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新中國,前進!記電影《董存瑞》和他的扮演者張良

2020-09-03 風姿花

張良:著名電影導演、演員,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曾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的榮譽稱號。

張良曾憑藉主演電影《董存瑞》獲文化部1949年—1967年優秀演員一等獎;他執導的影片有:《梅花巾》(獲第一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榮譽獎和第七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象榮譽獎)、《少年犯》(獲廣電部優秀影片獎、第九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等。

提及自己出演的紅色經典電影《董存瑞》,張良謙虛地說:「我只是在崇拜英雄的熱血年代,扮演了一個英雄人物。」

【選角】

「我和董存瑞的經歷太像了,我也是兩次要求參軍後才進了部隊」

15歲參軍,1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解放戰爭,北上朝鮮當過志願軍,張良的人生軌跡與董存瑞的成長經歷幾乎如出一轍。

回憶起與導演郭維的首次見面,張良還記憶猶新:「我當時在華北軍區文工團演出大型話劇《戰線南移》,飾演戰地通訊員何玉成。正巧遇上郭維導演為電影《董存瑞》選主角,他也來看我們的話劇。」

張良與《董存瑞》導演郭維(右)合影

據張良回憶,郭維導演首先相中的是他的外形,「他覺得我的身高、年齡和身上的那股嘎勁和他心目中的董存瑞很像。」後來在了解了張良的經歷後,郭維更加確定他就是董存瑞的不二人選。

張良回憶道:「因為我和董存瑞的經歷太像了,我也是兩次要求參軍後才進了部隊。


那是個崇拜英雄的年代,人人都想當英雄,為新中國的建立獻出自己的一切。如果領導不要我們上戰場,我們會以為自己犯了什麼錯,戰士們會去追問為什麼不要我去前線?」說這話的時候,張良不自覺地提高了嗓門,就像董存瑞在電影裡的最後一句臺詞:「為了新中國,前進!」

【辭演】

「我的外形一點也不好看,和我想像的英雄人物差距太遠了」

後來,張良去了長春電影製片廠試鏡,他說:「因為《董存瑞》是當年的重點電影,所以最後誰演董存瑞,要電影局的領導審查後才能最後決定」。

張良無疑是幸運的,各級領導都認可他出演英雄人物董存瑞,然而在第一次看過樣片後,張良自己卻打起了退堂鼓。

他說:「我們在文工團裡所受的教育就是為了塑造英雄形象,一再要求我們不要歪曲英雄形象。可我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自己時,我覺得我的外形一點也不好看,臉大、有酒窩、笑起來連眼睛都看不見了,這哪是一個高大威武的英雄啊,和我想像的英雄人物差距太遠了。所以我就向郭維導演請辭董存瑞一角。」

不過張良的要求並沒有被郭維批准,反而被導演的一番話給打動了,「郭維導演告訴我,沒有人比我更適合演董存瑞了,因為董存瑞經歷的事情,我基本上都經歷過,這種體驗是很難得的。此外,他還跟我強調,所有英雄在一開始都是一個普通人」!

【拍攝】

「這是一個有性格缺點的英雄,在當時是個突破」

「高、大、全」,是當時對英雄人物塑造的模式化拍攝手法,電影裡的英雄除了外形上高大魁梧之外,甚至還被要求具有完美的品質。而張良出演的這個董存瑞,在當兵前一身嘎勁十足,和夥伴打架摔跤,死皮賴臉地要參軍,這些對英雄人物性格缺點的刻畫,在當時被看作是「異類」。

1963年,周總理與張良握手

談及影片定下的這個基調,張良回憶稱:「一開始我們也不是很理解,覺得這不是破壞了英雄的完美形象嗎?後來導演給我們解釋,英雄也是普通的兵,我們不是要塑造高不可攀的英雄,而是要演活普通平實的戰士,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小的突破。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在拍攝過程中,郭維要求演員在片場要時刻穿著演出服,互相之間只能叫戲名,張良描述:「當時的拍攝條件很艱苦,自己背著行囊進劇組,出去拍戲就住在老鄉家裡,片酬更是分文不取。」


在拍攝《董存瑞》之前,我是一位年輕的話劇演員,從來沒有拍過電影。起初,我在形象塑造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在攝像機前我無法表達出董存瑞的思想情感。我心想,我要塑造董存瑞形象,也應該像董存瑞一樣,用一種頑強的精神來完成這個任務。


於是我反覆地閱讀劇本,在沒人的地方一個人偷偷地練戲。在董存瑞面前,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但也正是因為我在體現著英雄的形象,所以我必須像他一樣去生活、去戰鬥。

【反響】

「首映結束後,觀眾起立高喊董存瑞,四虎子!」

1956年,電影《董存瑞》在北京大華電影院首映。張良回憶說:「當時沒有觀眾認識我們,也就是簡單和大家打個招呼後就開始放片了。」

但讓他最難忘的是,當他飾演的董存瑞在銀幕上喊出最後一句臺詞、捨身炸碉堡後,全場觀眾鴉雀無聲,直到影院燈光亮起,「突然譁的一聲,觀眾們起身鼓掌,嘴裡還喊著'董存瑞,四虎子』。

接著他們就上二樓來把我們這些演員圍住,這時我才看到好多觀眾的眼圈還是紅紅的,自己當不成戰場上的英雄,卻演了一次英雄。 

多年後,張良見到了董存瑞生前的戰友郅順義,也就是電影中角色郅振標的原型,張良回憶稱:「當時老英雄抱著我激動不已,他說看了我演的董存瑞,感動得老淚縱橫啊!」

自從飾演了這個英雄角色,張良的名字被叫得少了,都被「董存瑞」三個字給替代了。如今,張良塑造的董存瑞,已經被國家定為「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形象。

相關焦點

  • 記得「為了新中國,前進」名句嗎?《董存瑞》上映65年,主演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9《董存瑞》】No.1中年以上的朋友大多都看過這樣一部老電影:我軍一位戰士在橋下單手舉起炸藥包,高聲喊出一句盪氣迴腸的影視經典名句:「為了新中國,前進!」然後毅然拉響導火索,炸掉了敵人的碉堡,但他也為國捐軀。
  • 董存瑞戰友:董存瑞犧牲前沒喊「為了新中國」
    電視劇《為了新中國,前進》 董存瑞(王寶強飾)炸碉堡劇照61年前,19歲的董存瑞捨身炸碉堡,以自己的英雄壯舉「喊」出了「為了新中國,前進」的時代最強音。1957年,朱德親筆為他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英雄董存瑞是我永遠學習的好榜樣。」
  • 87歲老藝術家張良,飾演「董存瑞」讓英雄永恆,如今老人近況如何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31)——張良】 No.1 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對於許多中老年同志來說並不陌生。尤其是董存瑞,在1948年我軍攻打河北省隆化縣城時,他毅然拉響導火索,炸掉敵人的碉堡,以自己19歲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讓人難忘。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掀起了對戰鬥英雄學習的熱潮。
  • 我的父親張良與電影《董存瑞》
    而我父親的成功,他曾經也跟我們說過,源於三個正確的選擇:一是在少年時期,成功地選擇了參加人民解放軍文藝宣傳隊這條路。路走對了,才引導他走向輝煌。二是他能在電影裡扮演了董存瑞。而董存瑞和他的緣分,也是因為我父親的年齡、參軍經歷等與董存瑞本人相近所致。當然,還有該影片導演和同志們的幫助。三就是成功地選擇了我的母親王靜珠。
  • 演董存瑞出名、受周總理接見,今年87歲的張良兩次被妻子「拯救」
    演員張良說過,這一生有三個成功的選擇。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宣傳部隊。出演電影《董存瑞》。與王靜珠結婚。而這似乎就是張良的一生,熒幕上那個託著炸藥包高喊著「為了新中國,前進」的壯舉影響了中國幾代人,生活中與愛妻王靜珠的平凡愛情也讓很多不斷反思。
  • 徵文分享 | 我的父親張良與電影《董存瑞》(張海洋稿)
    電影《董存瑞》 張海洋我的父親張良,他做演員時有不老的紅色經典電影《董存瑞》,有輕鬆幽默的《哥倆好》。 而我父親的成功,他曾經也跟我們說過,源於三個正確的選擇:一是在少年時期,成功地選擇了參加人民解放軍文藝宣傳隊這條路。路走對了,才引導他走向輝煌。二是他能在電影裡扮演了董存瑞。而董存瑞和他的緣分,也是因為我父親的年齡、參軍經歷等與董存瑞本人相近所致。
  • 盤點仍然健在的新中國初期國產經典黑白老電影的主角
    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鬥,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鬥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創造出共30億人次觀看的紀錄。對於相對年輕的觀眾更熟悉的是他在85版《西遊記》中飾演的如來佛祖一角。
  • 《董存瑞》主演張良:我和我的家鄉|南芬下馬塘
    作者簡介張良,1933年出生於遼寧本溪,著名電影藝術家,國家一級導演,曾任廣東省第四屆政協委員,廣東省第六、第七屆人大代表,中國電影基金會副會長,珠江電影製片廠廠長助理兼藝術中心主任1955年主演電影《董存瑞》,獲文化部優秀影片個人一等獎。1962年主演電影《哥倆好》,獲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又先後參演《戰上海》《林海雪原》《三八線上》《挺進中原》《打擊侵略者》等著名影片。
  • 他是《智取華山》《董存瑞》導演,92歲高齡謝世,夫人曾是演員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194)——郭維】 No.1 說起導演郭維,許多人不是非常了解,但他卻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三代電影導演的代表之一。
  • ...仍然健在的新中國初期國產經典黑白老電影的主角,最老的已經100歲
    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鬥,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鬥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創造出共30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對於相對年輕的觀眾更熟悉的是他在85版《西遊記》中飾演的如來佛祖一角。
  • 《董存瑞》65年後:5個主演4個已離世,但經典卻永存
    雖然他是犧牲了,但卻換得了隆化的解放,他的犧牲並沒有白費。在董存瑞犧牲的一年半後,新中國成立了,擺脫了戰火連天的歲月,老百姓開始不用擔驚受怕,逐步走向了和平和安穩的生活。通過電影《董存瑞》,我們更了解了董存瑞的為人,多虧於像董存瑞這樣的烈士,才有了我們現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 因《董存瑞》而爆紅的張良,被人寫信痛罵,最後卻把寫信者娶回家
    有很多的演員,他的名字雖然不會很多觀眾所認知,但是他們所飾演的電影電視劇,或者電影裡邊的人物形象卻被很多的一眼就認出來,甚至能夠對他們的事跡娓娓道來,但是對於這個出演者本人的真實姓名,很多觀眾甚至不知道或者是沒有聽過。
  • 他是長影老演員,電影《董存瑞》飾王平,年僅48歲早逝讓人嘆息
    說起電影《董存瑞》,許多中老年朋友應該還有印象,該片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郭維執導,張良、 楊啟天、張瑩、周凋、任頤等主演,1955年上映。
  • 他是長影老演員,電影《董存瑞》飾區委書記王平,英年早逝讓人嘆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231)——周凋】No.1說起電影《董存瑞》,許多中老年朋友應該還有印象,該片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郭維執導,張良、 楊啟天、張瑩、周凋、任頤等主演,1955年上映。作為新中國傳記影片的巔峰之作,《董存瑞》以要求參軍、王平犧牲、子彈問題、救火、請戰、捨身炸碉堡的順序,講述了董存瑞從見習小八路開始,逐漸由魯莽、衝動的年輕人成長為革命戰士的故事。《董存瑞》上映後,轟動了長城內外,並且在全國掀起了一場向董存瑞學習的熱潮。
  • 電影《董存瑞》故事,英雄比角色更出彩,豆瓣評分缺乏良心
    董存瑞參軍時是16歲,因為年紀小部隊差點沒收。而張良參軍時更小,才15歲。為了能參軍,張良硬是把自己說大了一歲,不過屬相忘了改露出馬腳,但他死不承認,就說我們那裡都這麼算年齡。通過這張最直觀的董存瑞照片,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張良確實和董存瑞有相當高的相似度,怪不得當年拍電影時董存瑞的戰友們都沒對張良提出意見,還都認為他演得好,原來張良不論是年齡、經歷還有外貌都像董存瑞。
  • 記得《董存瑞》郅振標嗎?曾與田華演情愛戲,86歲客死他國讓人嘆
    No.1 7月16日,是著名電影演員楊啟天誕辰89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楊啟天老藝術家致敬! 說起楊啟天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如果說起老電影《董存瑞》中的七班長郅振標,大家一定會記起那個與董存瑞一樣精幹、勇敢且憨厚樸實的八路軍戰士。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軍旅電影——中
    為了論證其謬論的正確性,他們甚至不惜對解放戰爭時期的一些英雄人物進行污衊和造謠,而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就不幸「躺槍」。一種論調是,「董存瑞從未炸過碉堡,都是後人杜撰和猜測的」。實際上,1955年上映的電影《董存瑞》就是對當今造謠污衊者的有力回應。在影片中,董存瑞從抗日戰爭末期就要求參軍。後來,在解放戰爭中,董存瑞如願參軍。在解放隆化的戰役中,董存瑞擔任爆破隊長。
  • 廣州文藝百家丨張良:風雨過後是彩虹
    張良坦言,他的成功緣於三個正確的選擇:「一是在少年時期,成功地選擇了參加人民解放軍文藝宣傳隊這條路,路走對了才引導我走向輝煌;二是在電影裡扮演了董存瑞。而我和他的緣分,也是我的年齡、參軍經歷與他相近所致,當然還有導演和同志們的幫助,也有我個人的努力;三是成功地選擇了我的愛妻王靜珠。她是我的教練,幫助我從演員成功地轉為導演。」
  • 《打擊侵略者》:經典抗美援朝電影,再次回味熱血沸騰
    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從松骨峰、長津湖到上甘嶺,經過三年殊死搏鬥,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打出了不可撼動的大國尊嚴。回顧70年前發生的那場戰爭,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抗美援朝精神的彌足珍貴。
  • 與妻子恩愛60年,多次落難仍不離不棄,網友:他是永遠的董存瑞
    與妻子恩愛60年,多次落難不離不棄,網友:他是永遠的董存瑞&34;董存瑞&34;永遠的董存瑞"。在1948年的遼寧戰役中,他在報紙上看到了董存瑞的光輝事跡,更是立志要成為像他一樣的人。在1950年,他參加了抗美援朝的戰爭,甘願奔赴前線為戰士們帶來一點慰藉,還立下了2次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