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回來了。
9月7日,因休產假斷更許久的papi憑藉一曲說唱《I’m back》又雙叒叕登上了熱搜,把生完孩子的母親現狀用rap的形式表現了出來。
由於距離發布上一條視頻有8個月之久,有粉絲打趣道「奶奶,你關注的博主更新了」。但作品還是熱度相當高,發布幾小時內便衝上微博熱搜榜首,視頻播放量超過4000萬,登上了微博全站日榜最高第1名。
跟微博上一邊倒的歡迎不同,豆瓣上對papi醬復出的態度卻兩極分化,不少網友更是直接「讓她滾」,這也跟papi過往的「黑歷史」緊密相關。
回顧Papi成名這四年,曾出現過三次比較大型的公關事件:
第一次,是在2016年4月18日,papi醬因在視頻中履爆粗口,被勒令整改,一時間,papi醬的視頻在全網平臺下線,
第二次,是生日視頻廣告位被羅振宇拍出2200萬的高價,當時新聞一出,業內一片震驚,質疑報價太高,存在泡沫,由於平臺方、拍賣方以及羅振宇的公司的關係相互牽連,也被網友質疑為一場自編自導自演自嗨的「阿里家宴」。
第三次,也就是最近的一次,即papi冠姓權風波。在她母親節分享懷抱孩子的照片動態後,因為孩子隨父姓而被部分網友罵「婚驢」,關於其孩子冠夫姓,獨立女性人設崩塌的話題開始發酵,一開始大多數人還同情papi,但後來「觀察者網」洩露的照片裡似乎指向papi這次事件是一場營銷,又引發了不小的質疑。
面對三次輿論困境,papi的回應都不盡相同。第一次的整改,papi誠懇反思,第二次,papi的回應也算積極,還有羅振宇幫忙回懟看客;第三次,papi的回應甚至可以用佛系來形容,直接坦承「無法證明自己想沒有做過的事」,
這些爭議事件,是不是炒作不得而知,但我們能看到,這些年圍繞在papi身上的聲音,始終是兩極分化的,一邊是對papi一邊倒的支持,另一邊又是對papi的無盡質疑,這或許也是社交網絡對每個人的解構方式,Papi的一舉一動都被網友拿著放大鏡審視,而papi的回應態度也在明顯的改變著。
回顧papi的成名路,2016年,Papi在讀研究生期間,開始了短視頻的創作,但一直不溫不火,直到研究生的第二年,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她的視頻《超實用的男性生存法則》在個人微博帳號上收穫了過萬的點讚、轉發和評論。這樣的互動量,在當時還沒有太多素人網紅的時代,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數據。
Papi的火,看似是偶然,實際是必然。她在無意中,撞上了移動時代帶來的短視頻倍速紅利,並利用自己的差異化優勢競爭,快速發展起來,以80後為主的自我表達紅利時代正在到來。
除了才華之外,在時代紅利、運氣等諸多因素使然,Papi醬火了。
走紅後的她,創作出很多優質作品,比如《男性生存法則系列》、《臺灣腔說東北話系列》、《觀影系列》等吐槽作品,人氣也是一路飆升。
在當時,她的定位也只是一個短視頻內容創作者,但她和其他短視頻創作者的區別在於,及時意識到網紅生命周期的短暫。任何行業都是如此,在自己最如日中天的時候,要麼,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網紅領域做深耕,要麼,晉升為資本孵化和管理更多的網紅。
Papi顯然就選擇了後者,與合伙人楊銘一起,創立了短視頻MCN機構——papitube,孵化出了更多大網紅IP,完成從短視頻創作者到創業者的身份轉變。2017年公司獲得光大金控等A輪1.2億投資,2019年papitube又獲得字節跳動系投資1.8億元。
2016年到2020年,短視頻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市場規3模從19億增長到1500億。MCN機構從420家增長到6500家,2019年MCN機構排名榜發布,papitube名列23名。
一邊是成為資本創立公司,另一邊,papi也藉助影響力,不斷擴大自己的明星之路,實現更廣意義上的破圈,比如這幾年連接出現在《吐槽大會》《快樂大本營》《奇葩說》《拜託了冰箱》《明星大偵探》《我家那閨女》等綜藝上,甚至參演電影《妖鈴鈴》,活脫脫把自己變成了「綜藝咖」。
Papi參加綜藝的金句也被網友們反覆提及,綜藝相關話題屢屢登上微博熱搜,熱度極高。經過一系列運作以後,她的營業範圍與影響力已經遠超過一名普通「網紅」。
「創意嘿店」曾統計2017年papi醬接的155支廣告,這些廣告遍布美妝、汽車、電商平臺、教育與遊戲等各種領域,她的吐槽視頻包羅萬象,可以駕馭廣泛的商品類目。
如今,Papi的商業價值遠超過當初的2200萬,比如Papi醬回歸之始就宣布了兩個代言,這足以說明了她「新手媽媽」的商業價值。流量場上,母嬰品牌並不僅僅是國內一線明星的主場,papi醬復出視頻最後的廣告(費雪)以及復出後的第一個代言(英氏)都是母嬰類產品,還有很多粉絲在評論裡留言要她的育兒好物分享。
抖抖俠數據顯示,papi醬的粉絲裡有 6 成是女性,年齡在24-50歲之間的人群佔了大多數,此外,根據2017年的數據,papi醬單是個人出鏡的短視頻廣告收入,就在3000萬左右。從這兩點信息綜合來看,母嬰垂類可能是papi醬最大的選擇。
這也意味著papi的受眾,將從年輕群體轉向寶媽一族,眾所周知,這是消費能力超強的群體,也是品牌青睞的群體。
根據2018年CBNDat發布明星商業消費大數據,2018年上半年母嬰市場上帶貨前幾名的明星是賈靜雯、大小S、昆凌等。而楊冪、楊穎等帶貨常客,對於母嬰品牌來說,如今短視頻、直播風頭正盛,紅人直播顯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對於papi來說,這也正是最好的帶貨時機。
Papi也在復出視頻裡說道,為什麼直播帶貨沒有我?這似乎也暗示了papi將會進軍直播帶貨。Papi醬要想深入發展,抖音、淘寶、微博直播都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如今,直播越來越向綜藝靠攏,比如騰訊視頻的《鵝外驚喜》,優酷的《奮鬥吧主播》等,主播可以藉助自己的內容優勢來介紹產品,papi進入直播的門檻並不高,試想一下,「綜藝咖」papi出現在直播間,一樣可以發揮自己的內容特長,影響力的加持下,在帶貨上也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人紅是非多。市場上始終充斥著各種聲音,其中papi是否過氣基本是經久不衰的話題,隔三差五就會在網上出現一次。
在復出的《I’m back》中,同事說:「磊磊子,跟我們一起撈五條人啊」,papi一臉茫然,甚至在看《樂夏》的papi醬既不知道五條人,也不懂為什麼他們要叫自己「磊磊子」。
斷更期間,papi醬坦言越發跟不上網絡的變化,沒看過《青你》《浪姐》《三十而已》,不認識新的明星和網絡用語,還發現全世界都在直播帶貨,問「為什麼沒有我?」。
Papi這一次復出,某種程度也有向外界宣告的意味,papi還是那個集目光與流量於一身的papi,即使在生育期間曝光量減少,各種網紅新人輩出,也搶不了papi這個大IP的光環。
一個更直觀的證明是,在papi視頻停更這段時間,也就是 1 月到 8 月,、等等話題紛紛登上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人不在江湖,江湖還有她的傳說」,這句話可能是papi醬在這段時間最好的寫照。
從種種熱度事件能夠看出,雖然網際網路變化快,但papi依然是網際網路網紅圈不可撼動的存在,分析一下Papi為什麼不會過氣?
首先,這還要回到papi內容本身來看,網際網路無論發展到哪個階段,都是內容為王,大眾喜歡papi醬,是因為她對生活的洞察,這些洞察可能是大家茶餘飯後吐槽的一些東西,非常細碎,甚至普通,但papi不是,她的內容往往關注到的是這些「很小的事情」。
投資人徐小平曾這樣評價papi的作品,「她的東西,不僅有娛樂性,其實是有思想性,有批判性的。」
對於網紅來說,要想壽命長青,顏值和才華,一定是靠後者,顏值頂多算網紅的加分項,只有才華才能幫助網紅越走越遠,不被新人淘汰。
其次,是選對了一個生命力持久的細分內容賽道,那就是「獨立女性」。
近兩年,關於女性題材影視劇越來越多,任何與女性沾邊的題材,都能在網上引起大量的關注與共鳴。
Papi正是在這兩年,身上多了「獨立女性」的標籤,此前她在各類綜藝上有意無意對女性獨立、夫妻情感、女性職場懷孕、女性獨立等話題進行觀點輸出,自己的放送視頻內容也從奇葩情侶、粉絲追星到性別探討,女性話題越來越多。
這其實也說明了papi為什麼不會過氣的原因,只要女性情感市場有受眾,背後操縱公眾情緒的內容創作者就永遠不用擔心失業問題。
總的來看,Papi在成名的四年裡,吐槽了無數人,無數事,但現實永遠比吐槽更魔幻,也更複雜,事實證明,想要讓所有人喜歡,永遠都不可能,但在資本世界裡,被人喜歡只是一個偽命題,發展到現在,papi早已成為一個IP,一種商業符號,每一次的爭議只會帶來更大的話題與熱度,而這,似乎也正是資本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