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1948年6月,董存瑞作為東北野戰軍十一縱隊32師某團六連的一名戰士,在解放承德以北的隆化城時,捨身炸毀敵人的碉堡,為解放事業獻出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而在解放東北的戰爭中,捨身炸碉堡的英雄除了董存瑞,還有一個人,他叫梁士英,吉林省扶餘縣人,他是東北野戰軍二縱五師十五團三營八連的一名戰士。
我們今天分享關於梁士英捨身炸碉堡的英雄故事。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戰爭年代,我們的解放軍指戰員們是如何攻克敵人的堅固設防的城牆和堡壘工事的。
1948年10月1日,梁士英所在的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攻佔義縣後,緊接著大軍逼近敵人的咽喉—錦州。
大家都知道,遼瀋戰役最關鍵的一仗是攻打錦州。錦州解放了,等於關上了東北的大門。
根據東野總部的計劃,二縱與三縱、七縱、八縱、九縱一起,共五個縱隊包打錦州。其它兄弟縱隊負責阻擊來自塔山方向和瀋陽方向的援敵,一縱作為本次戰役的總預備隊。
1) 確定突破時間和突破地點
那是1948年10月12日,二縱接到總部通知:總攻錦州的突破時間是14日10時40分;二縱的突破口選在錦州城西北門右側十多米的突出部;衝鋒出發地選在其以北至二華裡以外團管區一線。
於是圍繞這個目標任務的艱苦細緻的準備工作開始了!
梁士英所在二縱五師十五團榮獲右翼突破團的光榮任務,這個鼓舞人心的消息,振奮了全團的所有指戰員。
還在三個月前的訴苦教育時,大家就找到了仇恨,大家都是窮苦人出生,國民黨反動軍隊都是地主土豪的幫兇和後臺!戰士們下定了報仇立功的決心。
2)部隊集結,進入陣地
13日早上,團部決定部隊在當晚21點前進入陣地。算算路程,部隊在下午3點開始出發了。梁士英和戰士們帶著笨重的攻擊設備要走60裡路。
離城20裡,進入敵炮火控制地帶,前後左右不斷發出炮彈爆炸的火光和轟轟響聲。離城10裡,到了敵人的布雷區,不時看到路上禁止通行的白灰圌,隊伍前後不斷傳著「小心地雷」、「一個跟一個」等口令。到21點的時候,部隊到達預定的攻擊陣地。
3)土工挖壕,近迫作業
部隊到達指定地點後,迅速展開,各營各連開始各自搶修工事,挖掘戰壕和交通壕、分批勘察地形和熟悉衝鋒道路。
午夜2點,團部領導分批下到各個連隊檢查準備工作。梁士英和戰友們在敵人火力下緊張地挖掘交通壕溝,他們沒有絲毫疲倦的表現。交通壕正一步步逼近預定的突破口。
拂曉,距離突破口不足百米的交通壕和陣地構築完成。五條蛇形交通壕通向突破口,電話已架到梁士英所在的突擊班!
天亮了!太陽升起,視線開闊了,錦州城樓上敵人的工事和碉堡、敵人來往活動一覽無餘! 突然,敵人好像發現了修到眼皮子底下的壕溝,不斷地炮轟和機槍掃射!但也無濟於事,無可奈何!陣地漸漸安靜下來。
梁士英和戰友們蹲在壕溝裡,一邊檢查武器裝備,一邊靜等總攻時間的到來。
4)總攻開始,千炮齊發
轟!轟!東野上千門大炮同時對敵工事和城樓發出怒吼!錦州城樓上頓時一片濃煙沖天,預定的突破口城牆碉堡倒塌崩焰!陣地上的戰士們發出一片喝彩聲!
連隊爆破組通過連續爆破,敵人的鐵絲網、梅花樁四散飛揚,城邊上的那道深溝寬壕也炸平了!
梁士英所在的突擊組準備了爬樓梯子,配合攻擊的兩輛坦克已開到城西門。
5)衝上突破口,突入城內
天空突然升起了八顆照明彈,當這個預定的衝鋒信號發起時,總攻開始了,正好是10點40分!
炮火開始延伸射擊!梁士英所在的突擊部隊,像潮水般向突破口湧去。
敵人用化學迫擊炮封鎖突破口,炮彈密集,築成了火網!很多戰士倒在了突破口,交通溝被犧牲的戰士的遺體堵塞!烈士的鮮血匯成了片片血汪!
在坦克的支援下,梁士英和戰友們終於登上了突破口!
6)炸毀碉堡,掃清前進的道路
衝入突破口後,瘋狂的敵人組織了一個連的兵力反擊。突擊隊的子彈打光了,就拼手榴彈;手榴彈扔光了,機槍也發生了故障!這時一個排的敵人又衝了上來,梁士英一躍而起,向敵人扔出了一個爆破筒,轟隆一聲,敵人潰退了。
戰士們從敵人屍體上撿到了一些槍彈和手榴彈,衝入敵人的第二道工事,突然,在前面的一座堅固的碉堡裡,發現有兩挺重機槍瘋狂地朝戰士們射擊!前面的戰士大片大片地倒下,部隊前進受阻了!
在這關鍵時刻,梁士英提起另一個爆破筒,冒著密集的子彈,將拉開導火索的爆破筒塞進碉堡裡,正當他轉身離開時,爆破筒又被敵人推了出來。梁士英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軀死死地頂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隨著「轟」的一聲巨響,敵堡被炸毀,梁士英壯烈犧牲,年僅26歲。
錦州戰役結束後,東野二縱5師給梁士英烈士追記三大功,並授予遼瀋戰役「特等功臣」的光榮稱號。
《東北日報》刊登了「攻戰錦州戰鬥中梁士英捨身炸地堡掃清部隊前進障礙」的報導,向全國人民宣傳了梁士英烈士的英勇事跡。
1948年11月,梁士英同志的家鄉,吉林省扶餘縣三岔河區,為烈士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並把東北街命名為「士英街」,聯合五隊命名為「士英隊」。
解放後,人民沒有忘記英雄!
1950年,錦州市人民在遼瀋戰役革命烈士紀念塔的西北角,敬修了一座高大肅穆的梁士英烈士紀念塔,塔的正面銘鐫著烈士悲壯的英雄事跡。
199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電視部聯合攝製了電視劇《梁士英》。
喜歡周公講歷史的朋友,請關注本帳號,更多歷史故事等著一起分享哦。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減。
作者簡介:周恩澤,深圳大學畢業,歷史愛好者。其爺爺是南下幹部,曾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本帳號涉及期間的大部分歷史故事均是根據其爺爺的回憶和口述,整理成篇。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東北解放戰爭紀實》長徵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