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會說話才正常?掌握這5個語言訓練方法,讓孩子儘早說話

2020-12-24 懷上了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開口說話是一件莫大的喜事,孩子開口說話意味著孩子的語言發育基本上沒有問題了。但每個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孩子開口的早,媽媽高興,大家也連贊「聰明」;有的孩子說話晚,父母愁得不行,大家安慰「沒事,貴人都是開口晚」。

對於孩子說話的這個問題,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其中的個別心酸只有孩子的家長知道。孩子說話的過程,看似是他們成長的一個階段,實際上卻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孩子多大會說話才正常

孩子4個多月時,偶爾會發出一兩句模糊不清一兩個字,不過這時的孩子還並不明白自己說出的話與眼前的人有什麼關係。

孩子6-9個月時,語言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說的話也更多了,這時孩子會無意識地學著父母的語氣講話,但大多都是喃喃自語的形式。

1-1歲半的孩子,基本上可以使用詞語了,並且知道它們的意思,孩子也漸漸明白說話的重要性,他們會意識到自己可以通過說話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需求。

1歲半-2歲時,孩子說話能力迅速發展,且積累了大量的詞彙量,一般可以高達200多個,他們會試圖通過這些詞來達到自己的願望。

2歲之後的孩子基本上就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了,而且他可以很清楚的分開「你」和「我」,說出簡單完整的句子。

3歲之後,孩子就能夠將句子串聯起來,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圖。

發育晚的孩子與普通孩子相比有大概有5個月左右的差異,若超過6個月,孩子還不能很好的說話,那麼孩子的語言能力估計就存在問題了。

孩子說話晚,有哪些原因?

1.生理疾病原因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還不會說話,可以先查看一下,孩子是不是生理疾病原因。比如孩子的聽力有礙或者發聲器官受傷不正常,這些情況都會導致聽力異常,影響孩子的說話。

2.家庭環境原因

家庭環境在孩子說話上佔有很大的影響,有的父母不懂得引導孩子說話,也很少與孩子主動交流,孩子小的時候,經常在孩子面前講一些孩子聽不懂的話,慢慢地,孩子習慣了聆聽,這也就導致孩子失去了最佳發聲的時機。

另外,還有些父母脾氣比較暴躁,習慣在孩子面前發脾氣,導致孩子沉默寡言,不想開口說話。當然,還有少數父母不喜歡孩子索索叨叨的說話,於是批嘲笑孩子,孩子傷了自尊,結果就使得孩子不喜歡再開口說話。

3.心理原因

有些孩子從小就患有自閉症,或者智力發育明顯落後於別人,對外界的反應遲鈍,模仿學習能力也差,就會習慣性的不說話。

父母掌握這幾個語言訓練方法,讓孩子儘早開口說話

眼看著周圍同齡的孩子已經能夠清晰地說話,可自家的孩子還是不會說話,這讓不少父母都很擔憂。對此,父母可以試試這些訓練方法,激發孩子講話的欲望,畢竟孩子開口講話,父母的影響也很大。

1.不斷講話給孩子聽

孩子0-1歲時,是激發孩子發聲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時候的孩子雖然還無法說話,但可以通過耳朵接受信息,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將生活中的每件事或者每個東西用簡單、清晰的語言和動作,傳遞給孩子,不斷地說給孩子聽,為之後的說話打下基礎。

2.給孩子創造發聲的機會

當孩子可以簡單地蹦出一兩個字時,說明孩子已經有了表達的欲望,這個時候也是讓孩子模仿發生的最佳時機,父母需要給孩子創造發聲的機會。比如當孩子用自己的肢體要抱抱時,媽媽可以將孩子的這種行為說出來,看看孩子的反應。時間長了,就會在孩子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孩子模仿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3.給孩子一些刺激

孩子1歲之後,就開始有說話的欲望了,父母需要給孩子一些刺激,讓孩子儘早說話。父母可以利用孩子身邊接觸的物品來教育孩子學習,比如孩子的衣食住行,總之,藉助一切機會教孩子學習詞語,讓孩子儘可能地積累一些詞彙來表達自己的願望

4. 慢半拍滿足孩子的需求

當孩子有了用語言表達自己願望行為時,父母可以慢半拍滿足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說話,鍛鍊孩子說話的能力,比如孩子想要某個東西,會直接用手抓,媽媽可以先把它拿在手裡,引導鼓勵孩子說出自己想要什麼。

5.讓孩子重複故事句子

孩子2歲時,基本上就能說出一段話的了,父母可以給孩子講解一些小故事,讓孩子重複一下某段故事大致的意思。當孩子表達不清時,媽媽再幫忙描述一下,如此反覆練習可以加深孩子對語句的印象,為孩子之後將句子串聯起來打下基礎

你家的孩子符合正常說話規律嗎?父母可以自查對比一下,如果情況不對,就要警惕了。

相關焦點

  • 成都語言發育遲緩康復訓練,怎樣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說話
    成都語言發育遲緩康復訓練,怎樣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說話 時間:2020-12-21 14:53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自己孩子不會說話,看著同齡孩子說話很流利,家長們一個個很著急!
  • 學會這4個方法,讓孩子早早張口說話
    孩子什麼時候學會說話才正常說完了「貴人語遲」的問題,很多覺得自己孩子說話晚的家長可能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那麼家長們可以對照著統計結果看一下自己孩子是否落後於正常孩子的標準:正常情況下孩子在7~8個月左右可以初步的發聲,並說一些簡單的詞語,例如:爸爸,媽媽之類的;1歲到1歲半,可以逐漸的發出完整的單詞或者簡短的句子;絕大多數孩子孩子其實都是滿足上述標準的
  • 顎裂的孩子想要正常說話,不僅需要語言訓練,還要做到這些
    提到顎裂,大眾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比較明顯的「唇顎裂」了,這個在民間被叫做「兔唇」的生理缺陷不知道影響了多少孩子的一生。甚至在以前,有些唇顎裂的孩子出生後就會被父母拋棄。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很多家庭會選擇帶孩子去做顎裂修復手術,保證孩子也能夠像正常孩子那樣說話。
  • 孩子不說話、口齒不清、發音困難……這些訓練方法家長要掌握
    在兒早門診,醫生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家長為了能讓孩子說話,想盡各種辦法,想在家給孩子做一些這方面的訓練卻又不知從何開始,經常是孩子哇哇哭,大人氣呼呼,很苦惱。對此,順義婦兒醫院兒早康復中心李田醫生建議這部分兒童的家長給孩子看過醫生聽取建議後,來教您一些小辦法、小遊戲,可供家長日常在家給孩子訓練使用。
  • 孩子說話晚的根本原因和解決方法_濟寧感統訓練
    經常有家長苦惱自己家孩子說話晚。    孩子一歲多了,還只會說幾個字……    跟我家孩子同齡的,已經會唱兒歌了,我家的還沒動靜……    孩子一直不怎麼說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0—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再小的寶寶也有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父母也相應地跟著開心和著急。
  •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呢?
    但我們也會發現,孩子說話的時間是有早有晚的,有的孩子還不到一歲就已經學會叫爸爸媽媽了,但有的孩子一歲多兩歲了才開始說話。 而寶寶最先開始學會的,都是「爸爸」或者「媽媽」的發音,到了一周歲左右的時候,寶寶就可以開始大致的學習正常的說話發音。而每個寶寶的語言發育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寶寶最晚能夠到兩周歲的時候才會慢慢地開始講話,只要寶寶沒有聽力或者發音障礙,這都是正常的情況。
  • 孩子說話大舌頭是什麼意思?語言訓練有用嗎?
    說話,基本上每個人都不能捨棄的重要技能,從小時候磕磕絆絆學會一些簡單字音開始,我們的語言表達就開始了它快速卻又顯得漫長的旅途。不過,有些語言問題可不會在乎咱們的語言到底有沒有正常發展,在它們眼中,只要有機會就必須出來秀秀存在感。而在我們熟知的那些語言問題中,大舌頭可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典型代表。
  • 孩子5歲前,家長們掌握這4個方法,娃今後就變成會「說話」的人
    各位家長有沒有碰到過家裡孩子話少、詞彙量少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兒童關於語言發展的各個方面。我們首先要先來了解一下,通常孩子幾歲開始會說話呢?一般來說,1歲至15個月的孩子會說出含有意義的單字或者疊詞,比如媽媽、謝謝。
  • 孩子說話驢唇不對馬嘴,語言邏輯的矯正是關鍵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很多孩子整天小嘴說個沒完,可愣是沒有一句話能讓父母馬上聽明白的。有些父母倒是很看得開,認為孩子年齡還小,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比較正常,哪個孩子也不可能在3歲之前就能對答如流,父母在家裡扳一扳就過去了。有些父母則是顯得很慌張,懷疑寶貝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疾病,就像小品裡「村口的吳老二」一樣。
  • 說話小聲?口齒不清?10種訓練方法,讓孩子變成「小夜鶯」
    「孩子三周多了,只會一些簡單的詞,還說不利索該怎麼辦?」肺活量小導致說話聲音小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哪些訓練幫孩子克服這些問題呢?在練習的過程中不要強調孩子用力吹,而要勻速的有控制的吹氣,手拿羽毛勻速吹動讓孩子感受氣流的動向,每天堅持,一次時間不要過長,可分多次進行,這樣做的結果是為了讓孩子在說話的時候有控制的用氣。練習吹氣的同時也要練習吸氣,吸氣不充分也會影響說話的效果。
  • 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孩子說話晚是天才?別讓無知害了孩子!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詳解:生活中,所謂「貴人語遲、金口難開」是有限度的,孩子一旦過了2歲還不會說話,家長們可就要重視了,因為這極可能是孩子患上了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多大會說話正常0-3個月 啼哭,輕輕發聲,「咿呀」發聲3-6個月 使用兩個不同的元音,能模仿發出單音「媽」、「爸」,對自己的名字呼之有反應6-9個月 模仿講話,與母親有意識地「對話」
  •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正常說話?一歲還是兩歲,看看專家怎麼說
    這個老朋友卻說:說話早的孩子必就是聰明。實際上,語言的發展只是大腦智力發展的一個方面,孩子說話的時間早晚與孩子聰不聰明沒有太大的關係。如果孩子兩歲時不會說流利的話,那麼父母也會開始擔心,因為按照每個人的固有信念,一個孩子從大約一歲開始說話是很正常的。
  • 這樣做孩子竟成了真「結巴」?簡單4招,讓孩子流利說話
    口吃的孩子會經常遭受到周圍夥伴的嘲笑,可以發現大部分這樣的孩子性格比較孤僻、內向,沒有良好的語言表達環境,說話會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更容易被排斥,形成惡性循環。為什麼孩子說話會結巴?1)幼兒發育的正常現象寶寶在牙牙學語的年齡說話多少都會有些結巴,孩子雖然有很強的表達和表現欲,但掌握的詞彙量有限,說話跟不上思維的變化。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愛說話會表達善溝通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這是因為兩個孩子成長的環境不同。老大的時候,年輕的父母沒有經驗,還不懂得如何養育孩子,缺乏早教啟蒙的方法,不知道怎樣跟寶寶互動,容易錯過孩子語言能力開發的黃金時期。到了二胎的時候,父母已是輕車熟路,心態也比較放鬆,所以二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往往比老大好!
  • 5歲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怎麼辦?爸爸媽媽這樣做可以有效改善
    導語:孩子5歲了,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可是說話不清楚、口齒不清,這可怎麼辦?
  • 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嗎?0-3歲寶寶語言發育特點(附帶訓練方法)
    我兒子14個月了,不會叫人,正常嗎? 如何教寶寶說話?說話晚是不是意味著寶寶智力不行?尤其在這個焦慮的時代,很多父母都喜歡拿周圍的寶寶和自家娃比較,一旦出現不同於其他孩子的情況,亞歷山大。這也難怪,嬰兒開口說話確實跟大腦迅速發育有關係,也是嬰兒發育的重要裡程碑之一。
  • 孩子不愛說話,作為媽媽有方法
    不知道你在聽英語機構的路上有沒有和孩子互動過,每天堅持去,每天跟孩子玩,尤其是各種遊戲,鼓勵孩子說,陪孩子玩,不要讓孩子覺得說話是一件很難得事情。再一個要堅持在家說英語。孩子不願意說話,可能和家長多大有關係,家長英語語言環境好,孩子也願意說。如果家長英語不好,或者從來沒有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孩子會比較孤獨,不願意說。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麼?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家長該如何引導?
    寶寶一般1歲多就開始學說話了,到2歲已經能和家人簡單的交流溝通了。可是也有一些寶寶到了2歲多還遲遲不肯開口,寶寶說話晚正常嗎?如果不正常,問題又出在哪裡?要判斷寶寶是否說話晚,首先要知道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
  • 孩子說話分不清「你我他」,語言邏輯混亂?家長要這樣來引導!
    孩子之所以分不清主謂賓而陷入語言邏輯混亂,是因為他們年紀還小,還分不清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使用的人稱代詞的區別,作為家長對於孩子不能準確地區分"你我他"這個問題需要重視起來。對於孩子的語言學習過程,家長不要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感到十分焦慮,許多孩子的能力不同,有些孩子說話的早,有些孩子學習能力差一點都是十分正常的。
  • 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是自閉症嗎?
    二、語言表達障礙孩子說話晚,2歲還不能說出短語,3歲以上仍然無法與人交流,對問話只會重複,自己不會組織語言。不能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只會拉著大人的手去完成。自閉症患者中大多數人會有語言交流的障礙,使用的詞彙量有限,即使會說話的自閉症患者也不願意經常與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