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他的留言,我想起了上中班時的CC,和他家兒子的情況差不多,語言表達各方面都沒問題,但是5歲多還有一個音一直發不好,經常把「小狗」說成「小鬥」。
當時我還專門帶她到我們醫院的口腔科看了看,她的舌系帶的確有一點點短,但基本不會對發音造成影響。之後又到康復科找語言治療師了解了些相關情況。其實學齡前,像CC和上邊那個小男孩這種「口齒不清」的情況非常常見。
但什麼情況屬於正常,什麼情況又算發育遲緩呢?什麼時候可以等?什麼時候該治?怎麼引起的又如何幹預呢?今天就給大家一篇說清。
我們都知道在漢語拼音中,一共有23個聲母,這些聲母的發音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具體字的發音。在不同的年齡段,兒童聲母音位習得的順序也是不同的,這裡有一張表,大家可以對照娃的情況自查一下:給出的聲母字母即相應年齡段應該掌握和實現準確發音的,如果不達標就需要及時幹預了。康復科的醫生說,嚴格來講,這樣的情況都屬於構音障礙的一種,及早發現、及早幹預,糾正起來會比較容易,效果也更好。
第一種是器質性的:也就是構音器官出現了問題,比如聽力異常、唇顎裂、舌系帶過短等。第二種是運動性的:由於神經病變,言語肌肉的麻痺,收縮力減弱和運動協調所致,如腦癱引起的構音障礙。前邊這兩種情況都非常顯眼,父母一般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發現並及時就醫。第三種就是我們最常見的——功能性構音障礙:也就是說構音器官正常,也有正常的聽力,但就是有一兩個或多個字、詞出現固定狀態的錯誤。比如常見的「飛機」說成「灰機」,「哥哥」念成「的的」,就是將發音的聲母進行了替換,「f」換成了「h」,「g」換成了「d」。因為大腦沒有學習到這個聲母所對應的發音技巧、舌唇的具體動作,所以就會尋找已知的、相近的音來代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錯誤的發音。大部分孩子都屬於這種類型,而且通過早期幹預都能得到有效的糾正。很多孩子不會說或說不好,一個原因就是聽的少,說的少。如果沒有足夠量的輸入,就可能出現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說。所以一定要多鼓勵他用語言去表達,也就是輸出,即便我們通過「嗯嗯啊啊」能get到他們的想法,也不要就此滿足。此外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的語言環境裡缺少這樣的機會,那麼他就很難觀察到大人說話的口型,沒有正確的示範,自己摸索自然容易出錯。
另一個原因就是家長不在意,很多人默認發音不準長大就會好,所以明知道孩子說錯了,也不會刻意糾正,比如我們明知道CC的「小狗(dou)」說錯了,總覺得大了就好了,實際3歲時不幹預,一兩年之後她還在這樣說。所以,某些發音到了可以糾正的年紀,就要有意去提醒孩子正確的發音,否則孩子就覺得沒有準確表達、口齒清晰的必要了,反正怎麼說你都懂。吐字不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面部肌肉發育不完善,不良的飲食習慣則是原因之一。很多孩子明明已經兩三歲了,家長還讓他吃過於精細、軟爛的食物。沒有充分咀嚼、得不到很好的鍛鍊,很容易造成口腔和面部肌肉力量差。口腔是一個很精細的器官,說話時需要下頜、唇、舌頭、軟顎、咽腔等的配合。如果這些器官活動不靈活,或者配合不到位,就會直接影響發音。
在我們醫院接診的案例中,就出現過因挑食而導致功能性構音障礙的孩子。好在糾正及時,才沒有出現更嚴重的後果。
如果父母小時候出現過比較嚴重的口齒不清,那麼孩子有可能會被遺傳,出現先天性的發音能力偏差。
上邊提到的前兩種構音障礙類型肯定是越早發現越好,儘早治療。第三種功能性構音障礙可以參考上邊的年齡表,年齡範圍內的可以不用著急,先等等。只要給出正確示範,大部分孩子都能夠很自然的學會。如果到了下一年齡段,甚至延後了兩個年齡段依然無法準確發音的話,就需要「治」了。如何糾正呢?重點說說具體方法:
比如舌頭的轉動幅度不大、不靈活,嘴唇不能自如地噘嘴、嘟嘴,舌頭不能舔到嘴角、上嘴唇等等,從而造成發音錯誤、被置換。所以在給孩子進行構音訓練前,要先進行舌唇運動訓練,只有舌唇靈活、口腔肌肉張力正常,觸覺感知能力良好,孩子才能夠吐字清晰。可以進行一系列的強化訓練,比如伸、縮、頂、卷、彈等,大家可以跟著視頻來做「舌趣操」。
或多讓孩子做一些口腔肌肉鍛鍊,比如吹氣球、吹口琴、扮鬼臉、模擬動物叫聲等。
孩子還小也注意起來,吃東西時一定要讓他多啃、多咬、多嚼。
很多孩子都是存在一兩個音發不準,那麼可以我們有針對性的進行發音示範,讓孩子帶著覺察去模仿,效果可以說立竿見影。當時醫生就是這樣建議CC的。我和C媽在家帶她練習了兩三次她就糾正過來了。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站在鏡子前,家長邊示範邊糾正,孩子邊模仿。比如CC當時的「gou」和「dou」:當她清楚地看到「g」發音時,舌頭是「躺」在下顎;「d」發音時,舌尖是伸到上顎、與牙齒摩擦這樣明確的區別後,很快就改過來了。因為她的大腦知道了怎樣是對的,所以也就發出了準確的指令。這個過程一定不要強迫,如果孩子牴觸可以變換成遊戲的方式。
比如CC開始幾次還是會說錯,我們鼓勵她按住小舌頭別讓它亂跑試試;還可以跟媽媽一起進行口型比賽,鏡子中我們說的都一樣就算勝利!一起玩找不同的遊戲,「嘎嘎」「呱呱」「汪汪」,哪個詞在說的時候舌頭沒有捲起來呀?你來說一遍感受一下!
不知不覺中就糾正了孩子的口型和發音。
對構音障礙進行糾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很多發音錯誤少、影響小的孩子,可能一兩個月就能徹底糾正,而有一些比較嚴重的可能會需要一年兩年。有些孩子雖然當時學會了正確的發音,但由於一開始使用起來比較費勁,日常生活中還是會經常犯懶,習慣發錯誤的音。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複習、應用,直到能夠在他的大腦裡完全替換掉原來的錯誤發音。CC那會兒,我總是抓住一切跟「gou」這個音相關的字去引導她說,比如過家家、搭積木、戶外等等,我都會引導CC玩跟「小狗」有關的遊戲,無需刻意強調,孩子自然而然就練習了正確發音。C媽亂入:昨天69元一套正反可穿、雙層暖絨的套裝內衣,好些媽媽說沒搶到適合的碼數,評論區都給淹沒了。我緊急聯繫又給咱們號的讀者調了一批庫存,真的是我每個尺碼10件10件扣出來的,雙十一早就把全部庫存訂出去了,這批再賣完就只能預售了,昨天沒買到的,趕緊刷新去看看,我就不一一回復通知了,大家見諒!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新時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兒需要雞湯,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嬰幼兒養育、疾病、心理知識。原創公眾號:CC爸媽(cc-bama)
覺得文章還不錯,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吧!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