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微距拍攝,提到百微,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佳能家的100mm f2.8L了。
不過今天給大家說一支國產的百微鏡頭——老蛙的FF 100mm F2.8 CA-Dreamer Macro
2×鏡頭。
老蛙,大家都不陌生,超廣角、 微距、 超級微距鏡頭都是他家的拿手好戲,並且每支都有著自己的特點,而我們今天單獨聊聊老蛙家的微距鏡頭。
從最早的60mm微距,再到後來老蛙「神鞭」 24mm f14 x2微距特種鏡頭,以及那有著5倍變焦能力的老蛙超級微距鏡頭 ( 25mm f2.8 ULTRA MACRO 2.5-5.0X ),它們各個都是精品,而這次老蛙發布的全新百微也是如此。
老蛙百微提供了高達2倍的放大倍率,並且有著更近的對焦距離(0.24米),而為了降低色差,這次還增加了 「復消色差APO」 鏡片,新鏡頭提供多卡口版本(索尼FE、 佳能EF以及尼康F等卡口),這裡要說一下,其中只有佳能EF卡口版本增加了電子光圈,可實現自動光圈、 光圈信息同步等。
所以要轉接的小夥伴一定要用電子環。
其實,這支鏡頭Beta在2個月前就已經拿到了,不過個人很少使用微距鏡頭,所以也簡單的試用了一下才來跟大家分享。
那麼既然這次發布的版本中只有佳能EF的增加了電子觸點,支持自動光圈功能,那Beta入手的必定是EF版本了。這鏡頭究竟表現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外觀
我們先來開個箱,老蛙鏡頭依舊採用簡潔的白色外包裝盒,盒內包括鏡頭、 說明書、 質保卡、 收納袋。鏡頭是一個真空的塑封包裝,給人的感覺就是很乾淨整潔,打開塑封包裝拿出鏡頭的第一感覺就是其紮實的分量。
這隻老蛙的2倍百微鏡頭的外觀設計一如既往的老蛙,依舊採用黑色+藍色的經典配色,全金屬鏡身設計,手感絕對是沒的說。鏡身採用直筒設計,尺寸為72 × 125mm,濾鏡接口為67mm。
雖然鏡頭是全金屬鏡身,但並不覺得過重,這次Beta搭配的佳能EOS RP全畫幅入門級微單相機來使用,整體重量也只有1182g。
鏡頭的光圈、 景深標尺採用橘紅和白色刻字,搭配純黑色鏡身非常醒目,這對於手動對焦鏡頭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
鏡頭採用了內伸縮式結構設計,可以看到在2倍放大倍率時鏡頭鏡組會探出至鏡筒邊緣,而在無限遠時鏡組則會縮至鏡筒內,而為了更順滑,可以看到鏡筒內部是有油的。如果大家擔心這樣很容易進灰並吸附於鏡筒內的話,小夥伴們可以考慮上個UV來保護一下。
2倍放大倍率時,鏡頭前組會伸至鏡筒邊緣
1倍放大倍率時鏡頭前組會縮進鏡筒一部分
無限遠時鏡頭前組會繼續縮進鏡筒
這支鏡頭不光提供了1倍的放大倍率,還提供了更大的2倍放大倍率,實際使用過程中,在全開的情況下即使你手持再穩定,也可能會有細微不易察覺的晃動出現,就會影響到拍攝效果,建議2倍微距拍攝時可以考慮使用腳架。
這次EF卡口版本提供自動光圈功能,並支持EXIF信息傳遞,這當然是非常的方便,也算是老蛙鏡頭的一大進步吧。
而由於採用了電子光圈功能,故而鏡身上只有一個對焦環,並沒有手動光圈環,對焦環較為寬大,行程較長,阻尼手感剛剛好。這裡要說下,雖然對焦環的行程有些長,但這可以很好的幫助你在微距拍攝時進行細微調節,獲得最佳的拍攝效果。
實際使用感受
這裡是1倍放大倍率和2倍放大倍率在不同光圈下銳度的表現。
單就銳度表現來看,光圈最大F2.8時中心銳度是很棒,邊緣銳度略有不及,但光圈縮至f4開始中心和邊緣的銳度表現非常均衡,直到F8都是如此。而從F11開始到F16銳度雖有所下降,但依舊在可用的範圍內。從F22開始,無論是中心還是邊緣的畫質就都開始有明顯下降了。
1、中心銳度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6.3:
光圈F8:
光圈F11:
光圈F16:
光圈F22:
光圈F32:
2、邊緣銳度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6.3:
光圈F8:
光圈F11:
光圈F16:
光圈F22:
光圈F32: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2倍放大時的銳度表現:
2倍放大時的銳度表現與1倍放大時的情況是一樣的。實際使用中F2.8中心銳度最佳,邊緣有點軟,隨著光圈的縮小邊緣銳度逐步提升,整體銳度表現依舊是F4-F8之間最佳。F11至f16可用,F22開始整體銳度開始明顯下降。
3、2倍放大時的中心銳度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6.3:
光圈F8:
光圈F11:
光圈F16:
光圈F22:
光圈F32:
4、2倍放大時的邊緣銳度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6.3:
光圈F8:
光圈F11:
光圈F16:
光圈F22:
光圈F32:
作為100mm f2.8鏡頭來說,也可以作為人像焦段來使用,所以對於背景虛化效果還是有一些需求的。老蛙這支鏡頭可以提供相對來說不錯的背景虛化效果。
這鏡頭的焦外表現雖算不上十分漂亮,但也可以說是較為柔和、平滑了,這主要歸功於其採用了9片光圈葉片的原因。
這裡給大家看一下,在不同光圈下的測試拍攝效果,以及在不同光圈下的景深差別。如果需要花朵完全清楚,光圈可以調製F16,擔心銳度不夠的話可以考慮一下使用F8-F11,不過個人覺得F8-F11的銳度和景深效果都是足夠用的。
眩光方面在硬懟光源的情況下,眩光還是比較明顯的,不過相信搭配個遮光罩應該會有所改善。
老蛙這隻鏡頭在色散和暗角方面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在實際使用中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色散,而在暗角方面這支鏡頭也只有在最大光圈時有那麼一點點,整體表現都是非常出色的。
最後的最後,既然是微距鏡頭咱們就來看看這支2倍微距鏡頭究竟有多大能耐,這裡Beta拍攝了1: 4、 1:2、 1:1以及 2:1 不同放大倍率的照片。
① 下圖為1:4放大倍率時局部放大後的效果:
② 下圖為1:2放大倍率時局部放大後的效果:
③ 下圖為1:1放大倍率時局部放大後的效果:
④ 下圖為2:1放大倍率,也就是2倍放大時局部放大後的效果:
微距鏡頭也算是特種拍攝了,通常拍攝小蟲蟲、 小花花也有用於一些藝術創意等領域的。不是所有小夥伴都玩過,Beta之前就很少使用。這裡跟新人小夥伴們分享一些使用了老蛙這隻鏡頭之後的小感受。
老蛙這支鏡頭提供了最大2倍的放大倍率,在使用2倍放大的時候可實現最近對焦距離0.24m,這時候鏡頭距離被攝物體已經非常的近了,這樣可以讓你拍到很多微距鏡頭無法得到的效果。而也正是由於這時的放大倍率較大,用來拍攝細小物體的時候,對於機身和拍攝者的細微晃動都是非常敏感的,不小心可能就會模糊。這時候建議小夥伴們使用三腳架來拍攝,成功率會極高。
另外就是要注意光線的充足,這裡為了保證這一點,大家可以考慮一下適當的調高曝光補償或利用閃光燈、 補光燈等工具提供額外光線,以保證拍攝效果。最後這裡在總結下這款鏡頭的優缺點:
優點:
價格便宜;
EF卡口具備電子光圈;
色散、 暗角控制以及銳度表現出色;
提供更大的放大倍率,對焦距離更近;
缺點:
2倍放大時對光線是否充足和細微震動較為敏感;
直懟光源眩光較明顯;
最後總結
微距一直都是老蛙的強項,這次的百微鏡頭也是相當的出色,除了提供了更大的放大倍率和更近的對焦距離,還給予用戶不錯的銳度和背景虛化表現,鏡頭在色散和暗角方面控制的也相當的不錯。雖然依舊還是手動鏡頭,但EF卡口版本已經提供了電子光圈,這也算是老蛙鏡頭邁向自動頭的第一步吧。這支鏡頭會在13號正式發布,據稱價格不會超過3000元人民幣哦。如此的表現和價格,不知道是否打動你呢?
- End -
點「在看」
拍照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