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唐英說愛
一見鍾情的感覺到底有多美妙,可能是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的。
年輕男女對愛情充滿憧憬與期待,如果彼此都能一見鍾情,那是人生中最好的相遇了。
一見鍾情的緣分,還是有擦肩而過的遺憾,但更多的延續了這種美妙的感覺,彼此相識到相愛。
男歡女愛,彼此欣賞和喜歡,按道理應該是一段長久的愛情,但現實並不這樣,再美好的開始,也可能會不那麼美好的結束。
因為,愛情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常常因感覺好在一起,也因感覺不好了而分開。
今天,情感婚姻專家唐英說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愛情中從一見鍾情到毅然分手,到底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
男女之間的感情,從發生和發展的軌跡來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日久生情,一種是一見鍾情。
過去的年代,男女授受不親,彼此接觸和認識的機會很少,可能需要通過別人或媒婆介紹才能走進婚姻,開始並沒有那麼美好的感覺和感情,但相處時間長了,感覺就起來了,感情就有了。
這叫日久生情。
現在是開明、開放的年代,男女之間有了很多接觸和認識的機會,就會按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尋找喜歡的異性,如果遇到一個自己喜歡、對方也喜歡自己的異性,那麼就容易擦出愛情的火花。
這叫一見鍾情。
這些歸根結底,就是一種感覺。感覺越來越好,就長期、長久在一起,感覺不好了,就不想在一起,有可能的話,或是果斷的人就會毅然分手。
那麼,感覺是什麼呢?
感覺是我們的感官對某種特定的人或物的個性屬性的直接反映。
人或物是客觀存在,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感覺。
比如,同樣是一個女孩,有的男孩看見她就一見鍾情,無法控制自己的喜歡,有的男孩看見她就沒有任何喜歡的感覺。
喜歡女孩的男孩,是從她身上發現了漂亮或某種打動他的氣質的個性屬性;而那麼喜歡或不喜歡她的男孩,沒有這種直接反映。
男女因喜歡的感覺在一起,發生和發展起來的叫感情。
感情的升溫和降溫,除了最原始的感覺之外,還有交往過程中的感覺影響,更重要的是從初相識到深入了解,對這個人的認知發生了變化,會重新認識和判斷這段感情是否值得。
這個時候,就從感覺上升到知覺的層面了。
知覺是什麼呢?
知覺是我們對人或物的整體屬性的綜合反映。知覺建立在感覺基礎上,但不是感覺的整體相加,而是對感覺進行了篩選和判斷。
比如,男孩遇到了一個漂亮的女孩,有了心動和追求的感覺,交往當中,發現她身上除了漂亮之外,有許多自己不喜歡的地方,比如跟異性交往太多,感情不專一,消費水平太高,自己承擔不起等,對她有了「整體屬性」認知後,原來的感覺就減弱或消失了,不想再跟她繼續交往。
比如,女孩認識了一個帥氣讓她喘不過氣來的男孩,交往後發現他很大男子主義,一切以自己為中心,不顧她的感覺,不懂得照顧她的感受,也不尊重別人,越處越覺得不合適、不值得,就推翻了之前對這個男孩的感覺。
因感覺好而相識、相愛,通過交往發現對方整個素質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人,毅然決然分手,是基於知覺的行為。
所以說,男女之間的愛情,是源於感覺開始,交往後知覺告訴雙方是否要繼續這段感情,如果知覺否定了對方的整體屬性,那麼分手可能是必然的結果。
情感婚姻專家唐英說愛對男女朋友想說的是,愛情不要盲目因為感覺就全力以赴,像飛蛾撲火一樣不計一切代價,而是理性地去感知、了解和認識對方,根據整體的感覺再去分析是否值得深入。
愛情需要感性和衝動,但也需要理性和理智。
愛情是這樣,婚姻也是這樣。如果對方提出分手,不要一味地指責、埋怨對方,反思一下自己給了對方什麼樣的感覺、知覺吧。
如果真的不合適、不值得的愛情,分手不僅是及時止損,更是對自己、對對方負責的一種可取的表現。
(本文由唐英說愛原創。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