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長大了,該學會自己判斷雷劇了

2020-11-18 騰訊網

特別聲明:以下指南均為個人經驗、主觀偏見,別槓,槓就全是你對。

1 我的雷劇標準

不談定義就談標準,顯然是在耍流氓,我們本該首先對雷劇下定義。

但雷這個字,畢竟過於主觀。

每個人看劇目的不同:有人耐受力強,能在屎裡找飯;有人耐受力差,被一句臺詞冒犯都點叉再見;有人只圖俊男靚女,情節稀爛也能當MV看;有人做粉做到喪失底線,掘你祖墳啊敢說我愛豆劇爛。

所以也只能用以下形容,來描述我心裡的雷劇:

1、二倍速都嫌浪費生命

自從我在某酷發現了三倍速,就恨不得某桃某鵝都效仿之,新劇試毒效率倍增。

2、開著聽聲都是一種打擾

試毒《月上重火》時,我一開始全神貫注,10分鐘後拿起手機,15分鐘後覺得可以肝一下動森,20分鐘女主角到處找「天底下最風流的人」甚至竄到妓院大喊時,我嚇得手一抖,魚脫鉤了——這,就叫打擾。

3、報復社會感油然而生

雷劇刷幾集後,會讓我產生強烈的報復社會感:罪不能我一個人受,你不看,怎麼能知道我的酸爽,又怎麼一起破口大罵呢?好姐妹,理應一起渡劫嘛。(《心靈法醫》難友:我謝謝你啊)

4、除了利益相關方,幾乎沒人誇

我是那種會認真思考不同意見的人,所以有些劇雖然個人觀感略雷,但也能理解別人喜歡的點,比如《韞色過濃》這類工業糖精劇。

但有些劇的好評啊,要麼彩虹屁得異常誇張,要麼塑料得避重就輕,一看就知道出於利益相關方,那打成雷劇就毫不心虛了。

注釋1:為什麼不以豆瓣分為標準?

因為現在劇集的豆瓣分已不太有參考價值了。有些劇呢,看上去及格了,再一看分數分布,嚯,粉絲和劇方都挺努力啊。

對比5.8分的《羋月傳》,縱然後者播出後劇情和演員演技都一路崩壞,被觀眾越看越氣一怒之下打到不及格,但被前者壓分也是罪不至此。

注釋2:尚有優點可供咀嚼的劇,不一竿子打死

類似《清平樂》這種爭議很大的劇,有人恨死也有人維護,在我的角度,雖然劇作結構和拍攝手法全盤垮掉,但前朝尚有部分精彩片段,很多事件的呈現也有較強的文史功底支撐,雖然我給不及格,但與真正雷劇確實不是一回事。

2 指南之盲猜篇

是的,有些劇根本不需要點開,隔老遠就一股「雷」味兒飄過來。

以下情況,基本不用思考,閉眼避開就是了。真有誤傷,也是不及格和勉強及格的差別,不看也不損失什麼。

1、從敲定主演就開始瘋狂撕番

撕番必撲?那倒不一定。

從開拍起就瘋狂撕番、撕得綿綿不絕的,誰能信任劇的品質?

《青簪行》鬧到現在這個地步,有人罵吳亦凡方魔改劇本烘託大男主,有人罵楊紫方作天作地藉機炒作,我不敢斷言,因為不知道片方有沒有什麼騷操作——兩頭承諾一番的,咱也不是沒見過。

但撕成這樣,觀眾還看個啥?

偶像劇,講的就是一個劇假情真,結果你倆提前一年告訴所有觀眾:看什麼看?全踏馬是假的!

我謝謝你啊~

哪怕你們等到宣傳期再撕呢?好歹讓大家覺得拍攝時投入過。

或者爆了再出來搶功,也不遲啊。

您二位覺得是不是這麼個理兒?

另外,瘋狂撕番說明劇方要麼騷操作,要麼根本搞不定雙方演員。這種劇組想拍出好作品,難道指望演員自律嗎?

2、主角全流量配置

不是說劇沾流量必死,而是主角「全」流量的劇組,令人望而卻步。

有人說,愛豆出身的流量演技差,用ta毀劇,這好理解,那演員出身的流量也不行嗎?

也不行,因為貴。

從成本考慮,用一個流量已經是很多片方難以承受的片酬之巨了,一來來倆?仨?還剩多少錢去搞製作呢?編劇導演攝影燈光服道化,都是可以想像的能對付就對付,頂破天也就是個行活兒了。

所以是的,對流量的判斷,是看其籤約時是否為大流量,後續走紅的不影響片酬,不算在內。

全流量必雷,這一點即使在扛劇大軍85花身上,也是顛撲不破。

比如楊冪,楊冪+黃軒,楊冪+趙又廷,楊冪+阮經天,這三部的男主在拍攝時都是性價比之選,劇集水準至少沒雷到家,成績更是不差。

而楊冪+黃子韜,楊冪+霍建華,兩個流量疊加,雷到粉絲都挽不了尊的程度。

逆向思維一下也能get,什麼樣的劇組要需要花如此高成本請流量,一個不夠還得倆?要啥啥沒有,需要流量撐起基本盤唄。

非粉絲的你們,還不趕緊閃遠點?

所以,同樣是鹿晗,鹿晗+吳磊的《穿越火線》,和王千源+鹿晗的《在劫難逃》,萬一,我是說萬一,有一部劇還值得看一眼,你們覺得會是哪部呢?

3、主創黑名單

有些人的存在,是劇集質量的背書,比如王倦

有些人的存在,是「前方危險,後果自負」的劇集警示牌,比如三叔

總有些名字,只要出現在主創名單裡,就能瞬間澆滅一切期待,讓劇集5分起評。

我就不客氣,直接點名了。

南派三叔:三叔出品,爛片保證——我不僅毀我自己IP,我還禍禍別人的!

饒俊:這兩天被人挖出來的「戰功彪炳」的大編劇,有多高產就有多低質(相關帖可戳文末閱讀原文觀看)

李晶凌:作品列表說明一切。

類似隱藏殺手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探索。

作為顯性殺手的演員名單,那就更長了。

張藝興:他演配角尚有不爛的可能,演主角,只能說明劇組對成片品質毫無要求。

同理鹿晗、吳亦凡,不擔主一切好說,扛劇那就拜拜。

陳學冬:好好上你的綜藝,離影視劇遠點。曾舜晞、熊梓淇、王鶴棣:無法理解的資源咖,演啥爛啥不解釋。

AB:成功用五六年時間,把自己刷成了絕不失手的爛劇保障

鄭爽:講個笑話,演員鄭爽。

娜扎:除了客串,主演劇集唯一及格的是八年前的《天之痕》,這劇能及格還要感謝時間濾鏡。

以上名字經數年驗證,保證絕不失手,大家也可以盡情補充。

還有長長的候選人名單,裡面的諸位炮製爛劇的能力我還有一絲絲懷疑,要加油哦!3 指南之掃雷篇

儘管給出了盲猜指南,但就是有人記性差,有人不信邪,有人為了和粉絲吵架,非要點開劇看看。

看看就看看,這裡還有掃雷指南,讓你一集之內,快速識別雷劇,及時棄劇止損。

1、凡是第一集就上大段OST的,都不是啥正經劇

潛臺詞:我們也不知道編啥情節才能讓你嗑cp,上音樂+演員特寫注個水吧。

參見《我在北京等你》

2、凡是第一集就開始瘋狂閃回劇情的,都不是啥正經劇

潛臺詞:萬一你剛才刷手機漏了這段劇情呢?看我們多貼心,順便注個水。

參見《夢回》

3、凡是第一集就慢動作子彈時間環繞鏡頭螺旋吻的,都不是啥正經劇

潛臺詞:我們除了男帥女靚也沒什麼優勢了,那就慢速放大多給你看看唄,萬一你靠臉也能撐下去呢?順便注個水。

參見《黃金瞳》

4、凡是第一集臺詞就不說人話的,都不是啥正經劇

第一集臺詞都不說人話,你指望角色幾集完成進化過程?有那時間聽小區門口大爺聊國家大事它不香嗎?

參見《誰都渴望遇見你》

5、凡是第一集就老梗用遍的,都不是啥正經劇

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咱也不是說老梗不能用,但每個情節點都精準踩在陳年老梗上,巧合製造一切,機械降神解決一切,你能指望主創多尊重觀眾?

參見《幸福,觸手可及!》

這五個信號但凡有一個出現,這邊建議您迅速關掉視頻呢,要是成對兒出現,這邊的建議是您拔腿就跑,跑快點呢親親~

4 指南之存疑篇

有些信號出現,大概率雷劇預備,但也保不齊有奇蹟發生:

1、曠日持久的溜粉

曠日持久,要麼是項目籌備幾經波折反覆,要麼是片方過早將公眾視線引到選角炒作上,總之溜遍娛樂圈,看起來就不像認真做劇的樣子。

陳凱歌張藝謀這樣的大導都能做到電影殺青大眾都不知曉陣容,可見保密工作只有你不想,沒有做不到。

但也不排除有些項目命運多舛、幾經換角,看起來像溜粉,實際上是倒黴,所以存疑。

2、積壓劇集

劇集積壓有很多原因,政策變化、演員限制、版權糾紛都有可能,但根據劇集每年投拍數與播放數的懸殊比例來看,絕大部分劇集積壓只有一個原因:賣不出去。

水準太爛,要價不低,供求雙方談不攏,那就擱置著。

這樣的劇集什麼時候會出來辣眼睛呢?要麼主角之一名氣突然提升,要麼片方扛不住降價,總不會是已拍完的劇,品質突然上來了吧?

比如剛剛播放的《秋蟬》,再賭一個《重啟》。

但畢竟有很多隱形政策限制,讓人無法確定積壓原因,所以存疑。

3、IP魔改?古早IP?主視角轉換?加戲?

都很可疑,但都不一定。

小說與影視劇是不同的文藝形式,不能因為大幅改編就判斷為魔改,看看《少年的你》和《七月與安生》。

古早IP未必就一定落後於時代,《慶餘年》、《媚者無疆》都是成功先例。

大男主大女主互改,《清平樂》與《天盛長歌》失敗在前,但也不至一無是處。

加戲就更難判斷,以原著論,《香蜜》裡羅雲熙這條線妥妥算加戲,可他有沒有精彩了劇集呢?

所以以上,統統存疑。

5 苦難令人成長

五年前,我們看到全明星陣容,會覺得項目靠譜,值得期待。

曾經的漫咖啡「IP四大神獸」已經沒人記得了吧

四年前,我們看到大導下海、大IP投拍,激動難耐。

三年前,我們看到流量搭配老戲骨,還以為這是影視行業的幫傳帶。

兩年前,我們還相信好演員的春天要來。

到現在,沒有劇能讓我不帶任何懷疑,放心打開。

可以自豪又悲哀地說,我們這一身鑑別雷劇的本領,自苦難中來。這雙火眼金睛啊,是觀劇煉丹爐裡燒出來的。

那個「你說我就信」的嬛嬛,早就被行業亂象殺死了。

這一代的鈕祜祿·觀眾,誰也不信,誰也不隨便愛。

作者/慄小姐

相關焦點

  • 王俊凱送的的禮物成熟了,學會自己長大了
    來源於:黃河票務網愛豆送的禮物長大了,近日,有王俊凱的粉絲髮微博稱,前年愛豆生日會送的一支小棉花,被媽媽種在了土裡,現在,棉花有收成了。王俊凱送的的禮物成熟了,學會自己長大了早在2017年冬天的時候,身在劇組拍戲的王俊凱拿著一支小棉花發了一條微博的四宮格,文案是:這裡下雪啦,送你們一束花。留言區紛紛喊話,你倒是真的送我們呀!
  • 尊重歷史,抗戰劇不該淪為「抗戰雷劇」
    今日以藝術化的手段再現那段抗戰歷史,是為了讓後世銘記國恥,緬懷先烈,以史為鑑,所以在拍攝抗戰劇時,心懷敬畏,尊重歷史是最基本的,這些堪稱「雷人」的劇情設定本就不該出現在抗戰劇中。曾經的「抗日神劇」,有著手撕鬼子,子彈拐彎,手榴彈炸飛機,以及大喊「八年抗戰開始了」的迷之劇情,嚴重脫離事實,情節設計誇張,完全背離了歷史,遭到了廣泛的批評。
  • 雷劇《雷霆戰將》停播,魏千翔不服觀眾點評,怒斥觀眾
    #c魏千翔怒罵網友滾蛋#《雷霆戰將》這部雷劇播出以來歷史劇要有一個最起碼的尊重,不能胡編亂造,但《雷霆戰將》卻是最大限度地追求了偶像化的包袱,要說誤導了觀眾不說,更誤導了青少年,如今的影視劇,就如什麼說的這種雷劇,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播出了,幾部熟知的雷劇大家都知道,但問題是,這部《雷霆戰將》是怎麼過審的?為什麼又出現了這樣的雷劇呢?
  • 金星吐槽雷劇,該罵的不是演員,而是那些腦迴路清奇編劇
    金星吐槽雷劇,該罵的不是演員,而是那些腦迴路清奇編劇。說起金星這個人物,大家一定都聽說過,而前兩天她也是和她丈夫復婚了,也受到了廣大網友的祝福,她和丈夫因為孩子的上學問題選擇離婚,而在前幾天他們選擇低調復婚,辦了一場簡單的婚禮。
  • 記憶中的雷劇:漸行漸遠的鄉曲
    獨在異鄉,每臨過節,總是倍加想念家鄉那在雷劇聲中熱鬧繁忙的年慶。對我來說,沒有雷劇聲相伴的春節,不能算是完整的春節。對雷劇的記憶,記不清是從哪一年哪一月開始的了。但是雷劇的聲音,卻深深印在心底,磨滅不散。雷劇原名大班歌,是家鄉人最喜歡的一種戲曲,也是廣東「四大名劇」之一,具有濃鬱而鮮明的地方特色。我們常常稱「看雷劇」為「看戲」。
  • 它可不是什麼雷劇
    如果《魔幻手機》也是雷劇的話,我真不知道還有什麼影視劇能入得了那些思維固定的家長的眼了。判斷一部影視劇的價值幾何無非是圍繞著它的娛樂屬性和思想性來判定,《魔幻手機》僅僅是因為將傳統的西遊記與現代化都市相結合,便能算是離經叛道,甚至被判為雷劇嗎?
  • 爸媽,我希望你們學會比愛我們更愛自己
    爸媽,希望你們愛我們更愛自己從此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對小包子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百般呵護。但是隨著小包子的長大,故事有了轉折。小包子從開始對奶奶的依賴變成了厭倦這個「母親」的良苦用心。它開始叛逆;它渴望外面的世界;它選擇逃避母親的「束縛」,直至包寶寶還帶回家了一個女孩。她給女孩買了一顆大鑽戒,然後收拾了行李準備和女孩離開這個家。這時的老奶奶慌了。
  • 媒體評《雷霆戰將》:以娛樂化消解歷史的雷劇該下架
    以娛樂化消解歷史的抗戰雷劇該下架近日,號稱是青春版《亮劍》的電視劇《雷霆戰將》在網絡播出,把觀眾雷了個「外焦裡嫩」:劇中的主角用髮蠟梳出油光鋥亮的髮型,穿著一條褶皺都沒有的軍裝;八路軍住進了歐式豪裝大別墅,川軍師長在打仗時喝咖啡、抽雪茄,還曝出驚人語錄「我的士兵看到我在抽雪茄,心就不會亂。」
  • 那些年,我們看過的雷劇(獲獎名單)
    樓主的話:上周請大家說一部自己看過的雷劇(戳→藍字穿越回去)。關於雷劇,自然是各有各的標準,比如去年大火的《太子妃升職記》有人覺得搞笑有趣,有人就覺得太汙太糟、看不下去。所以樓主選出的這15部雷劇,並不是標準答案,各位看官權當一樂!
  • 芒果臺抗戰雷劇:八路軍抹髮膠、住豪華別墅?狼子野心
    這一幕正是出現在芒果臺翻拍自《亮劍》的抗戰雷劇《雷霆戰將》!我不知道諸君看到這一雷劇什麼反應,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不過是手撕鬼子、褲襠藏手榴彈等抗戰神劇的翻版,大搞歷史虛無主義罷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面對著如此雷劇,人們會想當然的認為:抗戰是如此easy,畫面是如此和諧,一個民族的痛苦與恥辱也就在娛樂至死中被人們逐漸淡忘了……
  • 「抗日雷劇」的負面作用不可輕視
    我之所以把這類電視劇稱之為「雷劇」,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可以完全無視歷史真實地去構思一些天方夜譚式的情節,將敵方的人物描繪成愚蠢得可笑的丑角。不久前電視臺放映的《紅××》,就是這類雷劇的一個標本。不知是什麼原因,雷劇在影視劇審查者那裡很容易被通過,大概是因為「弘揚了愛國主義」吧!不知是什麼原因,雷劇很容易上電視臺的排片表。大概是因為有觀眾或市場吧?
  • 如何判斷演員潛質?
    就算拋開一切主觀判斷,就這一張張為了做愛豆而包裝出來的臉,適不適合出現在任何不帶高倍濾鏡的劇集裡?上面說的四個判斷演員潛質的標準,其實都能用主觀能動性去彌補。非科班出身?貴圈多的是咖位沒到位、耍大牌先到位的虛榮之輩,自己不把自己當大咖,生活才能離你近一些。‍
  • 演得雷劇也依舊是好演員 張迪:雷劇走體力正劇走心
    之所以強調走心,是因為,在此前他主演的電視劇大多是收視率高但被業內指為雷劇、神劇之流,對演員的要求是用力而非走心。張迪坦言,自己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科班出身。對於演戲這件事,要求非常嚴格,從入行至今,對演藝事業都有一顆敬畏之心。塑造好角色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對演藝圈這個行業的尊重。
  • 2020年雷劇大盤點,沒對比就沒傷害,《鹿鼎記》都那麼差了
    第一部作品《雷霆戰將》堪稱是2020年的雷劇之首,該劇在芒果衛視播出,上映僅僅5天的時間就被點名批評,急忙下架。張雲山扮演的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獨立團團長王雲山時常頂著自己堅毅的髮型,擺酷耍帥,甚至在深水之中將自己溼漉漉的外套披在女演員的身上,讓人哭笑不得。
  • 《Argon》學會判斷新聞
    記者承擔了更多的尋找真相的責任,被他們的專業和對事實的堅守感動,覺得在一個事件面前,警察是第一道屏障,而記者是第二道屏障,兩道屏障加在一起,讓所有的事情能夠真實的被反饋到群眾面前但是還是會有一些邏輯問題比如女主去找韓秀英沒有交代她怎麼會找到秀英,而且幾個新聞事件之間穿插太多,所以有時候會想不起來前面的情節這部劇中比較著重的描寫了電視臺和新聞工作者的矛盾,從而在讓新聞工作者要堅持對真相的堅守的同時,觀眾要學會去判斷新聞而不僅僅是相信新聞
  • 梅子笑專欄 專家狠批「抗戰雷劇」尹鴻中槍,可《地道戰》不才是雷劇之祖嗎?
    1、記得去年還是前年接受過鳳凰網的訪問,有關抗戰雷劇的。那
  • 被中紀委點名的抗戰「雷劇」下架
    每經編輯:盧祥勇2020年了,沒想到「雷劇」還是那麼雷。張一山版《鹿鼎記》近日開播,遭遇口碑崩塌,豆瓣目前評分僅有2.5分,超過80%的觀眾打出1星的評價,5星評價僅佔1.1%。連續兩部劇引起極大熱議,一時間,國產「雷劇」再次闖入大眾視野,背後的資本也隨之浮出水面。
  • 戀愛前,怎麼判斷一個人適不適合自己?學會這3招就夠了
    有讀者問我:「戀愛前,怎麼判斷一個人適不適合自己?」在這個問題之前,我希望你們先回答這個問題:你的理想型戀人長什麼樣子?每個人心中都有理想型的戀愛對象,他能夠滿足你所有的內在需求。而要使這段戀情長久,就不能讓你一個人獨享,對方也要享受快樂,你們才能長久走下去。如何判斷一個人適不適合自己?
  • 《雪花女神龍》一部被誤解的「雷劇」
    但說實話,聽風在當年完全沒有覺得這部劇是雷劇,相反,還覺得很好看。」——頗具古風,還不是現在的那些口水歌,口語歌;論曲調,朗朗上口,讓人很容易就能學會;論風格,嗯,配上趙傳特有的嗓音,給人以非常振奮的感覺,每每聽到,總免不了熱血沸騰,情不自禁的跟著唱起來唱出來。
  • 哪個瞬間讓你感覺到孩子長大了?學會克制是一個人長大的開始
    但這一次,沒有耍賴,沒有固執,按照約定的,說放下就真的放下了,那瞬間感覺到他的長大。陪伴孩子,有無數個瞬間感覺到他在長大,個子長高了,飯量增大了,做事開始有條理了,小腦袋裡有自己想法了……這一次,我看到了伴隨著成長的自我克制。我是一個懶媽媽。某小孩的很多事,尤其生活中的過問,甚至都不如老李細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