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鐵零。
要說現在網紅上熱搜也不算新奇,但像papi醬這種熱搜到爆的還真是少數。
昨晚,papi醬在一檔綜藝中自曝,自己和丈夫老胡結婚五年了,至今親家都沒見過面。
過年了各回各家。
誰去誰家根本不重要,各自先陪各自的父母最重要。
以及道出了很多人恐婚的根源,即擔心一旦結婚了,會失去自己。
結婚五年雙方父母沒見過,乍一聽驚世駭俗——這分明在挑戰傳統的公序良俗。
但仔細一琢磨,好像也不無道理。
現代社會,8090後,在外被社會蹂躪,回家被催婚,房價飆升,夢想崩滅,怎麼看都覺得慘。「過年回誰家」「要不要和父母同住」等問題,簡直是每個年輕人的催命符。
也因此,在年輕人普遍不羈放縱愛自由的當下,papi醬這番話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認同。
說真的,獨生子女這一代,真的不容易。
這種不容易在明面上的表現是,大家又把#papi醬婚戀觀#這個話題推上了熱搜。
眾所周知,papi醬作為網紅代表,甚至說是最巔峰的網紅之一,肯定賺的錢比他老公多。
那么女強男弱這個話題就必須拿出來討論。
papi醬說,自己現在是比老胡賺的多,十倍吧,我覺得這是她的保守估計。
然後papi醬說完就後悔了,晚上回家她問老胡是否介意。
老胡說:我零收入都可以。
看到這兒不少人恐怕會說,老胡吃軟飯。但其實不是這樣。
papi醬剛畢業那會,沒工作,一直是老胡養她。
老胡剛畢業,做編劇,基本沒什麼錢。
沒多少錢的老胡養papi醬,何炅問papi,花老胡的錢,會有壓力嗎。
papi醬:也沒有壓力。
最後總結為:兩個人的關係就是,不管哪一方賺錢多,都不會看輕另一方,而賺錢少的,也不會因此看輕自己。
和諧而融洽的夫妻關係,真正的親如一家,完全平等。
連何炅都說,papi醬和老胡,是他看到過的最好的親密關係。
從夫妻財務問題,到夫妻平等對話,到親家不見面,papi醬向大眾準確地傳達了自己相當大一部分世界觀。
沒出錯,——網紅說話不翻車真的不容易,拉了無數好感。
但其實這不是papi醬第一次以世界觀收割好感了。
在年初的《我家那閨女》中,焦俊豔邀papi醬出鏡,在吃飯時,papi醬提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排序】——她把自己、父母、伴侶、孩子,排了個序。
第一位是自己,因為自己都不愛自己,如何去愛別人?
其次是伴侶,因為只有伴侶會陪自己走完一生。
再然後是孩子,孩子是骨肉,是你必須負責任去培養,去陪伴的人。
最後才是父母。
邏輯清晰,表達利落,觀點突出。當時這個排序一出來,也是登頂熱搜。大家各執己見,吵個不停。
好了,從papi醬身上我們學習到兩個道理。
——各大綜藝節目都學一學,宣傳的時候做社會化話題真的很容易上熱搜。
——不怕網紅長得好有才華,就怕網紅有學問。
之前papi醬在接受姜思達的採訪時提到,被老同學叫網紅,她其實心裡挺不是滋味的。
雖然,坦白講,papi醬最初的確是以網紅出道,被大眾熟識。
但其實你仔細想想,現在的papi醬,其實身上的網紅屬性越來越淡了。
比如最近幾次公開發表的自己關於人生及婚戀的見解,她身上逐漸具備越來越多的公知屬性——似乎不太準確,或者說KOL,意見領袖的意味。
當然,這一切自然與她的經歷有關。
大家對papi醬最初的認知,大概都來源於2016年,她橫空出世,被稱為「第一網紅」。
但其實她早年做了挺多事的。
18歲高考,憑吹薩克斯這一技能加分20,進了中戲導演系。
算是一腳走上了文藝路,然後上學期間做過娛樂網站主持人,做過演員,編導,配音,做過導演助理。
然後在家學習考研,也就是她所說的,沒工作老胡養她的時期。
再然後,繼續讀書,畢業,「無所事事」。
放常人身上,恐怕心慌的要死,——29歲了,還沒賺錢,還沒畢業,嚇不嚇人。
也就是在她29歲那一年,研究生畢業半年前,她拍了一堆短視頻,比如《男性生存法則》,然後就紅了。具體有多紅,估計也不用說了,反正凡是上網的人,都認識了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
短短一個月,papi醬就獲得了1200萬的融資,估值1.2億。這算是真正的一夜成名且財富加身了吧。
但縱觀papi醬的前20多年,你會發現,她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姑娘,沒啥大理想,也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渴望每天躺在床上不上班(我可能會因為這句話被辭退)。
所以當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突然間獲得了巨大的關注和財富,會怎麼樣?
會恐慌,會心悸,會覺得自己不配,會「於心不安」。
所以她在隔年就把自己第一支廣告的收益2200萬,捐給了母校中戲。
有魄力,但也側面看得出,papi醬真的就是一個普通人——沒有石破天驚的野心,同時懷有對幸運的敬畏感。
papi醬與其他網紅最大的差別,前面也說了,就是有文化。
說起來容易,但文化水平突出在網紅這一群體真的是殺手鐧。
其一,體現在格局上,坦白講papi醬紅了以後經歷過一段時間的下降期,沒那麼紅了,一般的網紅這個時候會做什麼,——當然是瘋狂賺快錢,具體可參考某短視頻網紅,一條一分鐘的視頻要價近50萬,且要排隊,最近內容質量瘋狂下降,粉絲瘋狂流失(不點名道姓了)。
而papi醬接廣告的頻率並沒因熱度下降改變,她反而開始做網站,做矩陣,吸納了非常多有才華的網紅。
然後做公司,穩定輸出內容。
格局還體現在,她相當愛惜羽毛。此前有一些節目邀請她和老胡一起上,都被她拒絕了,看得出,她是真的愛老胡,以及她是真的拎得清,看得遠。
除了格局,其二體現在情商上。
有段時間papi醬因為視頻內容中有粗口被警告。
她及時回應,態度謙卑,表示:接受批評,會注意形象,傳遞正能量。
還有,此前papi醬被羅振宇的《邏輯思維》撤資,坊間傳聞無數。
papi醬在吐槽大會以開玩笑的口氣回應了,說撤資正是因為他們缺乏邏輯思維。
真相是,當時《邏輯思維》對知識付費市場判斷有誤,所以撤了好多資,也不止papi醬一家。
好了,有文化的最後一點直觀表現就是——有文化。
大家可能不知道,周冬雨是papi醬的學妹,而周冬雨的畢業論文,就是papi醬指導的。
至於語言表達,邏輯,講話深度,就更不用說了。
papi醬已經用幾次熱搜證明了自己。
所以說,一個人紅一時可能是運氣,但一直紅,就真的是有本事。
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了,從最近幾年短視頻大行其道開始,無數網紅雨後春筍地往出冒,五花八門各不相同,好像賺錢的路徑又多了一個,也容易了不少。
搞的無數人一擁而上。
但是真的良莠不齊。
我寫過不少,有公開發表不當言論的,道德水平低下的,亂來的,最後一個個都「壽終正寢」,銷聲匿跡,查無此人。
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永遠都是謙卑的、有格局的、有水平的。
各行各業都如此,娛樂圈那10086個翻車的,也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說這個世界還是公平的,一個餡餅砸下來,有人匆忙接住,眼珠子一轉,開始狂吃,最後還是餓死了。有人接住了心懷感恩,小心對待,然後拿到了更多餡餅。
一句話,——多讀書吧,有文化真的很重要,就算沒有拿到從天掉下來的餡餅那種命,也能靠自己衣食無憂。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我在寫這篇的時候,隔壁在敲架子鼓,敲得我怒火中燒,但我慫只能戴耳機,看在我忍辱負重的份上,請大家給我點個在看!
安利昨天頭條(大話精?低情商?耍大牌?好絕一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