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問2020年影響力最大的網紅,羅翔肯定能排在前列。
年末的時候,他上了兩檔節目,一檔是嬉笑怒罵的《反跨年脫口秀》,那裡有個幽默的網紅羅翔;
一檔是許知遠的《十三邀》,那裡有一個安靜而謙卑的知識分子羅翔。
和許知遠的對話,一舉拉高了第五季《十三邀》的評分,達到豆瓣9.3,對話的截圖內容也流傳甚廣。
因為羅翔,很多人再一次感受到一個當代擰巴知識分子、理想主義者的模樣。
「他活得這麼擰巴,不就是心中理想主義那團火還沒有熄滅麼」
「還有什麼比兩個擰巴的知識份子用長難句聊天更迷人的了呢」
「羅翔把這節目帶到新的高度,比之前的幾個哲學家表述得更直接和真誠」
有人說,打開羅翔的這期對話,反覆咂摸很久,躁動的情緒忽然平復了;也有2g衝浪的中年人,看著看著就哭了。
也許看羅翔與許知遠的整個對話,很多人都會像蟬主一樣,反思這一年來網際網路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並且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得到一種哲學層面上的自我救贖。
產生超越生理的,屬於智識上的愉悅,這也許就是最高級的性感。
他爆紅全網,卻始終很慫
關於羅翔,蟬主去年曾經寫過兩篇文章。
一篇寫在5月,全民網課的當下,他在b站的刑法講課視頻爆火全網(補課右戳☞教授變網紅,他這麼「壞」還有人捧);
一篇寫在9月,因為一條微博,他遭到了無端的揣測和攻擊,選擇了退博。
這一年,羅翔算是經歷了大起大落。
他是b站最紅的網紅,粉絲超過1000萬,一條打招呼的視頻播放量也達到千萬級別。
他的視頻裡,無數的彈幕在刷「老師好」、「謝謝老師」,他是全中國最有知名度的老師。
紅了,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羅翔:「帶來了虛榮,虛榮會給人帶來痛苦,而且也不真實,好處是,有短暫的快樂。」
精準,通透。
每個人都有15分鐘的成名時刻,無論是網紅屆、娛樂圈還是素人,我們已經見過太多一夜爆紅隨後就像曇花一樣稍縱即逝的案例了。街拍照片、民生新聞、短視頻,都可以蹦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新網紅,一夜爆火。
沒有人能抵擋得住那種被捧上雲端的虛榮感。
爆火的羅翔也一樣,面對成名,他也虛榮過,但難得的是,他始終和虛榮作戰。
就像他接受GQ採訪時說的:「你會在大街上被認出來,只是因為你的講授釋放出了人們內心對公平和正義的嚮往,於是大家因為對公平和正義的嚮往,把這個你不配有的掌聲投射於你身上。」
別人喜歡我的視頻,只不過是因為在其中找到了對公平與正義的期待,和我本人沒有關係。
這種可貴的自省,使得他能夠從容應對鋪面而來的掌聲與鮮花。
在他的微博裡,常常寫一些自省的話,把他刑法課裡的「法外狂徒張三」當成內心的惡魔,時刻放在自己心中。
直到一個重要的頒獎日,他的自省被當成了「諷刺當今院士」,又是一夜之間,他成為了網際網路人人喊打的「公知」、「陰陽人」。
從天堂掉入到糞坑,他這次被結結實實地打擊到了,一氣之下退出了微博。
這種情況在娛樂圈、公共輿論場太常見了。
體育界的孫楊、劉翔,獎牌把他們捧上天,很快又因為其他的「瑕疵」被民眾推下泥潭;醫學界的張文宏,抗疫時是英雄,又因為一句「喝牛奶」被罵成了賣國賊……例子太多了。
前後帶來的落差感恍如過山車,面對虛榮的自省很難,面對攻擊時的自持就更難了。
接下來羅翔在節目裡的這段話,就值得很多公眾人物逐字逐句體會:
「朋友問我,別人對你那麼多讚譽,你覺得合適嗎?我說,肯定愧不敢當,他又問,那為啥別人對你的表揚名不副實,你就很開心,對你的批評名不副實(你就難過),這不是典型的雙標嗎?」
我們總是會指責別人雙標,卻忘記了有時候也會對自己雙標,對一些敏感多思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在跨年脫口秀的舞臺上,羅翔用開玩笑的語氣說:
「榮譽是有限的,但德行是永恆的,這句話要時刻放在心裡,但千萬不要發到網上。」
把痛苦當成段子講出來,一笑而過。
看起來慫慫的,其實不過是自我消解過後的雲淡風輕。
他再火,也救不了幾個人
羅翔的本職,是刑法老師,傳遞的是法治精神,然而,當下恰恰最缺的,就是對法律的信任。
高舉道德大旗的網際網路,道德警察無處不在。
看電視,一旦有出軌,就會被劃為三觀不正;看新聞,一見到犯罪,開始網暴,喊「就地正法」……在公共平臺上斷案,會帶來曝光,也伴隨著很多由群體集結而造成的惡。
最簡單的例子,羅冠軍事件。一條控訴PUA渣男的微博,點燃了群眾的怒火,也把一個年輕人送上了「社會性死亡」的地步,結果,這事兒就是一起冤案。
羅翔在《十三邀》裡隨口背誦了李白的《俠客行》,所有的中國人,都對俠客那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樸素正義感十分嚮往。然而,這種「俠客正義」卻會最終走向「冤冤相報」的人間煉獄。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法律去建立程序的正義。
就像《我們與惡的距離》裡的律師王赦所說,因為民憤殺掉一個殺人犯很容易,但民主法治也就跟著一起陪葬了。
雖然羅翔的法律課很火爆,但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要讓嚮往俠客正義的中國人去信任法治,非常不容易。
道德正義,已經在網際網路無孔不入,甚至愈演愈烈。
我說她演技好,你說她是渣女;我說他這件事做對了,你懟他為人不正。
任何的網際網路幹架,只要挖到對方「不道德」的證據,就找到了命脈。
舉個例子,前不久,汪海林作為編劇之一聯名抵制抄襲,但評論底下,網友都在罵他惡臭直男癌。
抵制抄襲的微博底下,全是偏離重點的「道德聲討」。
汪海林發表過偏見言論,和他以編劇身份抵制抄襲有半毛錢關係嗎?
沒關係,但大家習慣了抓住道德瑕疵不放。
舉報一個脫口秀演員,說她破壞社會發展;流量粉絲網暴一個法律專業的素人,說對方的0評0贊的微博詆毀了愛豆,有辱法律行業。
大家都很善於「上價值」,說符合道德的正確的話,指責對方說的話不道德,為自己的行為開脫,剷除異己。
但當所有人都當上了「道德判官」的時候,就會變成一種道德至上,以聖人的標準要求每一個人。
然而,「德行是用來要求自己,而不是約束他人的」。
就像脫口秀裡,羅翔用開玩笑的方式說:
「教刑法最崩潰的時候,就是這個問題明明老師講過,你還笑過,但是你卻不知道怎麼做」。
這是當「知識網紅」很無奈的地方。
視頻結束,大家記住了「糞坑案」,記住了「自己強姦自己」,最後也只是湊個熱鬧,收穫了片刻的感動。
「人真正能夠影響的人,其實很少很少。很多所謂被你影響,只是片刻感動了。最後還是投入到以前的生活,人片刻的感動,不能持久的感動。你能真正影響的人,一定是你願意在他身上投入大量時間的,跟你又真正接觸的人。」
珍惜這個時代裡的「羅翔」們
羅翔在《十三邀》裡始終保持著真誠與謙遜,將近一米九的身高,始終弓著背,沉默時嘟著嘴,面對許知遠隨性的發問,給出很真誠的回應和思考,一點保留都沒有。
在羅翔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的複雜性,融合了時代的種種色彩。
但更重要的,是你能在他身上感知到這個時代最珍貴的東西。
他是成功的老師,教學第三年就被評為最受本科生歡迎的老師,他是千萬級別的流量網紅,但他還是一個謙卑的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是其中的內核。但他難得地建立了一條通往普通人的橋梁。
俗稱為,深入淺出,或,接地氣。
有多少知識分子能放下高傲,向這個社會傳遞一些什麼?很少。
蟬主想起了去年3月份的詩人北島,北島在豆瓣發表詩被攻擊,他隨即關閉了詩的評論區。
安心寫詩,拒絕與紛雜的聲音溝通。
這是一種知識分子式的選擇,在一個不理想的時代裡,像陶淵明一樣選擇退場隱居,做個清高的讀書人,專心研究「茴有幾種寫法」,兩耳不聞窗外事。
我們尊重。
但更佩服的,會是羅翔這樣的「勇者」,或者說是「勇」的嚮往者。
他沒有選擇退卻,而是繼續在這個渾濁的時代裡,點燃呵護著那一盞理想主義的火苗。
用俏皮接地氣的話,舉重若輕地向年輕人傳遞一些他相信的東西。
N號房事件、性侵養女事件、冥婚案件……大家關心的議題,他都會用幽默但理性的聲音去參與、回應。
羅翔評性侵幼女
並且,承受這個世界給他的詆毀。
他明明知道他所能真正影響的人很少,但依舊選擇了不退場。
這對於一個表達者來說,需要很大的勇氣。
很簡單,就拿蟬主來說,發現和認知到一些觸碰自己的東西,就希望能跟其他人分享。但事與願違的是,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比如聲討「JM漫畫」,會被認為是給他增加熱度;比如想為女性發聲,會被罵是「恰女拳流量」,每天,後臺都會有「觀點不一樣」的讀者在口出惡言,說心情完全不受影響那都是扯淡。
何況是像羅翔這樣「本心向明月,明月照溝渠」的頂流網紅?
羅翔提到,在他的詞彙裡,勇敢是最高級的詞彙。
他不是一個天生的勇敢者,但努力向這個詞彙前進。
這和他所追求的法治正義是一樣的。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正義,我們也永遠畫不出的完美的圓,但是要相信他的存在,去不斷追隨,但接受結果的事與願違。
這是一種多麼可貴的勇氣。
羅翔也好,許知遠也好,其實都屬於這個時代的「珍品」。
他們帶著一種過時的知識分子氣息,向這個世界發出一些很難被聽見的聲音。
被罵作迂腐油膩直男癌的許知遠,與歷史學家許倬雲、人類學家項飆、小說家金宇澄的對話,在網際網路掀起了一陣小小的波瀾。
在出軌新聞裡愉快吃瓜的人們,忽然討論起「附近的消失」、「舞臺式文化」……那是久違的思考的魅力啊。
「當日落的時候,思想升起」
渾濁時代裡點著理想主義火苗的羅翔們,讓蟬主真正感受到什麼是當代最高級的性感。
當然,蟬主無意神化任何一個人。
最後送上羅翔老師的一段話,你我共勉:
「承認自己的有限性,承認你的邏輯是有限的,承認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認你的閱讀是有限的,承認你整個人就在偏見之中,你的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見。」
為迷人的羅翔老師,點亮「在看」
蟬創意是一個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我們專注於人類腦洞開發的事業,對藝術作品、潮流文化、網絡熱點進行野雞式播報,在毀滅你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向世界傳遞我們的虛情假意。
微博:@蟬創意 | 微信:chanchuangyi
【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投稿、媒體、商務合作
至郵箱:pr@chanchuangyi.com
加入組織,後臺回復「招人」
/ 推 薦 文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