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縣人民政府邀請涼山家平臺為其建設「喜德家平臺」,強勢推動地標產品「喜德閹雞」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喜德漆器」進行產業化、品牌化及數位化。
2020年1月3日上午,喜德縣人民政府與涼山家平臺(四川涼山家平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於喜德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二樓會議室進行了關於地標產品「喜德閹雞」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喜德漆器」的授權籤約儀式,喜德兩大主要產業正式開創產業網際網路裡程碑。
涼山州喜德縣縣委常委梅勇、喜德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局長楊朝順局長、喜德縣農商銀行行長林茂、中國電商金馬獎導師&涼山家平臺CEO李結林老師、涼山家平臺副總裁劉春龍先生等領導嘉賓出席此次會議;出席此次會議的還有喜德縣袁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星先生、四川瀘沽湖多舍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張馳等。
國家地標「喜德閹雞」+國家級非遺「喜德漆器」,開展產業頂層設計
據悉,本次籤約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喜德縣人民政府正式將其地標產業「喜德閹雞」和非遺產業「喜德漆器」授權涼山家平臺進行產業策劃、品牌孵化與創新、地標文化節策劃、網際網路及電商渠道搭建、產業網紅孵化、新零售及社交社區等品牌全產業鏈管理與開發。此舉意義重大,代表喜德縣人民政府敢於創新、勇於爭先的迎接產業網際網路大勢,將其最具價值的國家地標產品和國家級非遺產品進行產業的頂層設計,保護並發揚地標產品和非遺文化價值,迅速提升其競爭力,實現產業的標準化、產業化、數位化、品牌化。
共建「喜德家平臺(喜德特色館)」,推動產業扶貧新模式
為響應黨和國家精準扶貧號召,貫徹四川省委省政府、涼山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關於加快貧困地區精準扶貧工作的指示,探索出一條由政府負責、企業參與的精準扶貧模式,喜德縣人民政府在籤約儀式中,也正式委託涼山家平臺建設和運營「喜德家平臺(喜德特色館)」。
據問道中國創始人&涼山家平臺CEO李結林老師介紹,涼山家平臺不僅僅在喜德建設「喜德家平臺」,將其領先的「家平臺模式」帶到了喜德縣,為喜德人民建設一個數位化的家,在2020年1月20日之前,註冊成立喜德電商扶貧專業合作社,為全國消費者在網際網路上快速找到喜德,發現喜德的金山銀山和美好生活,用網際網路賦能鄉村振興。同時,結合喜德縣「彝人老家」及「彝語標準語之鄉」的獨特性,涼山家平臺還計劃將其策劃孵化的「彝步千年」彝族文化連鎖餐廳總部註冊落地在喜德縣,為其創造一個獨特的城市IP。
涼山家平臺,開啟涼山州全域地標產業網際網路
涼山家平臺,由順德創新創業公益基金會、共青團涼山州委、順德政府國資委科創集團、金陽縣人民政府、順德家平臺(問道中國)等聯合發起,於2019年12月正式註冊成立,致力於為涼山州全域打造「地標產業網際網路」的產業扶貧新模式,助力「廣東-四川(東西部)扶貧攻堅戰」,為涼山州策劃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彎道超車」獨特模式,計劃在五年內實現全州地標產業及旅遊產業標準化、產業化、數位化、品牌化。
關於喜德縣、「喜德閹雞」和「喜德漆器」
喜德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水能、礦產、生物、旅遊等資源富集,深厚的文化底蘊附之於勞動人民的智慧打造出國家非遺產業「喜德漆器」;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典型的立體氣候以及充足的光熱條件,孕育了美味可口,營養價值極高的喜德閹雞。
涼山州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喜德縣乃彝族漆器之發源地。涼山民族工藝公司是一九八二年在國家投資的基礎上,聘請民間藝人創辦的民族工藝企業,開創了彝族漆器工業化生產之先河。彝族漆器,是在有數千年歷史的彝族古餐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民間手工藝品,在保留原始古樸風格的同時,漆藝髹飾工藝上大膽借鑑和採納了現代科技成果,使之日趨成熟。其產品包括傳統的餐具、酒具及新開發的茶具、旅遊紀念品、現代室內裝飾器具等系列產品。「民族性、手工藝、高品位」是其主要特徵。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彝族漆器已享譽海內外,成為同行業中的佼佼者。
喜德閹雞四川省喜德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憑藉其肉質細嫩、香味濃鬱、口感良好、營養價值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的特點被農業部批准對「喜德閹雞」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