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有人嫌樓上吵 用「震樓器」回應 毀了自家天花板還驚動警察
南寧女子嫌樓上吵 以震樓器回應
樓上發出噪音,樓下難免受到困擾,通常雙方溝通後,製造噪音一方加以注意,誠懇致歉,彼此之間不會因此產生矛盾衝突。但若受噪音困擾方自覺溝通效果達不到期望後,採取措施以牙還牙,就有可能讓事態擴大化,最終不僅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反而給雙方都帶來麻煩。廣西南寧竹溪大道的林女士嫌樓上吵,用「震樓器」回應,致雙方衝突,自家天花板受損,驚動警察上門。(據廣西日報客戶端、百度pc客戶端、南國早報、棗莊網警客戶端訊)
樓上噪音大,白天多感覺不強烈,一旦到了夜深人靜,要入睡的時候,噪音問題就會凸顯出來,似乎變得格外吵人。有的人喜好清淨,或是對睡眠環境要求較高,或是本身身體欠佳……種種原因,對噪音格外敏感難忍。諸如南寧的林某,據稱其患有神經衰弱,入睡困難,這樣的情況,遇上樓上時不時傳來的噪音,特別是夜晚的噪音,想必更為難耐。
正常的做法,遇上這類樓上的噪音問題,找到樓上住戶,與之溝通,講明情況,一般對方確有噪音問題,懷有歉疚之心,會採取應對措施,儘量避免給他人製造困擾。有的住戶,尤其家中有小孩的住戶,容易產生噪音問題,若對孩子加以約束,對易產生較大聲音的物品做除噪處理等,基本上能夠一定程度上加以解決。重點是,理性溝通。個別情況下,有時噪音是在無意識情況下造成,或者有人高估了隔音效果,自以為自家所產生的聲音不會影響到樓下,當對方找上門來,方才意識到,注意到後,大多會有所改變。
林某樓上住戶大體是上述情形,的確在林某提出問題後加以注意並採取除噪措施了。但對林某而言,並未達到其理想,夜晚依舊能夠聽到似乎是樓上那位住戶的動靜。可能長期受噪音困擾,加上長期受睡眠問題困擾,林某無法忍受,就用上了「震樓器」。
這一手段,料想對林某的入睡環境和睡眠質量的提高沒起到任何作用,畢竟「震樓器」威力不小,震到樓上的同時,使用之處自家的天花板不免收到損壞,折騰一番,林某怕是更難入睡了,再看看自家天花板的樣子,估計心情不會好到哪去,此外,受「震」的樓上住戶被擾得不輕,鄰裡之間矛盾就此產生。
然而林某不僅用上「神器」,還報警驚動警察上門。林某報警不管是為了讓警方「處理」樓上住戶,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終究反覆調解無果,可見矛盾之深。幸而警方多方調查走訪,加上樓上住戶短暫搬離證實了噪音的最終來源並不在於樓上住戶。
噪音的來源,有時並不是僅憑聽就能清楚判斷的,這也給如林某受噪音困擾之人提了個醒,耐心溝通,與其利用「神器」彼此「傷害」,不如與「嫌疑對象」好好商量,共同想辦法解決問題,任何衝動的以牙還牙,不僅無法帶來積極效果,反而轉化為難以調和的矛盾,除了帶來更大的麻煩和更多的困擾,似乎沒有任何好處。
最後,說說像「震樓器」這類所謂「神器」,使用者林某用它震壞了天花板,如果震動超出天花板的質量、承受能力,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哪怕僅僅使得天花板受損,驚擾他人,就已暴露出其被使用後的嚴重性。「神器」並不「神」,不用為好。
文|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 提子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