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支鏡頭:2:1是什麼意思?在攝影中,涉及到一個放大率的概念,這個概念與影像的複製比率有關。複製比率是被攝體實際大小與影像大小之間的數字關係,通常用冒號兩邊的數字來表示: [影像大小] : [被攝體實際大小] 通常將左邊或者右邊的任何一個數字歸為1,一般表示為:1 : X / X : 1,前者含義是[被攝體實際大小]是[影象大小]的X倍;後者含義是[影象大小]是[被攝體實際大小]的X倍。 比如標記為: 1:10:表示被攝體實際大小是影象大小的10倍,或者說影象大小是被攝體實際大小的1/10; 1:1:表示被攝體實際大小等於影像大小。
那它與其他同樣有大放大比鏡頭有區別嗎?有的!比如佳能65mm 1:5,蛙頭60是從無限遠到2.0倍而佳能65mm 1:5是從1倍到5倍。這樣比較下來,我們就明白了這一隻鏡頭的特點和拍攝範圍,說白了這就是一隻一鏡走天下。大小通吃的頭!
下面來拍攝一隻0.6公分的蛛來看下效果:
這個是用尼康D7100半副機上鏡頭在1:1時的拍攝效果,在這樣的放大比中,主體和環境都有所表現。
(拍攝數據:光圈8 速度160 感光度100)
下面這張是鏡頭在1:5時的拍攝效果,這張是有所裁剪的,6000的邊長裁剪到了4200。(為什麼要進行一定的裁剪?當然是為了景深,但是裁剪一定要注意不能小過3000的邊長,在所有的攝影比賽中都有明確的邊長要求)
(拍攝數據:光圈11 速度125 感光度100)
說到景深。我們又繼續來說這隻鏡頭的表現,一般的微距鏡頭都是1:1的放大比,所以要想獲得更大的放大比時就得用加近攝接圈來完成。有用過近攝接圈的攝友都清楚,接圈加了以後鏡頭景深明顯就變淺了。所以在同樣的放大比中,2:1蛙頭景深就好過加了接圈拍攝的景深。
但是攝友們一定要注意的是,景深控制在微距攝影中是需要多練習才能精確完成的,因為在這樣近的距離中,那是以毫米的調整焦平面來完成的(具體的學習方法請看我的教材)
我們再來看看這隻鏡頭在拍攝大一些物體的表現
下面這張圖片是繼續用D7100半副機完成的,這一隻4公分大的樹蛙。(都是在柔光板內閃光燈拍攝的)
(拍攝數據:光圈11 速度160 感光度100)
下面這2張是用D800E全副機拍攝的(同樣是在柔光板下閃光燈拍攝)
拍攝數據:光圈8 速度125 感光度100)
再來看看這隻鏡頭的銳度:
我試過不同放大比的銳度比較, 最後我發現1.2到1.4時銳度最好。下面這張就是在1.35時拍攝的
現在來談下我用了幾個月以後的拍攝體會;
2:1蛙頭的使用技巧:
1.首先拿到鏡頭拍攝你會發現在對焦時上了8的光圈以後,取景框開始變暗起來,到了16表現得更加明顯。這是由於這個鏡頭不是自動光圈造成的。 解決方法:使用T6對焦燈。這樣你在拍攝中就能夠更清楚的看到拍攝對像。同時儘量不使用11以後的光圈。(在幾公分距離內8到22的光圈基本上沒多少區別,這時主要是靠調整焦平面來控制)2.在拍攝中儘量不使用1.6以上的放大比,放大比越高拍攝距離越近,距離越近景深越淺,而且在高放大比中一點點輕輕的搖晃都會失去對焦點,讓你非常難完成拍攝出清楚的畫面。(這也是為什麼我在上面第二拍攝中使用裁剪的方法來表現)
3.拍攝時仔細的調整焦平面,是用好這隻鏡頭最好的方法。(以後的講堂會有講焦平面的專題)
(拍攝數據:光圈8 速度125 感光度100)
https://13408025119.taobao.com/index.htm?spm=2013.1.w5002-10452841606.2.TZjf2U
傑哥微距QQ討論群 254147727 歡迎攝友們進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