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方向星期天出了個大消息。臺灣「國防部」當晚發布新聞稿稱,兩架解放軍殲-11戰機星期天上午11點左右飛越海峽中線。新聞稿還惱怒地表示「嚴正抗議」並譴責中gong軍方此一「挑釁舉動」,稱它已經嚴重衝擊區域安全穩定,危害區域各方共享的和平福祉云云。
資料圖:殲11 圖片來源:微博@空軍發布
星期天稍早之前,臺灣媒體援引所謂「權威人士」的話報導說,大陸共有4架戰鬥機當天越過海峽中線對臺採取「直接挑釁行為」。臺軍方緊急派出多架軍機升空攔截。臺媒說,大陸軍機過去罕有越過海峽中線的舉動,曾有過大陸軍機為了避開不良天氣或是動作太大,擦邊進入中線以東空域,不過都很快回到中線以西的大陸一側。
但臺「權威人士」透露,解放軍殲-11型戰機當天中午對臺進行了「極度的挑釁行動」,先是來回逼近「臺海中線」,後來更是穿越中線,在中線以東的空域飛行長達十餘分鐘,顯示這是「有計劃的挑釁行動」,絕非偶發行為。
殲11資料圖
眾所周知,所謂海峽中線只是一條心理線,大陸方面從未承認過它。雙方海空軍過去形成了都不越過它的默契,但如果說這種默契是臺海現狀的一部分,維持它的前提條件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保持不變,臺灣也不發生與外部勢力超過以往水平的聯繫和互動。
現在不知道臺方公布的消息是否屬實,也不清楚大陸軍機飛躍海峽中線的深度和目的是什麼。大陸政府和軍方到星期天夜裡本報截稿時都沒有就臺方消息做出回應,因此大陸軍機是偶然越過中線,還是像臺方所說的那樣有意為之,尚無北京的權威信息。
不過我們很願意臺「國防部」和媒體所說的都是真的。而且我們傾向於認為,解放軍這樣做是對臺灣當局的嚴正警告,也是對美方近來頻頻在臺海方向搞各種動作的清晰回應。
從美國通過「臺灣旅行法」以來,美臺互動不斷以切香腸的方式加碼。尤其是美國軍艦今年以來三次通過臺灣海峽,上周的最近一次除了驅逐艦,還有一艘海警隊的巡洋艦同時通過,不斷向大陸方面施壓。大陸方面不可能不作出反應,華盛頓太高估了其軍事力量對大陸方面的威懾力。
臺灣當局今年以來提高了激進調門,因臺灣新選舉逐漸臨近,蔡英文和民進黨其他頭面人物競相攻擊大陸,試圖用挑起兩岸緊張的極端方式吸引選票。他們的這一囂張氣焰也需要大陸方面予以打擊。
大陸戰機只是偶然越過海峽中線,還是這將成為一種常態?我們認為將取決於臺灣和美國方面今後的表現。如果臺灣當局和美方的挑釁變本加厲,大陸海空軍很可能徹底不再理會所謂中線,將整個臺灣海峽作為解放軍的行動區域。而且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排除解放軍會有更進一步的行動出臺。
如果美臺恣意行事,解放軍還可能將臺灣島上的空域劃入巡航範圍,用更加直接的方式宣示國家對臺灣的主權,以抵消美方與臺當局對「臺獨」的進一步宣揚和縱容。是否要讓臺海局勢的緊張不斷攀升,球在美臺方面的腳下。
美臺都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臺海問題的終極主導權已經在中國大陸一方,而既不在美國軍隊的手裡,更不在只擅長競選遊戲的民進黨及其當局一邊。大陸方面一直奉行兩岸和平統一的政策,因而在軍事上相對克制。但是大陸有一手回應各種政治和軍事挑釁的主牌,美臺休要迫使大陸把它們一張一張打出來。
大陸軍機飛越「臺海中線」(如果真發生了的話)只是一個輕微的動作。我們希望臺海緊張不會螺旋式升級,和平發展的主旋律仍會在兩岸間持續奏響。但這不取決於我們一方,美臺需要真正懂得「悠著點」。(本文系《環球時報》今日社評)
當晚8時20分左右,臺灣「國防部」發布新聞稿稱,大陸兩架殲-11型戰機,於上午11時許越過「海峽中線」,進入臺灣海峽西南面空域。臺軍增派戰機緊急升空攔截,同時實施廣播驅離後,解放軍軍機即飛返「海峽中線」以西空域。新聞稿還稱,「國防部」表達嚴正抗議並譴責大陸「此一挑釁舉動」,「國軍將秉持『不挑釁,不怯敵』原則,全力依相關戰備規定應處」。臺「空軍司令部」政戰主任王純雄稱,只要解放軍進入臺灣的防空識別區,甚至越過「海峽中線」等,臺軍都有標準作業程序應對。有軍方人士稱,解放軍軍機此次距離臺灣仍有約185公裡,但路徑細節不便對外公布。
臺「外交部」當晚通過推特發文稱,解放軍戰機的舉動「違反兩岸長久以來的默契,這是刻意的、魯莽的、挑釁的行為。我們已經通知區域內的夥伴,並譴責中國這項行為」。民進黨「立委」王定宇還告起「洋狀」稱,解放軍此舉「如同喝醉的壯漢不斷在易燃物旁抽菸」,威脅的不只是臺灣安全,更讓韓國、日本及駐日美軍受到威脅,「相信美軍印太司令部都會有所回應,強化安全聯盟」。
臺「總統府」隨後稱,有關這起大陸軍機事件,蔡英文3月31日午間即接到「國安會」幕僚報告,並指示軍方做好各項戰備任務。「總統府」發言人還進一步挑撥、渲染,並稱「政府已透過管道就本起區域安全威脅的訊息,通報相關國家」。
解放軍這次「罕見舉動」的原因和意圖是什麼?島內對此猜測紛紛
臺「中央社」引述專家的分析稱,解放軍是「以機制海」,回應美艦進出臺海。「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稱,此次顯然是對岸有意為之,甚至臺方軍機升空警戒都沒有馬上離開,很有可能是針對美國近期在臺灣海峽動作頻繁以及美臺採取一些行動想提升在政治上的關聯。淡江大學整合戰略科技中心執行長蘇紫雲稱,大陸「顯然是一種表態」,把之前美軍艦穿越臺海的舉動視為「挑釁的信號」。他認為,解放軍軍機這樣的舉動「顯然是對自己太有信心」,因為一旦跨過「海峽中線」,只要再往東深入,就進入臺方防空飛彈的射程。
中時電子報稱,解放軍軍機多年未穿越「海峽中線」,即便是陳水扁當局拋出「一邊一國」時,兩岸軍事對峙緊張,大陸軍機也未飛越「中線」,此次用意是掌握臺戰機應變處置,「預料,共機以後過海峽中線的次數會更頻繁」。
分析人士:解放軍軍機過「海峽中線」一般有兩種情況發生
一名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上世紀90年代以後,解放軍軍機過「海峽中線」一般有兩種情況發生,一是臺灣當局在「臺獨」上搞大動作,第二種是他國在幹涉中國內政上有大的動作。此次無疑也是這兩種情況綜合在一起,從最近民進黨透露的2020選戰傾向來看,是要在「臺獨」上冒險,惡化兩岸關係。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國要以更多行動落實「臺灣旅行法」,這表明美國不斷有新動作來幹涉中國內政。現在有人不斷在臺海挑起風浪,解放軍的行動就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因此一點兒也不奇怪」。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劉國深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兩岸最終完全統一最好的選擇是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大陸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希望最終實現和平統一。但是和平一定是需要兩岸雙方共同努力,而不是一方努力。如果臺灣當局不珍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大陸一定會以實際行動展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決心。
對於所謂的「海峽中線」,大陸並不承認,因為海峽兩岸都屬於中國。劉國深3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所謂「海峽中線」是個偽命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中國是兩岸共同的家園,我們有共同責任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的統一完整。如果臺灣方面不珍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大陸一定以實際行動展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決心。如果臺灣當局放棄維護一個中國的立場,大陸一定會扛起這個責任。
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稱,「海峽中線」的起源,據傳是美國在冷戰時期所建議劃定的一條「互不侵犯的假想中線」,但是中國大陸方面秉持其政治立場,一向不承認「海峽中線」的概念。在冷戰期間,由於臺灣空軍掌握臺海制空權,因此多為臺軍軍機飛越「臺海中線」實施偵察任務。1999年7月李登輝提出「兩國論」之後,解放軍軍機經常飛越「海峽中線」,試圖逼迫臺灣方面收回「兩國論」。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崔明軒 郭媛丹 吳志偉
覺得不錯,就點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