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的東西不敢要,太喜歡的人不敢在一起!人們受不了完美,也不信任完美!於是,就有了一種說法:太好的太好的東西不是好東西。因為太好的東西讓人感覺很不放心很不真實,得發現了缺陷,才覺得踏實、安全,靠譜。香港保險恰恰就是這個太好東西,優勢太明顯了,很多人會對此產生懷疑。我們先簡單說說香港保險的優勢,
①香港保險費率低,比內地保險平均保費便宜30%;
②重疾保險的保障範圍更廣;
③香港保險預期收益更高,分紅水平高;
④保障額度更高;
⑤香港保單有不可爭議條款;
⑥投保流程簡單,理賠效率高;
⑦除1年內自殺不賠,壽險理賠不問死因;
⑧香港法律體系嚴謹,有獨立的部門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嚴格處理理賠糾紛;
⑨離岸資產保護。
香港保險這麼好的東西,確實讓人不敢相信。那我們說說香港保險的缺點吧。
要取到真經,得行十萬八千裡。要想得到好的東西,是要經過一定的辛苦和努力的。往往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不是好東西,經過努力得到的東西,我們才會更加認可和珍惜。香港保險就是這樣的好東西,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必須要從內地來香港投保。以前經常說去香港旅遊順便再買份香港保險吧,現在應該說去香港買保險順便旅旅遊。香港保險好到,你必須為此專門飛香港,到底圖啥呢?那麼香港保險投保流程到底是怎樣的?投保人(保單持有人) 及被保人購買香港保險,必須親自到香港投保,如果是父母為不滿18歲的兒女投保,孩子無須來港。通行證、身份證和住址證明是必備的。在香港保險公司預約驗證然後繳費。要說流程也是挺簡單的。為了這麼好的東西,去趟香港,值!
再有就是來了香港投保,還要預約要排隊,就像買鋼琴黑一樣不容易啊,對來香港投保的朋友說聲:「你們辛苦了!」
首期保費在香港投保時直接刷卡就可以,借記卡或者visa、master信用卡都行。
香港保險建議年供的,保費會比月供便宜的。
續保不需要來香港。
香港保險公司秉承「嚴核保、寬理賠」之服務理念,只要投保時通過核保程序,理賠程序就非常簡潔而且易於實現,且無需要投保人親自赴港。按照理賠指引把理賠材料順豐快遞給你的理財顧問或者直接郵寄保險公司理賠部,通常一個星期至一個月出支票給你,在內地銀行託收,理賠效率非常高。如果有香港銀行戶口就更方便了。
太好的東西,總是受人嫉妒的,也需要正面接受質疑。香港保險就是太好了,經常受到攻擊的就是法律體制不同和中國法律規定大陸保險公司不允許倒閉而香港沒有。我們逐一分析:
香港法律秉承英國體制,有百年歷史,事事追求公正公平,在香港購買的保險,受到香港法律的嚴格保護,記住一定要來香港投保。香港對保險業的監管,非常嚴格。有專門的保險業監理處、保險索償投訴局、保聯、保險經紀協會、最後還有高等法院。可以說在保險公司的關鍵環節監管,包括保險公司的實收資本、償付能力、保險業務範圍規管和保險公司再保險安排等。此外,香港對保險從業人員的規管也是非常嚴格,其實不僅僅是保險業,香港很多行業從業資格都要求嚴格。要成為香港保險代理人必須通過幾門保險從業資格考試,通過哪些考試就可以做哪些業務,而且每個代理人必須持續的學習,每年必須完成足夠的學分。
2017年,暢談香港保險的17項優勢匯率優勢,隨著川普上臺,美國加快加息步伐,美元必將持續升值,人民幣貶值壓力很大,因此配置美元資產,刻不容緩,請從香港保險開始,而且在香港資金可以合法地自由進出香港。
高保額,壽險保障額比內地高30%以上。
低保費,香港保費率比內地低兩三成。
內地分紅型人壽保險的預期收益率普遍比較低,內地保險公司目前的投資渠道還很狹窄,只能靠提高保費來保障收益,轉自香港保險圈。
香港保險公司全球性運營,投資項目、地區、資金總額,皆比內地保險公司大,香港保險公司在世界各地投資回報潛力具大的項目,從而為客戶賺取較高的回報。
香港人壽保險,涵蓋若干內地不保項目,比如愛滋病,更全面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投資儲蓄方面,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投資產品開發得尤其充分,保險類投資產品投資基金選擇更多,可以實現保障與投資兼備。
內地普遍只包括約40~50種左右疾病,而且原位癌等特殊重疾需要接受治療才能賠付。香港的危疾保障包括了100多種疾病,而且保費卻比內地低,轉自香港保險圈。
香港保險公司根據住院發票和醫生報告進行理賠,同時提供終身的全球保障,無論投保者是旅遊還是留學到世界其他地方,發生疾病或者意外而住院,都可以理賠。香港醫療保險,亦不會規定客戶不能使用進口藥品。
香港保險公司實行「嚴核保,寬理賠」的經營理念。保單條款更注重保護客戶的權益,理賠程序更是簡單、快捷、可靠。
內地:新《保險法》中,「不可抗辯條款」的規定過於籠統,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偏離「不可抗辯條款」的立法宗旨,並影響其實際運用。
香港:由保單生效日起記,當受保人在生期間保單已持續生效超過2年後,除非保單是欺詐性所得,否則香港保險公司將不會爭議受保人人壽保障的有效性。
香港沒有資產增值稅及遺產稅。購買香港保險可以避稅,購買香港人壽保險,如投保人身故,受益人所得的賠償是免徵遺產稅的。
內地:40歲以下,重疾保額超過50萬或壽險超過80萬均需體檢。
香港:不需要進行體檢的投保額要遠遠超過內地。
如40歲人士,人壽或重疾投保額400萬港幣一般不需要體檢。
投保時,需要如實申報自己的身體狀況,將加快核保效率。
香港的保險業擁有超過170年歷史,在香港這個自由競爭的經濟體系中,保險公司更具國際競爭力。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可為客戶做出妥善的財富管理及投資選擇。
香港保險公司林立,競爭激烈,通過更專業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客戶,而非返傭等惡性競爭。香港保險持牌人必須經過嚴格的資格認證考試,並且需要持續的學習,每年必須完成12個學分,而且香港保險的持牌人流動性低,誠信不誤導。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其保險監管體制以高效率、高透明和嚴格聞名於世,而健全的法制,也最大程度的保護客戶的利益。
香港的《個人資料隱私條例》要求所有保險公司對客戶的資料絕對保密,所以購買香港人壽保險,隱私問題完全不必擔心。香港保險是離岸資產保障的最佳途徑。
在香港,保險本身就是有效的財富管理工具。保險產品在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功能已經變得相當完善,不再局限於單純的身故賠償。憑藉保險,可以幫助客戶實現不同的人生目標。香港保險圈。
香港保險業是區內第二發達的保險市場,僅次於日本,其發達程度及完善的監管體系,令客戶可以安心享受優質的服務。
香港保險,具備綜合性財富管理,多元化財富增值方式,可以通過香港保單貸款,保費融資,靈活融資管理。
香港保監處將於2017年1月1日正式施行「指引十六」:《承保長期保險業務指引》(GN16 – Guidance Note on Underwriting Long Term Insurance Busines)。GN16實施後,保險公司將被要求在自己的主頁上公布分紅保單的紅利實現率及過往派息記錄,同時需要說明分紅的計算方法。
現香港友邦、中國人壽(海外)、大都會、富衛人壽、香港人壽、滙豐人壽、安達人壽等各家保險公司均已將紅利實現率公布在其官網。各保險成績如何,一目了然。
2017年香港保監局將成立。保監局的政策目標,是確保保險業的規管架構與時並進,以促進保險業的穩健發展,為保單持有人提供更佳保障,以及與金融監管機構應在財政和運作上獨立於政府的國際做法看齊。
而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投訴局)於2013年5月1日起,將處理索償服務範圍擴大至內地居民,為保障內地居民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途徑和保障。從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可裁決的賠償限額,由原來80萬港元上調至100萬港元。
手持人民幣時損失多少是一回事,早把人民幣拿到境外美元投資賺了多少是另一回事,所以做任何投資改變都需要快!準!狠!各種限制界定也是越來越麻煩。
在今天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年代,將自己置身事外不做任何有效的資產規劃和配置,不去了解更多世界大趨勢,你的資產在未來註定會大大縮水,做好財富保值增值值得每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