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帝國主義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戰爭,是一場中國人民為爭取正義、保家衛國、維護世界和平而進行的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從松骨峰、長津湖到上甘嶺,經過三年殊死搏鬥,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打出了不可撼動的大國尊嚴。回顧70年前發生的那場戰爭,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抗美援朝精神的彌足珍貴。
廣西衛視特別推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展播,今天22:40播出紀念抗美援朝英雄影片《打擊侵略者》。
《打擊侵略者》海報
電影《打擊侵略者》根據宋之的話劇《保衛和平》改編,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奇襲南朝鮮偽軍首都師白虎團的一次戰鬥過程,表現了戰士們英勇頑強戰鬥、勇於自我犧牲的堅強意志。影片中志願軍戰士丁大勇潛伏時,身邊枯草被敵人燃燒彈點燃,原型就是志願軍特等功臣邱少雲。影片由八一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導演華純。
《打擊侵略者》海報
電影《打擊侵略者》的特別之處在於,片中的演員、原創作者有的是參加過抗戰、解放戰爭的幹部、戰士,有的在軍區劇社做演員,經歷過真正的戰爭洗禮。他們是民族解放事業的親歷者、見證者,其對影片中抗擊侵略者的詮釋也因飽含深情而更加深刻、真實。
影片導演華純曾赴朝鮮戰場拍攝過紀錄片,因此能夠再現當時的戰場環境和戰鬥氣氛,通過對戰爭場面的真實描繪和對志願軍戰士的深摯感情的刻畫,使影片時代感強,場面真實,畫面中充滿了戰場的硝煙,並使影片始終貫穿著一種高昂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打擊侵略者》中張良飾演丁大勇
《打擊侵略者》中飾演丁大勇的張良,13歲當上兒童團團長,15歲當兵,而他一參軍就參加了遼瀋戰役,進關後又參加了平津戰役。張良所在的師成為了北京的衛戍師後,他還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在軍樂隊中打小鼓。韓戰開始後,張良又兩次奔赴朝鮮。在部隊文藝宣傳部擔任宣傳隊員,豐富的軍旅生活成為他人生的珍貴寶藏。
電影《董存瑞》中張良飾演董存瑞
張良飾演的另一個角色可謂家喻戶曉。1955年,《董存瑞》電影上映,張良扮演董存瑞,其鮮活的表演,突破了傳統公式化、概念化的束縛,表現了董存瑞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風貌和執著、機警、頑強的個性特色。此片堪稱革命戰爭題材影片的代表作。張良的董存瑞形象深入人心。「為了新中國,前進!」這句臺詞傳遍大街小巷。
1952年身著志願軍冬裝的張勇手(圖片來源見水印)
張勇手,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44年家鄉解放後,考入解放軍十八兵團隨軍學校(「晉中公學」)。1957年初被選中借到八一廠拍攝《黑山阻擊戰》,隨後在《英雄虎膽》《海鷹》《林海雪原》等十多部電影中扮演了很多英勇的軍人角色,很多人並不知道,他本身的經歷就是一部英雄故事。在朝鮮戰場上,一次戰鬥中,隊伍被敵人打散,張勇手身患傷寒,高燒40度,憑著頑強的毅力穿越封鎖線,找到了部隊。
《打擊侵略者》中張勇手扮演朝鮮遊擊隊長金哲奎
1965年,張勇手在電影《打擊侵略者》扮演朝鮮遊擊隊長金哲奎。在朝鮮學習過舞蹈,與朝鮮人民軍打過多次交道的他,演出了非常英俊瀟灑的朝鮮軍人形象。
10月22日至10月31日,陸續有7部抗美援朝主題影片在廣西衛視熱播,帶領觀眾重溫歷史,懷緬先烈。
今天22:40廣西衛視《打擊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