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要讓更多的人和我一塊欣賞粵劇

2021-03-01 江門演藝

汪明荃,除了公眾熟知的演員身份,還有一個頭銜——香港八和會館的主席。

△汪明荃(右一)

資料圖:八和會館

八和會館,是粵劇從業人員的專業組織。最早於清光緒年間在廣州成立,1953年,香港八和會館註冊成立。2009年,粵港澳三地聯手,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一年,香港八和會館發布「粵劇承傳計劃」。

 

粵劇在粵、港、澳三地各有特色,而在香港的傳承尤為重要。二十世紀初,粵港澳三地來往頻繁;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二戰的陰影下,不少粵劇名伶移居香港,因此不少古老排場及粵劇傳統在香港落地生根。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香港在傳統粵劇的傳承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粵劇在20-60年代,亦成為香港最主流的娛樂活動,深受市民喜愛。

八和會館演員

汪明曾在媒體採訪中介紹,八和會館不僅向全港市民推廣粵劇,還擔任著粵劇的傳承工作。包括「油麻地戲院場地夥伴計劃——粵劇新秀演出系列」、「八和粵劇學院等」,通過這些活動,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進戲院、學習粵劇。

「香港粵劇生存非常困難,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更多的觀眾,和我一塊走進戲院,關注粵劇。」——汪明荃

汪明荃:四十歲學粵劇不算晚

1983年開始學戲、登臺演出,不似普通戲曲演員的科班出身,也不比丈夫羅家英的家學淵源,卻在短短十年中就獲得最權威的粵劇團體八和會館的認可,並被選為主席,汪明荃坦陳這與自己多年學舞的經驗分不開:「我有自己的特色,身段一直都是我的強項。那十年恰恰是我被封殺的十年,反而有機會靜下來潛心學戲。 」

汪明荃和羅家英

談及「入門」的契機,不得不提及那個相伴了汪明荃大半輩子的名字:「那時候羅家英找我搭檔組『福升粵劇團』。我愛粵劇是業餘興趣愛好,但羅家英從小受教於『家班』,他家裡父兄輩許多都是粵劇名角,所以他對粵劇可以說是『不得不愛』,從小浸淫其中,那種感情是深入骨髓的。 」

8月11日,江門演藝中心隆重上演的粵語大戲《八和會館》,由廣東省粵劇院一團粵劇界大咖丁凡、蔣文端、曾小敏等傾情創作,為你揭開上個世紀,八和會館和一代粵劇人的抗爭歷史!

△丁凡、汪明荃 「歡樂滿東華」慈善籌款粵劇演出《十繡香囊》

近期演出推薦:

大型粵劇《八和會館》即將8月11日

在江門演藝中心僑都大劇院上演

演出團體:廣東粵劇院一團

總導演:丁凡

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

改革開放40周年全省惠民演出

廣東粵劇院重點打造劇目

最新開票 | 廣東粵劇院一團《八和會館》,「粵」味濃鬱有睇頭!

(閱讀以上藍色文字連結了解更多)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購票

相關焦點

  • 香江二十年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要讓更多的人和我一塊欣賞粵劇
    央廣網香港6月25日消息(記者孫冰潔)下午三點左右,出現在油麻地戲院的汪明荃,一襲素色連衣裙,落落大方,熱情地跟記者們打招呼。只是今天的她,除了公眾熟知的演員身份,更多了一個頭銜——香港八和會館的主席。八和會館,是粵劇從業人員的專業組織。最早於清光緒年間在廣州成立,1953年,香港八和會館註冊成立。
  • 香江二十年 | 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要讓更多的人和我一塊欣賞粵劇
    下午三點左右,出現在油麻地戲院的汪明荃,一襲素色連衣裙,落落大方,熱情地跟記者們打招呼。只是今天的她,除了公眾熟知的演員身份,更多了一個頭銜——香港八和會館的主席。資料圖:八和會館八和會館,是粵劇從業人員的專業組織。最早於清光緒年間在廣州成立,1953年,香港八和會館註冊成立。2009年,粵港澳三地聯手,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香港八和革新粵劇培訓計劃
    、劉江華、周振基及馬逢國出席香港八和會館新春團拜 / 大公報記者 梁舒婷  攝新年新氣象,香港八和會館昨日舉行二〇一七新春團拜,主席汪明荃回顧了過去一年的粵劇傳承成果,又展望新一年的計劃,包括革新的粵劇新秀培養計劃,粵劇文化的整理與研究,以及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特別節目─七月一日起,集結粵港澳三地粵劇精英連演三日。
  • 汪明荃的粵劇人生:中國有300多個劇種應該「百花齊放」
    其實在音樂、影視之外,汪明荃還涉足不少文化領域,其中之一便是粵劇。  7月29日,汪明荃首次以香港粵劇社團組織「八和會館」主席的身份,攜一眾演員來蓉參加「藝聚錦官城——蓉港戲曲匯演」,並於演出前接受記者專訪。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香港,每年粵劇演出超過1400場,平均每天4場左右。這一繁榮景象背後,也有汪明荃及其領銜的香港八和會館的一份功勞。
  • 汪明荃博士帶領香港八和會館赴蓉參加2018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
    2018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將於7月25日至31日在成都東郊記憶拉開帷幕,香港著名藝人及粵劇工作者汪明荃博士將首次帶領香港八和會館參加本次音樂周音樂周期間,蓉港兩地享譽國內外的戲曲團體—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及香港八和會館將聯袂演出「《藝聚錦官城》—蓉港戲曲匯演」。 屆時,香港八和會館將安排一眾年輕粵劇演員演出經典粵劇《白蛇傳》之盜仙草與《五郎救弟》,而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則演出川劇經典折戲《別洞觀景》與《拿虎》。川聲悅耳,粵音悠揚,一場文化盛宴藝聚錦官城。
  • 萬水千山總是情,永遠的汪明荃,11張少女時期的老照片欣賞
    汪明荃少女時期的老照片欣賞。汪明荃,香港影視、歌唱、粵劇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汪明荃自幼便對粵劇有濃厚興趣,1983年,她與著名粵劇演員林家聲合演《天仙配》,打破了香港粵劇舞臺賣座紀錄。1988年,汪明荃與羅家英組成福升粵劇團,經常作大型演出,並對粵劇藝術曾嘗試多項興革。
  • 人才濟濟,傳承有道一—香港八和會館經典粵劇慶回歸(下)
    點擊上方「中國粵劇網」藍色字可加關注香港八和會館傳統每年農曆九月廿八日舉辦全行演出《香花山大賀壽
  • 八和會館與粵劇的興衰
    八和會館是當時廣東全省粵劇行業的中心機構和藝人的集中地,八和會館的建立是粵劇由中落走向中興的標誌,在粵劇發展史上起著裡程碑的重大作用。光緒元年(1875),粵劇藝人鄺新華團結髮動粵劇藝人,經過十餘年嘔心嚦血的經營活動,終於請清政府允許,成立了粵劇藝人行會組織八和會館。「八和」取「和翕八方」之意,由永和、兆和、新和、福和、德和、祿和、普和、慎和八個堂口組成。「永和」是小生;「德和」是武生、小武、行頭;「兆和」是正旦、貼旦;「新和」是花旦;「福和」是網巾邊、雜;「慎和」是老藝人;「普和」是棚面、音樂;「合和」是衣雜箱。各堂皆有分工。
  • 粵劇《八和會館》給當代人的啟迪
    一百多年來,八和的名字享譽海內外,八和會館也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除廣州、香港、澳門之外,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舊金山、紐約、洛杉磯、南加州及紐西蘭等華人聚居地均先後成立了八和會館,為當地備受矚目的粵藝社團組織。
  • 粵劇中國保護中心與香港八和會館座談傳統粵劇發掘保護工作
    點擊上方「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關注公眾號10月17日下午,香港羅家英先生及香港八和會館代表一行到大學城廣州文學藝術創作中心拜訪粵劇中國保護中心
  • 粵劇《八和會館》主創粵西採風
    清光緒年間,粵劇藝人鄺新華經過十餘年經營,經清政府允許,成立了粵劇藝人行會組織八和會館,粵劇在經歷了30多年的劫難之後,最終重又起色。  可以說,八和會館是粵劇藝人的精神祖屋,而它的成立也帶動了香港、新加坡、美國舊金山等地成立分會館,讓粵劇進入到一個新的興旺期。但遺憾的是,目前還尚未有一臺全面展現八和會館歷史以及當時粵劇藝人生存狀態的粵劇舞臺作品問世。
  • 【琴姐設靈】汪明荃致悼詞憶李香琴恩情 帛金捐八和會館回饋粵劇界
    ▲ 汪明荃靈堂致悼詞憶半世紀恩情,李香琴帛金捐八和會館回饋粵劇界。
  • 八和會館:粵劇藝人的精神祖屋
    在廣東八和會館內,11位平均年齡超過65歲的老人,如往常一樣開始了每周一次的粵曲聚會。大鼓、揚琴、二胡、電阮和薩克斯風,在五種樂器的協奏和鳴中,經典曲目《南唐劫後情》「如約而來」。  雖曾搬遷館址,但八和會館是粵劇藝人精神祖屋的地位卻從未改變。  「八音八表高奏昇平調,和樂和衷同謳盛世歌」,會館門上的這副對聯,對此時此刻館內老人的行為,進行了恰如其分的解讀。
  • 我和我的兄弟 | 粵劇《八和會館》再度公演
    2020年7月17日、18日,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粵劇《八和會館》將於廣東粵劇藝術中心公演。
  • 出生於廣東順德的香港愛國藝人羅家英,他同樣為粵劇事業奮鬥終身
    羅家英於1946年9月22日生在廣東順德一個粵劇世家,1949年,3歲的羅家英跟隨家人移居香港。他的父親羅家權(羅仕幹)號稱「生紂王」,四伯父羅家樹為「打鑼王」,而堂兄羅家寶則是粵劇「蝦腔」藝術流派創始人。
  • 香港八和會館經典粵劇慶回歸
    點擊上方「中國粵劇網」藍色字可加關注籍香港回歸20周年慶典之際,香港八和會館傾全力集全行精英,以
  • 上海崑劇團和香港八和會館聯手《白蛇傳》,一部戲兩家唱,博採眾長
    上海崑劇團和香港八和會館聯手推出崑劇粵劇合演《白蛇傳》,是本次「香港節2019·藝匯上海」的亮點之一——除了創新,
  • 廣東粵劇院攜《八和會館》來江門演出,粵劇戲迷們有福了!
    丁凡、蔣文端、林家寶等粵劇名伶將攜粵劇新一代生力軍、實力派演員黃春強、黃嘉裕、黃新輝等同臺獻演,帶來一部讓人想一看再看的好戲——《八和會館》。粵劇《八和會館》是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是廣東粵劇院2018年重點打造的劇目之一。由廣東粵劇院出品,廣東粵劇院一團演出,著名編劇黃維若擔任編劇,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任總導演(特別演出),國家一級導演莫非任導演。
  • 【直播】粵劇《八和會館》今晚亮相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八和會館》作為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大型舞臺藝術作品終評演出作品,將於12月3日19:30在佛山三水文化活動中心大劇場上演。粵劇《八和會館》由廣東粵劇院出品,廣東粵劇院一團演出,著名編劇黃維若擔任編劇,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任總導演,國家一級導演莫非任導演,國家一級演員黃春強領銜主演,粵劇新秀李俐穎、黃新輝,以及國家一級演員冼鑑棠等主演。
  • 羅家寶和羅家英,一對分居粵港兩地的堂兄弟,都是粵劇文化傳承者
    粵劇作為粵語地區的傳統戲劇,它不但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更是廣東粵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編並不是粵劇愛好者,然而卻十分欣賞那些為傳承和發揚粵劇文化作出努力和貢獻的人。羅家寶老師畢生致力振興粵劇,創立了粵劇蝦腔藝術流派,對粵劇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羅家寶先生的去世是廣東粵劇界及文藝界的重大損失。再說到羅家英,大家對他都應該比較熟識,他於1946年9月22日生於順德,1949年羅家英跟隨父親羅家權移居香港。無論《大話西遊》中的那個囉囉嗦嗦的唐僧還是《國產凌凌漆》中那個「發明家」達聞西都曾給全國觀眾留下深刻的搞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