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侵略者》:經典抗美援朝電影,再次回味熱血沸騰

2020-11-17 騰訊網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帝國主義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戰爭,是一場中國人民為爭取正義、保家衛國、維護世界和平而進行的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從松骨峰、長津湖到上甘嶺,經過三年殊死搏鬥,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打出了不可撼動的大國尊嚴。回顧70年前發生的那場戰爭,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抗美援朝精神的彌足珍貴。

廣西衛視特別推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展播,今天22:40播出紀念抗美援朝英雄影片《打擊侵略者》。

《打擊侵略者》海報

電影《打擊侵略者》根據宋之的話劇《保衛和平》改編,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奇襲南朝鮮偽軍首都師白虎團的一次戰鬥過程,表現了戰士們英勇頑強戰鬥、勇於自我犧牲的堅強意志。影片中志願軍戰士丁大勇潛伏時,身邊枯草被敵人燃燒彈點燃,原型就是志願軍特等功臣邱少雲。影片由八一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導演華純。

《打擊侵略者》海報

電影《打擊侵略者》的特別之處在於,片中的演員、原創作者有的是參加過抗戰、解放戰爭的幹部、戰士,有的在軍區劇社做演員,經歷過真正的戰爭洗禮。他們是民族解放事業的親歷者、見證者,其對影片中抗擊侵略者的詮釋也因飽含深情而更加深刻、真實。

影片導演華純曾赴朝鮮戰場拍攝過紀錄片,因此能夠再現當時的戰場環境和戰鬥氣氛,通過對戰爭場面的真實描繪和對志願軍戰士的深摯感情的刻畫,使影片時代感強,場面真實,畫面中充滿了戰場的硝煙,並使影片始終貫穿著一種高昂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打擊侵略者》中張良飾演丁大勇

《打擊侵略者》中飾演丁大勇的張良,13歲當上兒童團團長,15歲當兵,而他一參軍就參加了遼瀋戰役,進關後又參加了平津戰役。張良所在的師成為了北京的衛戍師後,他還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在軍樂隊中打小鼓。韓戰開始後,張良又兩次奔赴朝鮮。在部隊文藝宣傳部擔任宣傳隊員,豐富的軍旅生活成為他人生的珍貴寶藏。

電影《董存瑞》中張良飾演董存瑞

張良飾演的另一個角色可謂家喻戶曉。1955年,《董存瑞》電影上映,張良扮演董存瑞,其鮮活的表演,突破了傳統公式化、概念化的束縛,表現了董存瑞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風貌和執著、機警、頑強的個性特色。此片堪稱革命戰爭題材影片的代表作。張良的董存瑞形象深入人心。「為了新中國,前進!」這句臺詞傳遍大街小巷。

1952年身著志願軍冬裝的張勇手(圖片來源見水印)

張勇手,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44年家鄉解放後,考入解放軍十八兵團隨軍學校(「晉中公學」)。1957年初被選中借到八一廠拍攝《黑山阻擊戰》,隨後在《英雄虎膽》《海鷹》《林海雪原》等十多部電影中扮演了很多英勇的軍人角色,很多人並不知道,他本身的經歷就是一部英雄故事。在朝鮮戰場上,一次戰鬥中,隊伍被敵人打散,張勇手身患傷寒,高燒40度,憑著頑強的毅力穿越封鎖線,找到了部隊。

《打擊侵略者》中張勇手扮演朝鮮遊擊隊長金哲奎

1965年,張勇手在電影《打擊侵略者》扮演朝鮮遊擊隊長金哲奎。在朝鮮學習過舞蹈,與朝鮮人民軍打過多次交道的他,演出了非常英俊瀟灑的朝鮮軍人形象。

10月22日至10月31日,陸續有7部抗美援朝主題影片在廣西衛視熱播,帶領觀眾重溫歷史,懷緬先烈。

今天22:40廣西衛視《打擊侵略者》

相關焦點

  • ...歌以詠懷,重溫這些抗美援朝電影裡的歌曲,依舊讓人熱血沸騰▸...
    光影留聲,歌以詠懷,重溫這些抗美援朝電影裡的歌曲,依舊讓人熱血沸騰▸欣賞◂ 2020-10-24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盤點抗美援朝電影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10月下旬起將先後推出故事片《金剛川》《最可愛的人》《英雄連》和紀錄片《保家衛國一一抗美援朝光影紀實》等4部電影。由八一、上影、長影、北影等攝製的抗美援朝電影,在數量上已逾百部,類型頗多,在質量上亦相當高,有的已成經典,總的優點是尊重歷史、真實感人。
  • 千萬別重拍抗美援朝經典電影
    千萬別重拍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打擊侵略者等抗美援朝經典電影!因為它已經映入了多少代人的腦裡。最重要的是,它們是具有教育意義、勵志傳承之精神。它們不是「商業」電影,讓人們娛樂一下或是當催眠曲的。現在的編導、演員無法做到。千萬別重拍!過去重拍的沒一個能超越經典的。
  • 熬夜也要看完的抗美援朝老電影,令人熱血沸騰血脈噴張
    打擊侵略者1965《打擊侵略者》:改編自話劇《保衛和平》,中國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協同作戰打擊侵略者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記憶,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那個時代人民是純粹的,拍電影不是為了掙錢的,而是為了給人民以信心,對抗美援朝戰爭的信心。
  • 記得《奇襲》唐虎、《打擊侵略者》小豆豆嗎?一張娃娃臉讓人難忘
    No.1 說起反映抗美援朝的老電影,大家應該能說出不少,比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有《英雄兒女》《上甘嶺》《奇襲》《打擊侵略者》《烽火列車》《激戰無名川》等等,不過,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奇襲》中的小戰士唐虎、《打擊侵略者》中的小戰士小豆豆? 這兩個長著一張娃娃臉的演員,是由一人飾演的,他就是今天娛文娛視要聊的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黃煥光。
  • 老電影觀後感(十四)《打擊侵略者》
    最近又看了一遍抗美援朝老電影《打擊侵略者》,八一廠1965年攝製。這是一部非常經典非常熟悉的老電影,當年看過n多遍。這次重看,那熟悉的情節、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臺詞,還有那感人的場面,讓我一邊看一邊眼淚撲簌撲簌往下掉,仿佛又回到了難忘的少年時代,重溫了年輕時的美好。
  • 光影留聲,歌以詠懷,重溫這些抗美援朝電影裡的歌曲,依舊讓人熱血...
    光影留聲,歌以詠懷,重溫這些抗美援朝電影裡的歌曲,依舊讓人熱血沸騰▸欣賞◂ 2020-10-24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畫卷的四部影片:大家喜歡哪部影片?
    值此紀念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特推薦四部表現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的經典戰爭影片,藉以表達對那場偉大的戰爭紀念,藉以深切緬懷英雄和革命先烈!另外劇中由郭蘭英演唱的插曲《我的祖國》在渲染氣氮、表現主題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流傳甚廣,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二、1960年上映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戰爭片《奇襲》,由許又新執導,由張勇手、邢吉田、黃煥光、曲 雲、張鍾英主演。
  • 抗美援朝電影今不如昔
    隆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怎麼能缺席?《金剛川》仍然有不錯的票房,除了導演與演員的份量,還有市場大片短缺帶來的飢餓感,踩正抗美援朝紀念日的熱點。《金剛川》的製作水準為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標杆,效率更讓好萊塢羨煞。讓我們想起疫情期間的火神山醫院,《金剛川》的創作者們確實像文藝戰士!
  • 瀚大黎眾|抗美援朝電影故事連環畫《打擊侵略者》1965年上映
  • 「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的老電影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70周年,央視電影頻道和懷舊劇場都播放「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老電影,《上甘嶺》和《英雄兒女》,《奇襲》與《打擊侵略者》,前兩部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所攝,後兩部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
  • 抗美援朝老電影請不到美國演員?多種辦法來扮演
    抗美援朝老電影拍攝時間早,那時候幾乎請不到美國演員,但是並非沒有辦法。
  • 現在為什麼拍不出《奇襲》、《英雄兒女》那樣的經典電影?
    電影《打擊侵略者》宣傳畫 想當年,張良、張勇手和王心剛塑造的解放軍、志願軍角色深入人心,成為一個時代標準的軍人形象。 當時,新中國許多文藝工作者也參加了那場戰爭,並創作了大量抗美援朝題材的文藝作品。 在朝鮮,他們既擔負戰地慰問表演的任務,還參加了戰地物資轉運、救助傷員等工作。 張良曾經兩次入朝,參與拍攝過兩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三八線上》、《打擊侵略者》。
  • 《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三八線》等抗美援朝題材經典影視劇開播
    近日,《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三八線》等一批抗美援朝題材經典影視劇作品將集中亮相上海螢屏,帶觀眾重溫「向我開炮」、「一條大河波浪寬」這些響亮臺詞、歌詞,背後的真摯的愛國情與偉大的自我犧牲精神。該片從上海角度出發,尋訪上海籍志願軍老兵和歷史親歷者,結合國內外抗美援朝的影像資料和檔案文獻,用故事的方式講述英雄的事跡,同時也將展現抗美援朝時期上海後方對前線的支援。該紀錄片還將於10月25日紀念日當天,在東方衛視、紀實人文頻道重播。
  • 取材真實案件的反特故事,拍成了這部家喻戶曉的抗美援朝電影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反映抗美援朝戰爭,謳歌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為國產戰爭故事片的一個重要題材,湧現出《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打擊侵略者》等一大批優秀影片,充分展現了志願軍與侵略者浴血奮戰,全國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戰爭,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生動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材。
  • ​「趕工電影」品質低仍暢銷 抗美援朝電影今不如昔
    作者 | 譚軍波,騰訊企鵝學院東莞分院院長、資深影評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相關題材的電影怎麼能缺席?
  •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
    而在此之前,我們記憶中,也有過不少關於這段歷史的經典影像。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最為經典的莫過於以下兩部:《上甘嶺》《上甘嶺》上映於195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
  • 電影《八佰》大火,國產電影崛起?這些的軍事影視劇值得回味
    3、李幼斌的《亮劍》,該劇講述了革命軍人李雲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時期有一句經典臺詞不得不提:「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有兩句經典臺詞值得回味:「不拋棄,不放棄」,「好好活就是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
  • 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開機
    本報訊(記者丁曉晨)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北京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八一電影製片廠等聯合攝製的電影《長津湖》,日前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開機發布會,宣布影片正式開機。電影《長津湖》由於冬擔任出品人及總製片人,黃建新任總監製及聯合編劇,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監製、聯合導演,張和平任藝術總監,王樹增任歷史顧問,蘭曉龍任編劇,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該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一個志願軍連隊在極寒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陳凱歌表示,自己曾經是個軍人,每次提到抗美援朝戰爭都感覺熱血沸騰。
  • 回顧五六十年代我國抗美援朝經典影片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從50年代中期起,伴隨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雄壯歌聲,反映抗美援朝戰爭,謳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電影,成為這一時期國產故事片的一個重要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