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於話題 #成語典故 155個
巧言:花言巧語;令色:討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 辭嚴義正 疾言厲色 開誠布公 聲色俱厲 推心置腹 直抒己見 上古時期,東夷部落首領名叫皋陶(gāo yáo),偃姓,皋氏,名繇,字庭堅,少昊之墟(今山東曲阜市)人。皋陶是上古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聖」之一,史學界公認的「司法鼻祖」。 皋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皋陶思想是儒家學術思想的重要源頭之一,其主體「法治」和「德治」與今天的「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著歷史淵源關係。 皋陶與大禹是同時代的人物,皋陶輔助大禹。皋陶長期擔任掌管刑法的「士師(理官)」一職,以正直聞名天下。相傳架構了中國最早的司法制度體系(五刑、五教),採用獨角獸獬豸治獄,堅持公平公正;強調「法治」與「德政」的結合,促進社會和諧,天下大治,形成「皋陶文化」,成為後世儒家和法家思想產生的重要精神淵藪之一。 有一次,皋陶和禹一起討論治理國家的大事,皋陶認為按先王之道處理政務,大臣團結一致,同心同德,作為帝王還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待人寬厚仁慈。 禹非常贊同皋陶的觀點,只有天下臣民保持一心,統治者也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保持一顆仁慈之心對待老百姓,國家才能管理有序,百姓才能生活安樂。同時禹還補充說要善於知人用人,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才能充分發揮他的才能。要使用那些有智慧而且懷有仁慈之心的人,那些花言巧語討好的人是要時刻提防的,不能被表面上所迷惑,遠離這樣的人,即使這樣的人有十分高深的智慧也不能用。 後來皋陶幫助禹當上了中原華夏的大領袖。禹繼帝位後,為了尊重禪讓制度,推舉皋陶當繼承人,並讓他全權處理政務。禹繼位後,江淮諸國對禹有不滿情緒,他多次巡視江淮,宣講禹功績:「身執耒鍤,以為民先」,不畏艱險,吃苦耐勞,公而忘私,一心為民排除水患,使民安居樂業。終使淮夷畏威懷德,一致擁戴禹。皋陶為開創華夏盛世立下赫赫功勳。但是,皋陶在帝禹二年就逝世了,享年106歲。皋陶死後,大禹又把繼承人定為皋陶之後一一伯益。 點擊上方關注「精選成語故事」 他在總經理面前巧言令色,爬到現在的職位,很為一般人所不齒。 一個巧言令色的人,對上對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臉,這種人我們要保持距離。
作者:每日成語故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