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人一輩子吃多少飯,冥冥之中都是有定數的,胃口好的人,不一定能長命百歲,而那些經常控制食慾的人,可能更有長壽的潛質。俗話說「誰先吃完誰先走」,嚇住了許多人,但也有很多不聽勸的,頓頓都要吃到飽。
人一輩子吃多少飯有定數嗎?
其實,很多人聽到這種話的第一反應就是不相信,覺得是在危言聳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老年人開始重新思考這句話了。因為經常吃到撐的人,年輕時或許沒什麼異樣,等到年紀大了,和其他人的差距就越來越明顯了。
科學家也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那就是把兩組猴子用不同的方式餵養,一組每餐只讓吃七分飽,另一組不控制飲食。幾年下來,經常放開肚皮吃的猴子紛紛患上了各種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等,而另一組體格還是依然強健。
根據這個實驗我們也可以看出,經常吃到飽,對身體其實沒什麼益處,可能只有嘴巴痛快了,身體卻要承擔更多的負擔。
經常吃到撐有什麼危害?
容易導致肥胖
眾所周知,當一個人每天的攝入量大於其消耗的時候,能量就會轉化為脂肪,囤積在身體裡,時間久了,人也會逐漸發胖。很多朋友平時不注意控制飲食,每次看到好吃的,就忍不住吃多,雖然吃完後腸胃並不舒服,但進食這一過程卻讓他們得到了滿足。但經常這樣吃的話,要不了多久,身體就會像吹氣球一樣「膨脹」。
患病風險增加
胖人之所以更容易生病,是因為他們的身體負擔太重,畢竟每個人體內的器官都是相同的,而胖人的器官卻要承擔更多的工作量,以至於免疫系統會比較弱。經常吃到飽,體內的脂肪含量增加,更容易堵塞血管,影響血壓的穩定,甚至會誘發脂肪肝、心臟病等多種疾病。
腸胃不適
雖然有些朋友可能屬於吃不胖體質,吃再多也不見發胖的跡象,但經常吃撐,腸胃也受不了。腸胃每天的工作就是幫助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當攝入過量的時候,腸胃的工作量也會增加,工作時間延長,很容易過度疲勞,加速其老化的進程。而且還容易誘發腸胃疾病,把胃撐大,導致胃下垂。
體內毒素過多
人體有自我修復系統,肝臟也有排毒功能,但這些都是有極限的,如果在它們的範圍內,機體確實能高效完成,但若超出了它們所能接受的標準,那就很難辦了。每天吃進去過量的食物,體內所代謝出來的毒素和垃圾也會增多,如果沒有及時排出來的話,就會直接危害人體的健康。
為了健康長壽,吃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吃飯就吃七分飽
很多人在吃飯的時候,總是習慣追求十分飽,覺得只有這樣才算完成進食任務,其實健康的飲食理念,只需要我們吃到沒有飢餓感就足夠了,已經能滿足我們日常活動所需的能量了。尤其是晚飯,建議大家不要吃得過飽,以免腸胃不適,還容易發胖。
飯前先喝湯,細嚼慢咽
大多數人都習慣在飯後喝湯,其實把湯水放在飯前喝,更有益於健康。飯前喝湯,不僅能潤滑腸道,還能避免餓過頭而胡吃海塞,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咀嚼的速度,減輕腸胃的消化負擔。
總結:吃飯是人生大事,所以我們更應該認真對待,而不是稀裡糊塗就應付過去了。堅持每頓七分飽,減少外食的頻率,注意營養均衡,加強鍛鍊,控制體重,你會收穫不少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