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成材?厚臉皮、沒心沒肺反倒成了優勢

2021-01-17 豌豆媽媽育兒

什麼樣的孩子更容易成才?一直以為那些好勝心強的孩子更容易成才。

朋友家的孩子好勝心強,做任何事情都要衝到第一個,有次兩個孩子一起玩,朋友家孩子沒有跑到第一名,孩子氣憤的站在一邊哭泣。

我們家的姑娘正好相反,凡事總是不喜歡去爭執。有一次英語興趣班上,男生和女生在課堂上比賽,女生們輸掉了比賽,各個哭得梨花帶雨,我家姑娘一點沒哭。事後問她你沒哭,她答:輸了就輸了,我才不要哭。

對於孩子們的表現,我更看好朋友家的孩子。

直到最近,自己看了渡邊淳一的《鈍感力》,對孩子的看法完全改變。

如果說,哪種性格的孩子更容易成才,和好勝心強的孩子相比,有鈍感力的孩子更勝一籌。

那些遲鈍的人更容易成功

在渡邊淳一的《鈍感力》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在成為文學創作者之前,有十年的外科醫生生涯。在十年的外科醫生生涯中,一位同事讓他印象深刻。

剛畢業的時候,教導渡邊淳一的教授是一位後起之秀,醫術十分的高超。只是有一點令人不夠滿意,那就是在做手術的時候,這位教授總是習慣於斥責那些協助他的部下。

本來以為作為教授的第三、第四位助手,渡邊淳一經常被訓斥是常事。沒想到比自己高三屆,作為教授的第一助手的學長,被訓斥的更多。

正常人經常被訓斥,心中都會生出厭煩的感覺,但是這位學長恰好相反。戴著黑框眼鏡,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不管如何被訓斥,都只說「是、是、是」,一副老好人的樣子。

但是讓人驚訝的是,十幾年後,這位經常被訓斥的學長,醫術精湛,更是當上了大醫院的名醫。

對於教授的訓斥,這位學長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反而每一次訓斥,都讓他的醫術向教授邁進。

相反,那些對別人的批評過於敏感的人,反而離成功的道路越來越遠。

《鈍感力》中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渡邊淳一剛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新人作家們經常聚會,有一位特別有才華的年輕作者,只要看過他刊登在報刊上的文章,就能了解這位作者的才華。

新人作者因為沒有名氣,經常是等待著編輯打電話來約稿,有時候花費心血寫的稿子會被退回或者要求修改。

對於普通作者來說,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渡邊淳一就會借酒消愁,喝醉清醒之後再次開始努力。不過對於這位非常有才華的年輕人來說,這普通的經歷卻成為了致命的打擊。

經常收不到編輯的回覆,這位作者開始消沉。一旦有編輯打來電話詢問,也是一副消極的樣子,久而久之,這位有才華的年輕人逐漸消失在作者圈中。

兩個新人,兩種結局,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們面對外界消極環境的心態。

這位醫生選擇了忽視外界的負面信息,新人作者恰好相反,極強的自尊心,反而讓外界的環境影響到了前途。

因此,渡邊淳一說,在各行各業取得成功的人們,當然擁有才能,但在他們才能背後,一定隱藏著有益的鈍感力。

鈍感力,臉皮厚的孩子或許更易成功

「鈍感力」可解釋為「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傷痛。

和敏感的孩子相比,那些臉皮厚,反應遲鈍的孩子,或許他們更容易取得成功。因為他們身上的「鈍感力」。

這種鈍感力,是我們對外界負面信息的反應遲鈍,和好勝心強,敏感的孩子相比,反應遲鈍,厚臉皮的孩子,他們對外界的負面信息有著天然的抵擋能力。

如果你家孩子也有以下表現,別責怪孩子,他的潛力更大。

沒心沒肺的厚臉皮

孩子沒心沒肺,厚臉皮,這樣的孩子,不容易受到外界的負面環境幹擾。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沒心沒肺厚臉皮是一種缺點,你教育孩子,他還笑哈哈,看似一點都不往心裡去。

我女兒就是這樣的孩子,別人輸了比賽都會傷心,相反,她不會傷心,反而還會強調,這有什麼傷心的。

孩子看似沒心沒肺,不像別人有著那麼強的好勝心,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考慮,這樣的孩子,不容易被外界的負面信息所幹擾。能夠很快的投入到新的學習中。

相反,孩子好勝心過強,沉浸在情緒中一直出不來,反而很容易受到影響。

反應遲鈍讓孩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

那些反應遲鈍的孩子,他們反而對環境有著更強的適應能力。

生性敏感的孩子,新的環境會帶給孩子更大的壓力,因為敏感、好勝心強,孩子更容易感受到壓力。這種壓力有來自老師的,有來自同學的。

那些稍微反應遲鈍的孩子,恰好相反。

凡事總比別人慢一拍。對於環境的改變,他們更關注大的方向,會忽視掉細節。不管是對於老師還是對於同學,有鈍感力的孩子,都會主動過濾掉那些負面信息。

所以說,這樣的孩子,看似遲鈍,其實更容易適應環境的變化。

總能把諷刺化為動力這樣的孩子已經成功了一半

《鈍感力》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太太,每天都會穿著特別豔麗看起來並不合身的衣服去問渡邊淳一,這一身衣服怎樣。不管衣服好不好看,渡邊淳一都會回答:非常好。

本來可能是一句玩笑話,但是老太太每次都十分開心,久而久之,老太太已經把豔麗的著裝當成了自己的特色,每天都十分的開心。

朋友家的孩子,每次媽媽不管怎樣批評,兒子永遠都是一句:嗨,老媽說的真對。

孩子沉迷於踢足球,朋友說,踢球要能當飯吃,你以後就不用學習了。

沒想到兒子當真了,還對朋友說,自己就打算把踢球當做以後的職業生涯。不但說到還做到,而且非常刻苦的去練習。竟然進了少兒足球俱樂部。

當孩子能夠把外界的諷刺變成自己的鼓勵,這樣的孩子已經成功了一半。

渡邊淳一認為,想要成大事者,都要去覺察自身的鈍感力,如果本身有鈍感力就要倍加珍惜,如果沒有鈍感力,就要學會去培養自己的鈍感力。

回到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那些不夠敏感,有些遲鈍的孩子,本身具有更多「鈍感力」的潛力,與其批評孩子,不如發現孩子的鈍感力,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厚臉皮」的人更容易成功?
    回到職場上,我們不難發現,「厚臉皮」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來源 | 智聯招聘(ID:zhaopin-com)很多人對厚臉皮有著很大的偏見,認為厚臉皮就是貪圖利益、阿諛奉承、巴結上司。其實「厚臉皮」與這些功利性的詞彙有著本質的區別,反而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助力器」。心理學家分析,「厚臉皮」才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不是不要臉,而是「心房厚」。
  • 李玫瑾:孩子「厚臉皮」並非壞事,這類孩子的人生不會活得太累
    編輯:劉娜審核:貝貝豆一提到「厚臉皮」,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個貶義詞,用來形容厚顏無恥,怎麼也想不到和高情商的孩子有關係。然而,在《圓桌派》的節目中,李玫瑾老師對「厚臉皮」提出了新見解,講出了大智慧。厚臉皮的孩子優勢多多,家長別再瞎擔憂了一、「厚臉皮」的孩子適應性很強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壓力無時無刻不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想要儘快適應環境,「厚臉皮」可以發揮大作用。「臉皮薄」的孩子多數內心敏感,遇到一點小事就焦慮、不開心。有調查研究,現在患抑鬱症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年齡段越來越小了。
  • 別怕孩子臉皮「厚」,事實證明,「厚臉皮」的娃娃更吃得開
    這個時候就體現了「厚臉皮」的重要性,厚臉皮的孩子就不會為這些事情而煩惱,雖然有時候也會把父母氣得不行,但是「厚臉皮」的孩子長大後確實特別省事。抗壓能力強「厚臉皮」的孩子一般抗壓能力都比較強,是天然的「樂天派」。他們不會去理睬別人的看法,也不會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
  • 臉皮「不厚」,怎麼能「成事」?
    然而臉皮厚,並不一定是壞事,特別是在做事的時候,臉皮不厚,往往成不了事。做任何事都不是輕易能成功的,可能會需要求助別人,然而,求人總是需要放下身段和面子,如果顧及面子,臉皮不夠厚,很可能讓事情最終功敗垂成。畢竟,別人不欠你的,憑什麼要幫你。
  • 如果你不是臉皮特別厚,就學會尊重:如何對待臉皮特別厚的人?
    臉皮真的特別厚。臉皮厚從心理學上講,是有優勢的,我這個研究心理學的,被純粹的臉皮厚,還有性別優勢打敗了,算是。| 臉皮厚和軟暴力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區別呢?天才是什麼,就是恰到好處,臉皮厚度恰到好處,我呢,算是這種,薄厚適當,該薄則薄,該厚則厚,需要薄時候薄,需要厚的時候厚。當然,不能憑藉一次購物就斷定人家是軟暴力,也可能是天才,更可能的原因是我這,看著我是一個帥哥,就臉皮厚了,這個也有可能。
  • 李玫瑾:想讓孩子未來過得不辛苦,這3種「厚臉皮」要教他
    前幾天在某綜藝節目上,幾位老師對教育孩子展開了探討,李玫瑾教授指出,想讓孩子未來活得不辛苦,就要讓他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網友聽後評論:漲知識了。在人們的印象中,「厚臉皮」是一個貶義詞,通常被理解為「無恥」、「不要臉」。
  • 有以下四種表現的人,往往是臉皮很厚的人
    當一個人臉皮很厚的時候,做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任何方法都敢於嘗試,哪怕是一些很卑微的事情,他也願意去做。 當然,做一個臉皮厚的人,不等於可以「為所欲為」,不能做違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臉皮厚」是有限度的。 有以下四種表現的人,往往是臉皮很厚的人。
  • 厚臉皮是如何養成的?
    論一張厚臉皮的重要性,我們看看一下這兩位就全都明白了……劉邦:別人都是靠臉吃飯,你知道我是靠什麼吃飯的嗎?路人:靠啥?劉邦:我也是靠臉,不過跟別人稍稍有點不同,我靠的是臉皮夠厚!路人:你又是誰?朱棣:大明太宗路人:你就是殘害親侄兒,篡位奪權的那位?朱棣:放你的P!老子那是靖難,除佞臣,清君側!
  • 盤點動畫中的厚臉皮角色
    在很多熱血番當中,厚臉皮似乎已經成為了主角的基本配備。曾經有很多網友吐槽過如果熱血番男主的臉皮不夠厚是沒有辦法迎接那麼多狀況的。今天企鵝娘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動畫中的厚臉皮角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葉言 《王牌御史》聲優:沈達威】
  • 心理學:人活著,臉皮就要厚點,才容易成功
    人活著,臉皮就要厚點!這也不好意思,那也不好意思,那你怎麼好意思活著?臉皮厚的人夠自信,敢於勇往直前男人追女人,臉皮厚的比臉皮薄的佔優勢。想賺錢,臉皮厚一點,嗓門大一點,膽子再大一點,錢就譁啦譁啦進來了。
  • 你的臉皮有多厚??!!!
    點擊上方↑「飛迪曼」關注我們更多心理學乾貨&線上線下課程 「親愛的,堅強一點,臉皮厚一點」 「我不想要臉皮厚一點,也根本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到。」研究顯示,每個人的敏感程度不同,高度敏感者大約佔兩成人口。共感人通常被貼上「太敏感」的標籤,老是被說:「你別想太多了,就啥事兒沒有。」聽到這樣的話,共感人會感到更加難受和孤獨。從小到大,共感人並未因為生性敏感而得到呵護,反倒備受屈辱。由於無法和別人一樣過濾刺激,他們經常感到如坐針氈,容易精疲力竭。
  • 一條「厚臉皮」的英文合輯
    對一切「差評」無感,自動屏蔽掉他人的「鄙視」,還能一往無前,英文如何形容那些「厚臉皮」?快來圍觀吧!1. Thick-skinned 臉皮厚的a thick-skinned orange 厚皮的橙子,thick-skinned 用在人身上,指「厚臉皮」,反之「臉皮薄」可以說thin-skinned。
  • 那是因為你的臉皮不夠「厚」
    經過我多方研究查證,終於被我找到原因,原來會出現這種情況歸根結底是因為她們的臉皮太薄了,不夠「厚」。臉皮不夠「厚」,我們的皮膚屏障就特別容易受損,皮膚屏障受損皮膚就容易泛紅、發癢、乾燥……作為皮膚的「防禦城牆」,皮膚屏障是不是健康,非常影響一個人的皮膚狀態。
  • 「厚臉皮」的駐村第一書記
    高健是二道江區委宣傳部下派到二道溝村的第一書記,其實他本來臉皮挺薄的,一不好意思,臉就會「唰」一下變得通紅。高健來村的時間雖然不長,但他卻在駐村工作中練就了一副「厚臉皮」。說起來,「厚臉皮」的「厚」可不一般。
  • 如何練就厚臉皮呢?5個小技巧讓你越挑戰,臉皮越厚
    其實,練臉皮就是挑戰自己最害怕的事。有句話說得好,讓一個人成長就讓他去做他害怕的事,只要他敢於挑戰,敢於行動,他就算向前邁出了一小步。你害怕跟女孩說話,那你去專門找那些漂亮的女孩兒說話,聊什麼都行,哪怕她說讓你滾,你說,哎,你好嘞。然後換下一個。
  • 熱詞分享:「厚臉皮的人」用英文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時尚熱詞「臉皮厚的人」,俗話說:臉皮厚,吃個夠;臉皮薄,吃不著。那「厚臉皮的」的英文表達是:thick-skinned 厚臉皮的You do need to be thick-skinned to survive as a salesperson here.在這裡,銷售人員要想幹下去就必須臉皮厚點兒。
  • 戚薇節目談女追男不能厚臉皮,張翰霸氣回應:戀愛追人要什麼臉皮
    在這一期的節目中,有一個面向嘉賓的問題,那就是:「遇到喜歡的人要厚臉皮嗎?」。也就是說:女生追男生相比來說要更容易一些,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而嘉賓們的回答也都是朝這個方向說的,不過,節目中戚薇卻說,女生遇到喜歡的人可以去追求,但是不要厚臉皮!
  • 女追男可以厚臉皮嗎?戚哥說男最女更應該厚臉皮
    害羞大哥張翰覺得「情情愛愛的沒有那麼絕對」,「要是喜歡一個人都不要臉皮的」。這種大女主形象當然不會「厚臉皮吃的夠」,不過對於一般情侶就不一定了,大家覺得那評論區告訴大家?
  • 遇見喜歡的人要不要厚臉皮追求?
    遇見喜歡的人要不要厚臉皮追求?戚薇的觀點是:「分性別,男生可以厚臉皮追,女生不可以」張翰:「當你喜歡一個人,覺得他(她)值得(追),你要什麼臉皮」丁禹兮:「如果對方與你來電,那是佳偶天成,如果對方沒感覺,那就是騷擾」如果是你,遇見喜歡的人要不要厚臉皮追求呢?
  • 一個人要想變得越來越優秀,必須具備兩點:不斷學習和臉皮要厚
    除了不斷學習,還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或者說不可或缺的那就是臉皮要厚。臉皮比較薄的人一般很難有大的作為,反而臉皮比較厚的人做事的成功機率要高很多。就拿現在比較流行的自媒體來說,現在拍vlog的人越來越多,你看那些凡是有幾萬,幾十萬粉絲和播放量的博主,他們大多比較健談,臉皮也比較厚,臉皮薄的人不好意思在大街上拿個手機拍來拍去,也不好意思去別人店裡探店,在鏡頭前也不知道說什麼,而想要做好自媒體拍好vlog就得臉皮厚一點,在鏡頭前不害羞,在大街上不膽怯,在拍任何事物的時候也沒有不好意思去拍,所以臉皮厚的人大多自媒體都做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