一種祝福。快速的產品迭代,高昂的資本投入,周圍的競爭者割麥子一般紛紛倒下,只要你堅持住沒有倒下,那就是贏家通吃的局面,你會把以前高昂的投入,一把全部收回來。這就是為什麼說科技行業是「老大吃肉、老二喝湯,老三乾瞪眼」。

不幸的是,在過去的兩年裡,晶片代工企業,實在投不起了,因為先進的高製程研發,太費錢了。

根據IBS的數據一條年產5萬片晶圓的28nm製程生產線光設備投資就需要39.5億美元14nm製程需要62.72億美元至於更先進的7nm和5nm製程起步就是一百億美元

放眼望去,還沒有倒下的,只剩下臺積電和三星了,老三美國格羅方德和老四臺灣聯電,已經放棄14nm以上製程,徹底躺平,洗乾淨就等著賣身了。

本來以為,這個市場就剩下臺積電和三星一起玩二人轉,可幸福來得太突然,又讓人措手不及:一季度的疫情,讓晶片行業心頭一寒,做好了過冬的準備,二季度的需求回暖,大家普遍預期不高,認為是個小反彈,可三季度開始,晶片行業的景氣度持續上升,熱得發燙。

臺積電的張忠謀曾經說過,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暴漲或者暴跌,只需要存儲器供給和需求間1%的市場波動就會發生。

後知後覺的分析師們給出的解釋是,因為疫情海外工厂部分停工,供給收縮,需求端中國製造海外訂單受疫情轉單影響,不降反增,造成了國內半導體行業產能利用率的迅速提升。這個解釋內嵌的邏輯是,只要海外疫情平復,這種短期的供需摩擦就會回歸正常,晶片行業的景氣度也會恢復到正常狀態。

對於投資者來說,那就必須要判斷,這是晶片行業一個長期景氣周期的開始,還是短暫的脈衝式行情?這決定了晶片股投資的可持續性,到底是主題炒作還是能夠講一個長期邏輯?

03

中國晶片業抽到上上「謙」

這次,我們更傾向於,對於晶片行業來說,這是一個中長期景氣周期的開始,有足夠的長期邏輯可以支撐。

雪球有個「大神」,安東尼奧188,2018年下半年以後就不再更新。但她有一個關於周易中「謙」卦的解釋,非常到位。

她說:「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而兼聽眾人言,是『謙』」……「這話放在股票上說,就是:市場需求大,而供給不足。這就是『謙』」……「市場需求大與供給不足,其實存在著多種情形。1、需求沒擴大而供給端的壓縮造成的需求暫時的緊缺,那不是真『謙』,而是假『謙』」……「3、需求端不斷擴大,而供給端也跟著擴大但卻持續滿足不了需求,這是上上『謙』」。 

中國的晶片行業這次抽到的確實是一隻上上

在摩爾定律的壓迫下,晶片代工廠經歷了多年的「供給側改革」,已經自動的進行了產能出清。

從供給端來說,多年的製程競賽,行業中的花花草草,已經被清理的差不多了,活下來的晶片企業尤其是代工廠聊聊無幾。短期內,供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2019年受世界貿易緊張和中國需求增長放緩的影響,晶片行業收入出現了超過10%的下滑,進入2020年,疫情又打擊了晶片企業資本開支的熱情。

而且,也不敢有太大的變化,因為我們國家隊進場了。我們看歷史,對秦漢交界的項羽非常惋惜,「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神,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所謂的楚漢爭霸,項羽贏了幾乎每一場大的戰役,卻被逼得自刎烏江,無他,缺乏戰略縱深,只要輸了一次,就是徹底出局,而劉邦正相反。

以佔到晶片總產值40%的內存晶片為例,2017年,武漢國家存儲器基地一期開建,總投資240億美元,約折合人民幣1700億元,2020年6月,疫情剛過,二期開建,總投資又是人民幣1700億元。

僅僅四年,在NANDFlash(快閃記憶體)方面就已經追平世界最先進水平,DRAM(內存)方面跟世界最先進水平只差一代。在解決「卡脖子」問題之餘,也震懾了業內的晶片企業,讓相關企業不敢隨便漲價,也不再持續進行軍備競賽式的資本開支。

晶片製造產線近兩年增長的放緩就體現了晶片企業在資本開支方面的謹慎態度。全球8英寸產線在2007年達到199條的高峰之後,隨後就逐年下降,目前新上產線只能依靠二手設備,拆一條建一條。即使設備廠商開始發力生產8英寸產線設備,一條8英寸生產線從開工到正式量產,至少還需要一年半的時間。

最先進的12英寸產線,最近幾年的增長也很緩慢,代工廠通常是按照全球GDP的增速來決定資本開支的量,根據ICinsights的預測,12英寸產線每年的增速還不到5%,至於更先進的18英寸線,業內已經好久不提了。

上遊供給增長緩慢,競爭格局優化,而下遊卻面臨著需求的持續性的爆發。

下遊需求的增加,並沒有來自於傳統的通用數字晶片,也就是CPU、內存這些,而是來自於佔比只有15%的模擬晶片。實際上,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模擬晶片的主戰場,8英寸產線產能就已經比較緊張了。

04

主要需求來自物聯網和電力設備

這次的下遊需求的爆發不是來自於手機電腦等數字晶片的下遊而是物聯網和電力設備應用的推廣

一個是來自於5G推動下,智能家居、工業物聯網等多種場景為代表的物聯網需求的爆發。

物聯網,英文TheInternetofThings(IOT),可以說就是為5G而生的。在5G之前,通信設備主要為人與人之間,也就是手機設置的,在5G之後,重點才開始轉向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也就是物聯網。5G的三大特性是高速率、低時延和廣連接。通過物聯網,提高人感知進而改造周圍環境的能力。

物聯網市場的空間,主要取決於連接數。2020年,全世界手機的保有量達到了80億部,超過了人口總數,而今年物聯網的連接數剛剛超過手機,從實際應用的角度,連接數至少可以達到手機連接數的10倍,也就是物聯網整體市場,未來保守估計還有10倍的空間。

但為什麼市場一直對物聯網不感冒呢因為物聯網的下遊應用太分散

目前數得著的就有七大應用,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車聯網、智慧醫療、智能家居、傳媒娛樂、無人機等等。你只知道需求上來了,但你無法拆分出具體的需求來源。這就像1940-1941年百團大戰期間日本面臨的問題,每天你都被各種「治安惡化」狀況所包圍,但卻不知道這種情況的來源是什麼。

對於物聯網來說,改變世界無非就是靠兩招,要麼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要麼就是模式創新增加經濟效益。

提升效率方面,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智慧醫療這些,都是通過物聯網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這條路徑企業一直在推動,只不過5G加速了這個過程。第二條路徑來自於模式創新,車聯網、智能家居、傳媒娛樂、無人機走的就是這條路,這個模式創新帶動了增量經濟規模的出現。

蘋果在2007年發布第一部iphone手機之後,就一直在不斷的增加各類傳感器的配置,完善相關物聯網設施,到目前為止,至少有4大類14個傳感器。最新的Iphone12增加了雷射雷達,為將來的VR應用打下基礎。

國內的物聯網模組龍頭二三季度的數據也表明,現有的物聯網連接需求即使在疫情期間也保持了快速增長,二三季度的單季度收入增速分別為51.53%和49.16%。

物聯網下遊應用的爆發,可以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形容,這些星星之火,單看起來不大,但聚起來就是一團烈焰。

晶片需求爆發的另一個動力來自於光伏發電和電動車崛起帶來的對電源管理晶片需求的指數性增長

電源管理晶片主要用來管理電池與電路之間的關係,具有負責電能轉換、分配、檢測的功能,對電源管理晶片的要求是高穩定、低功耗。

在過去的十年裡,光伏的發電成本指數型的下降,目前已經擺脫補貼依賴,開始向第二階段擺脫併網依賴挺進。

根據歐洲光伏產業協會最新的分能源度電成本數據,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很快,從2009年35美分每度,一直到下降到2019年的4美分每度。

光伏行業本質上也是個半導體行業,遵循摩爾定律,按照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光伏發電技術路線圖,未來光伏發電成本還會有指數性的下降,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能源成本可能接近為零的情況。未來光伏+儲能成為電力的主要來源,這將會大大增加對於相關電源管理類晶片的需求。

電動車的崛起也大大增加了對電源管理類晶片的需求。電動車以電力作為主要的動力來源,而電力來自於電池,電動車核心的三電系統,電池、電機和電控,都離不開電源管理晶片的參與,比較重要的有電池系統的BMS,電控用的IGBT,都是高價值量的產品應用。

根據最新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要佔到全部汽車銷量的25%,按照現在2500萬輛的中國年汽車銷量,就是500萬輛,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年銷量約為100萬輛,五年四倍,年化就是38%的增速。

在這兩個下遊應用驅動的影響下晶片產業尤其是模擬晶片產業未來三到五年會有一個快速的增長而晶片代工企業的景氣度至少可以維持到2021年下半年

05

17家主流晶片股的現狀與風險

晶片行業的風來了,風口上,豬都會飛,如果還飛不起來,只能說明豬有問題,實在帶不動。

我們選取了A股比較純正的17家晶片企業,上圖是這些企業2020年一二三單季度收入同比增速散點圖,其中橫軸為17家上市公司一季度收入增速,縱軸分別對應著同一家公司二三季度的單季度收入增速,圖中的兩條虛線分別代表著擬合後的二季度和三季度收入增速,而藍色實線代表著該線上一季度收入增速與二季度或者三季度收入增速相等。

這16家公司,總體上三季度的收入增速都要高於二季度,呈現收入加速狀態,三季度收入增速比較高的公司有晶方科技、卓勝微、聖邦股份、富滿電子、士蘭微、兆易創新、和而泰這些。韋爾股份和北京君正因為部分季度收入增速超高,我們沒有列入。

上圖是這17家晶片公司的市淨率、市銷率和總市值,左邊圖是全圖,右邊圖是放大後的局部。聖邦股份和卓勝微,屬於市淨率和市銷率雙高,都在40倍左右,遠遠高於其他晶片公司。

聖邦股份所處的賽道就是模擬晶片,號稱北聖邦,南思瑞浦,正好就是現在的風口,二三季度的單季度收入增速都在40%以上。卓勝微主業是射頻晶片,主要用於手機通訊,屬於極少數真正能夠做到國產替代的公司。這兩個公司都屬於賽道位置好,比較稀缺的公司。

其他的像韋爾股份,江湖號稱韋爵爺,主打手機攝像頭晶片,全球前三,中國第一,市淨率很高,但是市銷率並不高。兆易創新,國產存儲晶片概念龍頭,市淨率和市銷率都偏高,但是確實卡位好。

從絕對估值的角度看,三季度收入增速不低的和而泰、士蘭微、全志科技和華潤微,市淨率和市銷率的匹配比較合適。這其中士蘭微和華潤微主打晶片代工,和而泰主力產品是家電MCU。全志科技同樣主業是MCU,但跟歷史水平相比,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進步。

至於中芯國際,市值5000億左右,雖然免不了被質疑為,上市即巔峰,下一個中石油,但從市淨率看,並沒有特別離譜。

晶片公司現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估值高,尤其是幾個設計公司,從性價比的角度看,代工企業士蘭微和華潤微,風險和收益比比較匹配,總龍頭的中芯國際,風險也並不高。

從最保守的角度看,晶片行業的景氣度至少要到2021年下半年,從下遊需求爆發的角度看,甚至可能持續三到五年的景氣。

在沒有明確的收入拐點出現之前,行業的風險並不大,高估值也不意味著風險。但假如出現了明確的收入拐點那高估值就是最大的惡再低的估值也沒有安全邊際最壞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相關焦點

  • 港媒:亞洲正面臨墜入「軍備競賽」怪圈危險
    》20日刊文說,亞洲正面臨墜入「軍備競賽」怪圈危險。亞洲是保留著「冷戰」最多遺產的地區:朝鮮半島南北雙方仍處於戰爭狀態;日本與中國、俄羅斯和韓國之間存在嚴重領土糾紛等。所有這些都刺激著亞洲地區軍備競賽的急劇升溫,亦給美國等域外大國渾水摸魚、從中漁利提供了口實。  文章摘編如下:  亞洲正面臨墜入「軍備競賽」怪圈危險。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的最新研究報告再次加重了人們的憂慮。重溫百年歷史,我們可以洞悉「軍備競賽」帶來的惡果。
  • 這位演員,終於跨入100億票房俱樂部!下一位百億成員一定是他
    而就在這兩天,有一名家喻戶曉又深受觀眾影迷喜愛的男演員,終於跨入了個人作品百億票房俱樂部但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本來應該在今年春節檔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沒能如期和觀眾見面,王寶強邁入百億票房俱樂部的時間
  • 從強勢地位看齊:俄羅斯在軍備競賽中領先於美國,但只是現在
    在普京舉行的最近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了新的冷戰主題:下一輪軍備競賽以及俄美之間的裁軍條約的未來,其延期懸而未決。 保持戰略均等是安全的主要保證,考慮到美國的國防預算超過7700億美元,俄羅斯的預算為460億美元,俄羅斯能否確保戰略平衡?
  • 兩戰風雲之二,你造一艘軍艦,我就造兩艘,一戰軍備競賽有多激烈
    軍備競賽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軍事陣營形成後,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在海軍方面,德國在1900年建造了排水量高達17900噸的「無畏號」戰略艦。英國立即針鋒相對,以2:1的建造比例與其對抗。戰爭機器的規模越來越大,戰爭的烏雲籠罩在歐洲大地的上空。摩洛哥危機隨著軍備競賽愈演愈烈,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和以德意奧為首的同盟國兩大軍事陣營的糾紛也越來越多。他們經常在一些敏感地區爆發直接的、小規模的衝突。其中,「摩洛哥危機」使劍拔弩張的德法關係陷入無法化解的僵局。
  • 美俄核武動作頻頻,新一輪軍備競賽已經箭在弦上?
    可以說,美俄核武戰略上動作頻頻,全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很可能已箭在弦上。 軍備競賽再度開啟 分析人士認為,當普京在新的核威懾政策上簽字之後,美俄兩國是針鋒相對!
  • 俄航天集團總裁:美國正推動太空軍備競賽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在YouTube頻道的轉播中表示,未來的武器將部署在太空,美國正推動在該方向上的軍備競賽。他表示:「未來武器部署的地方,很可能不在地球上,而在太空中。今天美國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企圖將武器送入太空。很遺憾,這是實際。我們看到軍備競賽正在這一方向上展開。」
  • 專家:俄中可通過聯合項目使世界避免太空軍備競賽
    AFP 2020 / VASILY MAXIMOV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9月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俄兩國均主張和平利用外空, 積極倡導防止外空武器化和軍備競賽。
  • 美國發起太空軍備競賽?俄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無需擔心,我們有世上最...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3日報導稱,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如今美國正在推動太空軍備競賽,但俄羅斯無需為此感到擔心,因為「本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飛彈武器,在太空軍備競賽領域擁有優勢」。
  • 美國全面挑起與大國的軍備競賽,未來世界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作者:刺客美國白宮新聞服務處5日發表消息稱,川普總統在國會發表國情諮文講話時宣布,稱「我們正在努力終結美國在中東的戰爭」。這對於中東地區乃至全世界而言,即便川普沒有言而無信,也絕不是個好消息。因為,川普終結中東戰爭的前提,就是全面啟動對中俄的軍備競賽。幾乎就在川普宣布「努力終結美國在中東的戰爭」的同時,據《環球時報》最新報導稱,美國陸軍裝備司令部司令佩爾納將軍,周二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陸軍目前正在歐洲和亞太地區建立新的大型倉庫,可以放置更多的軍事裝備和其他設備。
  • 東亞開啟軍備競賽?韓國軍費支出即將超日本,不僅針對東邊鄰國
    這個數字是韓國國防部公布的,今年韓國的國防預算約為50萬1527億韓元(約454多億美元),而日本的在2020年的防衛預算則約為5萬3222億元(約514億美元)。可見,今年日韓之間的軍費支出已經十分接近,更關鍵的是,韓國的國防預算一直在穩步增長。
  • 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大家都明白,誰先研發出來,誰就擁有結束這場戰爭的權力。 3月16日,中美各自宣布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一場疫苗競賽正式拉開。 目前賽道上跑在最前面的,是中國的「軍科院+康希諾」和美國的「莫德納+國家衛生研究院」這兩個國家隊,而全球醫藥科研的大佬們也百舸爭流。
  • 美持續挑動太空軍備競賽
    美太空軍司令雷蒙德在解釋軍旗上的其他標誌時說:「北極星象徵著我們的價值觀,環球軌道象徵著推動美國生活方式和戰爭方式的太空能力。」美國防部長埃斯珀當天表示,太空軍新軍旗的亮相是太空防禦界的「歷史時刻」。美空軍部長芭芭拉·巴雷特宣稱:「多數美國人在早晨第一杯咖啡之前就用上了太空相關技術。」二是「招兵」。
  • 復聯4「黑寡婦」成中國首位百億女演員
    來源:貓眼電影百億票房是一個門檻,這也意味著斯嘉麗成為了國內甚至是全球電影市場最吸金的女演員。在這之前,沈騰、吳京、黃渤等人紛紛加入百億票房俱樂部,都在行業引起了不少震動。鋼鐵俠的扮演者小羅伯特·唐尼離跨入中國大陸百億票房門檻只差臨門一腳,按照《復聯4》目前票房上漲的趨勢,鋼鐵俠打破百億票房的紀錄也就是一兩天的事。
  • 西媒:太空軍備競賽將在灰色區域展開 或發生低烈度衝突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 西班牙環球網站7月28日發表題為《太空軍事化:向大氣層外的軍備競賽邁進?》的報導,內容編譯如下:自2018年夏季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組建太空軍以來,這一美國軍隊下屬獨立軍種一直備受關注。
  • 復聯4「黑寡婦」成中國首位百億女演員,斯嘉麗吸金能力有多強?
    來源:貓眼電影百億票房是一個門檻,這也意味著斯嘉麗成為了國內甚至是全球電影市場最吸金的女演員。在這之前,沈騰、吳京、黃渤等人紛紛加入百億票房俱樂部,都在行業引起了不少震動。鋼鐵俠的扮演者小羅伯特·唐尼離跨入中國大陸百億票房門檻只差臨門一腳,按照《復聯4》目前票房上漲的趨勢,鋼鐵俠打破百億票房的紀錄也就是一兩天的事。
  • 跨入「萬億俱樂部」的鄭州 引來代表委員議論和點讚
    原標題:常住人口破千萬、GDP破萬億……跨入「萬億俱樂部」的鄭州,引來代表委員議論和點讚鄭州要以國際一流城市為標杆河南商報記者 王喬琪 楊桂芳 首席記者 李興佳 高瞻展 陳詩昂在河南省兩會召開前夕,鄭州經濟總量首破萬億大關。
  • 寧浩徐崢陳思誠,誰將成為百億票房導演第一人?
    未來,烏爾善、餃子等有大製作系列電影待上映的導演,也將有望加入該俱樂部。誰是國產電影百億票房導演俱樂部「第一人「?時光倒回2019年春節檔,《瘋狂的外星人》上映8天後,票房達到16.51億。當時,黃渤憑藉此片關鍵助攻,成為內地主演作品累計票房突破百億第一人。
  • 說說程序開發者和用戶之間的「軍備競賽」
    下面是我可以想到的幾種程序開發者和用戶之間的軍備競賽:開發者:」我不希望任何人強制結束我的程序。」用戶:」我如何強制結束這個程序?」開發者:」我想彈出一個對話框引起用戶的注意。」用戶:」我如何才能不讓彈出的對話框轉移我的輸入焦點?」
  • 十億美元俱樂部,有什麼了不起?
    近日,移動應用數據分析公司Sensor Tower公布了2020年收入最高的6款手遊產品,其中有5款手遊的年收入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躋身「十億美元俱樂部」。根據Sensor Tower商店情報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以騰訊《和平精英》和《PUBG Mobile》,《王者榮耀》為首的五款手遊收入已經突破10億美元。
  • 寧浩徐崢陳思誠,誰將成為國產電影百億票房導演第一人?
    誰是國產電影百億票房導演俱樂部「第一人「?時光倒回2019年春節檔,《瘋狂的外星人》上映8天後,票房達到16.51億。當時,黃渤憑藉此片關鍵助攻,成為內地主演作品累計票房突破百億第一人。那屆春節檔,吳京也憑藉《流浪地球》躋身主演作品百億票房演員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