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在眾多MV分享網站中,音悅臺曾是最大的一個。12月4日,音悅臺卻再度陷入倒閉傳聞。多名用戶反映,音悅臺官網及App出現數據異常,僅首頁與部分頁面可成功訪問,視頻無法搜索和播放。
此前,音悅臺資金緊張、創始人跑路的傳言曾多次出現。12月5日,多家媒體報導,音悅臺位於北京三裡屯SOHO寫字樓的辦公地點已經搬離,且在兩三個月前就已退租。每經記者多次撥打音悅臺電話,但均無法接通。
曾經盛極一時的音悅臺,創始人張鬥具有阿里巴巴元老級人物的背景,如今卻以失敗收場,不免令人唏噓。音悅臺曾經主打的「中國式粉絲經濟」,現在看來,頗為脆弱。
音悅臺陷倒閉傳聞 TF boys曾依託音悅臺一戰成名
2014年4月15日,被認為是TF boys正式出道的日子,因為那天這一組合獲得了音悅臺V榜第一名。而在那之前,音悅臺就已經作為高清MV音樂分享平臺聲名在外。
成立於2009年的音悅臺,是專注於高清MV在線欣賞與傳播的音樂分享平臺,曾是追星一族的聚集地。平臺大量的優質視頻資源,吸引了大量飯圈女孩。很快,音悅臺就成為國內最大的高清MV音樂分享平臺。
2011年,音悅臺推出「音悅V榜」,該榜單綜合播放量、收藏量、評論量和社交分享量等8項數據得出排名。一時間,音悅臺又成為粉絲為愛豆打榜的集中地。
公開資料顯示,音悅臺創始人張鬥曾是阿里巴巴元老級人物。2002年,張鬥從阿里離職,經歷過兩次失敗的創業後,於2009年創辦了音悅臺。僅過了兩年,音悅臺日活躍用戶就超過100萬。到了2015年4月,音悅臺月活已達4000萬人次。
不過,音悅臺的高光時刻並未持續太久。早在2014年,就有音悅臺離職員工爆料稱,公司存在拖欠員工工資、社保等情況。此後幾年間,音悅臺陷入資金鍊緊張、大量員工離職等言論不斷傳出。
2017年4月,張鬥曾回應稱,「沒欠過員工工資」,只是有過未按時發放的情況,而員工離職,則「屬於正常情況」。
但壞消息仍然不斷傳出。尤其是今年5月27日,北京坤音娛樂經紀有限公司發出一份「嚴正聲明」,稱公司旗下藝人ONER在音悅臺售賣音樂實體專輯所得的超過1000萬元款項,被音悅臺法人張鬥挪作他用,且張鬥也承認了此事。
坤音娛樂稱,公司先後向娛樂臺發送了60500張專輯,且音悅臺已取得全部銷售款項。在追討欠款過程中,坤音娛樂得知,張鬥已將所得款項挪作他用。不僅如此,由於音悅臺未與物流公司結算費用,導致部分專輯未發出,引起粉絲投訴。因此,坤音娛樂決定啟動相關司法程序。
此後,音悅臺未對此事進行回應。不過,「坤音女孩」並不買帳,聚集在音悅臺及張鬥社交平臺,每天喊話還錢。本次倒閉傳言傳出後,有「坤音女孩」評論:「倒閉了也得還錢。」
音悅臺的狀況仍然不斷惡化。12月4日,據多位微博大V爆料,知名音樂網站「音悅Tai」疑似倒閉,官網無法正常訪問,僅首頁和部分頁面可以訪問,視頻也無法播放,無法搜索,評論消失,App也數據異常。
隨後,記者多次撥打音悅臺公布的電話,均無人接聽。記者聯繫上一名音悅臺工作人員,但她表示早已離職,並不清楚音悅臺當前情況。截至目前,音悅臺尚未對倒閉傳言進行回應。
創始人退出核心管理層 粉絲正在拋棄音悅臺
企信寶數據顯示,音悅臺的運營主體為北京寬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133.334萬元。該公司法人代表為劉正恕,大股東張鬥持股比例為38.36%。不過,今年4月以來,寬客網絡管理層多次變更,此前的10月25日,張鬥卸任董事長和法人代表,從核心管理層退出,張鬥此舉也被質疑逃避債務。
截至目前,寬客網絡已完成兩輪融資。或許,正是由於此前的融資,才埋下了音悅臺今日的禍根。
2012年,音悅臺獲得東方富海4000萬元A輪融資,此後,音悅臺開始布局商城、直播、自製節目、線下活動等產業。2013年,音悅臺創辦了「音悅V榜年度盛典」,在次年的第二屆「音悅V榜年度盛典」中,TF boys拿下年度最具人氣歌手獎,一戰成名。
一直以來,音悅臺都深耕「粉絲經濟」,平臺的視頻資源多由粉絲自發上傳。中國網曾報導,張鬥在2016年就表示,要在泛娛樂領域構建一個可以和阿里巴巴等量齊觀的平臺,玩「中國式粉絲經濟」,以滿足粉絲對偶像的情感溢價消費。
然而,粉絲流動性大的特點,使得音悅臺對產品設計、服務以及增強用戶黏性都有很大要求。為了維繫粉絲,音悅臺要花費巨額資金購買MV版權。張鬥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音悅臺每年要花費2000萬元採購MV版權。
不僅如此,用戶自發上傳盜版MV難以被遏制。據騰訊科技報導,2016年4月,騰訊公司起訴音悅臺盜版侵權,共涉及騰訊獨家版權的452首英皇MV,共索賠總額1371萬元。企信寶數據顯示,音悅臺涉及的44分裁判文書中,音悅臺多以被告身份出現,並有6項被執行人信息。
也是在迅速擴張的2013年-2014年,音悅臺開始出現資金緊張的狀況,這一狀況曾被張鬥本人證實。不過,音悅臺還是堅持到了2015年,並拿到湖畔山南資本、東方富海等投資等3500萬美元B輪融資。
但維繫粉絲經濟的難度有增無減。B輪融資完成後,音悅臺開始孵化造星項目「音悅Stage」。不過,到了2016年,音悅臺旗下的18位練習生聯合發表聲明聲討,直指音悅臺不具備做藝人培訓的能力,音悅臺因此被粉絲集體圍攻。
而到了2017年的「音悅V榜年度盛典」,音悅臺又被質疑暗箱操作。當時,EXO組合的排名一直遙遙領先,就在投票截止前的20分鐘,EXO組合突然被另一組合反超幾十萬票。這一結果引發EXO粉絲不滿,當場高呼「黑幕」。
與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既有純音樂又有MV頻道的綜合平臺相比,專注MV音樂分享的音悅臺,既缺少資本加持,也受限於品類過於單一。「現在有很多渠道可以看歌手MV,何必只用音悅臺?」一名曾經的音悅臺用戶表示。另一方面,考慮到拍攝MV的成本與專輯銷量的不匹配,越來越多的歌手發專輯時,不再拍攝MV。
種種跡象表明,音悅臺的粉絲正在流失。而多年來,音悅臺的大部分業務都圍繞粉絲經濟展開。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粉絲和版權的流失,音悅臺主站的流量已經不再。而在主業不穩的情況下,音悅臺繼續迅速擴張,對資金的投入與回收也缺乏把控。
十年一夢,音悅臺如此結局,只剩下惋惜。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