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辭海》(第七版)的編纂出版工作於2015年4月正式啟動,2020年8月付梓面世。在第七版修訂編纂過程中,我們深切體會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嚴謹的編纂作風,是打造傳世精品的本質要求。
修訂編纂《辭海》,是毛澤東同志親自確定的新中國重大文化工程,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始終予以親切關懷,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新時代《辭海》編纂出版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政治性是貫穿《辭海》歷版修訂編纂工作的根本指導方針。《辭海》(第七版)編纂工作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化建設必須恪守「四個堅持」的新要求,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努力實現思想性與知識性的有機結合。
《辭海》(第七版)通過增收詞條、更新釋義,更充分地體現了國家戰略、國家意志,堅定不渝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突出傳承優秀文化,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的使命。《辭海》(第七版)系統收錄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系列條目,增收反映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條目,反映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新版《辭海》還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全面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獨特創造,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徵和中國特色。
《辭海》的生命力在於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辭海》的編纂於1915年動議,經二十餘年努力,上、下冊分別於1936年、1937年在上海出版,之後歷經六次修訂。1957年,《辭海》開始進行第一次修訂,對第一版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1979年第三版修訂編纂時,在充實和補充學科條目的同時,突破當時思想禁錮,對一些思想、政治和理論問題作了撥亂反正。1989年第四版出版,基本健全了全書的學科體系,成為精益求精之作。1999年第五版堅持與時俱進,改革編排方式,首次推出圖文並茂的彩圖版。2009年第六版繼往開來,增添大量條目和彩圖,並推出了《辭海》電子閱讀器。這次修訂出版的第七版,其定位就是要在歷版《辭海》的基礎上守正創新。
這十年來,我們黨和國家在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創造、新發現層出不窮,社會科學領域也有很多理論和實踐創新。第七版《辭海》內容廣博,涵蓋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計123個學科。在各位分科主編的帶領下,集聚各學科專家學者,及時吸納我國及世界人文社科、科學技術領域新成果,新事物、新名詞、新術語。第七版共收錄單字字頭1.8萬餘個,收錄條目近13萬條,其中新增條目1.1萬餘條,還對75%以上的原有詞條進行了修訂。通過詞條增補、釋義修訂,全面匯集和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和時代巨變。第七版《辭海》還進一步完善全書學科架構和各學科內部知識構成,新增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等新興學科,增強航空航天、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等高新學科。
第七版修訂工作啟動後,《辭海》數位化工作在國家有關部門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中央和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分別對《辭海》數位化建設予以重點支持。2016年《辭海》主編會議上明確了《辭海》網絡版的基本建設目標和分步實施原則。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正式確定網絡版建設方案和實施路徑。按照技術先進性與內容權威性、網絡開放性與安全性、知識內容穩定性與可拓展性三個結合的原則,推進網絡版建設。與此同時,利用《辭海》協同編纂系統以及建設中的《辭海》網絡版等數位化工具,輔助進行書證核查、成套詞統一、明暗交叉檢查等審稿工作,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保障內容質量。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辭海》網絡版已推出,現正在試運行,將在適當時候正式上線,實現出版形式上的與時俱進。在此基礎上將建設《辭海》數字出版雲平臺,提供可延伸、可反饋的知識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廣大讀者和用戶的需求。
嚴謹作風是《辭海》精湛品質的根本保證。質量是《辭海》的生命線,也是其權威性的基石。歷版《辭海》修訂編纂都堅持「嚴」字當頭,嚴格遵循辭書編纂規律,嚴謹執行出版流程,使每一版《辭海》都成為精品力作,經受住人民和時間的檢驗。「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見金。」《辭海》被讀者視為「標準書」,在於它的編纂過程就如同沙裡淘金一樣,經過編纂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加以提煉和概括,並經出版者一次次精心審校而成。《辭海》(第七版)編纂過程中,我們繼承和發揚這些優良傳統,堅持「以傳世之心打造傳世之作」,秉承「一絲不苟、字斟句酌、作風嚴謹」的「辭海精神」,一以貫之,毫不懈怠。
同時,制定全方位、全流程質量保障方案,建立完整的質量保障體系。一是對第六版進行全面解剖分析,形成80篇約25萬字的學科解剖報告,為第七版的高質量編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制定編纂方案、編纂手冊,系統籌劃質量保障辦法,從詞目論證、詞條撰寫、審稿加工、專項檢查等每一道工序入手,落實質量保障;三是圍繞高標準嚴要求制定方案,細化責任,確保高質量與權威性;四是加大全稿通讀力度,在四樣階段組織60多位專家通讀全稿,七樣階段再次組織十餘位資深編審對全稿進行集中通讀,進一步提高內容和編校質量。
《辭海》修訂編纂是個功高但辛勞的工作。《辭海》(第七版)作者隊伍由來自全國幾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1800多位一流專家學者組成。大家滿懷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反覆錘鍊,精益求精,嚴把質量關,高質量地完成了《辭海》(第七版)編纂出版任務。正是他們的傾心奉獻,辛勤耕耘,讓《辭海》這一品牌更加熠熠生輝。
在第七版《辭海》出版之際,我們懷著深深敬仰的心情,深切緬懷為《辭海》編纂修訂作出重大貢獻的舒新城、陳望道、夏徵農三位德高望重的主編以及先後去世的副主編、編委、作者和編者。相信在一代代「辭海人」的不懈努力下,《辭海》作為我國出版領域的「常青樹」,必將在廣大讀者的心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辭海》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將持續多形態多樣式地編纂出版下去。
謹以《辭海》第七版,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向這個偉大的時代致敬。
來源:書香上海
作者:陳至立(《辭海》主編)
資料:文匯
編輯:張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