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寶和羅家英,一對分居粵港兩地的堂兄弟,都是粵劇文化傳承者

2021-01-09 粵一簫

粵劇作為粵語地區的傳統戲劇,它不但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更是廣東粵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編並不是粵劇愛好者,然而卻十分欣賞那些為傳承和發揚粵劇文化作出努力和貢獻的人。因為「文化」這東西,即使它不能時時跟得上社會發展的潮流步伐,然而傳承下來的卻儘是精華,如果沒人去經營它、保護它、發揚它,那必然被社會或其他文化給吞噬,嚴重的甚至會動搖到整個地區的文化發展根基。羅家寶和羅家英這對堂兄弟,雖然兩位大師分居在粵港兩個不同地區,然而卻都是為粵劇文化奮鬥終身的藝術家。

首先介紹一下羅家寶,相對於他的堂弟羅家英來說,國內認識他的人應該比較少。然而,相對於粵劇文化界的成就和地位來說,羅家英離他的這個堂哥卻有很大的一段差距。羅家寶(1930—2016),人稱「蝦哥」,順德人,生於戲劇世家,從小受到了粵劇的薰陶。他是父親是有"打鑼王"之譽的羅家樹,叔叔羅家權(羅家英的父親)同樣也是著名的粵劇演員。

羅家寶早年跟陳錦棠學戲,並且對前輩藝人白玉堂、薛覺先、桂名揚等鼎鼎大名的粵劇名宿的表演和演唱特色很有心得,顧集取各家之長,並結合個人的聲音條件,創造了獨樹一幟好聽好唱的 「蝦腔」 並且成為粵劇的主演唱腔流派之一。「 蝦腔 」 聲色渾厚甜潤,尤其是中低音區域音質厚實,共鳴強烈,行腔不事雕飾但極具堂皇華採,高音區域雖然非其所長,但他能根據本身聲線特點,發展出一套跌宕有致 。羅家寶的表演精湛洗鍊,儒雅溫文,風流倜儻。並被譽為 「 小生王 」 ,他的首本名劇《柳毅傳書》更是在粵劇界歷演不衰。

蝦哥可謂是粵劇文化的瑰寶,曾被評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榮獲粵劇「 突出成就獎 」的他在其70多年的表演生涯中經典作品無數。無論是《柳毅傳書》、《袁崇煥》、《夢斷香銷四十年》、《牡丹亭》、和現代戲《山鄉風雲》、《爭兒記》、《亂世姻緣》等都被廣大粵劇發燒友視為至寶。

2016年4月21日晚9點18分,蝦哥因病在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離世,享年86歲。羅家寶老師畢生致力振興粵劇,創立了粵劇蝦腔藝術流派,對粵劇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羅家寶先生的去世是廣東粵劇界及文藝界的重大損失。

再說到羅家英,大家對他都應該比較熟識,他於1946年9月22日生於順德,1949年羅家英跟隨父親羅家權移居香港。無論《大話西遊》中的那個囉囉嗦嗦的唐僧還是《國產凌凌漆》中那個「發明家」達聞西都曾給全國觀眾留下深刻的搞笑形象。然而相對他的電影,同樣是從小學習粵劇的他對於發揚粵劇文化才是他的正職。

羅家英8歲時便跟隨父親羅家權、伯父羅家樹學習粵劇基本功架,師隨粉菊花、呂國銓、劉洵、李萬春等京劇大師,21歲擔當演出文武生,1973年正式擔正。21歲羅家英便擔當演出文武生 ,並自1970年起組成多個劇團開始粵劇生涯,同時也是「家英之友」組織創辦人。他與妻子汪明荃的結緣也是因為粵劇。

雖然粵劇自七十年代起已步向式微,觀眾數目不斷下降,然而羅家英卻從來沒有放棄過為發揚粵劇文化而四處奔波,演出。他不但和連續多年當選「八和會館」主席的妻子汪明荃成為粵劇演出的常客。為了弘揚粵劇文化,他曾多次深入香港各大校園舉辦「香江梨園」宣揚粵劇文化,並展出其從藝幾十年來的珍貴圖片、文武場戲服、頭飾和道具、鞋子等。去年他舉辦的一個粵劇講座的聽講人數更是創了金氏世界紀錄。

2018年7月1日,特區政fu為表彰有超過六十年的粵劇表演經驗,積極傳授給年輕新秀,對粵劇發展貢獻良多的羅家英而頒授銅紫荊星章,以讚揚羅家英藝術成就優秀,致力傳承、推廣和發展香港的粵劇。

相關焦點

  • 羅家寶 - 粵劇「蝦腔」創始人
    粵劇 夢斷香消四十年 羅家寶 1粵劇 蓮花仙子詞皇帝 羅家寶 個人簡介編輯羅家寶,粵劇表演藝術家。生於 1930 年,順德人,父親羅家樹是著名的掌板師傅,叔父羅家權是著名的粵劇演員,香港粵劇演藝名人羅家英是他的堂兄弟。羅家寶自幼生於戲劇世家,從小受到了粵劇的薰陶,對前輩藝人薛覺先、白玉堂、桂名揚等名家的表演和演唱特色很有心得,顧集取各家之長,並結合個人的聲音條件,創造了獨樹一幟好聽好唱的 「蝦腔」 。
  • 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英:欣賞粵劇需要時間積澱和人生閱歷
    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英:欣賞粵劇需要時間積澱和人生閱歷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8-11-25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何丹報導:「欣賞粵劇需要時間、心情、心得和相關知識,需要一定時間積澱和人生閱歷。」
  • 羅家寶生平、作品回顧
    【個人簡介】       羅家寶粵劇表演藝術家。生於1930年,順德人,家父羅家樹是著名的掌板師傅,叔父羅家權勢著名的粵劇演員,香港粵劇演藝名人羅家英是他的堂兄弟。羅家寶自幼生於戲劇世家,從小受到了粵劇的薰陶,對前輩藝人薛覺先、白玉堂、桂名揚等名家的表演和演唱特色很有心得,顧集取各家之長,並結合個人的聲音條件,創造了獨樹一幟好聽好唱的「蝦腔」。
  • 紀念粵劇大師羅家寶專場晚會舉行
    晚會由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胡智榮文化基金、廣東八和會館聯合演出,以紀念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誕辰九十周年做主題,知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爭相登臺,走進經典,傳唱蝦腔。羅家寶創立的蝦腔,是當今最流行的粵劇唱腔流派之一,亦是非遺物質文化的瑰寶。
  • 出生於廣東順德的香港愛國藝人羅家英,他同樣為粵劇事業奮鬥終身
    羅家英於1946年9月22日生在廣東順德一個粵劇世家,1949年,3歲的羅家英跟隨家人移居香港。他的父親羅家權(羅仕幹)號稱「生紂王」,四伯父羅家樹為「打鑼王」,而堂兄羅家寶則是粵劇「蝦腔」藝術流派創始人。
  • 盧海潮和盧海鵬,一對帶給粵港兩地不同歡樂的同胞兄弟
    盧海潮和盧海鵬,一個是「羊城笑星」,一個是香港「扮嘢天王」。然而他們卻是一對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因為時代的原因,原本住在西關大屋的他們卻分隔在粵港兩個不同的地區。還好他們的才華沒有被時代所淹沒,已過古稀之年的他們多年以來都在不同的粵港兩地在相同的娛樂領域上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歡笑。
  • 羅家英感恩周星馳,拍電影買兩套房,自己唱40年粵劇卻依然貧窮
    羅家英感恩周星馳,拍電影買兩套房,自己唱40年粵劇卻依然貧窮說起周星馳大家都是很熟悉的,雖然現在關於周星馳的爭議很多,但是之前的周星馳的電影還是很經典的,而且在周星馳的電影中,也會有一些比較的出色的配角,例如在《大話西遊》中飾演的唐僧的羅家英。
  • 眾名家同臺獻唱,紀念粵劇宗師羅家寶
    11月19日晚,這場旨在紀念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誕辰九十周年的專場晚會在廣州江南大戲院舉行。晚會由中國戲劇家協會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主辦,胡智榮文化基金獨家贊助,並由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胡智榮文化基金、廣東八和會館聯合演出。羅家寶創立的蝦腔是當今最流行的粵劇唱腔流派之一,亦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
  • 73歲的汪明荃出演粵劇《天仙配》羅家英助演,不化妝的她很憔悴
    雖然不是主要角色,宣傳活動羅家英緊跟汪明荃的步伐,兩夫妻之間的深厚感情還是讓不少人羨慕不已。汪明荃在宣稱中說到自己自1983年之後,第二次出演粵劇《天仙配》,汪明荃和羅家英都是粵劇愛好者。兩人也是通過粵劇相識相知相愛的。羅家英打小就是學習粵劇,而汪明荃是演員出身。
  • 《羅家寶藝術之路》圖片展揭幕
    、胡智榮文化基金會、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主辦的《羅家寶藝術之路》圖片展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揭幕,羅家寶老師夫人何炳喜,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林小群、白超鴻、小神鷹,原省直工委書記羅東凱,雅居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羅家寶老師徒弟陳卓林,胡智榮文化基金主席、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榮譽會長胡智榮,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會長張錦錫等嘉賓,以及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副院長徐光華、張晉瓊,羅家寶老師徒弟劉建科
  • 羅家英:這是粵劇中興時代 不愁中國戲曲傳不下去
    劉賢 攝   中新網重慶6月4日電 (記者 劉賢)「現在粵劇演出多、評論多、買票去看的觀眾多、媒體報導也多,很多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這種現象我很多年很多年都沒有看過了。」香港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英4日在重慶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感慨,現在是粵劇中興的年代。  「藝聚山城」渝港名伶匯演將於6日啟幕。
  • 如果娛樂圈中有真正的愛情,那麼它一定是汪明荃和羅家英這樣的
    羅家英沒有回覆,似乎他也很少提起他和汪明荃的感情和婚姻,更不會藉助汪明荃的名氣和聲望來替自己宣傳電影。如果有時候不注意的話,你或許都不知道——原來娛樂圈中還有這麼一對明星夫妻。這一年是汪明荃和製衣商人劉昌華離婚的第4個年頭,羅家英和原配已經離婚十多年了。這一年的汪明荃影視、主持齊開花,羅家英還紮根在粵劇舞臺上。彼時的兩人,一個受困於緋聞,一個對自己未來的婚姻根本就沒想法。按理說,不管是身份、地位、自身條件,兩人是根本不會走到一起的,但有時候命運就是這麼神奇。
  • 羅家寶公子演唱《再進沈園》,餘音繞梁
    羅家寶(1930—2016),1930 年生,順德人,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寶生於戲劇世家,從小受到了粵劇的薰陶,創造了獨樹一幟的 「 蝦腔」。2002年,羅家寶獲得了廣東省所授予的粵劇「 突出成就獎 」。4月21日晚9點18分,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羅家寶,因病在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離世,享年86歲。
  • 羅家英求婚多次不成功,患癌後領證,汪明荃千萬豪宅桌子鋪塑料布
    ,受到羅家英邀請出演粵劇《穆桂英掛帥》。因為劇中兩人飾演的是情侶,加上長時間在一起,兩人也因為粵劇相知相戀。這一對兒並沒有馬上結婚,反而因為工作關係,長時間的兩地分居。但是唱粵劇多年,一直都沒有什麼名氣,直到遇到了汪明荃才漸漸被娛樂圈人熟悉。通過周星馳的賞識,開始拍戲才有了名氣,也賺到了錢。
  • 聽「唐僧」唱大戲 羅家英北京唱粵劇
    相信戲曲舞臺之上的羅家英讓很多觀眾期待。
  • 粵劇中國保護中心與香港八和會館座談傳統粵劇發掘保護工作
    點擊上方「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關注公眾號10月17日下午,香港羅家英先生及香港八和會館代表一行到大學城廣州文學藝術創作中心拜訪粵劇中國保護中心
  • ...日晚去重慶川劇藝術中心看「唐僧」羅家英給你表演原汁原味的粵劇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重慶聯絡處、重慶市文化委員會和重慶市港澳事務辦公室聯合舉辦的「《藝聚山城》——渝港名伶匯演」將於6月6日晚上7時在重慶川劇藝術中心「龍鳳呈祥」大劇院正式開演。香港八和會館和重慶市川劇院將為山城戲迷帶來正宗的粵劇和川劇表演,經典劇目不容錯過。‍
  • 著名粵劇花旦陳韻紅:借力灣區建設加速粵劇融合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粵劇鼎盛時期,咪姐紅遍粵港澳。1991年,26歲的她拿下首屆文華表演獎,三年後,又憑《寶蓮燈》拿下中國戲劇界最高獎——梅花獎,成為廣東粵劇界第一個拿此雙料獎項的女演員,被譽為「連手指都懂演戲」的著名粵劇花旦。 然而,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她卻離開舞臺十幾年,結婚生子並移居香港。2011年,她又接過廣州粵劇院的「繡球」,擔綱當家花旦,正式回歸。
  • 郭晶晶夫婦捧場羅家英粵劇
    11月5日晚,霍啟剛在社交平臺曬出陪老婆郭晶晶一起看粵劇《荊釵記》的照片。並配文稱這是羅家英汪明荃夫婦演出,本來是年初就該上映的,受疫情影響推遲大半年才如願演出。話說霍啟剛和郭晶晶兩個人真的好甜,時不時就相約看個電影,聽個歌劇啥的,真的很有愛!
  • 香江二十年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要讓更多的人和我一塊欣賞粵劇
    摘要:為迎接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網信辦主辦了「香江二十年,粵港共輝煌」——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網絡媒體採訪活動,來自中央與地方媒體的二十多名記者近日走進多家粵港企業,了解粵港合作二十年的變化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