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十年,音悅臺正陷入倒閉風波。
近日有媒體曝光音悅臺官方網站一度出現訪問故障,視頻內容無法播放,其官方APP也在蘋果APP Store遭到下架處理。與此同時,有媒體報導稱,音悅臺位於北京三裡屯SOHO寫字樓的辦公地點也被曝撤離,物業中心表示其早在兩三個月前就已退租。《商學院》記者致電SOHO物業中心進行求證,目前音悅臺官網顯示的辦公地點D座11層的物業已經不再是音悅臺了。
至12月13日,《商學院》記者發現音悅臺官網首頁雖然可以正常打開,但官網首頁推薦的位置,只有田馥甄和薛之謙兩個MV。這兩個MV目前可以正常播放,但通過網站搜尋引擎以田馥甄為關鍵詞搜索後發現,搜索不到更多信息。記者又試了一些頭部歌手作為搜索的關鍵詞,結果與上述一樣。針對此事,記者多次致電聯繫音悅臺,但電話號碼已經無法撥通。
作為國內知名的音樂網站,音悅臺曾經紅極一時,但隨著資金不順、轉型乏力等諸如問題浮現,其也日漸走向沒落。
受困經營壓力
音悅臺最近出現異常,不由得讓人聯繫到半年前的「欠債風波」。
5月27日,北京坤音娛樂經紀有限公司發出一份「嚴正聲明」,稱公司旗下藝人ONER在音悅臺售賣音樂實體專輯所得的超過1000萬元款項,被音悅臺法人張鬥挪作他用,且張鬥也承認了此事。
據了解,音悅臺拖欠坤音1000多萬專輯銷售款長達半年時間,在坤音娛樂與音悅臺私下多次交涉無果的情況下,坤音在今年5月正式對外發出聲明,此舉揭開了音悅臺的經營危機。
此後一段時間,音悅臺官方微博和張鬥的微博評論區裡,每天均有大量網友留言喊話,催音悅臺還錢。但對於這件事,音悅臺上下始終三緘其口,保持沉默應對。
事實上,回顧音悅臺這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其資金和經營問題屢次見諸報端。
早在2013年到2014年期間,正是音悅臺迅速擴張階段,其推出了「音悅V榜年度盛典」這一活動,引起市場關注。然而,這一時期員工工資經常被推遲幾天發放,引起員工不滿,並在網上投訴和指責。
對於這一時期的艱難,張鬥本人也曾有過證實。直到2015年,音悅臺拿到湖畔山南資本、東方富海等多家機構3500萬美元的B輪投資之後,音悅臺的業績情況有所好轉。
不過,為了維護粉絲流量,音悅臺每年要花費2000萬元採購MV版權,對於音悅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壓力。但即便如此,音悅臺網站上的盜版MV情況仍然屢禁不止,這也引起了騰訊的注意。
2016年4月,騰訊公司起訴音悅臺盜版侵權,共涉及騰訊獨家版權的452首英皇MV,共索賠總額1371萬元。除此之外,2016年音悅臺還遭到了旗下18位練習生聯合發表聲明聲討,並指責音悅臺不具備做藝人培訓的能力,因而其被粉絲集體圍攻。
這一事件的曝出,也暴露了音悅臺在選秀運營上的短板和弊端。更為蹊蹺的是,在2017年的「音悅V榜年度盛典」上,「最受歡迎組合獎」的排名EXO一直遙遙領先,但在投票截止最後20分鐘,EXO突然被內地女團戰鬥少女ATF反超幾十萬票。
這一結果引發EXO粉絲的強烈不滿,紛紛指責音悅臺「暗箱操作」。至此,音悅臺的公信力和口碑形象一落千丈,平臺粉絲大幅流失。
對此,艾媒諮詢CEO張毅指出,音悅臺近年來屢次出現的問題,根源在於其在資金和經營上的不足。「作為一家音樂垂直網站,音悅臺運作模式單一,難以與綜合性音樂平臺抗衡,而且其對資金和經營管理都缺乏有效把控。」
轉型收效甚微
可以說,音悅臺「小而美」的發展模式,也註定了其難以做大,但音悅臺本身其實也有過一番轉型的嘗試。
2015年是音悅臺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其不僅獲得B輪3500萬美元融資,平臺的月活人數也達到4000萬人次。同時,網站MV點擊量更是優酷土豆的10倍,其總營業額將近1億元。
在此之後,音悅臺逐漸擴張,除了通過網站的正版MV建立起粉絲社區外,還先後打造了音悅V榜、音悅商城和音悅Stage等主營業務。
張毅認為,音悅臺這些年做的項目都是圍繞粉絲經濟展開。「像是音樂打榜、周邊產品售賣業務,都是國內較早進行嘗試的,可以說音悅臺在這一塊思維比較提前,但後續隨著一些對手的爭相模仿,音悅臺後期在內容上反而沒有做出突出的成績。」
不溫不火的業績,讓音悅臺開始了轉型之路。2017年,音悅臺確定以短視頻作為轉型方向。對此,音悅臺CEO戰略助理鄭巍曾表示,「音悅臺已經不止是一家MV公司,而是以音樂短視頻為主,因為短視頻是一個風口。」
短視頻的確是音悅臺想要力推的方向,其希望從MV平臺向短視頻方向轉型。
然而,隨著「2017音悅V榜年度盛典」上疑似出現的「刷榜黑幕」事件,使得音悅臺流失大量粉絲,自此失去了轉型的最佳契機。音悅臺還未證明「音樂+短視頻」的效果,就已經備受打擊。
到了2018年,音悅臺再次調整目標,將火熱一時的「區塊鏈」作為新的切入口。
而作為音悅臺創始人的張鬥,彼時頻頻做客區塊鏈節目。他計劃以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與分布式記帳技術,把音悅臺打榜的各種粉絲數據、行為和其他各個網站的數據上鏈,將音悅臺V榜打造成全球第一個區塊鏈音樂榜單,並推出第一區塊鏈偶像團體FBI( Frist Blockchain Idol)。
這個想法的形成除了因為區塊鏈概念興起,同時也是音悅臺對於之前「音悅V榜年度盛典」上被曝存在刷榜黑幕的一番反思。
不過「區塊鏈」的加入並沒有給音悅臺帶來實質效果,更多只是停留在概念階段。
張毅對此分析指出,「凡是以區塊鏈作為商業目的使用的公司,近年來基本上就沒有較為成功的案例。而且這些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只要打上區塊鏈的概念,無一例外都是因為業績下滑,希望藉助概念來拉動資本和市場關注。」
轉型收效甚微,張鬥對此也開始進行了反思。他表示音悅臺這幾年的商業嘗試是「大躍進」。「我們沒有考慮到戰略時機尚早,更忽視了音悅臺在人員能力和管理能力上的缺失。」
無論是短視頻,還是區塊鏈,都無法幫助音悅臺實現復甦。即使是看到了風口和機會,音悅臺也顯得「有心無力」。如今,隨著音悅臺官網故障、辦公地人去樓空,這家知名的MV音樂平臺似乎已經難以為繼。
「奄奄一息」的音悅臺,還能再堅持多久?
(文章來源:商學院)
(責任編輯:DF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