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唱的是美貌年輕的凱薩琳·霍華德,她深情而纏綿地,祈求丈夫的原諒,她說:「我的心背棄了我,才讓我愛上兩個人,求您讓我們愛火重燃,我願做您最謙卑的僕人。」
第二天早上7點,練習了一晚上如何在斷頭臺上擺放頭顱的霍華德,在2月清冷的空氣中奔赴刑場,以叛國罪被處死。
這一天她剛滿20歲(具體年齡不詳,可能17-22左右)。
這一天她的丈夫始終未曾到場。
她的丈夫是時年49歲的,大腹便便的亨利八世。
都鐸王朝的亨利八世,堪稱英國皇室中,最為普通人所熟知的男性君主。這不是因為政治、宗教等方面的貢獻,而是——
「亨利八世後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六房女人。」
亨利八世出名的另一個原因也與女人有關,那就是他是「血腥瑪麗」瑪麗一世,以及「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父親。
在中世紀的陰暗底色下,這一家子人可以作為英國酷刑的代表人物。亨利八世把老婆及政敵關入倫敦塔拷打;瑪麗一世因宗教狂熱與性格問題而大興火獄;伊莉莎白一世則證明,中世紀的明君亦有其晦暗的一面。
爸爸亨利,與清道夫的女兒
亨利八世我們之前提過,他最喜歡的刑罰是吊籠。
《秋褲外穿的亨利八世》
因為這個緣故,叔一直覺得他是個很有想像力的人。雖然身為英國人,他對食物的品味實在不敢恭維(?),比如煮人的時候,不等水燒開再放,而是溫水煮青蛙把人活活煮死。
他的下屬跟他一樣有想像力,比如發明「清道夫的女兒」的倫納德·史蒂芬頓。
有沒有覺得這個A字形的刑具非常簡單,甚至有點「小巧可愛」?你看,有頭,有手,還有腳。
倫納德·史蒂芬頓也是這麼覺得,不然為什麼別人說這個鐵傢伙是他「女兒」?
他「女兒」的具體使用方法,就是把人的頭(脖子)、手(手腕)、腳(腳踝)都套到這個刑具裡面去。
由於他女兒非常小巧迷你,遠遠小於人體向前蜷縮的長度,受刑者會被硬生生擠壓進「清道夫的女兒」中。
脊柱的拉伸使得受刑者受到非人的折磨,他的脊柱可能會脫臼,骨骼則會斷裂。
當然,也有各種改良版的「清道夫的女兒」,因為戴上這個東西之後的人體形態十分羞恥,可以滿足將婦女遊街示眾的需求。
有一些電影裡面,懲罰士兵的時候,會將其以扭曲的姿勢綁在槍上,這實際上就是「清道夫的女兒」的一種現代變種。
姐姐瑪麗,與拉肢架
亨利八世死後,他唯一的兒子在王位上坐了一陣子,屁股還沒熱乎就掛了。他的大女兒瑪麗登上英格蘭王位。
她只統治了5年,卻成為一代傳說,也就是「血腥瑪麗」,原因為何當然很明顯。亨利八世有他專斷酷虐的一面,但瑪麗不一樣,她就是專斷酷虐本身。
瑪麗沒有繼承父親的想像力,她比較「傳統」,最愛火刑。因為她在位期間,各種大小刑罰,酷吏當道實在是太常見,我們就借她聊一個十分常見的中世紀刑罰——拉肢架。
拉肢架是常見的拷問手法,如果實施得當,可以一直持續下去。拉肢架也是瑪麗這一任的倫敦主教的一大愛好。
她爹那代負責折磨人這類活兒的官員,外號叫「清道夫」,她這位埃德蒙·博納,外號「跳著惡魔之舞的熊」。
各種型號的拉肢架,包括「埃克塞特公爵的女兒」(埃克塞特公爵是一任倫敦塔總管),絕對是倫敦塔的大寶貝之一。
火藥陰謀的蓋伊·福克斯,《勇敢的心》的歷史主角威廉·華萊士,都曾飽嘗拉肢刑。
拉肢架類似一個木床,犯人躺在上面後,手和腳被分別固定住,然後由行刑人操縱,將其身體拉開。
殘忍一點的行刑者,還會在犯人的手腳處吊上重物。
肩關節脫位與脊柱脫節是常有的事,但行刑人通常會控制好火候,保證犯人的健康,這樣才能儘可能拖長拷問的時間,以及犯人受折磨的時間。
如果行刑人高興的話,拉肢架當然也可以用來五馬分屍。
妹妹伊莉莎白,與絞死、挖出內臟、分屍三件套
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也是英國黃金時代的開創者。她不多的黑料之一是軟禁女王同行瑪麗·斯圖亞特17年,並最終將其砍頭。
砍頭是皇家特供的高級死法,伊莉莎白對瑪麗·斯圖亞特的恨意絕不止於此——瑪麗的同夥是最後遭遇英國中世紀絞死、挖出內臟、分屍三件套的幾人。
歷史上的伊莉莎白一世肯定沒這麼漂亮,因為有人「造謠」說她仇視瑪麗·斯圖亞特的原因之一,是嫉妒後者的美貌。對於眾說紛紜的宮廷八卦,有的人興趣極大,我如有說錯概不負責。
這個中世紀三件套總會惹得觀眾興奮不已。
實際上,三件套本身就是在絞死的基礎上,為了給乏味的中世紀百姓生活增添趣味性,而特意衍伸開來的一種酷刑。
中世紀三件套圖示。左邊那個人在煮大腿,中間的正在開膛破肚,右邊的人還在被吊著。
受刑者首先被吊個半死,然後被砍斷繩子跌落到地面上。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劊子手割掉受刑者的生殖器,並扔到火裡面。
如果受刑者意識不清醒了,那就往他臉上潑水。
接著,劊子手給受刑者開膛破肚,將其心臟掏出胸膛來,展示給高興的圍觀群眾。
當然,得一直保持受刑者意識清醒、尖叫不已才行。痛苦的尖叫聲,能夠刺激群眾的神經。
等群眾看夠了,厭煩了,就可以砍頭了。這時候,受刑者終於得償所願,死去了。
但他的死後與生前一樣,對自己的身體做不了主。
為了物盡其用,最大限度地滿足百姓的熱情,以及官方宣示政權的需要。他還會被大卸八塊,以便屍塊各處能夠「合理地」被插到矛間上。
當然,得有些防腐措施,比如煮肉,並放入各種香料。
……
1586年9月20日,是英國最後一次實施三件套酷刑,這或許昭示著一個事實:黑暗中世紀即將結束,倫敦塔的歷史也將落幕。
歷史人物是曾經活過的活生生的人,與我們同樣有著複雜的喜怒哀樂。
亨利八世一家子雖說很有英國中世紀酷刑集大成者的架勢,但這絕不是他們自己的問題,畢竟他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他們的國王父輩從來不乏既殘忍又充滿想像力的傢伙,隔壁西班牙裁判所,更將極大的熱情投注在酷刑事業上。
更往前,古希臘人被視為西方民主制度之先聲,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發明銅牛,把人扔到裡面聽其尖叫。
今天,倫敦塔已經成為世界遺產,成了一個景點。
再也不會有剛滿20歲的年輕女人,被關進去,在第二天黎明來臨的時候,站在刑場上問自己:「為什麼愛上了別人,我就要被砍頭?和我相關的人要遭受酷刑拷打?我的情人被車裂?我的親屬全都被關進了倫敦塔的監獄?」
「而他卻可以娶6個老婆?」
《The Big Book of Pain:torture & punishment through history》還想看?那是要加關注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