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劇目引發思考

2021-01-13 金臺資訊

話劇《深海》

粵劇《紅頭巾》

山歌劇《白鷺村》

山歌劇《春鬧》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已於日前圓滿閉幕。本屆藝術節表彰了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其中話劇《深海》、粵劇《紅頭巾》獲得本屆藝術節的最高獎項——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大獎。對於這個結果,不少觀眾和評委認為「實至名歸」。這些文藝作品,不僅拿到了政府部門頒發的獎盃,也贏得了觀眾和評委的口碑。這背後,是院團精打細磨、孜孜以求的不懈創作。唯其如此,才能打造出我省勇攀文藝高峰的扛鼎之作。

口碑為《深海》《紅頭巾》拿下大獎做了最好 「宣傳」

廣東省藝術節創辦於1984年,是全國最早創辦的省級藝術節,是我省最高水平的專業藝術盛會、最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動。藝術節每三年舉辦一屆,始終以推動本土藝術創作、培養本土藝術隊伍為宗旨,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文化人開拓創新、勇攀藝術高峰的全過程。

本屆藝術節,由全國政協委員、廣州雕塑院院長、著名雕塑家許鴻飛為藝術節設計的獎盃「文藝女神」驚豔亮相。「文藝女神」頭頂花冠,雙臂展開——寓意廣東文藝創作的百花齊放。

事實上,本屆藝術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匯聚了來自全省的122個劇(節)目、60多場演出和一個展覽,涵蓋了粵劇、潮劇、廣東漢劇、雷劇、山歌劇等地方戲曲以及話劇、歌劇、音樂劇、舞劇、木偶劇等14個藝術品種。最終,話劇《深海》、粵劇《紅頭巾》獲得本屆藝術節的最高獎項——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大獎。一批堅守精神信仰高地、具有鮮明廣東特色、反映時代洪流、託舉中國夢、謳歌民族精神的作品備受肯定,亮出了廣東戲劇最硬氣的底牌。

話劇《深海》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故事原型。黃旭華原籍廣東省揭陽市,出生於汕尾市,曾在汕頭市讀中學。《深海》講述黃旭華隱姓埋名30載,帶領中國核潛艇研發團隊嘔心瀝血打造國之重器,為核潛艇研發事業默默奉獻的動人故事。

粵劇《紅頭巾》挖掘和展現了20世紀初佛山三水女性結群下南洋當「紅頭巾」謀生養家的特有歷史現象。「紅頭巾」不只是中國人海外發展的文化群體代表,更是中華民族被國際尊重的民族典型形象。

不少院團重頭作品的創作都是圍繞省藝術節舉辦的周期來進行。《深海》從2017年底開始籌備,今年6月在廣州友誼劇院首演,之後又赴上海國際藝術節、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所到之處一票難求。許多觀眾認為,「《深海》交織溫暖的情感故事和豪邁的英雄情懷,讓人感動。」

《紅頭巾》歷經3年打磨,今年8月底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首演,隨後在三水文化中心大劇場、佛山瓊花大劇院巡演多場,受到觀眾熱捧。「這部戲舞臺設計很有詩意,音樂和舞蹈結合流行元素,令人耳目一新。」有觀眾如此說。

可以說,《深海》《紅頭巾》最終被評上標準嚴格、寧缺毋濫的「大獎」之前,已接受了市場的考驗,觀眾的口碑為奪得藝術節大獎做了前期最好的「宣傳」。

獎盃的背後,院團精雕細琢出佳作

收穫獎盃和觀眾口碑的背後,是文藝院團對作品的精雕細琢、精心打磨。

話劇《深海》由廣東省話劇院創排。塑造一個現實中的英雄形象,在真實和藝術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是最大難題。為此,創作團隊先後前往汕頭、汕尾以及武漢、三亞等黃旭華院士的家鄉和工作地點採風,並向相關部門申請,經過8個多月的等待,終於與黃旭華院士夫婦面談。

經過對劇本的6次重大修改,最終,話劇《深海》圍繞「深潛300米」這一標誌性事件,展開黃旭華人生中的重要生活片段,臨摹出一顆拳拳愛國心。該劇導演黃定山稱,戲裡刻畫黃旭華在隱姓埋名的30年裡,對事業的痴迷、對國家的忠誠、對家庭的愧疚、對親人的思念。「這些複雜的情感,能讓人共鳴,最終又揭示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該劇曾在廣州、上海、北京三地舉行專家研討會,也在根據專家意見不斷打磨。在藝術節頒獎晚會接受記者採訪時,廣東省話劇院院長楊春榮透露,明年1月,該劇還將前往武漢演出,「到武漢演出比參加藝術節的展演還要緊張,因為是在黃旭華院士面前演出。」

《紅頭巾》再度展現了廣東省粵劇院雄厚的藝術力量,並再次引領粵劇大膽創新。劇本經過十幾稿打磨提高,主創找到了嶺南獨特的僑鄉文化,發現了足以彰顯民族思想的人文載體。該劇在傳統粵劇唱腔及表演身段之外,融入了現代舞、音樂劇、搖滾說唱以及佛山三水獨特的文化元素,整部戲有濃鬱的地方風格,像一首抒情詩,讓華人世代懷鄉戀土的生命情懷得到釋放。

該劇首演即大獲好評,有資深戲迷感嘆「近幾年看到的最好的一部新編粵劇。」但劇組仍不斷優化和調整劇情細節。在藝術節展演當晚,有「三刷」該劇的觀眾表示:「看這部戲就好像品酒,淺嘗與深品,味道不一樣。」

《紅頭巾》被認為是代表當前廣東戲曲乃至中國戲曲創作高度的一部優秀力作,雖然「出手不凡」,但會繼續打磨,希望越走越遠。

此次藝術節,榮獲大獎的兩部作品,在其他獎項上也斬獲頗豐。《深海》主創團隊有5位獲授「特別貢獻者」稱號,另有3位分獲優秀表演獎、優秀編劇獎、優秀音樂創作獎。《紅頭巾》主創團隊有4位獲授「特別貢獻者」稱號,另有2位分獲優秀編劇獎、優秀舞臺美術獎。這些榮譽稱號和單項獎涉及編劇、導演、表演、音樂、舞美、燈光等多個方面,顯示出大獎劇目的綜合創作實力非凡,同時也說明實力主創精打細磨方能「出好戲」。

「梅州現象」成熱點,關注植根於本土文化的編導人才

「梅州現象」是本屆藝術節備受關注的文化熱點。梅州總計獲得15個獎項,在全省遙遙領先。尤其是梅州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創作的《白鷺村》和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創作的《春鬧》同獲一等獎。一等獎戲曲組僅3個名額,山歌劇同一劇種獲兩個席位,小劇種撐起一片天。尤值一提的是,兩部作品的編劇、導演、作曲等核心主創和表演團隊都是梅州本土人才。

同為山歌劇,《白鷺村》聚焦美麗鄉村建設,將時代轉型變化的諸多因素,傾注於一對姐妹數十年的恩怨間;《春鬧》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用喜劇方式展示貧困與尊嚴激發人們改變生活的力量。這一切,都展現了梅州戲劇人不拘一格的創作思路。

在廣東省藝術研究所所長王煒看來,「衡量一個地區藝術創作水平最根本的要素是人才和作品,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人才。尤其在地方戲曲藝術創作上,植根於本土文化的編導人才更為重要。」事實上,從山歌劇《等郎妹》開始,近年來梅州本土的創作團隊一直在成長。

王煒表示,地方戲曲藝術人才的培養和成長,是全省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不是靠短期引進就能實現的,而「梅州現象」為全省文藝界在本土團隊的培養方面提供了經驗。

「『梅州現象』之所以成為業內讚譽的熱點,在於梅州作品的質地。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只有本土人才在自我的創作根據地上精心孕育才能出彩。」梅州市戲劇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表示,堅持用自己的人才隊伍是他們一直堅守的理念,「未來,梅州不僅要讓已經成熟的創作人走出去與『高手過招』,也要不斷請進一些優秀的藝術家幫我們『鬆土』,讓文化土壤保持肥沃的狀態。而當我們需要的時候,外出人員可以馬上回來打造品牌。」

「出戲」又「出人」,既要獎盃又要口碑,是文藝作品努力的方向。本屆藝術節上,舞劇《嶺南秋雨》,因創演單位廣東歌舞劇院曾打造獲得「文華大獎」的《沙灣往事》而引發追捧,一票難求;話劇《戰「疫」2020》在參加藝術節展演之前,已演出4輪共11場……潛心創作,精打細磨,廣東文化強省建設中的優秀文藝作品會越來越多,廣東文藝精品創作將勇攀高峰。(記者 張素芹)

相關焦點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6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發表致辭。頒獎晚會通過精心編排,將獲獎作品的精彩段落匯聚成一晚的華彩篇章,讓臺上臺下一同重溫了和本屆藝術節相伴走過的美妙時光。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 文藝女神閃耀南粵舞臺
    經過10多天的角逐,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近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發表致辭。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為宗旨,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先後舉辦了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評獎、美術作品評獎、小型舞臺藝術作品評選、十佳舞臺新秀評選、大型旅遊演藝作品評選、小劇場作品展演、基層院團特邀展、第十七屆廣東現代舞周等八大板塊活動,集中展示了近三年來全省藝術創作和演出的優秀成果,推出了一批新人新作,展現了廣東文藝的繁榮景象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開幕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於11月20日在廣東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入選的196件作品,匯聚了近三年來全省美術書法創作的佳作,可以說是廣東中青年美術書法作者創作水平的一個「觀景臺」。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 《深海》《紅頭巾》獲大獎
    2020年12月6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發表致辭。頒獎晚會通過精心編排,將獲獎作品的精彩段落匯聚成一晚的華彩篇章,讓臺上臺下一同重溫了和本屆藝術節相伴走過的美妙時光。
  • 粵劇《八和會館》將亮相第八屆羊城粵劇節和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粵劇《八和會館》將亮相第八屆羊城粵劇節和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 東莞6件作品入選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
    近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入選的196件作品,匯聚了近三年來全省美術書法創作的佳作,可以說是廣東省中青年美術書法作者創作水平的一個「觀景臺」。
  • 【直播】粵劇《八和會館》今晚亮相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將於11月20日至12月6日在廣州、珠海
  • 我市編劇創作的話劇榮獲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二等獎
    原標題:我市編劇創作的話劇榮獲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二等獎   近日,由我市國家一級編劇吳國珊執筆創作的中國首部抗疫紀實性大型話劇《「戰疫」2020》榮獲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二等獎
  • 廣東省藝術節見證文藝繁榮
    12月6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藝術節堅持以「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為宗旨,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先後舉辦了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評獎、美術作品評獎、小型舞臺藝術作品評選、十佳舞臺新秀評選、大型旅遊演藝作品評選、小劇場作品展演、基層院團特邀展、第十七屆廣東現代舞周等八大板塊活動,集中展示了近三年來全省藝術創作和演出的優秀成果,推出了一批新人新作,展現了廣東文藝的繁榮景象。
  • 廣東省藝術節盛大開幕!八大板塊精彩內容與你相約
    11月20日晚,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在廣州友誼劇院拉開帷幕。眾多嘉賓和觀眾共同觀看了開幕大戲——民族歌劇《紅流澎湃》。截至12月6日,122個劇(節)目、60場演出和1個展覽將與觀眾盛情「相約」。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江門片區美術書法大賽作品展」初評...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江門片區美術書法大賽作品展」徵稿啟事發布至6月28日截稿,共收到廣大作者的投稿272幅,其中國畫84幅、油畫56幅、水彩25幅、版畫26幅、漆畫9幅、雕塑8件、書法40幅、其他24幅。
  • 第十四屆省藝術節落幕 肇慶《青天之端》斬獲三項大獎
    日前,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現場表彰一批優秀文藝作品。肇慶精心打造的全國首部全景式包公題材大型原創廉政音樂劇《青天之端》斬獲三項大獎,分別獲得二等獎、優秀導演獎、優秀表演獎。據了解,在本屆藝術節中,經各地和省直有關單位遴選推薦,66個大型舞臺藝術作品、493件美術作品參加評獎。經本屆藝術節組委會組織初評、複評,共評出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大獎2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13個、三等獎12個、單項獎29個。組委會同時還評出了優秀導演獎、優秀表演獎等。肇慶共獲3個獎項。
  • 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開幕式腳本敲定 3大篇章11個節目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上獲悉,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將於11月8日—15日在泉州舉辦。作為亞藝節文化展演部分的重頭戲,開幕式演出初定於8日上演。目前,開幕式腳本、節目結構框架已確定,演出將圍繞「海之夢」,包含三大篇章11個節目,時長約80分鐘。
  • 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綻放」泉州,展現多元文化風情——
    11月8日晚,在燈光交織轉換中,40多名表演者手舉各國國旗進入舞臺中央,伴隨著動感音樂揮舞起來,現場氣氛迅速被點燃……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就在這場名為「海之夢」的大型演出中拉開帷幕。 本屆亞洲藝術節以「情系亞洲,逐夢海絲」為主題,凸顯亞洲風情、海絲風情,體現國家水準、閩南(泉州)特色,共設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交流對話、文化之都魅力、網絡亞藝節、主題公園活動等六大板塊。
  • 梅州戲曲的熱發展和冷思考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於日前圓滿閉幕,梅州喜攬15個獎項,取得了全省領先的喜人成績。尤其是山歌劇《白鷺村》《春鬧》花開並蒂。同一個市同一劇種在同一屆藝術節上拿下兩個一等獎,在省藝術節的歷史上是空前的。 這份榮譽,對梅州戲曲人而言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鞭策。 處處曲聲,濃濃戲韻。
  • ...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十五屆「山花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
    表演現場人民網濟南12月4日電 11月23日至25日,商河鼓子秧歌代表山東省在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參加了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十五屆「山花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作品初評展演活動,本次活動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國家級民間文藝交流活動
  • 廣東省藝術節落幕,肇慶《青天之端》斬獲三項大獎
    12月6日晚,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現場表彰一批優秀文藝作品。肇慶精心打造的全國首部全景式「包公 」題材大型原創廉政音樂劇《青天之端》斬獲三項大獎,分別獲得省藝術節二等獎、優秀導演獎、優秀表演獎。
  • 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即將晉京巡演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傳統文化及發展建設文化事業的重要講話精神,打造「全國高品質藝術院團」,推動我省文藝院團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向首都人民展示粵劇作為嶺南文化象徵的獨特魅力,12月中旬,廣東粵劇院將攜優秀劇目粵劇
  • 廣東省藝術節好戲連臺 演出排期來搶先看!
    由廣東省文化廳主辦,佛山、惠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協辦的第十二屆廣東省藝術節將於11月11日—23日在廣州主會場、佛山及惠州分會場同時舉行,共安排86臺參評參展劇目和特邀劇目(含藝術節各活動單元)參加演出(其中29臺參評劇目
  • 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開展複評 江門片區8件作品獲獎
    江門日報訊 (江訊)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複評工作於日前在廣東美術館舉行。本次複評共選出金獎5件、銀獎14件、銅獎20件。江門片區喜獲豐收,2件作品獲銀獎,1件作品獲銅獎,5件作品獲入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