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瓊瑤阿姨崩潰的鼻胃管究竟有多「可怕」?醫生:真相是這樣……

2021-02-22 廈門廣電

最近,79歲的瓊瑤阿姨

因丈夫平鑫濤「失智」住院插鼻胃管一事

陷入和繼子女的糾紛

引發一片譁然

臺灣媒體所說的「失智」

正是俗稱「老年痴呆」的阿爾茨海默症

瓊瑤不僅激烈反對為丈夫插管

還貼出自己的生前預囑

表示自己將來不進加護病房

「不論什麼情況下,絕對不能插『鼻胃管』!因為如果我失去吞咽的能力,等於也失去吃的快樂,我不要那樣活著!不論什麼情況,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種維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種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連日來,79歲瓊瑤和平鑫濤子女通過發公開信的方式進行多番爭論。平鑫濤的兒子平雲指責瓊瑤多年前對自己母親和家庭的傷害,稱父親只是失智,而不是病危,雙方爭論的重點並非是插鼻胃管,而是「父親值不值得活下去」。

平鑫濤子女認為,瓊瑤真正在意的是無法接受父親失智,如果瓊瑤認為「沒有靈魂的肉」就不值得活下去,不如去安樂死,「既然如此,就請將父親還給我們吧,這是我們最沉痛的請求。」

5月2日晚,瓊瑤傷心地發表長文向平鑫濤子女和前妻道歉,決定將老伴交給繼子女,而且怕自己情緒失控,再也不會去看平鑫濤了,她稱「我的人生一敗塗地,書也不會再寫了。」

我那麼愛他,多麼希望把他接回家,讓他在我懷中死去,而不是靠著儀器維生……

那麼

讓瓊瑤阿姨談之色變的「鼻胃管」

真的那麼可怕嗎?

我們來看看醫生是怎樣解讀的

↓↓↓

這場摻雜著往日恩怨、家庭矛盾、老年病患的長期護理問題、不同生死觀等複雜元素的家庭紛爭,讓旁觀者很難講得清其中的是非曲直。

不過,對於引爆紛爭的導火索

讓瓊瑤阿姨談之色變的鼻胃管

醫生卻忍不住站出來,要為其正名!

5月3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科ICU副主任王豔紅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瓊瑤阿姨「不論什麼情況下,絕對不能插『鼻胃管』!」的說法,是對鼻胃管的誤解。

插鼻胃管,是為病人採取營養支持,可以說是維持生命之舉。儘管插管會增加病人的不適,但病人的獲益更大。尤其是吞咽功能受到暫時影響的病人,插鼻胃管後,只要狀態好轉,吞咽功能恢復,就可以拔掉管子自行進食。

如果家屬不加區分地拒絕插鼻胃管,就意味著讓病人失去正常的營養攝入渠道(腸內營養),是非常可惜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進重症監護室(ICU,即加護病房)的病人

十有八九要插各種管

的確如此~

這與重症監護室收治的病人的特點有關。進ICU監護的主要是各種急性危重症患者、各種器官衰竭患者、慢性疾病出現威脅生命的急性加重患者等。腫瘤終末期的病人原則上不是ICU收治範圍。而在符合ICU收治指徵的病人中,許多人需要獲得生命支持,包括氣管插管、鼻胃管、尿管和深靜脈置管。

插鼻胃管的病人中,最常見的是因各種原因導致的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機輔助通氣的患者,例如重症肺炎、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呼吸衰竭(重症肌無力)以及各種原因導致的吞咽功能受損的病人。 

和注射腸外營養素相比,鼻伺的營養支持方式有利於保持胃腸功能的正常運轉。胃腸功能受損會影響疾病的恢復甚至會導致病情的加重,不利於疾病的治療。因此,對於吞咽功能受到嚴重影響的病人,只要病人的胃腸功能基本正常,醫生都會首選插鼻胃管。

▲鼻胃管(如圖)是一根長約120cm釐米的軟管,根據患者身高不同,置入的深度不一,大約50-60cm。使用時,需要從鼻孔送入,經咽部到食管,末端探入胃部。

鼻胃管不屬於侵入損傷性治療手段。在技術嫻熟的醫護人員幫助下,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痛感,但較為敏感的人,會有噁心、嘔吐等不適反應。

插鼻胃管並不代表著治療失去希望。王豔紅說,她見過患重症肌無力的病人,因吞咽肌麻痺,吃飯時因食物碎渣嗆入氣管,引發了肺炎。在肺炎治療期間,為避免他在進食時再度發生誤吸,同時為了保留他的消化功能醫生給他插上鼻胃管。當幾天之後,這病病人度過急性期,順利拔管,轉出ICU。

同樣地,為呼吸功能衰竭的病人進行氣管插管以改善通氣,為預防尿瀦留而插尿管導尿,採取深靜脈置管為病人補液、治療、監測循環情況等,這些舉措是病人重獲生機的基石。

ICU的治療原則,是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拉一把,助他們度過難關。」王豔紅指出,很多人把進ICU當做「一腳踏進鬼門關」。的確如此,ICU成為許多人生命歷程的終點。同樣是在這裡,生命的頑強也展現得淋漓盡致,很多人最終轉危為安。

病情決定了治療方案,當治療還有轉機

為什麼不給生命一個機會?

王豔紅指出,首要的原則是根據病情

尊重病人的意願

以痴呆患者為例,痴呆並不等於病危。患者失去的是記憶,隨著病情進展,也會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然而,「失魂」並不代表病人失去了對活著的渴望。家屬不能以愛的名義,剝奪患者求生的意願。

王豔紅曾經見過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因患脊髓側索硬化影響呼吸功能,被收入ICU治療。老人年輕時曾做過護理工作,上了呼吸機後,她想要放棄治療。家人尊重她對生命的選擇。然而,就在將要放棄的關鍵時刻,老人的病情出現轉機。病情穩定後,醫生問她的想法,因上呼吸機,口不能言的她寫字示意:「不想放棄,我還想活」。

近年來,一些人主張,為了尊嚴,在病危關頭放棄最後的搶救。王豔紅指出,對於那些治療已無意義,例如腫瘤的終末期以及無法解除的急慢性器官衰竭的病人,終止無謂的搶救,的確是一種解脫,可以讓病人有尊嚴地離開。隨著社會觀念的進步,做出這樣選擇的病人家屬比多年前有所增加。

從這個角度來說

像瓊瑤阿姨那樣在清醒狀態時做出「生前預囑」

或許能為子女和親人解開「情感枷鎖」

如果是你的親屬遇到這種問題

你會怎麼辦呢?

綜合整理自廣州日報全媒體及網絡

編輯/瑞芳

責編/燏華

暱稱

微信號

暱稱

微信號

廈門廣電

xmgd2015

廈門新聞廣播

xmfm996

廈門電視臺移動電視

xmdstydds

廈門交通廣播

xmjtgb

廈門音樂廣播

xmyygb909

閩南之聲廣播

mnzs1012

廈門衛視

xmstar2005

廈門雨桐

xmyt909

(廈門廣電出品 轉載請註明來源)

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

同意點讚↓↓

相關焦點

  • 讓瓊瑤阿姨崩潰的鼻胃管究竟有多「可怕」?
    連日來,79歲瓊瑤和平鑫濤子女通過發公開信的方式進行多番爭論。平鑫濤的兒子平雲指責瓊瑤多年前對自己母親和家庭的傷害,稱父親只是失智,而不是病危,雙方爭論的重點並非是插鼻胃管,而是「父親值不值得活下去」。
  • 最新進展|為夫插鼻胃管,瓊瑤「含淚投降」
    來自臺北的最新消息,在作家、也是麻醉科醫生侯文詠的勸說下,瓊瑤最終妥協,但自覺愧對丈夫的心願,還萌生了跳樓的念頭。事件回顧臺灣知名作家瓊瑤的丈夫——79歲的平鑫濤先生罹患血管型認知症,已住院一年多。瓊瑤深知丈夫的生命主張,也深知丈夫無法康復,不忍讓他插鼻胃管,還因此與三個繼兒女鬧翻。
  • 瓊瑤含淚為夫插鼻胃管 覺背叛老公萌生跳樓念頭
    溫馨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歡迎投稿、爆料 請聯繫QQ:74010商務贊助 請聯繫QQ:80002230   80004519瓊瑤含淚為夫插鼻胃管據臺灣媒體5月1日報導,知名作家瓊瑤日前透露丈夫平鑫濤罹患血管型失智症,已住院1年多,她也在臉書抒發這段時間的煎熬,因深知他無法康復,不忍心讓他插鼻胃管,還因此和繼子女鬧翻,不過在作家、也是麻醉科醫師侯文詠的勸說下,她妥協了,但自覺背叛老公淚崩,連說一百個對不起,還萌生跳樓念頭。
  • 瓊瑤面對丈夫平鑫濤罹患重病:含淚插鼻胃管,其實這違背她的內心
    瓊瑤日前透露丈夫平鑫濤罹患重病,已住院1年多,因深知無法康復,瓊瑤不忍心讓他插鼻胃管,因此和繼子女鬧翻。
  • 瓊瑤緣何一夜崩潰
    爭吵之後,加工活著是否有意義的問題,變成了小三上位是不是理直氣壯的問題。瓊瑤最後說:「我被敲醒了,對不起他們,對不起他們的媽媽,我的人生一敗塗地,書也不會再寫了。」她的棄甲,會不會給一些人帶來覺醒?她的崩潰,會不會給社會意識帶來一點改變? 仍然祝福瓊瑤阿姨,祝她早日恢復平靜、安度晚年。畢竟她的一生,是傑出的、不平凡的。願她了悟生死之外,了悟愛情!
  • 平鑫濤,你讓瓊瑤快失去愛情了,她痛不欲生
    ▲瓊瑤公開信截屏當時,甚是奇怪瓊瑤阿姨為何突然發表這樣的東西。就想著靜候一番,一定有後續進展。果然,事情是有原委的。三個兒女,就用充滿敵意的眼光看著我,說:「如果插了鼻胃管,就不會讓爸爸吃這麼多苦,藥可以從鼻胃管裡灌進去!」我不能背叛鑫濤,我必須勇敢,我必須堅持!我說:「上次插了鼻胃管,靜脈注射也一直打到出院!何況,上次他是有希望好轉的,這次,他是根本沒有希望好轉的!你們再去問蔡佳芬醫生,她已經告訴我,就算沒有大中風,失智就是百分之百沒有希望的!
  • 79歲瓊瑤含淚發文:不再相信愛情 我的人生一敗塗地
    在是否插鼻胃管來維持生命的抉擇上,支持尊嚴死和安樂死的瓊瑤與子女發生了衝突。雙方更是在臉書上隔空交火,對病人究竟是病危還是失智問題上各持己見,但背後可能是雙方積怨多年的難言之隱。                            據臺灣媒體報導,知名作家瓊瑤2日晚間在臉書發表寫給繼子女平瑩、平珩、平雲的公開信稱:「我向你們三個認錯,我錯了!
  • 瓊瑤寫給繼子女的道歉信
    瓊瑤日前公開遺書,倡導「尊嚴死」,原來都是因為見了臥病在床的丈夫,她不忍對方承受插鼻胃管的痛苦,但繼子女卻堅決要讓爸爸插管,並要她打電話給侯文詠,因為侯文詠曾是她的「家庭醫生顧問」,有疑難雜症都會找他諮詢一下。侯文詠建議她插管,「鼻胃管是很普通的東西,等到他病好了,一分鐘就可以拿掉的,你為什麼不插呢?」
  • 「瓊瑤劇」的女主角叫……瓊瑤?!
    【一封沉重的公開信】瓊瑤阿姨:自從3月12日您發表寫給中維、琇瓊的公開信後,這一個半月來一路看您的發文,心情也從一開始的體諒與理解,逐漸轉變成心痛與不解。儘管您在文章中所述有許多地方跟事實有所出入,基於我們對於父親的尊重,一直隱忍至今。
  • 小編與瓊瑤發起的在線投票結果一致,然瓊瑤阿姨宣布永久關閉臉書(附全文)
    作了一個「假如您高齡失智,終於,有一天醫生要為您插鼻胃管方能進食,您的選擇是」的投票調查,截止目前,後臺一共收到1800人的投票(感謝大家參與!)養老網公眾號後臺的投票人數由於小編設置的是多選題,前臺的投票數實際為2045票,多出的兩百多票大概是第二三項選擇不插管和希望能安樂死的人有重合,這兩項一共佔了百分之九十一,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
  • 娛樂|79歲瓊瑤含淚發文「我錯了,請你們饒了我吧!」 老年痴呆丈夫交給前妻子女:我不再相信愛情
    日前,「瓊瑤含淚為夫插鼻胃管」登上微博熱搜,大致信息為瓊瑤丈夫已患病住院一年多,且無可能康復。在是否插鼻胃管來維持生命的抉擇上,支持尊嚴死和安樂死的瓊瑤與子女發生了衝突。雙方更是在臉書上隔空交火,對病人究竟是病危還是失智問題上各持己見,但背後可能是雙方積怨多年的難言之隱。瓊瑤(2日)在臉書發表寫給繼子女的公開信。
  • 插管之爭後,瓊瑤做了個「無情冷酷」的決定!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女作家瓊瑤日前為了失智丈夫平鑫濤是否插鼻胃管治療,與三名繼子女產生分歧,最終同意讓平鑫濤插了鼻胃管。
  • 瓊瑤阿姨髮長文認錯,一輩子都活在瑪麗蘇的愛情裡真的好嗎?
    如果我說過那些話,你們怎麼沒有把父親接回,到四百多天後才提出來?如果我說過那些話,怎麼每次出國旅行的是你們?而我始終守在臺北?人在做,天在看,不要如此殘忍和惡毒!你們畢竟是鑫濤的孩子!自從他2002年生病後,身體就不好了,是我在每天照顧他!他能如此長壽,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把你父親送到H醫院,是因為它是一家有規模的醫院,有各科醫生,會照顧得比較周到,總比送到安養中心好。
  • 瓊瑤發文「告別粉絲」:一夜之間成眾矢之的,已萬箭穿心傷痕累累
    關於瓊瑤於繼子女的這場紛爭,小文一直有報導↓↓79歲瓊瑤突髮長文交代後事:不要勉強留住我的軀殼「我快撐不下去了!」瓊瑤阿姨含淚再髮長文:我那麼努力,你連一個笑容都不給我!"不再相信人間有情"…瓊瑤哽咽宣布:將重病丈夫交給子女,"再也不會去看他了"
  • 告別長期留置鼻胃管,我們有新招!
    以往常用處理方法是長期留置鼻胃管,甚至行有創置管技術:胃造瘻術或空腸造瘻術。長期留置鼻胃管還有以下一系列的併發症:皮膚黏膜潰瘍、呃逆、反流造成肺部感染,加重病情,進一步威脅患者生命。    吞咽障礙患者告別鼻胃管有新招!高州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開展間歇性管飼啦!
  • 瓊瑤宣布將生病丈夫移交給繼子女,愛情至上的她終於放棄愛情了?
    關於老公平鑫濤的養老問題和要不要安樂死,瓊瑤和繼子繼女掀起了一場撕X大戰。這場撕逼大戰的重點即:平鑫濤生病住院痛不欲生,瓊瑤想讓老公安樂的死去。而平鑫濤的兒女們卻堅決反對,不願讓父親在還有生命跡象時就放棄治療。(要不要插鼻胃管)
  • 被「厭惡」的鼻胃管,其實有著救命的作用,為何這麼多人反感呢?
    「不論什麼情況下,絕對不能插『鼻胃管』? 對於插胃管這件事,總有人不太理解,也不能夠介紹搜。其實在老年病患長期護理中相當常見的事情。 但面對家人不理解,病人不接受,胃管總是「插」不進去。
  • 鼻胃管固定不牢麻煩多?教你一種改良固定法~
    留置鼻胃管是臨床護理常用的一項操作技術,它能通過胃管向適應症的患者提供食物、水分以及藥物治療,還可通過胃管進行洗胃、胃腸減壓、PH值檢測或胃液分析。護理中,需注意避免胃管脫出引起的各種併發症及胃管汙染。因此,醫護人員在確認鼻胃管已插入患者體內至適當位置後,需對留置在人體體外部分的鼻胃管做妥善固定,以防止鼻胃管打折或者脫出體外。
  • 擺脫鼻胃管--讓吃飯變得簡單
    傳統方法就是留置一根長長的胃管,長期留置胃管不僅不舒服,而且特別不美觀。絕大多數患者及家屬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管子什麼時候能夠拔掉?」       2017年10月,我們科室引進了間歇性經口至食管管飼胃腸營養法(IOE)技術,該項技術完全代替了留置鼻胃管,徹底改變了吞咽障礙患者長期留置鼻胃管的局面,而且操作簡便,對於患者和家屬來說,簡單易學,
  • 瓊瑤丈夫平鑫濤去世,「永別了!我愛!」
    文中她回憶道,5月8日平鑫濤便住進加護病房,當時情況還好。「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有個聲音,在反覆低語,鑫濤,放手吧!不要再被這些管子和器具折磨了!」直到5月23日,平鑫濤的情況急轉直下。最後三個小時,瓊瑤一直握著平鑫濤的手,「鑫濤,你解脫了!我,也放下了。」並在文末寫到,「永別了!我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