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說話、口齒不清、發音困難……這些訓練方法家長要掌握

2020-12-23 百家號

孩子不說話、貴人語遲;口齒不清、長大就好了;發音困難、再等等就能說了……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千萬不能有這種錯誤的想法兒。在兒早門診,醫生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家長為了能讓孩子說話,想盡各種辦法,想在家給孩子做一些這方面的訓練卻又不知從何開始,經常是孩子哇哇哭,大人氣呼呼,很苦惱。對此,順義婦兒醫院兒早康復中心李田醫生建議這部分兒童的家長給孩子看過醫生聽取建議後,來教您一些小辦法、小遊戲,可供家長日常在家給孩子訓練使用。

1.跑步訓練

跑步對孩子發音來說意義非凡。跑步不僅可增加肺活量,而且可以培養孩子學會一呼一吸的有規律氣息控制經驗,增進孩子對音量大小、發音長度與發音氣息的控制能力。經常看到有孩子說話嘴型變化不是很明顯,吐詞不是很清楚,音量極低,非家長本人才能聽清孩子在說什麼,而我們旁人要等待家長來翻譯,感覺孩子是用「啍哼」來說話的。是孩子的氣息不夠力、氣流不夠長,孩子無法有足夠的氣息氣流來支撐其有效的聲帶振動。正因為缺的這一口底氣,使得孩子口型、音量都跟不上來,發音很費勁。於是說話對孩子來說簡直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進而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語言信心,說話音量越來越小,說話越來越敷衍了事。

2.訓練舌頭靈活度

先談談舌系帶,即孩子張開口翹起舌頭時在舌和口底之間的一薄條狀組織。正常舌系帶可以使舌頭活動自如,舌尖能自然地伸出口外,或向上舔到上齒齦。舌頭不能正常自由地前伸,舌頭伸出口腔的部分不及正常兒童的長,而且舌前伸時舌尖因被舌筋牽拉而出現凹陷,舌尖呈 W形(正常人舌頭伸出時舌尖呈 V字形),舌頭是口腔中最靈活的發音器官,跟準確發音有直接關係,怎樣改善孩子舌頭的靈活性呢?比如說用孩子喜歡的零食,如甜品,果醬之類,塗在孩子唇周,鼓勵孩子用舌頭來添食,以煅練孩子舌頭的靈活度。

3.氣息輔助練習

吹泡泡,給孩子要求吹出大泡泡或者小泡泡,吸管吹氣,用一個透明水杯裝半杯白開水,內置吸管,讓孩子吹成串氣泡,聽泡泡音,有助於孩子吐氣量控制;吹風車,市場上買的那種塑料小風車,鼓勵孩子吹動風車,必要時父母可以旁邊吹風輔助,直到孩子能獨立完成;桌球接力翻滾,4 個左右相同高度水杯裝滿水, 一字排列,在第一個杯子裡放入桌球,讓孩子吹氣把桌球往前依次推至第二~~四個杯中。打嘟又叫唇顫音,它可以練習氣息,氣息和聲帶的配合,練習聲帶閉合,打嘟的時候要嘴唇要放鬆,感覺是吸氣帶著嘴唇在動,而嘴唇是受到氣流的作用才動起來的。可以放鬆臉部肌肉和嘴唇,幫助咬字清晰等作用,必學技巧。

4.口肌能力訓練

張嘴叩牙,讓孩子張大嘴巴,牙齒互叩,最好有咬牙切齒的感覺。經常叩齒,鍛鍊咀嚼肌的功能,使肌肉發達,兩腮豐滿,每次 100 次為宜;咬較硬或者耐嚼食物(注意低含糖)和吸管吸食較濃稠飲料,生活中,大多孩子會喜歡喝牛奶,選較濃稠的低溫奶,儘量多讓孩子去吸吮;比如口香糖、QQ 糖、堅果類。鼓勵孩子細嚼慢咽,別狼吞虎咽。

孩子的發音與聽覺功能(決定能否正確把音)、語言環境(多語種、方言與普通話混雜)、智力發育等多因素有關,但孩子出聲最基礎的能力是口肌能力、舌的靈活度、氣息量與對氣流的控制經驗,所以我們在排除孩子發聲器質性問題以外,我們更應該加強的是孩子的氣息能力改善。所以,堅持每天陪孩子快跑 40 分鐘,配合給孩子「主動的」口肌能力訓練與舌的靈活性訓練,我們強調的是用「主動的」訓練而非被動給予,否則,將事倍功半。

言語評估訓練門診地址:順義婦兒醫院保健樓六層

言語評估訓練門診時間:周一至周五 8:00—16:00

文字|兒早中心 李田

相關焦點

  • 說話小聲?口齒不清?10種訓練方法,讓孩子變成「小夜鶯」
    「幼兒園中班了,說話還有些大舌頭……」「口齒不清,到現在還是把『姑姑』說成『嘟嘟』,很努力還是改不過來……」當特教老師的這些年,被家長們問最多的大概是言語相關的問題。那些孩子基本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是說的不清楚、快、不完整,所以讓聽的人感到費勁。
  • 寶寶口齒不清怎麼辦?悅寶園教你如何通過遊戲鍛鍊發音
    許多寶寶在剛學會說話的時候發音都不清楚,有些咬字在大人聽來很奇怪又帶點萌氣,有很多家長都認為小孩子學說話吐字不清、發音不準是很正常的現象,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是便放任孩子一直以這種「低效」的方式跟人交流。但事實上,孩子說話口齒不清,危害遠比你想像中要大得多。
  • 5歲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怎麼辦?爸爸媽媽這樣做可以有效改善
    (3)和寶寶說話的時候不要說水水,燈燈等等,純淨水就說純淨水,電燈就說電燈,如果經常說重疊字會使寶寶口齒不清,而這個時候可以多給吃一些利於咀嚼的東西,比如核桃,花生,玉米等,切忌吃太滑的。(4)當聽到寶寶用不正確的發音時要及時糾正,儘量隔一段時間就要拿出來這些寶寶讀的不清楚的詞問問他。
  • 十個娃九個口齒不清、發音不準,該等還是該治?什麼情況算不正常?
    比如前邊留言中的小男孩,他爸爸舉出的幾個例子中「shui」和「chi」的聲母是5歲後孩子需要掌握的,目前他年齡還不到所以也不必太著急,日常可以先多注意正確引導。但「gu gu」也發不清的話,就需要及時糾正了,因為這本是3歲-3.5歲應該掌握的,包括CC之前發音不準的「小狗」也超範圍了。
  • 孩子說話「口齒不清」,媽媽咋教都不會?問題出在哪父母要清楚
    尤其是說話口齒不清的和不愛說話的,媽媽怎麼教也叫不會,這讓家裡人著急壞了,不過這還真不是著急的事情,因為我們要先清楚問題出在哪裡。引導錯誤--過於著急孩子開口說話這是自然而言的事情,也就是說我們要是引導出現失誤,那麼孩子也就越來越不願意開口說話,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性格的。
  • 孩子說話晚的根本原因和解決方法_濟寧感統訓練
    31-36個月:孩子可以掌握並運用大概500個簡單詞彙,還能說出字數不多的複雜句子,謝謝、請等禮貌用語也可以流暢使用。孩子逐漸開始理解故事情節,還會嘗試詢問「為什麼」。    說話晚的根本原因    孩子的語言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感統能力的發展:    如果孩子的語言刺激過少,開口說話的時間就晚;    聽覺系統發展不良,能正確理解的語言就變少,發音能力也相對比較弱;    前庭覺發展不足,孩子理解力差,語言組織能力也會相對不足;    觸覺防禦過當,不喜歡與人交往,語言能力會因溝通的困難而出現嚴重的遲緩發展現象
  • 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醫生聽後急忙勸道:「孩子現在還沒發育完全,說話含糊、發音不準可能不是舌根的問題。而且也不是什麼人都要剪舌根的,沒有專業人士精準的判斷就去剪,會出事!」長久以來,這個錯誤的觀念一直在誤導家長,認為孩子說話不清楚、發音不準,只要剪了舌系帶就可以糾正。
  • 孩子口齒不清,小心得了這種病!
    我要杯幾、次飯、喝菲……在生活中,很多孩子交流說話沒問題,就是總發音不正確。這些聽起來「萌萌噠」的童言童語,實際上已經透露出孩子說話吐字不清、發音不準的問題,但是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學說話的必經過程,沒有引起重視,甚至放任孩子一直用這種「低效」的方式跟人交流。
  • 孩子大舌頭、發音不清楚……家長看看這三條
    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語言方面的各種問題,比如說話囉嗦、沒力氣表達、發音不清楚、大舌頭等等,令家長十分頭疼……別著急,今天老嶽從三方面告訴你,孩子為什麼語言發育不好!如此,大腦也就無法對正確的信息進行處理分析並下達指令,繼而產生語言學習困難,比如發音不清,無法理解語意,詞不達意,說話顛三倒四、缺乏作文創作力等等。
  • 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如何進行發音訓練?
    對於一些發音不清、說不出口,以及口吃等問題孩子,還需加強發音訓練及口肌訓練,前面已發布過針對元音:ɑ o e i u ü 以及b p m f的訓練,點擊連結進入:語言發育遲緩孩子,6個元音,詳細發音訓練語言發育遲緩孩子,拼音發音訓練,詳細方法孩子口吃、說話晚,如何進行口肌訓練本文再針對:d t n l 進行講解,後續還會陸續發布:
  • 孩子說話不清楚、大舌頭,究竟是誰的錯?
    如果孩子說話不清楚、大舌頭,您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大多數家長採取的措施:看孩子的舌頭。如果此時舌系帶正好有一些異常,會以為就是孩子舌系帶太短導致的說話大舌頭,把孩子帶去動手術,剪一下舌系帶。
  • 孩子五歲多依舊口齒不清,大舌頭怎麼沒有受到家長重視?
    「媽媽,今天要去看襖襖嗎?」想像一下,一個胖嘟嘟、肉呼呼的小可愛站在你面前,仰著頭回答你的問題,你是不是有種上去朝寶貝臉龐捏上兩把的衝動?剛學會說話的寶寶們表達技能還不熟練,說不清楚又要努力說話的樣子實在萌死個人。
  • 孩子多大會說話才正常?掌握這5個語言訓練方法,讓孩子儘早說話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開口說話是一件莫大的喜事,孩子開口說話意味著孩子的語言發育基本上沒有問題了。但每個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孩子開口的早,媽媽高興,大家也連贊「聰明」;有的孩子說話晚,父母愁得不行,大家安慰「沒事,貴人都是開口晚」。
  • 孩子說話「大舌頭」上導致入小學困難,如何破局
    上海靜安區的一位爸爸很苦惱,為了孩子升小學,壓力很大。孩子都8歲了,晚上學一年,還是找不到合適的小學接受,因為孩子說話不清楚,每個字都發音不準確,聽的人一頭霧水,被人嘲笑「大舌頭」不說,還有人懷疑孩子的智商有問題,很多學校都委婉地拒絕,怕耽誤了孩子的學習和發展。
  • 孩子語言遲緩,發音不清怎麼辦?
    ,小南瓜媽媽經常和圈內家長交流使用心得,溝通孩子的使用狀況,一派和樂融融。不少家長都欣喜地發現,孩子在語言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以下嘮嗑內容可不是瞎編噠,均來自ALSO群真實反饋哦!  我們莉莉不愛看繪本,我就和她玩書裡的親子互動和遊戲,這樣也能給孩子輸入密集的語言刺激。現在孩子不僅說話好了,還跟我特別親呢!
  • 還在為寶寶說話不清楚而發愁麼,這些發育重點都要牢記
    我家寶寶3歲零4個月,走路、說話還有認知理解都比同齡人差很多,眼神呆呆的,我們說什麼他都沒在聽、聽不懂的樣子,說話不清楚,教也教不會,尤其是表達時,還總是說不完整,要玩具時,就會用手指著「啊」個不停,記憶力比較差,見過的人很快就忘掉了,鄰居有說是發育遲緩的,也有懷疑是自閉症的。這可如何是好?
  • 父母口語發音不準,不敢帶娃學英語?掌握這些方法孩子照樣能學好
    現在很多小朋友在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英語,家長的想法也是孩子還小,對事物尤其是語言的接受能力會更強一些。在培養孩子的英語上,很多家長也陷入了苦惱,比如自己英語本身就不那麼好,可能在傳授上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誤區,那麼家長平時在家可怎麼教孩子學英語呢?
  • 孩子說話不清,是因為舌系帶太短?要不要剪?立馬告訴你!
    舌系帶過短的孩子,會出現這些問題—— ● 銜乳不佳,舌頭裹不住奶嘴,影響吃奶。 ● 舌尖不能碰到上牙齦,舌頭清潔牙齒困難。 ● 咀嚼功能受影響,寶寶多會直接吞食。
  • 孩子說話「大舌頭」是否需要治療
    姜老師解析:在門診中,我們常常遇到像昊昊父母一樣的家長,因為孩子的口齒不清而十分困擾。有的聽人說,孩子說話不清楚,是「大舌頭」惹的禍,到醫院裡把舌頭剪一刀就好了。也有的聽長輩的經驗,說孩子大一點,講話自然就好了,不是病,不用治。那麼,家長究竟應該怎麼辦呢?
  • 今天發音不準,明天吐字不清,孩子的語言還是得靠訓練
    可是有一個問題擺在很多父母面前困擾著他們:孩子應該如何發音?很多人一聽發音就覺得很簡單,認為發音不就是嘴巴一張一合發出聲音就行了。這話對嗎?不完全對,如果發音真的這麼容易,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語言問題了。畢竟聽力障礙兒童也能咿咿呀呀地喊出一些模糊不清的字音,但是你能說這些孩子是在說話發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