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精算師說實話了,告訴你香港保險真相!

2022-01-09 保銷人生

點擊上方「保銷人生」關注我們  ↑ 

 除非你是香港籍,並且常住香港,不然請不要盲目選擇香港保險,下面就是真實事件請理性了解):


針對赴港買保險,央視新聞頻道做了一組報導,從媒體的角度,也從普通人擔心的角度出發,做出了一個相對比較實在和客觀的報導。

▼▼


如此看來,內地人赴港買保險從投保到理賠再到爭議解決,多個環節需要投保人/被保險人付出不菲的成本代價,所以須謹慎決策!

編者按:本文根據FT中文網的《內地保險監管應向香港學什麼?》整理改編。作者系北美精算師、擁有註冊金融分析師等資格,現供職於一家國際保險機構。

核心摘要


香港保險比大陸好?香港精算師都不知道?!

對於帶有儲蓄功能的壽險產品而言,其紅利實現率或過往派息率的高低水平及其穩定程度,是檢測其質量高低的核心指標,在香港市場上目前這些信息都是不公開披露的,全靠保險營銷員口頭向客戶介紹;

香港保險監管正在加強信息披露,保護客戶利益,保證公平待客。逐步加強監管說明了:1、以前的信息是極度不對稱的;2、存在比較大範圍的忽悠的風險。


香港保險比大陸好?香港精算師都不知道?!

 

去年底,我在中國內地的一位好朋友拿著幾份她前幾年購買的保險保單給我看,問我這些保單是否還合適。我逐一看過她買的保險產品,一份是住院津貼保險但已到期失效,兩份低保額的分紅保險,再一份就是年交保費近萬元的萬能壽險,提供20幾萬的身故保障和年均4.5%左右的收益率,且收費不菲。

 

我開玩笑的稱她保險意識還挺強,但對於家庭年收入近百萬、房產近千萬的她而言,我看不出20幾萬身故保障有什麼意義;對財經專業出身、理財能力頗佳的她而言,4.5%的收益率也明顯與她的投資預期有一定差距。當我問她當初購買這些保險時是如何考慮的,她直言不懂保險,當初主要是架不住一個做保險銷售的朋友多次勸說、面子上過不去也就聽從其建議購買了。

 

見我對她購買的這些保險產品、接受到的保險服務頗有微詞,她就問我香港的保險產品是不是更好,並讓我推薦一些香港的保險產品給她。令我慚愧的是,基於目前香港保險市場上可公開獲得的信息,我坦言即使我是做保險精算工作的,本著專業的態度,我還不能確切地說香港的某些保險產品就一定比內地同類型的產品要更好、更適合她的財務需求,而且比較和推薦保險產品本就是個費時費力的專業技術活,所以請她多給我一些時間稍加全面研究,到2016年,或許我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相關資訊以回答她的問題。

高收益,價格低背後是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研究發現,部分香港投連險產品保險保障價值極弱,收費高得離譜,絕對有侵害那些財務上不夠精明的消費者權益的嫌疑

 

從產品上看,雖然香港人均壽命全球領先,但是其純保障型的定期壽險產品的價格較英美等更為成熟的保險市場卻貴了不少,令作為保險消費者的我頗感失望;而儲蓄型壽險在市面上可獲得的公開產品資料比較有限,讓人難以客觀分辨其優劣。

規則之下,原形立現,保費大減

 

雖然從產品的角度看香港的保險市場讓我喜憂參半,但是近期的香港保險監管改革卻讓我頗覺驚豔。總體而言,近期香港保險監管改革始終緊密圍繞「保障保單持有人的利益,以及促進保險業的整體穩定」的監管使命,「以客為本」地在逐步擴大監管的範圍、加大監管的力度。

 

由於工作關係,2014年我查閱了香港主要壽險公司所有在售投資連接型保險(投連險)產品的公開資料,探究香港保監處具體為何出臺「指引15」,從產品設計開發,到提供給客戶的產品資料、保險利益演示、中介銷售流程(含客戶財務需要和風險承受能力分析,產品合適性和可負擔性分析等)、銷售酬勞披露、乃至售後監控的完整流程詳加細緻要求。

  

「指引15」全名《承保類型C業務指引》,類型C業務在香港就是國內的投連險。其實,早在2008金融危機前後,香港保險業就逐步加大了對投連險的監管。

 

2009年,為挽回雷曼兄弟「迷你債券」風波對投資者信心的打擊,也「為確保消費者能夠買切合所需而又符合其風險承擔能力的合適產品」,香港的保險業自律機構保險業聯會(香港保聯)要求其會員公司實施有關客戶分析審查的措施,內容包括加強版的財務需要分析 (Financial Need Analysis,行業簡稱FNA) 、風險承擔能力問卷(RiskProfile Analysis)、投保人申明書等。

2010年3月起,香港保監處提高對銷售投連險的保險中介人的考試及培訓要求。

2011年2月起,規定在銷售投連險時,必須向準投保人派發《購買投資相連壽險問多點知多點》的宣傳資料,2013年6月為進一步保障投連險客戶利益香港保聯更新了這個宣傳資料。

2012年12月對投連險利益演示說明文件中的假設淨回報率做出改變,於2014年1月1日期生效。

2013年6月起,《投資相連壽險計劃——加強客戶權益的最新規定》生效。

2014年7月發出前文提到的正式監管規定「指引15」,2015年1月1日起生效,從產品設計、信息披露、銷售行為、佣金披露和售後監控等各個環節著手,以監管的方式細緻而切實地保障了投連險客戶的利益。套用目前的網際網路熱詞,真可謂逐年「死磕」、最終做到了「極致」。

香港投連險新保保費在市場中的佔比於2007年達到峰值75%,隨後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其市場佔比逐年下降,到2014年僅為15%

新規將至,還能忽悠否?

2015年7月31日,香港保監處擴大在投連險監管上取得的成果,出臺了「指引16」,也就是《承保長期保險業務指引(類型C業務除外)》(「長期保險」即人壽和年金等長期的保險),要求自2016年4月1日起對新售的非投連壽險產品也必須採用類似以上介紹的針對投連險的監管規定,還規定保險公司必須就分紅險和萬能險的非保證利益情況及其歷史情況做出披露,為此香港保監處還於2015年9月28日進一步發出了《計算方法及披露指引——實現率及過往派息率》。自2017年1月1日起「指引16」適用範圍還將擴大至所有新售和以往銷售且仍然有效的壽險保單。

對於帶有儲蓄功能的壽險產品而言,其紅利實現率或過往派息率的高低水平及其穩定程度,是檢測其質量高低的核心指標,在香港市場上目前這些信息都是不公開披露的,全靠保險營銷員口頭向客戶介紹,前文中提到的我還不能為我的朋友提供全面的專業意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壽險銷售誤導、客戶投訴也多因此而起,全球保險市場概莫能外。「指引16」的施行將強制香港保險公司披露其保單分紅實現率或派息率等情況,以讓投保人獲得更多重要的產品信息,幫助投保人避開銷售誤導、購買切合所需的保險產品。

 

與此同時,香港保聯也出臺自律規定,要求其成員公司必須提前於2016年1月1日起就開始採用加強版的財務需要分析(FNA)表格,規定對沒有完整填寫FNA表的客戶不得籤發保單,以減少保險銷售誤導的可能性,切實保證客戶購買到合適其財務需求和支付能力的保險產品。

未路漫漫,公平待客是王道 

香港保監處先後出臺「指引15」和「指引16」,業界不乏反對聲音,認為這將提高保險公司的合規成本,保險公司必須提高產品信息的可獲得性和透明度,改進銷售流程和對保險代理人的培訓,還有可能需要修改現有產品,這些都可能有損保險業的短期利潤。然而,從保險消費者的角度看,這些新規帶來的是更為充分的保險產品信息披露,和更為專業和更為值得信賴的保險服務,長遠來看,這將有利於鞏固消費者對香港保險業的信心,從而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近期出臺的這些客戶保障監管規定,其指導思想是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保險核心準則》中提到的「公平待客」(Fair Treatment of Customers)概念,言下之意,就是指如果代理人推銷不適合客戶需要的產品給某個消費者(如前文提到的我的朋友購買的那些保險產品),如果保險公司不披露相關的重要產品信息(如以前香港保險公司在分紅和派息等方面的披露並不充分),這些都是不「公平」的事情,對此監管就要發揮作用以保障客戶利益,「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用規管的方式要求服務於消費者的保險公司及其代理人必須「公平待客」,我個人認為這也是對市場經濟核心契約精神的維護和彰顯。


想把本文轉成帶有您的名片的連結嗎?

點擊閱讀原文,生成您的專屬連結

相關焦點

  • 香港精算師說實話了,告訴你香港保險真相
    作者系北美精算師、擁有註冊金融分析師等資格,現供職於一家國際保險機構。核心摘要香港保險比大陸好?香港精算師都不知道?! 見我對她購買的這些保險產品、接受到的保險服務頗有微詞,她就問我香港的保險產品是不是更好,並讓我推薦一些香港的保險產品給她。
  • 香港精算男神分享:港大跟精算的那些事
    哥有幸邀請到了香港精算男神來給我們分享關於那些你有所知有所不知的港大跟精算。畢竟現在三月了,六月就快到了,高考填志願選學校的年度難題又要上熱搜了。或許,聽完男神的分享以後,也想讀港大了呢。如果你正好也想了解港大,精算,或者男神本人,請坐穩扶好繼續讀。採訪開始哥:你好男神!感謝你在周日睡懶覺的時光還要殘酷地接受本號的採訪!咱們就直入正題吧,早點結束還能補個回籠覺。先說說港大,作為內地考生,你是怎麼考進港大的?
  • 談一談香港保誠拒賠事件
    (對,賣你香港保險的只是介紹人,也就是幫香港一些保險公司在內地拉人的,他們不一定懂保險專業知識,對香港法律更是不可能知道或者不會告訴客戶)或者打算買香港保險的人問我,香港保險究竟是怎麼回事。我估計香港保誠的帳算得很精,小的理賠給你賠了,反正你還要繼續交保費。沒想到的是,接下來被保險人確診白血病了,這可是重大疾病了,得賠一大筆,而且往往重大疾病理賠之後,客戶是不需要繼續交保費的。好!查!給我查!好好查查客戶有沒有什麼問題!這一查香港保誠可就樂了,原來有未如實告知,拒賠!解除合同,永絕後患。
  • 談談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區別!
    內地分紅型人壽保險的預訂利率不得高於2.5%,普通型人壽保險費率中,預訂利率市場化才剛剛開始,內地保險公司目前的投資渠道還很狹窄,只能靠提高保費來保障收益,轉自香港保險圈。香港保險公司全球性運營,投資項目、地區、資金總額,皆比內地保險公司大,香港保險公司在世界各地投資回報潛力具大的項目,從而為客戶賺取較高的回報。
  • 精算師都在保險公司工作!
    精算科學是一個相對不為人知或被許多人誤解的領域,還有人以為是算命或算錢的職業,大部分人對它有一些常見的誤解。人們經常會這樣誤會精算師:常見誤解一:精算師預測人們何時死亡當我第一次接觸精算學的時候,有人告訴我精算師的工作令人沮喪,因為它只是預測人們何時死亡。
  • 香港保險確實有缺點!!
    香港保險這麼好的東西,確實讓人不敢相信。那我們說說香港保險的缺點吧。要取到真經,得行十萬八千裡。要想得到好的東西,是要經過一定的辛苦和努力的。往往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不是好東西,經過努力得到的東西,我們才會更加認可和珍惜。香港保險就是這樣的好東西,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必須要從內地來香港投保。以前經常說去香港旅遊順便再買份香港保險吧,現在應該說去香港買保險順便旅旅遊。
  • 香港保誠怎麼樣?買香港保險這些問題你考慮過嗎?
    說到香港保險就逃不開「香港保誠」,前幾年有不少人前往香港買保險,而且到現在還有不少人認為香港保險比較好
  • 內地電視劇為何頻頻為香港保險免費宣傳?
    《加油,你是最棒的》片段劇中滕丹自殺前購買的保險是香港保險跟國際接軌,自殺也是在理賠範圍內的。另外,在網劇《瘋人院》也提到了香港保險,劇中香港保險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這份保單成為父女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香港保險憑藉它獨特的優勢和極高的性價比,迅速受到內地顧客的青睞,各大電視劇也不惜免費為香港保險宣傳。香港保險受到追捧近年來,香港保險業的市場規模發展迅速,並持續増長,毛保費總額從2008年的1544億元上漲到2017年的4896億元,見下圖。
  • 香港保險一時爽,事後維權火葬場
    大家好,我是浪浪,人稱保險蔡徐坤。提及保險,就繞不開香港保險。可惜的是,真正了解香港保險的人,只是極少數,同時了解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的人,就更少了,從每年依然這麼多人屁顛屁顛跑過去籤單這件事上,就可見一斑。如果大家真的了解港險,投保的人至少要減去八成,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必要去香港投保。
  • 一個上海人的香港保險投保實錄——買保險為何去香港?
    各家保險公司費率不同,主要是在所承保的種類、保險期限略有差異。也就是XX這款「守護神」險種,就有網友為此為例子,寫了一篇《在中國千萬別買重大疾病險》,因為真的得了保險合同上能理賠的那種病,你必須要用保險公司指定的方法來治療,一旦真的用了這種治療方法,只有加速死亡的步伐,所以,投保人就不可能得到保險公司的賠償。
  • 最新香港保險公司排名
    常有人問我,香港保險公司那麼多,到底香港人壽保險公司排名是什麼樣的?今天我們就把整個香港保險公司排名表列出來給大家。
  • CRS來了,購買香港保險真的需要繳稅?
    香港保險還可以買嗎?需要繳稅嗎?在文章之前,港哥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今年1月1日開始,中國內地和香港確實實行了「共同申報準則(CRS)」,這僅僅是一個信息申報,跟香港保險繳稅沒有關係,對於99%的已經購買了港險和將要購買港險的客戶來說,沒有任何影響。
  • 香港保險,我來了!
    四月,我穿過你的溫柔,這一年已漏過了三分之一。相比特定時期房產、股市的短期投資回報率,香港保險並不佔優勢;但是香港保險會帶來更多持續和穩定的收益。投資,要眼光著眼於長線。香港保險,執著於日息月利的馬拉松,也會走的完美華麗。
  • 裸泳丨香港保險一時爽,事後維權火葬場
    可惜的是,真正了解香港保險的人,只是極少數,同時了解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的人,就更少了,從每年依然這麼多人屁顛屁顛跑過去籤單這件事上,就可見一斑。如果大家真的了解港險,投保的人至少要減去八成,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必要去香港投保。除非告訴我,你們是大富之家,跟我們這種普通家庭的差距,理所應當是隔了一片海,那我沒話說。
  • 關於香港保險的常見問題,都在這裡了!
    為大家整理了關於香港保險常見的問題。相信大家在閱讀之後,會對香港保險有更深入的了解。香港保險確實不受內地法律保護。
  • 香港保險支票在內地無法兌換 很多人還不知道!
    國內無法兌換香港保險支票: 拿了支票,去了周圍的所有銀行,包括保險的支票銀行 滙豐、 恒生、中國銀行等等, 都一一被告知, 香港保險支票在國內無法兌換。香港無法開立銀行帳戶:然後寫信給香港滙豐,告知他們,我們在國內無法兌換支票的情況, 滙豐銀行說,我們回去香港開銀行帳戶, 然後,我們去到香港,奔跑於各個銀行之間包括滙豐銀行,被一一告知, 香港以外的人在香港開戶,審核非常嚴格,要先提交資料,審核時間一個月左右或以上,審核了才知道給不給你開戶, 如果只是開戶收取保險費, 對不起,我們銀行不會開這個帳戶給你,現在政策太嚴厲,審核也太嚴,可想而知
  • 香港黃金配角「基哥」抗癌成功,香港保險讓你享受全球頂尖醫療!
    這就需要有一份香港高端醫療險。這種保險,在條款限定內可以幫你報銷保額內的醫療費用。尤其是香港的該險種,保額幾百萬至上千萬起,比內地的同類產品保額上限高的多,支付病人在全港私立醫院享受最優質醫療服務的費用綽綽有餘。更有公司貼心地提供了免找數安排服務,病人就醫全程不用自己掏錢,性價比和消費體驗都非常之好。
  • 【封面】香港首家純網際網路壽險公司Blue | 引領香港保險新時代
    如此簡單、靈活的產品設計,在香港保險市場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在亞洲乃至全球保險市場中,都具有一定的引領意義。其實,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發達保險市場中,壽險科技的創新都從定期壽險開始。中國內地和香港保險市場中,定期壽險市場佔比過低,是市場保障功能畸形、發展落後的表現。很抱歉,這就是全中國各個保險市場的現實。香港保險市場,優缺點其實也很明顯。
  • 【乾貨】國內與香港保險對比與選擇(內附經紀人自己都買的經典產品推薦)
    香港保險的優勢,幾乎是地球人都知道了。
  • 內地電視劇和香港電影是怎麼聊保險的?
    財策君發現,在保險的看法上,內地電視劇與香港電影出現了較強烈的反差,可能與這兩個地區的相關理念普及差異有關。下面,我們看看差異在哪?不考慮……有道理,你先做方案,我再考慮。2. 保險不是買給你的,是買給你家裡人的。3. 在劫難逃了,幸好我有保險,房貸和孩子上學算有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