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粵劇《八和會館》今晚亮相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2021-02-19 廣東粵劇院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將於11月20日至12月6日在廣州、珠海、佛山、惠州等地隆重舉辦,粵劇《八和會館》作為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大型舞臺藝術作品終評演出作品,將於12月3日19:30在佛山三水文化活動中心大劇場上演。屆時,將於703號直播間同步直播。

粵劇《八和會館》由廣東粵劇院出品,廣東粵劇院一團演出,著名編劇黃維若擔任編劇,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任總導演,國家一級導演莫非任導演,國家一級演員黃春強領銜主演,粵劇新秀李俐穎、黃新輝,以及國家一級演員冼鑑棠等主演。故事講述了清朝同治年間,一群粵劇藝人面對被朝廷禁演、亡行在即的絕境,堅強不屈,自愛自強,通過努力終將局勢扭轉,建立起粵劇藝人的行業協會,使粵劇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該劇曾獲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是廣東粵劇院近年重點打造的劇目之一。

(當晚演出由703號直播間全程直播,掃碼進入直播間)

策劃、總監:曾小敏

監製:徐光華 張晉瓊

統籌:陳志林  彭慶華  祝榮發  黃春強

藝術指導:蔣文端

  主創人員 

編劇:黃維若

總導演:丁凡

導演:莫非

導演組:彭慶華  黃春強  蘇國進  郭俊欣

劇組藝術輔導老師:葉兆柏  小神鷹  崔德坤

唱詞整理:馮敏儀 

音樂設計:卜燦榮 

唱腔設計:卜燦榮

擊樂設計:盧勁壯 

音樂配器:卜燦榮 關淑初 馮嘉寧

舞美設計:杜紹健 唐曉蘭 

視頻設計:黃宇 

燈光設計:張小璋 阮仕登 杜卓峰

服裝設計:尹小微

道具設計:陳華錦 

化妝造型設計:馮杏 陳修麗

音響設計:李志傑  李志偉

舞臺監督:祝榮發

劇務、場記:黃佳麗 

新  華 黃春強 飾       翠  屏 李俐穎 飾勾鼻章 黃新輝 飾       蛇公榮 洪梓鏵 飾桂  叔 謝偉新 飾      肥佬黎 黎  傑  飾靚仔森 玉  龍 飾       劉華東 冼鑑棠 飾瑞  麟 吳澤東 飾       瑞麟母 麥衛明 飾李福泰 朱建豪 飾       崩牙啟 樊觀華 飾小生倫 張昊然 飾       生鬼保 鍾翰寧 飾小德興 周忠廉 飾       小東生 李志航 飾

六國帥   丁  凡  林家寶  彭慶華  郭建華  劉建科  王燕飛  飾

推  車   蔣文端  芩海雁  飾

粵劇《八和會館》描寫了清朝同治年間,清政府對本地班禁戲「亡行」之後,以新華為首的年輕粵劇子弟於艱難困苦的絕境中,堅強不屈、矢志不渝,更兼學習領悟當時廣東改革創新的思想,終使得官府解除禁戲。粵劇由此復興而走向繁榮,而新華等更團結起廣大粵劇藝人,以創新精神建立起保障藝人權利,組織粵劇生產,和衷共濟、共存共榮的「八和會館」,使得粵劇發展進入到嶄新的階段。「八和會館」的創建,體現了廣府人在歷史大變革中開放包容、務實進取、敢為人先、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三年一屆的廣東省藝術節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作為全省最高規格的藝術盛會,是廣東省重要的文藝品牌活動,也是全省各地展示藝術創作成果和藝術人才的重要窗口和平臺。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將於11月20日至12月6日舉行。廣東粵劇院《紅頭巾》和《八和會館》入選大型舞臺藝術作品終評演出作品,分別於11月30日、12月3日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和佛山三水文化活動中心大劇場與觀眾見面。

疫情防控期間

廣東粵劇院粵劇藝術中心觀演守則

尊敬的各位觀眾:

       感謝您蒞臨廣東粵劇院粵劇藝術中心觀看演出!目前仍處於疫情防控期間,請您遵守以下觀演守則:

1、聽從工作人員的指引,進場前測體溫、掃描粵康碼;

2、請勿在大堂聚集,避免擁擠,有序進場;

3、進入劇場後,請對號入座,在觀演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4、請勿攜帶食品、飲料等進入場內;

5、演出結束後,請您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有序離場。

    祝您在廣東粵劇院粵劇藝術中心度過愉快的時光!

 廣東粵劇院粵劇藝術中心

相關焦點

  • 粵劇《八和會館》將亮相第八屆羊城粵劇節和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粵劇《八和會館》將亮相第八屆羊城粵劇節和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 《深海》《紅頭巾》獲大獎
    2020年12月6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發表致辭。頒獎晚會通過精心編排,將獲獎作品的精彩段落匯聚成一晚的華彩篇章,讓臺上臺下一同重溫了和本屆藝術節相伴走過的美妙時光。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 文藝女神閃耀南粵舞臺
    經過10多天的角逐,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近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發表致辭。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為宗旨,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先後舉辦了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評獎、美術作品評獎、小型舞臺藝術作品評選、十佳舞臺新秀評選、大型旅遊演藝作品評選、小劇場作品展演、基層院團特邀展、第十七屆廣東現代舞周等八大板塊活動,集中展示了近三年來全省藝術創作和演出的優秀成果,推出了一批新人新作,展現了廣東文藝的繁榮景象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劇目引發思考
    話劇《深海》粵劇《紅頭巾》山歌劇《白鷺村》山歌劇《春鬧》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已於日前圓滿閉幕。本屆藝術節表彰了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其中話劇《深海》、粵劇《紅頭巾》獲得本屆藝術節的最高獎項——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大獎。對於這個結果,不少觀眾和評委認為「實至名歸」。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6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發表致辭。頒獎晚會通過精心編排,將獲獎作品的精彩段落匯聚成一晚的華彩篇章,讓臺上臺下一同重溫了和本屆藝術節相伴走過的美妙時光。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開幕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於11月20日在廣東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入選的196件作品,匯聚了近三年來全省美術書法創作的佳作,可以說是廣東中青年美術書法作者創作水平的一個「觀景臺」。
  • 粵劇《八和會館》主創粵西採風
    周豫 攝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粵劇藝人鄺新華等人的組織下,粵劇八和會館在廣州成立。八和會館作為當時廣東全省粵劇行業的中心機構和藝人集中地,其建立在粵劇發展史上起著裡程碑的重大作用。清光緒年間,粵劇藝人鄺新華經過十餘年經營,經清政府允許,成立了粵劇藝人行會組織八和會館,粵劇在經歷了30多年的劫難之後,最終重又起色。  可以說,八和會館是粵劇藝人的精神祖屋,而它的成立也帶動了香港、新加坡、美國舊金山等地成立分會館,讓粵劇進入到一個新的興旺期。但遺憾的是,目前還尚未有一臺全面展現八和會館歷史以及當時粵劇藝人生存狀態的粵劇舞臺作品問世。
  • 八和會館與粵劇的興衰
    八和會館是當時廣東全省粵劇行業的中心機構和藝人的集中地,八和會館的建立是粵劇由中落走向中興的標誌,在粵劇發展史上起著裡程碑的重大作用。光緒元年(1875),粵劇藝人鄺新華團結髮動粵劇藝人,經過十餘年嘔心嚦血的經營活動,終於請清政府允許,成立了粵劇藝人行會組織八和會館。「八和」取「和翕八方」之意,由永和、兆和、新和、福和、德和、祿和、普和、慎和八個堂口組成。「永和」是小生;「德和」是武生、小武、行頭;「兆和」是正旦、貼旦;「新和」是花旦;「福和」是網巾邊、雜;「慎和」是老藝人;「普和」是棚面、音樂;「合和」是衣雜箱。各堂皆有分工。
  • 八和會館:粵劇藝人的精神祖屋
    在廣東八和會館內,11位平均年齡超過65歲的老人,如往常一樣開始了每周一次的粵曲聚會。大鼓、揚琴、二胡、電阮和薩克斯風,在五種樂器的協奏和鳴中,經典曲目《南唐劫後情》「如約而來」。  雖曾搬遷館址,但八和會館是粵劇藝人精神祖屋的地位卻從未改變。  「八音八表高奏昇平調,和樂和衷同謳盛世歌」,會館門上的這副對聯,對此時此刻館內老人的行為,進行了恰如其分的解讀。
  • 粵劇《八和會館》給當代人的啟迪
    鄺新華和他所帶領的八和會館,形成了獨特的「八和精神」,不僅是粵劇藝術傳承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也為嶺南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相信廣東粵劇院精心打造的粵劇《八和會館》,由著名編劇黃維若編劇,總導演丁凡、導演莫非,青年演員黃春強、黃嘉裕、黃新輝等人聯手合作,成為近年難得一見的南粵大戲,值得點讚。
  • 東莞6件作品入選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
    近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入選的196件作品,匯聚了近三年來全省美術書法創作的佳作,可以說是廣東省中青年美術書法作者創作水平的一個「觀景臺」。
  • 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要讓更多的人和我一塊欣賞粵劇
    資料圖:八和會館八和會館,是粵劇從業人員的專業組織。最早於清光緒年間在廣州成立,1953年,香港八和會館註冊成立。2009年,粵港澳三地聯手,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百戲盛典 直播預告|粵劇《胡不歸》
    成功執導《唐宮香夢證前盟》《洞庭良緣》《傾國名花—蔣文端藝術專場》《南海一號》《夢·紅船》等劇目,並獲第十一屆廣東省藝術節導演獎、第十二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導演獎。榮獲廣東省第三屆戲劇演藝大賽銀獎及廣東省第四、五、六屆戲劇演藝大賽金獎,第四屆「中國戲曲紅梅金花獎」,2011年獲「第十一屆廣東省藝術節」新秀獎,2017年獲「第十三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表演獎」;2014年被評選為「廣東特支計劃」青年文化英才,2016年被文化部評選為「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榮獲第十屆廣東省「新世紀之星」等稱號。
  • 我和我的兄弟 | 粵劇《八和會館》再度公演
    2020年7月17日、18日,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粵劇《八和會館》將於廣東粵劇藝術中心公演。
  • 香江二十年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要讓更多的人和我一塊欣賞粵劇
    只是今天的她,除了公眾熟知的演員身份,更多了一個頭銜——香港八和會館的主席。八和會館,是粵劇從業人員的專業組織。最早於清光緒年間在廣州成立,1953年,香港八和會館註冊成立。2009年,粵港澳三地聯手,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一年,香港八和會館發布「粵劇承傳計劃」。
  • 香江二十年 | 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要讓更多的人和我一塊欣賞粵劇
    資料圖:八和會館八和會館,是粵劇從業人員的專業組織。最早於清光緒年間在廣州成立,1953年,香港八和會館註冊成立。2009年,粵港澳三地聯手,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一年,香港八和會館發布「粵劇承傳計劃」。
  • 粵劇中國保護中心與香港八和會館座談傳統粵劇發掘保護工作
    點擊上方「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關注公眾號10月17日下午,香港羅家英先生及香港八和會館代表一行到大學城廣州文學藝術創作中心拜訪粵劇中國保護中心
  • 廣東省藝術節盛大開幕!八大板塊精彩內容與你相約
    11月20日晚,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在廣州友誼劇院拉開帷幕。眾多嘉賓和觀眾共同觀看了開幕大戲——民族歌劇《紅流澎湃》。截至12月6日,122個劇(節)目、60場演出和1個展覽將與觀眾盛情「相約」。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江門片區美術書法大賽作品展」初評...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江門片區美術書法大賽作品展」徵稿啟事發布至6月28日截稿,共收到廣大作者的投稿272幅,其中國畫84幅、油畫56幅、水彩25幅、版畫26幅、漆畫9幅、雕塑8件、書法40幅、其他24幅。
  • 廣東粵劇院攜《八和會館》來江門演出,粵劇戲迷們有福了!
    丁凡、蔣文端、林家寶等粵劇名伶將攜粵劇新一代生力軍、實力派演員黃春強、黃嘉裕、黃新輝等同臺獻演,帶來一部讓人想一看再看的好戲——《八和會館》。粵劇《八和會館》是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是廣東粵劇院2018年重點打造的劇目之一。由廣東粵劇院出品,廣東粵劇院一團演出,著名編劇黃維若擔任編劇,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任總導演(特別演出),國家一級導演莫非任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