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音不準,明天吐字不清,孩子的語言還是得靠訓練

2020-12-22 楊清語語言矯正

發音是每個人想要開口說話的前提,缺少這個前提,語言就更無從談起了。至於從語言本身當中出現的諸如語言表達、語言理解等方面也不會出現。於是,讓孩子能夠準確清晰地發音成為很多家長追求的目標。

可是有一個問題擺在很多父母面前困擾著他們:孩子應該如何發音?很多人一聽發音就覺得很簡單,認為發音不就是嘴巴一張一合發出聲音就行了。這話對嗎?不完全對,如果發音真的這麼容易,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語言問題了。

畢竟聽力障礙兒童也能咿咿呀呀地喊出一些模糊不清的字音,但是你能說這些孩子是在說話發音嗎?很明顯不是,所以發音作為孩子語言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需要家長們重視起來。

如果只顧著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而不重視他的語言發展,那麼語言問題的出現就會變得順理成章,比如發音不準、吐字不清一類的語言問題順著杆兒就爬了上來。

從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來看,發音不準出現的頻率並不低,但是父母的重視程度卻遠遠不夠。這可能與發音不準本身的特點也有關係,一開始並不像口吃、顎裂說話那麼明顯,於是家長們就很容易將其忽略。

不少家長發現孩子一兩歲時還能比較清楚明快的發音說話,但是到了三歲之後的話語反而變得不太準確,難道孩子生什麼病了嗎?其實孩子發音不準的問題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而是在錯誤的語言環境養成了錯誤的發音習慣。如果長時間沒有矯正,那麼這個錯誤的發音習慣就會變得越來越麻煩。

至於為什麼一兩歲時顯得正常,三歲時卻暴露了出來。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就像是體重的增加一樣,沒有人的體重一天之內會增加到無法負擔的地步吧,語言問題的累積也是如此,錯誤發音習慣的養成也並非一日之功。

不過,導致孩子發音不準的問題不止錯誤發音習慣這一種,方言環境的複雜、舌系帶短等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說話。方言對孩子的影響很常見,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很多,但是舌系帶短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得主要說一說。

舌系帶就是舌部下方的一條薄膜,控制著每個人的說話發音。正常的舌系帶可以支持舌頭在口腔內部自由轉動,可如果舌系帶過短,那對孩子的影響可不是一件小事。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舌系帶就像是一根繩子,過短就會導致活動範圍縮小,說話自然也就受到影響。

有人可能就會問了,「發音不準能不能改變啊,這個問題太影響我們孩子的說話了。」發音不準當然可以改變,但如果是舌系帶短造成的發音不準,那就要及早做舌系帶手術,等孩子恢復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進行語言訓練。

可如果是發音習慣、方言環境等問題造成的發音不準,那咱們可以直接進行語言訓練。從基礎的字音到短句、長句形成系統的矯正訓練,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既可以幫助孩子改變發音不準的問題,也能讓他們的語言變得更加規整和自然。

只要及時進行語言訓練,發音不準對孩子的影響完全可以下降到非常低的程度,不太可能影響之後的說話發音。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孩子發音不準怎麼辦?抓住兩個方面,糾正孩子發音短板不難
    處於語言發展階段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個別發音不準的現象,我家兩個孩子也不例外。大寶寶小時候「奶」、「哥」發不準,二寶現在什麼都會說,就是「拿」發音不準。尤其是大寶寶說話比較早,但是有兩個音一直發的不準,比如:見到哥哥大寶寶都是喊「得得」,「奶奶」大寶寶喊「來來」。
  • 孩子個別字吐字不清,有矯正的必要嗎?
    家長在家也經常糾正孩子的發音錯誤,有一段時間確實卓有成效,但沒過多久就又回去了。眼看著孩子馬上就進幼兒園了,這才不得不來語言機構尋求幫助。兒童語言障礙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發育性問題之一,大約要佔到門診量的一半。
  • 孩子在語言機構練得好好的,怎麼一回家就又發音不準了呢?
    這其中,有一個家長普遍問得比較多的問題:孩子在咱機構練得特別好,每節課考試時也表現得不錯,怎麼一回家就原形畢露,又開始發音不準了呢? 構音障礙本就屬於需要學員不斷進行矯正練習的語言問題,一兩次的矯正課是見不到很大效果的。 有的家長會問:我家孩子上了七次課,可回到家沒多久就又現原形了,這是我們的原因還是老師的責任啊?按理說,如果孩子在機構上課時的表現令人滿意,就說明矯正課程有了成效。可為什麼孩子保持不住這個狀態呢?
  • 十個娃九個口齒不清、發音不準,該等還是該治?什麼情況算不正常?
    今天就給大家一篇說清。我們都知道在漢語拼音中,一共有23個聲母,這些聲母的發音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具體字的發音。在不同的年齡段,兒童聲母音位習得的順序也是不同的,這裡有一張表,大家可以對照娃的情況自查一下:
  • 孩子說話大舌頭是什麼意思?語言訓練有用嗎?
    從字面意思理解,大家可能會認為大舌頭指的就是因為舌體肥大而造成發音不準、吐字不清的問題。這個說法說對了一半,大舌頭的確會造成大家的發音不準,不過它可不是舌頭肥大造成的問題哦。準確來說,大舌頭應該叫做功能性構音障礙,指的是發音器官無缺陷,但存在各種形式發音吐字不準確的一種語言問題。
  • 孩子語言遲緩,發音不清怎麼辦?
    我們莉莉不愛看繪本,我就和她玩書裡的親子互動和遊戲,這樣也能給孩子輸入密集的語言刺激。現在孩子不僅說話好了,還跟我特別親呢! 聽你們說得那麼好,書裡面到底有些什麼內容?教了哪些開發語言的方法呢?這套書選了兒童發音初期最容易引導的15個音,給每個音(或每組音)編了一個簡單的故事,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發音現狀,不斷地給孩子講語言故事,給孩子輸入語音刺激,激發孩子模仿發音。
  • 孩子發音吐字有問題,原來是大舌頭從中作梗
    絕大多數孩子的語言或許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一點小問題,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說話發音。可是大舌頭的存在卻讓有些孩子無法準確、清晰地說出他想要表達的話,如果大舌頭的問題長期存在於孩子的身上,那麼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受到嚴重的幹擾。先來認識一下大舌頭到底是什麼?
  • 孩子說話大舌頭和吐字不清,家長該怎麼辦?
    實踐中,很多孩子說話大舌頭和吐字不清,家長去當地醫院諮詢,醫院都看不了,家長一下子不知道怎麼辦?本人認為,孩子有語言障礙,找專業的語言康復機構訓練,這是最好的方法。理由有以下幾點:1、語言康復訓練,從專業上劃分,屬於特殊教育,不屬於病理性障礙。也就是說,語言康復訓練,一般的醫院根本就不會訓練,最多給孩子多一個檢查,譬如腦核磁等,專業的語言康復訓練醫院根本就不會。目前,只有專業的語言康復機構才會語音訓練。
  • 發音不準現在不矯正,再等一等怎麼樣?父母的遲疑讓語言落後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說話語速過快導致發音不準的情況,但這是因為他們無意間加快了語速導致的問題,大多數時候並沒有其他的語言問題影響說話,只要自己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很容易地糾正過來,對於之後的說話交流沒有多大的影響。但如果孩子說話發音的過程中出現發音不準的問題可要注意了,因為孩子說話發音不準可未必是語速過快導致,很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 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如何進行發音訓練?
    對於一些發音不清、說不出口,以及口吃等問題孩子,還需加強發音訓練及口肌訓練,前面已發布過針對元音:ɑ o e i u ü 以及b p m f的訓練,點擊連結進入:語言發育遲緩孩子,6個元音,詳細發音訓練語言發育遲緩孩子,拼音發音訓練,詳細方法孩子口吃、說話晚,如何進行口肌訓練本文再針對:d t n l 進行講解,後續還會陸續發布:
  • 歌唱中咬字吐字的重要性和訓練技巧(具體版)
    咬字吐字,是中國傳統唱論對歌唱語言發聲技術的專門稱謂。咬字指正確的聲母發音,吐字指正確的韻母發音。咬字吐字合在一起,構成歌唱語言的發音技巧。咬字 聲母的訓練正確地發出聲母,最重要的是發音的著力點必須準確,也就是唇、 齒、牙、舌、喉的「五音」要正確,不能混淆。發音動作要敏捷靈活並富有彈性。聲母在歌唱中的作用主要是辨析字意,要求發音準確、清晰、有力。用「咬字」來形容聲母的發音,是很形象的。
  • 孩子發音不準,把小狗說成「小鬥」,3個小遊戲幫助孩子準確發音
    一個小寶寶開始咿呀學語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他們不準確的、可愛的發音逗樂,並且期望寶寶能多說出一些這樣有趣的詞語出來。但是,當孩子長大以後,如果仍然不能準確的發音,爸爸媽媽們就該著急了。一個4-5歲的孩子要是還把小狗說成「小鬥」,花貓說成「花喵」,大概是會被其他的小朋友笑話的。
  • 如何訓練F與H發音不準,繞口令來幫忙
    H/F發音混淆,一直是某些小夥伴的發音的特點,小夥伴們大概分布在「胡建、胡蘭、撕川」等地。這些發音習慣都是地方方言留下的特點,代表著地域文化特色,很多影視作品,綜藝節目中地方方言是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成為幽默顏值擔當。
  • 今天說話不夠清楚,明天就是大舌頭,家長們還能輕視嗎?
    很顯然不會,一開始孩子的發音吐字都還比較清楚,既能夠喊清楚「爸爸」、「媽媽」,也能夠用手指著說「吃」。但是進入兩歲、三歲之後,孩子的語言表達就出現其他的變化。這其中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孩子的吐字發音開始變得不清晰了起來,一開始家長們還沒有特別注意,畢竟孩子從單個的字詞轉到短句、長句的時候確實很難把握一個準確的度,吐字發音不清晰也屬於正常的表現。
  • 孩子大舌頭、發音不清楚……家長看看這三條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也是人類區別於其他生物的標誌之一。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語言方面的各種問題,比如說話囉嗦、沒力氣表達、發音不清楚、大舌頭等等,令家長十分頭疼……別著急,今天老嶽從三方面告訴你,孩子為什麼語言發育不好!
  • 孩子發音不準,吐字不清,兩種情況要區別清楚
    抖音上有一個視頻點擊率很高,媽媽教孩子說話,孩子發音不準,把小秘密說成「小膩膩」,吃飯說成「稀飯」,很是搞笑,網友都點讚評論,說孩子很可愛,心態很樂觀,可是媽媽也有自己的苦惱,就是孩子怎麼教也學不會,從學說話開始,很多音就沒發準過。
  • 孩子說話發音不準是正常表現,等長大就會恢復正常?
    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發音不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語言問題,是單純的說話有些不清楚含糊嗎?還是從字音就開始變形了?這個疑問,其實也是很多去語言矯正機構進行語言矯正的兒童父母所疑惑的。 他們在網上也查了很多關於發音不準的相關信息,但這些信息多少存在缺漏,而且也沒有完全說明發音不準到底是什麼,也沒說明發音不準長期存在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 英語發音不標準並不是舌頭不靈活,而是耳朵聽不清標準音
    最近,不少家長都反映,孩子在學習大思英語之前,他們擔心自己的英語發音不標準,所以從來不敢教孩子發音。這裡帶出了兩個問題,一是家長知道自己的英語發音不標準,卻苦於不知如何糾正;二是他們知道孩子學英語,輸入標準語音非常關鍵。其實,這兩個問題涉及到了成年學習語言和少兒學習語言的不同之處,明白了這些知識,家長們就更能知道孩子學習英語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
  • 一句話說得不清不楚,讓人一頭霧水,到頭來還是得靠大舌頭訓練
    當孩子說完話的一分鐘後,矯正師看著眼前的記錄單圈圈點點,然後對孩子的語言情況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這個孩子是大舌頭,口齒很難保持清楚,語言表達上也存在著很多錯漏的地方,尤其是G、K音最為明顯。
  • 孩子發音不準,忍兩年就能消失了嗎?
    語言習得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孩子從出生到語言系統定型需要大約5年時間。如果孩子的口齒不清問題不在這幾年間解決,影響的將是孩子將來的學習和社交,語言問題也將更加難以矯正。首先說一下口音問題。提到發音不準,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國的地大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