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縣聯手涼山家平臺開展產業扶貧新模式

2020-12-24 深圳之窗

喜德縣人民政府邀請涼山家平臺為其建設「喜德家平臺」,強勢推動地標產品「喜德閹雞」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喜德漆器」進行產業化、品牌化及數位化。

2020年1月3日上午,喜德縣人民政府與涼山家平臺(四川涼山家平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於喜德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二樓會議室進行了關於地標產品「喜德閹雞」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喜德漆器」的授權籤約儀式,喜德兩大主要產業正式開創產業網際網路裡程碑。

涼山州喜德縣縣委常委梅勇、喜德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局長楊朝順局長、喜德縣農商銀行行長林茂、中國電商金馬獎導師&涼山家平臺CEO李結林老師、涼山家平臺副總裁劉春龍先生等領導嘉賓出席此次會議;出席此次會議的還有喜德縣袁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星先生、四川瀘沽湖多舍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張馳等。

國家地標「喜德閹雞」+國家級非遺「喜德漆器」,開展產業頂層設計

據悉,本次籤約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喜德縣人民政府正式將其地標產業「喜德閹雞」和非遺產業「喜德漆器」授權涼山家平臺進行產業策劃、品牌孵化與創新、地標文化節策劃、網際網路及電商渠道搭建、產業網紅孵化、新零售及社交社區等品牌全產業鏈管理與開發。此舉意義重大,代表喜德縣人民政府敢於創新、勇於爭先的迎接產業網際網路大勢,將其最具價值的國家地標產品和國家級非遺產品進行產業的頂層設計,保護並發揚地標產品和非遺文化價值,迅速提升其競爭力,實現產業的標準化、產業化、數位化、品牌化。

共建「喜德家平臺(喜德特色館)」,推動產業扶貧新模式

為響應黨和國家精準扶貧號召,貫徹四川省委省政府、涼山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關於加快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工作的指示,探索出一條由政府負責、企業參與的精準扶貧模式,喜德縣人民政府在籤約儀式中,也正式委託涼山家平臺建設和運營「喜德家平臺(喜德特色館)」。

據問道中國創始人&涼山家平臺CEO李結林老師介紹,涼山家平臺不僅僅在喜德建設「喜德家平臺」,將其領先的「家平臺模式」帶到了喜德縣,為喜德人民建設一個數位化的家,在2020年1月20日之前,註冊成立喜德電商扶貧專業合作社,為全國消費者在網際網路上快速找到喜德,發現喜德的金山銀山和美好生活,用網際網路賦能鄉村振興。同時,結合喜德縣「彝人老家」及「彝語標準語之鄉」的獨特性,涼山家平臺還計劃將其策劃孵化的「彝步千年」彝族文化連鎖餐廳總部註冊落地在喜德縣,為其創造一個獨特的城市IP。

涼山家平臺,開啟涼山州全域地標產業網際網路

涼山家平臺,由順德創新創業公益基金會、共青團涼山州委、順德政府國資委科創集團、金陽縣人民政府、順德家平臺(問道中國)等聯合發起,於2019年12月正式註冊成立,致力於為涼山州全域打造「地標產業網際網路」的產業扶貧新模式,助力「廣東-四川(東西部)扶貧攻堅戰」,為涼山州策劃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彎道超車」獨特模式,計劃在五年內實現全州地標產業及旅遊產業標準化、產業化、數位化、品牌化。

關於喜德縣、「喜德閹雞」和「喜德漆器」

喜德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水能、礦產、生物、旅遊等資源富集,深厚的文化底蘊附之於勞動人民的智慧打造出國家非遺產業「喜德漆器」;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典型的立體氣候以及充足的光熱條件,孕育了美味可口,營養價值極高的喜德閹雞。

涼山州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喜德縣乃彝族漆器之發源地。涼山民族工藝公司是一九八二年在國家投資的基礎上,聘請民間藝人創辦的民族工藝企業,開創了彝族漆器工業化生產之先河。彝族漆器,是在有數千年歷史的彝族古餐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民間手工藝品,在保留原始古樸風格的同時,漆藝髹飾工藝上大膽借鑑和採納了現代科技成果,使之日趨成熟。其產品包括傳統的餐具、酒具及新開發的茶具、旅遊紀念品、現代室內裝飾器具等系列產品。「民族性、手工藝、高品位」是其主要特徵。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彝族漆器已享譽海內外,成為同行業中的佼佼者。

喜德閹雞四川省喜德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憑藉其肉質細嫩、香味濃鬱、口感良好、營養價值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的特點被農業部批准對「喜德閹雞」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鄭重聲明:本文屬於商業稿件,與深圳之窗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深圳之窗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涼山喜德農特產品直營體驗重慶店開業 市民在家門口可品嘗到大涼山...
    原標題: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 丨涼山喜德農特產品直營體驗重慶店開業,市民在家門口可品嘗到大涼山農特產   2020年10月10日,位於龍湖江與城的涼山喜德縣農特
  • 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教育扶貧工作情況
    縣情簡介四川涼山喜德·彝族老家,於1953年建縣,地處四川省彝族聚居區腹地,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圖片來自喜德縣人民政府官網脫貧攻堅基本情況2014年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精準識別貧困村136個,貧困人口15437戶60633人,貧困發生率為
  • 「涼山新聞網」四川喜德縣:種下火紅花椒 過上紅火日子
    在涼山,喜德花椒是上等品,歷史非常悠久,自唐代以來就隨南方絲綢之路出口到印度、義大利等國家,後被列為貢品,供皇室享用,所以喜德的紅花椒也素有「貢椒」之說。現在,馬海伍來成了村裡花椒種植培訓教師,每次開展培訓,他都作為培訓教師為前來參加花椒種植技術培訓的村民講解花椒種植、管理技術,成了村裡真正的致富帶頭人。
  • 鐵騎力士集團執行總裁李全解碼特色產業扶貧的...
    2w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喜德縣,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彝族佔95%,這裡是大山區,山地多、平地少。2019年人均GDP1.5萬元,在涼山深度貧困縣中,產出排名倒數第二。當地老百姓文化教育落後,只有50%人懂漢語,產業以種植土豆為主,肥豬養在地圈裡,母豬滿山敞放,極度落後。
  • 助力鄉村振興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全方位幫扶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決戰...
    11月2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向對口幫扶喜德縣捐贈融媒體設備和文化用品。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出席活動並帶隊調研總臺對口幫扶喜德縣脫貧攻堅工作。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涼山州州委書記林書成,四川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精神文明辦主任傅思泉,總臺有關部門以及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有關負責人一同參加。
  • 四川涼山喜德退出貧困縣 杭州社會力量託起「脫貧夢」
    扶貧號角吹響,杭州社會力量紛紛行動起來。5月18日,杭州市19家企業和4家社會組織與喜德縣18個掛牌督戰村23個協議全部籤署完畢;5月29日,杭州市23家社會力量捐贈的190萬元幫扶資金全部撥付到位。   除了資金「輸血」,杭州結合貧困村實際、幫扶單位特點和能力,用新的方式和新的舉措,解決貧困村、貧困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 拓品戰略賦能 國美線上平臺扶貧效果顯著
    真選拓品助力優質農產品出圈  眾所周知,扶貧農產品要進入消費者視野,一方面需要建立農產品品牌效應,擴大知名度;另一方面需要全方位打通銷售渠道,尤其是電商平臺的賦能。今年6月以來,國美進入「家·生活」戰略第二階段,全面構建線上線下雙平臺,不斷打破產品邊界,積極拓展品類,尤其是食品百貨。
  •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
    為充分展現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現推出「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編者按「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之四十五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山高谷深、土地貧瘠,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乃至全國的「貧中之貧」。
  • 心連心公益帶貨直播走進喜德縣 辛巴朱迅帶貨巴蜀好物助農扶貧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全新的「2020『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心連心』慰問演出」活動,本次活動走進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8月11日晚19:00,「心連心系列公益帶貨直播」作為活動的第一場,先聲奪人開啟「涼山州喜德縣助農專場」。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全方位幫扶喜德縣決戰脫貧攻堅
    央視網消息:11月2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向對口幫扶喜德縣捐贈了融媒體設備和文化用品,這是總臺全方位幫扶四川省涼山州喜德縣決戰脫貧攻堅的又一具體舉措。
  • 喜德縣石門社區:創新基層治理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作為易地搬遷群眾,喜德縣則約石門社區居民渴盼多年修新房的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他們告別了大山深處低矮的老屋,搬入寬敞明亮的新房,39棟橘黃色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樓矗立在靜靜流淌著的則約河畔。新家代表著新的發展,對於未來,他們滿懷期待。
  • 涼山易地扶貧搬遷戶已全部入住,涼山無一人因貧失學輟學!
    搬得出還要穩得住發展「短平快」產業,優先組織外出務工最近幾天,位於涼山昭覺縣城郊的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沐恩邸社區的一門「生意」十分火爆,這個社區開辦了一個彝繡培訓班這種新生活是在縣城集中安置點建設完成後,貧困戶搬進新家才有的。5月,昭覺縣28個鄉鎮81個村1428戶6258人搬遷到安置點,企業吸納就業一批、勞務協作轉移就業一批、創辦扶貧車間就業一批……通過構建園區「八個一批」就業保障體系,居民們守著家、抱著娃,足不出戶就能掙錢。「解決了搬遷後的收入問題,老百姓的心才安了下來。」昭覺縣委基層治理辦副主任劉鵬浩談道。
  • 四川涼山喜德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脫貧
    魯基鄉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由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城市廣東佛山和喜德縣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產業園一期佔地860畝,採用大棚育苗、機械化耕作、現代化水肥一體噴灌系統等現代農業技術。喜德縣委常委黃禮泉說,佛山市和喜德縣政府的投資,折合成60%的股份,魯基鄉997戶貧困戶可以共享這60%股份的分紅,還可以到園區務工:「這個產業園是東西部扶貧協作的一個樣板工程,我們把廣東的資金資源、技術資源和市場資源與涼山的氣候資源、環境資源、人力資源高度融合。
  •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住進好房子...
    山高谷深、土地貧瘠,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乃至全國的「貧中之貧」。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涼山貧困發生率已降至去年底的4%,但四川剩下的7個未摘帽貧困縣仍全在涼山。消滅貧困的衝鋒號在涼山大地響起。今年初,四川從全省抽調幹部奔赴涼山督戰,聚焦薄弱環節組建工作專班蹲點。
  •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
    山高谷深、土地貧瘠,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乃至全國的「貧中之貧」。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涼山貧困發生率已降至去年底的4%,但四川剩下的7個未摘帽貧困縣仍全在涼山。  消滅貧困的衝鋒號在涼山大地響起。今年初,四川從全省抽調幹部奔赴涼山督戰,聚焦薄弱環節組建工作專班蹲點。
  • 助力脫貧攻堅 總臺央視頻「涼山熱土 看見喜德」H5上線
    總臺主持人將開展公益課堂誦讀課央廣網成都11月12日消息(記者劉濤 鄭軼)11月11日,「涼山熱土 看見喜德」H5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客戶端上線。在彝起,聆聽喜德故事12日H5將上線直播《與有故事的人在「彝」起》,央視頻主持人陳旻將與喜德縣賀波洛鄉爾吉村第一書記拉馬文才、喜德縣農光中心小學校教師沙馬阿依、彝族歌手曲比哈日等八位彝族嘉賓,通過彝族的舞蹈、歌曲、樂器、服裝、克哲等,帶領觀眾深度了解南方絲綢之路的明珠——喜德。
  • 國家扶貧日 | 張衛東:把脫貧攻堅勝利的旗幟插上小涼山!
    ▲張衛東製作的扶貧日宣傳片   2018年4月,我跨越2000多公裡,從浦江縣奔赴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助力金口河區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除了會同當地幹部群眾開展抗洪搶險外,我積極協調金華市以及浦江縣、金東區社會各界開展愛心捐贈。短短幾天,300多萬的賑災資金和物資日夜兼程,一路向西……   當我們代表浙江人民把大米、食用油、棉被等生活物資第一時間送到金口河區金河鎮五一村,把電視機送到受災最嚴重的共安彝族鄉林豐村災民家中時,很多老百姓流著淚說:「感謝黨,感恩浙江……」
  • 扶貧故事丨初心」火把點亮「奔康」之路
    簡介:中國五冶員工秦永紅,2018年6月赴四川省涼山自治州喜德縣住建局掛職。擔任扶貧幹部的兩年間,秦永紅在全縣85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開展全覆蓋督查指導180多次,開創了涼山州首個針對「五個一」幫扶力量、鄉鎮分管領導的農房建設質量安全和技術培訓會,更盤活了貧困村集體資金助力產業和集體經濟發展,讓村民學知識、長見識、得實惠。患病期間,秦永紅堅持工作、不下火線,保證了喜德縣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剛性指標任務在2020年6月底全部完成。
  • 連接農民「錢袋子」與市民「飯桌子」 ,聊城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
    ……聊城市積極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著力抓好產業提升、暢通渠道、拓寬銷路等關鍵環節,引導有關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動員社會各界擴大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消費,將農民的「錢袋子」和市民的「飯桌子」連接在一起。做好消費扶貧,產品是關鍵。8月28日,聊城市開發區舉行消費扶貧現場籤約儀式,促使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各鄉鎮(街道)、物流園區機關食堂負責人,開發區各級學校校長,開發區四家醫療衛生機構院長,開發區多家企業代表與扶貧生產經營企業籤訂扶貧產品購銷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