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會描寫男女性之間靈魂碰撞愛情、將生活中苦難重量描繪得淋漓盡致的女作家,莫過於師太亦舒。她總是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細節和讓人產生強烈共鳴的字句,即使出現有毀三觀的設定,也仍舊讓讀者感到震撼。
因為這一獨特感覺,近幾年亦舒的作品頻頻被翻拍,其中最經典,為2017年刷屏不斷《我的前半生》。
10月16日,改編自同名作品的影片《喜寶》也在觀眾的期待中上映,卻意料之外口碑大翻車,開畫3.4分堪稱年度大爛片。
書籍《喜寶》中,女主角姜喜寶是一個非常物質的女孩。為錢和富商勖存姿在一起,因金句「如果沒有很多很多的愛,有很多很多的錢也是極好的」被讀者記住。
從人設上看,喜寶虛榮拜金。但一旦代入喜寶的生長環境我們便會發現:是貧窮潦倒生活導致其產生畸形價值觀。拿到富商提供的錢之餘,喜寶等價交換給出自己的青春和身體,並在這個過程中經歷成長、迷失和清醒。
看似是物質女孩拜金的毀三觀情節,實則透露著「生活不過是幻象,人間所擁有一切都不值得」的深度探討。
但此次上映影片中,原著中所有深刻的內核、有深度的探討都被抹去了。
原著中喜寶是富商包養的第三者,但影片中富商的妻子早已逝去。年輕女孩在金錢和愛之間的掙扎秒變「忘年戀真愛故事」,完全失去原著中的「欲望和愛之間總是充滿著矛盾」的韻味。
喜寶這個角色之所以被讀者喜愛,是因為她孤傲而清醒,最開始因為錢接近勖存姿,但最後並不否認自己愛上勖存姿,即使生活苦難也仍舊勇敢反抗掙扎。
再反觀影片?為宣揚正能量,喜寶從拜金變為不拜金,甚至於影片結束時直接放棄勖存姿留給自己的財產。而原著中喜寶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因為和性格不符合。
作為一部大女主電影,喜寶言行舉止和原著相差不是一丁點大,整個故事都被魔改,原著黨無法接受,因此打下差評。
影視作品是超脫於原著的二次創作,基於此原則,不少觀眾將《喜寶》當成一個全新故事觀看。
但即使如此,《喜寶》也是一個情節狗血、毫無邏輯,且演員之間毫無cp感的大爛片。
跳脫出原著,故事主線變成年輕女孩和60歲富商的戀愛故事,意圖拍出「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的悽美感。
但實際上呢?上一秒,喜寶還在和勖存姿恩恩愛愛,下一秒,就在被好友呵斥說父親絕對不會愛上你時,喜寶脫口而出「對,因為你的父親是嫖客」,直接導致在門外偷聽的勖存姿心臟病突發。
情節與情節之前沒有任何邏輯銜接,最後的疾病突發也是狗血到不行。
更令人窒息的是,飾演喜寶郭採潔和飾演勖存姿張國柱兩位演員之間,年齡相差太大毫無cp感。
本以為先前李一桐和陳建斌所主演《愛我就別想太多》中父女戀已經夠雷人,沒想到現在又冒出一個爺孫戀,真是辣眼睛。
大概10年前,郭採潔是一個很有靈氣的歌手和演員。歌曲傳唱度高,在《那一年的幸福時光》《不能說的夏天》中演技也很靈動,抓人眼球。
但很遺憾,拍攝完《小時代》系列後郭採潔就變了,之後不管演什麼影視作品,都逃不開顧裡的影子。
影片中每次喜寶出現,都是極為浮誇的暴發戶造型,貪婪而又假清高。雖說服化和郭採潔本人沒有太大關係,但這種誇張且和故事主線不符合的造型,已經嚴重影響到郭採潔的表演呈現。
影片中郭採潔永遠只有兩種狀態——
傷痛時面無表情好像下一秒就要缺氧暈過去,像極了非主流小說中「我很痛但是我很堅強」的描述,雷得人手指蜷縮。另一個則是毫無章法的鬼哭狼嚎,擠出了眼淚但一直沒能感動觀眾。
影院中閉上眼睛只聽臺詞的話,觀眾會覺得是顧裡和顧源分手後愛上了另一個老男人,說話語調和《小時代》一模一樣,極為出戲。以至於不少觀眾建議《喜寶》改名為《顧裡落難記》,可謂是好氣又好笑。
此外《喜寶》中還有一個致命問題,那就是影片布景極為糟糕。
故事背景是沒有手機的年代,珠寶店和豪宅卻光鮮亮麗到不行,一副2020年繁華生活的模樣,拍電影不用心到這個程度,還真是第一次見。
整個故事從情節到演員表演,再到對原著的瘋狂魔改,都讓人感到十分窒息,真心建議大家不要去電影院浪費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