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在即,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條門頭溝精品遊玩線路,既可以躲避人山人海,又可以不出北京,保證你滿意!
京西古道佔地1.5平方公裡,道路多而且長,主要為古代商運道、軍用道、香道。亙遠的古道蜿蜒盤旋,日久年深,構成了無與倫比的與大自然相偕的人文奇觀。行走在京西古道不僅可感受自然的鳥語花香,還能了解曾為產煤大村的轉型之路。
主要景點
古道博物館、牛角嶺關城、蹄窩、老爺廟、書畫院、小塘壩水景、古道茶棚、鐵匠鋪、真人CS陣地、玻璃棧道等。
另外,離景區不遠的地方還有馬致遠故居,愛吃的朋友還可以路過韭園村的時候捎回點醬菜,很知名喲!
住宿:古道酒家
水峪嘴村的飲食接待中心,有多間客房,打開窗戶即是永定河的美景。
參考價格:標間100元高端民宿
美食
到京西古道景區可以品嘗到獨有的、正宗的、特色馬幫宴,感受馬幫文化。馬幫宴,延續了古代商旅們的習俗,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以涼拌菜、燉菜為主,配以菜糰子、家常餅、軋餄餎等主食。
參考價格:人均價格40-80元
出行交通
自駕線路:
走阜石路(蓮石路)到石擔路,至隴駕莊,再行到水峪嘴村京西古道景區。
公交路線:
乘坐890路(北京西站南廣場➝下葦甸)、929路(蘋果園➝木城澗)、892路(蘋果園➝齋堂),到隴駕莊站下車南行500米,過水峪嘴橋即到。
神泉峽景區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炭廠村,景區總面積4平方公裡,海拔最高1200餘米,植被茂盛,峽谷曲折蜿蜒,河水幽長碧綠,山崖險峻,泉水與峽谷縱橫交錯,匯集而下,故名神泉,是京城難得的生態野趣休閒勝地。
主要景點
柳溪湖、柳溪橋、迎賓石、九龍橋、神泉茶坊、飛來瀑、水簾、山楂樹之戀、映月潭、觀景亭、棧道、紅石谷、仙潭、神泉、古炭窯等。
住宿
附近有天仙閣農家院、惠澤農家院等
參考價格:100元/間
美食
可以到一公裡外的玫瑰谷,品嘗玫瑰扣肉、炸玫瑰、玫瑰餅、玫瑰雞蛋等玫瑰宴。
參考價格:人均50-90元
出行交通
自駕路線:
走阜石路上109國道路(506廠右轉),到達上葦甸路按路標行駛即到。
公交路線:
乘892/929路公交車 「下葦甸站」下車,打車到炭廠村。
這個五一您還可以和「非遺」來一次親密約會,到門頭溝區妙峰山傳統民俗廟會逛逛。在這個為期15天的party上,您不僅可以欣賞到上百檔民間花會表演,還可以免費領取 「福」字饅頭,寓意帶福還家。
住宿
附近有普拉託休閒度假小鎮等特色休閒住宿場所
住宿價格以商家標註為準
美食
可以到大四合院農家院等附近的幾個餐廳嘗嘗玫瑰宴、玫瑰餅、玫瑰醬、黃面年糕、黃面驢打滾、自採野山菇、滷水豆腐、應時野菜、野兔、野雞、獾肉、羊肉串、烤羊腿、烤全羊、虹鱒魚等特色美食
參考價格:人均50-90元
出行交通
自駕路線:
走阜石路上109國道門頭溝方向,按路標行駛即到。
公交路線:
乘坐892路澗溝村支線到澗溝村站下車
在這個假期,到寺院靜靜心賞賞花也是不錯的選擇。位於門頭溝區潭柘寺鎮的潭柘、戒臺兩寺是您不能錯過的理想選擇。
潭柘寺——帝都有名的寺廟之一,香火很旺。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築依地勢而巧妙布局,錯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點綴期間,環境極為優美。
戒臺寺——戒臺寺距離潭柘寺很近,以松聞名,其中活動松、自在松、九龍松、抱塔松和臥龍松,合稱戒臺五松。每當微風徐來,松濤陣陣,形成了戒臺寺特有的「戒臺松濤」景觀。戒臺寺還是我國北方目前保存遼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別的是保留了佛塔、經幢、戒壇等遼代佛教中十分罕見的珍品。
主要景點
潭柘寺——潭柘十景(平原紅葉、九龍戲珠、千峰拱翠、萬壑堆雲、殿閣南薰、御亭流杯、雄峰捧日、層巒架月、錦屏雪浪、飛泉夜雨)
戒臺寺——古松、遼代佛塔、經幢、戒壇等
住宿
附近有嘉福賓舍酒店等幾個集佛教文化主題客房和皇家養生素食為特點的佛教主題酒店。收費以酒店標價為準。
美食
在嘉福賓舍等幾處都可以吃素齋,也可以到山下農家院吃
參考價格:人均90-120元
出行交通
自駕路線:
市區出發,可在五孔橋沿阜石路西行走108國道可直達潭柘寺、戒臺寺
公交路線:
乘931、948路潭柘寺、戒臺寺站下車直達
靈水村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蹟眾多,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這裡空氣品質好,負氧離子極高,環境優美。而且人傑地靈,在明清科舉制度下,這裡產生過22名舉人,2名進士。2013年湖南衛視親子類節目《爸爸去哪兒》就是在此拍攝,曾經明星們住過的房子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住宿
推薦住宿:東來順四合院農家樂等
這裡有多家客棧民俗,房間收拾得很乾淨。人均100元左右
美食
來到這,幾種特色小吃不可不品嘗
水飯粥:是京西齋堂川特有的稀飯,很多有泉水的村子都能做,但是只有齋堂川的水飯粥最好吃,也最有名。其原因在於水——它只能用當地的井泉水製作。儘管水飯粥略有酸味,但從來不腐不餿,被當地人稱為「齋堂酸粥」或「齋堂餿粥」。只有在夏天,才能夠品嘗到,供不應求。
炸油香:齋堂的炸油香,不同於老北京傳統的炸油條,製作時摻入適量磨的極精細的玉米面,其他配料的配比要恰到好處,除此之外,最關鍵的是油,一定要用核桃油和杏仁油,炸油香的面,一般切成較規則的長菱形,長約三寸許,把其放入油鍋時間越持久方為最好(把握火候),油香必須鼓脹泡起,。這樣炸出的油香可謂是觀之,顏色漂亮,食之,香脆可口。
出行交通
自駕路線:
走門頭溝109國道,在109國道王平與河北交叉口處,選擇王平方向。沿109國道一路行駛,經河南臺、雁翅到達齋堂,見一路標指向靈水村右轉,再走四公裡即到。
公交路線:
乘坐892路車,在「靈水舉人村路口」站下車,再向裡步行3公裡即到,或是在當地包車前往(892路發車時間:起點站首末車時間為07:00-11:50,終點站首末車時間為09:50-15:40)。
爨底下,是個遠近聞名的古老的村落,據史料記載成村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雖經數百年風雨滄桑,卻依然保持著它原有的風貌,實屬難得。全村坐北面南,依山而建,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有76套,住房656間,全村的原住民不到200人。有意思的是,這個村子所有的人家都不關門,遊客可以隨時從這家人家串門到那家人家,而主人都會以禮相迎。
住宿
爨底下村共有50戶民俗接待戶,房屋600餘間,遍布全村。大部分為清後期所建(少量建於民國時期)的四合院、三合院。住宿分為兩人間,三人間,多人間等,雙人間根據裝修等配套設施的齊全價位也不相同(節假日不接受預訂,早去早定)。
美食
這裡的幾十家農家樂幾乎都提供柴雞燉山蘑、炸燜小魚、小蝦、人情菜、曲曲菜、炸花椒芽、炸香椿魚、燉野兔、豬肉燉豆角、肉炒木蘭芽、香椿攤雞蛋、肉炒厥菜、亂燉、沙鍋類、炸杏仁等農家特色菜。
出行交通
公交+計程車路線:
坐892到齋堂,共39站地,兩個小時到達齋堂,到爨底下村需換乘計程車。
自駕路線:
沿109國道行至84.9公裡處下國道,前行5公裡即到。(有路標「爨柏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