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194)——郭維】
No.1
說起導演郭維,許多人不是非常了解,但他卻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三代電影導演的代表之一。這一代導演除郭維外,其他重要人物還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電影幾乎都出自他們之手。
其中,郭維執導過許多部知名電影,如《智取華山》《董存瑞》《花好月圓》《柳暗花明》《笨人王老大》《鍘美案》等。
郭維,1922年10月21日出生於平西長辛店,離當年的北平不到40裡,現屬北京市。1937年,他肄業於北平成城中學,之後,陸續在陝北公學流動劇團、華北聯大文工團、火線劇社、群眾劇社擔任演員、戲劇組長、社長等。
新中國成立後,郭維曾擔任河北省文工團團長。1950年,著名導演史東山拍攝電影《新英雄兒女傳》,需要一名助手,問郭維願不願意幹,對導演工作十分感興趣的郭維十分高興,隨即被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從此步入了電影導演這一行當。
郭維獨立執導的電影是1953年上映的《智取華山》。這是一部非常有影響的剿匪電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郭允泰、李金榜、許又新、劉柳、方化、管宗祥主演。影片上映後的1954年,該片獲得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和平獎」。
第一次獨立執導電影,就獲得國際大獎,可見郭維的導演功力。要知道,此時的郭維才不過剛剛32歲。
No.2
1954年,郭維調入長春電影製片廠。為了宣傳董存瑞的英雄事跡,國家電影局決定將英雄形象搬上銀幕。1955年的一天,電影局副局長陳荒煤找到郭維,把《董存瑞》劇本交到他手裡。
郭維看過劇本後,感到人物太過高大、理想,戲劇衝突也不夠,他便產生了一個大膽想法,與其寫一個高大、理想化的董存瑞,還不如寫一個普通人的董存瑞。於是,拍攝前他組織人對劇本做了較大改動。
選擇扮演董存瑞的演員時,郭維也費過一番周折。等到看華北軍區文工團的話劇《戰線南移》時,他被其中的一位小戰士吸引住了,因為這位戰士機靈、勇敢,身材、年齡、氣質都與想像中的「董存瑞」十分相像,他就是後來董存瑞的扮演者——張良。
但當時,張良也退縮過。原因是看了試鏡後的影像,他見自己小個子、小鼻子,尤其那雙小眼睛,一笑眯成一條縫,便覺得自己演不好這麼一個大英雄角色吧?(上圖為郭維與張良合影)
郭維導演及時開導他:你不應該把董存瑞神化了,英雄也是普通人,重要的是要把英雄的思想品質演出來,形象是次要的。
1956年,《董存瑞》上映後大獲成功。1957年,該片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張良與趙連長的飾演者張穎獲得優秀演員一等獎。
No.3
就在其間的1955年9月,由前蘇聯導演藝術家、莫斯科電影學院教授鮑·格·伊萬諾夫主持的導演幹部專修班開學,這是我國以正規教學方式培養電影導演的「先河」班。該班學員有25名,都是來自全國各電影廠已有一定導演實踐的創作幹部,其中有謝添、林農、於彥夫、武兆堤、王炎、董克娜等,當然也包括郭維。
1957年夏天,該班結業,郭維回到了長影。五六十年代,他又執導了劇情電影《花好月圓》和戲曲電影《鍘美案》。為什麼這段時間郭維執導的影片這麼少?原來,1957年,他被錯劃為「右派」,被剝奪了拍戲的權利。
1979年,被恢復名譽的郭維調回北京電影製片廠當導演,兼任北京電影製片廠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並先後於1979年執導了劇情電影《柳暗花明》,1984年執導了戲曲電影《三全其美》,1987年執導了劇情電影《笨人王老大》等。
1990年7月,郭維擔任了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1998年11月離休。2005年,在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時,被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授予「優秀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
郭維的夫人是曾經的女電影演員閻爭。兩人是於1945年的大年三十,在河北省饒陽縣晉察翼抗日根據地的冀中軍區火線劇社走進婚姻殿堂的。從此,夫妻二人不離不棄,相伴終生。
2014年11月10日,著名導演藝術家郭維逝世,享年92歲。
郭維藝術家千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