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心理學研究發現,男女分手後各自的心理差異

2021-01-14 騰訊網

中國文化中有許多描述愛情的文章和詩篇,既有大氣磅礴、驚世駭俗的愛情宣言,又有婉約動人、銘心刻骨的纏綿小調。其中,有兩位詩人的作品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一位是元朝元好問的「問世界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邱詞》);另一位就是著名詩人陸遊的《釵頭鳳》。但我意外地發現,這兩位詩人的作品都是在愛情結束後寫出來的,應該是分手後的傷心之作。

元好問是睹物思情——看到大雁為了愛情投地而死之後,寫下了這首傳頌千載的名篇。但我後來發現,元好問其實是個風流才子,到處留情,緋聞不斷。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如此多情的才子,怎麼能寫下如此專情的詩篇呢?我們常說「言為心聲」,能夠有這樣深切感受的人,一定是有過特殊的心理體驗,才會讓他發出如此悽美的聲音。這種矛盾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心理學家又是如何解釋某些花心男人,對自己真正喜愛的女人也會傾注如此長久的思戀呢?

進化心理學家認為他們已經有了答案——這是由於男女兩性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選擇配偶的策略不同。由於生理原因,女性在配偶選擇方面非常謹慎,以便找到高質量的男人。因為女性在有了性生活之後,很可能會經歷漫長的懷孕期和哺乳期,以及更長的撫養期。這就使得她們在配偶選擇方面的投資策略往往是要求嚴格,以保證自己的後代能夠在未來得到該男人的支持和關懷。

而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男性先祖選擇的投資策略則是儘可能多的去與女性發生性關係,以保證自己的基因有足夠多的機會得到繁衍,這就使得男人顯得有些花心。其實,無論是古代梁惠王談到的「寡人有疾,寡人好色」,還是當代成龍說到的「男人都會有的男人毛病」,都是我們人類的演化歷史選擇出來的男性性心理特性(不是說必須這樣,只是解釋為什麼會是這樣)。

既然這樣,為什麼如元好問和陸遊這樣的男性,在分手之後反而對自己曾經的愛人會有如此的迷戀和惆悵呢?女性是不是對自己曾經的愛人也很依戀呢?

最近,美國紐約賓漢姆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克雷格-莫裡斯(Craig Morris)在《進化行為科學(Evolutionary Behavioral Sciences)》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假設。他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在性關係結束之後,男性和女性下一步所面臨的選擇配偶的策略不同造成的。女性在分手後,不得不重新開始選擇優秀的男性,所以,她們必須從分手之後的痛苦中迅速恢復過來,以保證自己的活力和吸引力。同樣,男性也不得不重新開始下一輪的求偶競爭,並且很可能會發現,他們在這種競爭中並不總是能夠找到優秀的女性;因此,他們的失落感會越來越強,從而對過去優秀女性的懷念也就會越來越深刻。

那麼,有什麼證據可以用來證明這樣的理論假設呢?

克雷格-莫裡斯和他的團隊對來自96個國家,5705名受訪者進行在線調查,要求每個參加調查的人來評估分手對自己情緒和身體的傷害程度,傷害等級從1到10,1是沒痛苦,10是極度痛苦。結果顯示,女性在情感上感受到的痛苦更大,平均得分6.84,高於男性的6.58;在生理上的痛苦亦是如此:女性平均得分4.21,高於男性的3.75。雖然看上去差別非常小,但它們有著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由此可見,在一段感情中,儘管女性在選擇伴侶上極其嚴格,但如果遇人不淑,分手會給她們帶來更大的傷害。

不過,儘管分手會給女性帶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傷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她們最終會徹底走出情傷;尤其是一旦她們意識到必須堅強,是開始新生活的時候了,她們就會恢復得更快、更徹底。通過研究發現,分手那一刻給男性帶來的痛楚可能沒有像女性那麼深刻,但男性可能會逐漸產生一種深深的失落感,這種失落感可能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當男人意識到自己正在這樣的失落感中「下沉」,那麼他必須重新開始為愛競爭,以取代他逝去的愛人。更糟糕的情況是,甚至有男人發現,這個逝去的愛人是無法取代的。因此,分手帶來的傷痛可能會使部分男性終生「難愈」。

由此可見,雖然分手造成的情感上的痛苦,女性感受到的要比男性強烈些;然而,一旦平靜後,女性的心態恢復得通常要比男性好。所以,她們能夠幸福地開始新的愛情和婚姻。反而是男性更有可能會用更長的時間懷念過去那段美好的感情!現在我們了解了這些現象後面的心理學原理,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陸遊會寫下那樣感人肺腑的詩句了。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了解男女戀愛觀的9個差異,讓戀愛更順利
    本文將以戀愛心理學為基礎,解說男女戀愛觀的差異。 01男女共同點:戀愛中心跳加速的期限為3年在解說男女戀愛的差異之前,先來說一下小知識。男女共同的本能是戀愛感情期限是3年。彼此都有「喜歡」的心情,想了解對方,在一起的話就會有心跳加速的感情,這種感情在3年左右逐漸減少,逐漸轉為平靜。
  • 犯罪心理學教授研究罪犯,最後發現自己就是「天生的變態」!
    在美劇《犯罪心理》中有一個客串人物叫做James Fallon,他在影片裡是一位心理變態的教授。然而,他在現實中的故事卻比電影劇情更加「精彩」。不過對於「天生犯罪人」的研究卻仍在繼續。100年後,現代的一些犯罪心理學研究者便開始想找出能讓「天生犯罪"理論成立的解釋。
  • 男女分手後的心理變遷
    然而,朝朝暮暮的相處可能意味著另一個極端——分手。你放過我吧,我也放過你,我們永不相見。圖片來源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那麼,男女在分手後真的能彼此放過嗎?男生和女生分手後心理狀態又有怎樣的差異呢?美國心理學家庫伯勒·羅斯博士的研究結果表明,被剝奪了依賴感的人在直面現實之前,會經歷五個情緒階段:第一階段,憤怒;
  • 有道精品課聯合清華積極心理彭凱平團隊 首推中國青少版《幸福課》
    由來已久的《幸福課》「人類在21世紀面對的一個重大生存挑戰不是疾病、不是霧霾,而是我們的心理健康。」清華積極心理彭凱平教授認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年11月聯合發布數據:全球大約每五個青少年中,就有一個正在遭受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
  • 分手後男女的心理變化,男人多情女人絕情
    就普遍性來講,分手後男女情緒變化階段基本上如圖所示,男人開始會經歷一個:自由萬歲-悔不當初-痛苦不已;而女人好像恰恰相反:痛不欲生-悲痛難過-重獲新生。而在我們的生活中,男女的區分往往是生理上的區分。題目說的是「分手後」的一個心理變化狀態,那麼分手,就有「分手」和「被分手」(這裡的分手和被分手不是你主動提出與否,而是心理上誰主動佔了想分手的上風)。如果是主動分手的一方,無論男女,都會有種如釋重負的自然感,反而會快速回歸到自己的單身生活中去,或者和新的人開始新的生活。
  • 清華幸福心理援助公益培訓全公開含使用教程
    危機幹預的重點有三:第一,了解危機事件後的心理反應,並將其正常化;第二,建立社會支持網絡;第三,找到積極健康的應對方式。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終身教授清華大學幸福科技實驗室聯合主席熱心慈善和公益事業,中國積極心理學運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幸福園丁-中國教師幸福教育公益項目」的發起人,中國積極心理學研究基金學術委員會主席
  • 30 心理學中的操作性定義 第三章 (5)《與「眾」不同的心理學》​(第七版) 楊中芳教授審校
    人們對心理學有這個誤解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對心理學帶有「預設偏見」(在第一章中曾經提到過這個問題)。人們在研 究地質學時,不會帶著具有情感色彩的信念去探看巖石的性質。然而,他們在看心理學的研究時,情況則大不相同。每個人心 中似乎都各自早有一套有關人格和人類行為的理論,因為人們 在日常生活中,始終在不斷地解釋著自己及他人的行為。
  • 清華積極心理學大咖公益課堂今晚開講:共同構建一個正能量場
    清華積極心理學大咖公益課堂今晚開講:共同構建一個正能量場 2020-02-01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男女對語言的使用,真的存在差異嗎?
    男性和女性使用的詞語類型和語法有各自的特點,兩者之間存在許多鮮明的差異,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性別化語言」。正因如此,大多數時候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分辨出話語表達者對應的性別。語言的使用仿佛確實存在性別差異,這是真的嗎?特定的性別會說特定的語言?NO! 最初,研究人員通常使用支配理論(Dominance Theory)來解釋這一現象。支配理論認為,語言和非語言的產生反映了社會地位。
  • 心理學:男生分手後,多久會想念前任呢?他們會有怎樣的心理變化
    我們都知道在愛情中男女的思維模式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無論是愛情的開始,還是中途的經歷,或者是最後的結尾,男女的感受和狀態都會有很大的不同。女生在分手後都會經歷傷心痛苦,最後從中慢慢地走出來,開啟新的生活,即便如此也會偶爾回憶起前任。
  • 男女平等是做各自擅長的事,不是男女要做一樣的事
    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逐漸發現,男人有男人的魅力,女人有女人的優勢,兩者本身就是不同的物種,為什麼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所謂的男女平等,不應該是男人扛磚我就去搬水泥來表現,而是應該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揮自己的特長,來爭取平等的待遇,包括收入薪水的待遇,社會與他人的尊重等。這才是我們應該去宣揚與爭取的內容。 為什麼男人和女人並不適合被要求做一樣的事情?
  • 彭凱平:用積極心理學實現心理康復和成長
    在10月18日由紹興市人民政府、中國青年報社、中國教育電視臺、柯橋區人民政府、北京橫山書院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會稽山講壇暨第十二屆文化中國講壇上,彭凱平教授表示:「疫情發生後人們心理的康復和成長需要依靠科學的技巧和方法,需要調動積極心理的力量。」
  • 「追尋幸福的科學」清華論壇開幕:詮釋幸福含義
    10月13日下午,清華科技園國際會議廳內,由清華大學心理系、麥格勞-希爾教育集團、新曲線出版諮詢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追尋幸福的科學」清華論壇,為人們從不同角度,詮釋了幸福的含義與獲得幸福的科學方法。論壇上,美國心理學會「奧爾波特」獎獲得者、「2011年美國科學院總統獎」獲得者、知名心理學教育家戴維·邁爾斯;清華大學社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心理學系主任、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心理學系終身教授、知名心理學家彭凱平教授,新東方總裁俞敏洪和新精英總裁古典先生分別作了精彩報告。報告環節,戴維·邁爾斯通過翔實可靠的研究數據,為人們闡述了金錢與幸福、宗教與幸福、婚姻與幸福的關係。
  • 男女從一見鍾情到毅然分手,心理原因的獨家分析
    今天,情感婚姻專家唐英說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愛情中從一見鍾情到毅然分手,到底經歷了哪些心理變化。男女之間的感情,從發生和發展的軌跡來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日久生情,一種是一見鍾情。喜歡女孩的男孩,是從她身上發現了漂亮或某種打動他的氣質的個性屬性;而那麼喜歡或不喜歡她的男孩,沒有這種直接反映。男女因喜歡的感覺在一起,發生和發展起來的叫感情。
  • 《分手心理學》:分手、複合、再分手,男女分手後該不該複合?
    其實中間有幾次,小梅是真的下定決心要分手了,因為隨著兩人相處時間越來越長,她才發現男友身上的缺點,比如脾氣不好,一吵架喜歡摔東西,仗著自己長得帥,在他們學校到處撩學妹。可每次分手後,只要男友來找她,多哄幾次,她就心軟了。
  • 戀愛、失眠、抑鬱、創傷……|年度最值得關注的心理學研究
    心理學戀愛小貼士7)心理學家教你養魚:「假裝難追」能提升吸引力羅切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哈裡·賴斯說:「如果你看上去特別難追,可能會顯出你很有市場,我們稱之為擁有更高的伴侶價值」。「在開放關係前後,他們的關係質量和幸福感沒有顯著差異」,心理學教授Samantha Joel 說。「但他們在性滿足方面經歷了顯著的提高,尤其是解決了關係中的性不相容問題」。
  • 《一次別離》:夫妻間的矛盾和紛爭大多源於男女性別的人格差異
    亞伯拉罕·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運動的創始人和精神領袖,其「人的需要層次」理論對於推動心理學的研究與發展具有非常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馬斯洛認為激發和引導人類行為的是五種層次的內在需要,他們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不同的需要是按照從強到弱的順序排列的。
  • 心理學教授:如何從失戀的痛苦中走出來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圓桌派》裡和幾位學者探討了如何面對失戀的問題。一,什麼是戀愛?戀愛無非就是兩個人在一起,做一些甜蜜蜜的事情。但是李玫瑾教授認為的戀愛不止於此。所以李玫瑾教授認為的戀愛是兩個人在一起很舒服,即使分開也可以坦然地做朋友。而這樣的戀愛關係,要求雙方是非常成熟獨立和自信的人。在蔣方舟看來,和一個人提分手其實就無異於朝一個手無寸鐵的人開槍。
  • 5 弗洛伊德盛名之累•第一章充滿活力的心理學•《與「眾」不同的心理學》​(第七版) 楊中芳教授審校|第13部優秀心理著作連載
    ——如何正視心理學》(第七版)Keith E.Stanovich著楊中芳審校|第13部優秀心理著作連載2   序言《與「眾」不同的心理學》(第七版)Keith E.Stanovich著楊中芳審校|第13部優秀心理著作連載3  目錄《與「眾」不同的心理學》(第七版) Keith E.Stanovich著 楊中芳教授審校|第13部優秀心理著作連載
  • 戀愛中為什麼男女經常吵架?這是因為男女之間存在思維差異
    為什麼男女會出現思維差異?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思維差異與伴侶發生分歧甚至矛盾。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我們之間的差異行為?男女在說話時,激活的腦區是不同的女性兩邊都會激活,而男性只有左邊區域激活,左邊區域主要負責邏輯,因此男人在聊天時,只注重邏輯。男女基本心理需要不同男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信任、接受、尊重、忠誠、肯定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