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丨巧言令色

2021-12-29 每日成語故事

收錄於話題 #成語典故 155個

       巧言:花言巧語;令色:討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      辭嚴義正  疾言厲色 開誠布公  聲色俱厲  推心置腹  直抒己見        上古時期,東夷部落首領名叫皋陶(gāo yáo),偃姓,皋氏,名繇,字庭堅,少昊之墟(今山東曲阜市)人。皋陶是上古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聖」之一,史學界公認的「司法鼻祖」。        皋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留給後人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皋陶思想是儒家學術思想的重要源頭之一,其主體「法治」和「德治」與今天的「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著歷史淵源關係。        皋陶與大禹是同時代的人物,皋陶輔助大禹。皋陶長期擔任掌管刑法的「士師(理官)」一職,以正直聞名天下。相傳架構了中國最早的司法制度體系(五刑、五教),採用獨角獸獬豸治獄,堅持公平公正;強調「法治」與「德政」的結合,促進社會和諧,天下大治,形成「皋陶文化」,成為後世儒家和法家思想產生的重要精神淵藪之一。        有一次,皋陶和禹一起討論治理國家的大事,皋陶認為按先王之道處理政務,大臣團結一致,同心同德,作為帝王還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待人寬厚仁慈。        禹非常贊同皋陶的觀點,只有天下臣民保持一心,統治者也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保持一顆仁慈之心對待老百姓,國家才能管理有序,百姓才能生活安樂。同時禹還補充說要善於知人用人,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才能充分發揮他的才能。要使用那些有智慧而且懷有仁慈之心的人,那些花言巧語討好的人是要時刻提防的,不能被表面上所迷惑,遠離這樣的人,即使這樣的人有十分高深的智慧也不能用。       後來皋陶幫助禹當上了中原華夏的大領袖。禹繼帝位後,為了尊重禪讓制度,推舉皋陶當繼承人,並讓他全權處理政務。禹繼位後,江淮諸國對禹有不滿情緒,他多次巡視江淮,宣講禹功績:「身執耒鍤,以為民先」,不畏艱險,吃苦耐勞,公而忘私,一心為民排除水患,使民安居樂業。終使淮夷畏威懷德,一致擁戴禹。皋陶為開創華夏盛世立下赫赫功勳。但是,皋陶在帝禹二年就逝世了,享年106歲。皋陶死後,大禹又把繼承人定為皋陶之後一一伯益。 點擊上方關注「精選成語故事」       他在總經理面前巧言令色,爬到現在的職位,很為一般人所不齒。       一個巧言令色的人,對上對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臉,這種人我們要保持距離。

作者:每日成語故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你若喜歡,點個 

相關焦點

  • 《論語》中的10個成語典故,我能說出三個,你呢?
    在《論語》中,不僅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還在影響著中國的教育理念,而其中的成語也一直被我們所津津樂道。那麼大家知道《論語》中的成語有哪些典故呢?出自哪裡呢?不妨來了解下! 1、巧言令色解釋:說話說得很好聽,臉色也裝得是很和善,但是卻一點都不誠懇。現特指用花言巧語來迷惑取悅別人。出自:《論語 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巧言令色
    【成語】         巧言令色【拼音】
  • 【巧言令色】
    【成語尋蹤】《尚書·皋陶謨》:「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何必害怕那些花言巧語、搞獻媚取寵的人呢?
  • 邯鄲街頭井蓋上的成語典故
    在邯鄲市美樂城廣場雨水井蓋上,竟然發現上面有「成語典故」。毛遂自薦、一箭雙鵰、破釜沉舟、笑裡藏刀、精衛填海等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出現在井蓋上面。小小的雨水井蓋也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品味。
  • 成語故事:巧言令色
    他雖然努力地表現出親善的樣子,但還是給人一種巧言令色的感覺。 一個巧言令色的人,對上對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臉,這種人我們要保持距離。三令五申
  • 有關牛的成語及典故
    有關牛的成語及典故氣衝牛鬥:氣:氣勢;牛
  • 疾言厲色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聲色俱厲,反義詞有:巧言令色、和顏悅色,疾言厲色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含貶義。疾言厲色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疾言厲色(jí yán lì sè)成語釋義:疾:急速;厲:嚴厲。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常用來形容人發怒時說話的表情態度。
  • 擦亮國家級金字招牌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來了
    淮南網訊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將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將展開激烈比拼,一決高低。通過大會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擴大「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邯鄲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燦爛的古典文化,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是當之無愧的「成語之都」。據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曙光第二小學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經典文化,在學校推出【成語典故,薪火相傳】系列活動,並制定了跟著成語遊邯鄲系列校本課程,將教育理念與地方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向學生們講授和宣傳古典文化知識,受到了學生
  • 中華文化的精髓—成語!淺談那些因典故而形成的成語
    它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成語、諺語、歇後語。很多詞語不僅讀音有四種,還分別有幾個釋義,這也是令很多外國友人學漢語頭疼的原因。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中華文化的語言精髓—成語,淺析他們背後的歷史典故。1、買櫝還珠成語典故:相傳楚國有位珠寶商人,他手上有一顆價值名貴的珍珠,為了能讓珍珠賣個好價錢,特意命人專門做了一個名貴的盒子,盒子外面鑲嵌了各種華麗珠寶。
  • 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
    成語從來都是寫作的殺手鐧,一篇好的文章總有幾個畫龍點睛的成語。小學開始,我們已經開始進行成語學習,但因為數量較多,總是容易忘記。下面列舉了小學階段我們常用的成語,基本囊括了全年級的,請學習掌握。成語我們平時用的很多,也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小學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點,同學們在作文寫作中用幾個成語,那你的作文就不一樣了。下面小編老師給同學們分享一份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等等),同學們一定要多讀多記,相信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 成語典故:陽春白雪
    近義詞:曲高和寡 、鯤鵬圖南反義詞:雅俗共賞、下裡巴人// 成語故事 //陽春白雪的典故來自《楚辭》中的《宋玉答楚王問》一文: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yǐng zhōng)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 大名成語典故——有國難投
    大名成語典故——有國難投 2020-04-17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語典故】朝秦暮楚
    【典故】:  典故「朝秦暮楚」,出自宋·晁補之《雞肋集·北渚亭賦》:「託生理於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春秋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互相對峙,戰火不斷。夾雜在秦楚中間的諸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倒向楚。甚而,早晨歸秦管,晚上屬楚民了。此成語後來引申為比喻人變化極快,反覆無常,含貶義色彩。
  • 成語典故:如虎添翼的讀音和意思!
    收錄於話題 #成語典故 如虎添翼,比喻強有力的人得到幫助變得更加強有力,讀音是rú hǔ tiān yì。
  • 關於成語「亂七八糟」的典故
    我們形容事物雜亂無章,經常使用「亂七八糟」這個漢語成語。 那這個成語對應的有兩個典故,分為「亂七」和「八糟」。 1、「亂七」。是指發生在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 西漢初年,劉邦不僅剷除異姓諸侯王,還分封了一大批的劉姓子弟為王。原本想著是靠劉氏宗族的力量,來幫助皇權統治的。
  • 成語典故丨指囷相贈
    點擊上方關注「國學那點事」       多謝當年你的指囷相贈,我才能東山再起,這點小意思不成敬意,望你收下。       作者:每日成語故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 新興鑄管武安工業區開發「成語典故宴」
    日前,「邯鄲學步」「黃粱美夢」「梅開二度」「瓜田李下」「紙上談兵」「完璧歸趙」「一言九鼎」「戰國七雄」「花開富貴」「織邯鄲」等眾多膾炙人口的邯鄲成語典故,以華麗妝容登上新興鑄管武安工業區本部招待所的餐桌上。
  • 成語典故:面紅耳赤的讀音和意思!
    收錄於話題 #成語典故 面紅耳赤,常見的漢語成語,讀音是miàn hóng ěr chì。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