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再不寫,就快過時了。
前幾天深夜,聊到裝潢設計時,隨手在群裡發了一張多年前在成都太古裡門店拍的照片,一張幾乎無人的照片。yanni姐說,這家店,只有在營業前和打烊時,才有可能沒有人,你一定是很早很早就去了吧。
嗯,那天清晨七點,慕名而去的我,已經在門口等開門了。
就從這家成都太古裡旗艦店聊起吧,Starbucks的旗艦店戰略。追求美、獲得舒適的生活感受和獨特的人生體驗是人類的天性,也是旗艦店設立的初衷。
2011年,廈門鷺江道開業的時候,排隊中的我,以為鷺江道門店就是旗艦店。面積全國最大、四層樓高、獨家海景……這些年,也有傳聞不少地方要開旗艦店,也有一些高等級的門店自我宣傳是旗艦店。不過,我清楚的記得,只有四家門店,北京的三裡屯、北京的嘉裡中心、成都的太古裡、上海的迪斯尼,是被官方網站和新聞通告裡認定的四家旗艦店。在烘焙工坊即將開幕的2017年,官方對旗艦店的概念,不堅持了。
Starbucks畢竟是一家公司,商業戰略要隨著市場的需求去調整,設立旗艦店既要考慮影響力也要考慮效益,而顧客心中的旗艦店情節,不僅僅要大,而且要專業、齊全,最好是能有專屬的咖啡或商品。正是因為專屬商品這一點,那天早晨七點,我出現了太古裡門店的門口。
01 成都遠洋太古裡旗艦店
2014年底-2015年初,有一家,充滿巴蜀風情的現代主義風格的星巴克臻選店頻頻出現在諸多媒體和朋友圈,這是中國市場的第三家旗艦店,也是西南區域第一家旗艦店。坊間有人認為,這家被廣泛宣傳的星巴克,帶動了全國人民對成都遠洋太古裡項目的認知,也成為數萬顧客和夥伴的願望清單。
從太古裡西南入口廣場,也是地鐵站的出口,一棟三層的建築,這家店就在這裡。一層面積不大,約80平,小而精緻,吧檯及樓梯佔據了三分二的空間,這一層僅能布置2-3張桌子,設計師利用合理的動線設計,將取完飲品的顧客,引導去了outside或者2-3層。
這裡的outside,有別於其他地方。設計師根據成都人的生活習慣,大膽地設計了上下推拉的摺疊窗,模糊了「外面」和「裡面」的界限,也拉近了你和陽光的距離。坐在窗臺、臨街的長廊和高腳木質桌椅,配上正好的陽光,怎麼看怎麼是一副恰到好處的畫報。沒有什麼,比剛剛好的光線和溫暖不造作的景更能襯託出你的好看了。
第二層,採用了傳統的門店原色,有獨立的吧檯,也有門與太古裡的街區相連。落地窗的設計,讓周邊的街區建築成為了一道風景。後來她們打通了隔壁的空間,擴大了面積。吧檯的天花板,銅質的咖啡樹葉,設計靈感源於四川的銅火鍋。
第三層是尖頂的閣樓設計,屋頂參考了大慈寺的設計,採用普通的赤陶磚鋪設,增添溫暖的感覺。
一家旗艦店的裝修細節,是值得考究的。這裡,引用官方的說法:
走進門店,濃鬱的蜀地文化藝術元素與星巴克咖啡文化巧妙融合,互相輝映。磚牆的設計靈感源於成都當地傳統磚牆的拼法;溫暖木質色調的內裝,是仔細研究了附近的成都歷史建築大慈寺而來;每一個細節都鄭重地傳遞著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
01 使用絲綢和竹纖維織成的毛毯鑲拼而成,展現了四川山巒起伏的地形的女神logo;02 靈感源自火鍋調料繽紛色彩的木作拼花吧檯;03 與shokay本地手工藝人合作創作的蜀錦大型手工編織掛件作;04 店內的磚牆用當地傳統的青陶磚拼制而成
我覺得,我拍的這組照片,比官方照溫情多了。
對了,這才是這家店日常該有的樣子。
02 上海迪斯尼旗艦店 咖啡劇院
全國第四家旗艦店 嗯,也是室內座位數最少的旗艦店。
以「咖啡劇院」為主題概念的starbucks迪斯尼旗艦店,位於迪斯尼樂園外的獨棟圓形建築。考慮到未來可能出現的繁忙狀態,這家店,吧檯佔據了一層50%的中心區域,採用移動式點單(移動夥伴 哈哈),從全國各地招來了近百名夥伴,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顧客。
夜晚的時候應該會是這家店最美的時光。
03 北京三裡屯太古裡旗艦店
後現代感十足的一家工業風門店,一入門,就被天花板上錯落有致的長條的生鏽的紅色鋼材給深深吸引,不同的角度觀賞有不同的樣子。
這家門店通過一個不規則且壯觀的鋼結構木板樓梯連接上下層,樓梯轉臺的巨幅「1971」壁畫,挺震撼的。
一層是傳統門店的設計,設計師別出心裁地在吧檯正面下方,設計了三個中國結。二層,則是採用俱樂部概念的設計,採用各式各樣的桌椅,體現了其「兼收並蓄、不拘一格」的設計風格,這裡的dm告訴我,這家店,一直是家具設計師用來測試家具性能的地方。
04 北京嘉裡中心旗艦店 咖啡工坊
以「咖啡禮讚」為主題的這家嘉裡中心旗艦店,位於中央電視臺大樓(大褲衩)附近,兩層。在這裡,能感受到starbucks對咖啡的執著與專業,以及對藝術的奔放與隨性。
入門是一面來自全國各地收集來的月餅模具牆,長桌上擺著一木盆滿滿的咖啡豆,保留原始不規則樹皮木紋的桌面,牆壁上畫著象徵著365天用心烘焙咖啡的一抹紅色圖騰,而包著真皮扶手的樓梯外側,裹著來自shokay手工製作的麻袋與麻繩巨幅編織,除此之外,你還能,看到青花瓷碎片的牆壁裝飾,看到釀酒的陶罐,粗曠的保留著施工痕跡的牆面上,貼滿著各地藝術家在咖啡濾紙上的創作,還能看到很多籤名和介紹,告訴你,這是來自誰的作品。
你甚至可以在吧檯的桌面上,看到手工刻繪的咖啡豆原產地畫面—種植、採購和加工的過程,仿佛一切隨性大膽的創作,都能包容在這深沉濃鬱風格的空間裡。
這家店,還是唯一一家使用nuova的simonelli咖啡機的以及v60濾杯手衝的星巴克門店。
體驗了一回旗艦店的咖啡教室,感謝北京友人閃閃的安排。
the end
以上所有照片均來自我的這本相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