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國外攝友使用老蛙105mm 散景人像鏡頭後的感受

2021-03-01 器材庫

器材庫

您身邊的器材專家!

QQ群:457661598

Laowa (老蛙)105mm F2 T3.2 Smooth Trans Focus操作感受和產品特點

老蛙鏡頭做工紮實,全金屬結構,堅實耐用。鏡頭結構8組11片,其中高折射鏡片1片,低色散鏡片3片,2片浮動鏡片,1片變跡濾鏡,其中變跡濾鏡至關重要,它使得鏡頭中心部分的通光量較多,而越趨向周邊時通光量較少,並能消除折射效應引起的光暈現象。添加的這片變跡濾鏡據說是為了創造完美的焦外成像,所以老蛙鏡頭把這款STF人像頭命名為「The Bokeh Dreamer」.

變跡濾鏡旁邊就是兩個獨立的光圈,傳統意義上的9片光圈控制F光圈值。由於是全手動鏡頭,所以需要手動調節光圈以獲得合理的曝光,F光圈主要控制物理光圈,控制曝光和景深。

另外一個就是14片的無級光圈—T光圈,它控制實際的通光量,也就是外界照射到傳感器的光量,儘管實際過程中在靜物攝影中兩者是一樣的,但在視頻拍攝時,就會用到T光圈,無級光圈的設計更適合電影拍攝工作,光圈範圍從T3.2到T8。

不管用T光圈還是F光圈時,另外一個都保持光圈全開。而實際操作中,這確實帶來使用上的一些困難,在我用來評測的NikonD810機身就是這樣。用老蛙鏡頭的話,由於是全手動,相機上的曝光指示標尺就不管用了,但或許可以用其他方法來補救,比如預估設定曝光值。當使用F光圈時,一邊調節,一邊手動對焦,釋放快門,在持續的實際操作後便可熟練上手。

更多鏡頭參數細節的話,最近合焦距離為0.9m(放大倍率為0.16X),重量約745g,口徑為67mm,JJC的遮光罩不錯轉動起來很順滑,但是沒有咔嚓鎖止機制,因此有點鬆動。卡口的話,這款鏡頭適用於佳能,尼康,賓得,索尼A和E口。不同機型上合焦效果略有不同,就我的NikonD810配合老蛙鏡頭的話則很易於對焦。拍攝題材的話,這款鏡頭適合拍攝人像,風景,靜物等,運動和野外拍攝可能差些。儘管剛使用老蛙鏡頭會有困難,但一旦上手了,老蛙鏡頭絕對會令你心滿意足。

Laowa (老蛙)105mm F/2 T3.2 Smooth Trans Focus性能

老蛙鏡頭是全手動的,與相機之間沒有電子通訊,至少尼康相機是這樣。對焦更依賴於相機顯示屏,自動對焦可能就不適用了。但是,老蛙鏡頭的對焦行程足夠長,大大利於對焦以及拍攝散焦畫面。

鏡頭銳度自始至終都很高。中心畫質在最大光圈F2時候很出色,調到F2.8或F5.6時候,則堪稱完美,降到F8,F11成像素質還是很優異,F16時候畫質依舊不錯,再調小到F22的時候就畫質平平了。其實,大多數鏡頭來說,一般最好避免使用最小光圈,當然有些情況下值得一試,那就是當你想獲得超大景深的時候。

邊緣成像和中心畫質銳度很接近,從F2一直到F11都能很銳,降到F16,依舊不錯,到F22畫質一般。同時,也通過調節T光圈來做銳度測試。相差無幾,鏡頭的色散控制也很好,總體來說,中心和邊緣成像一直很銳。

註:藍色為中心,綠色為邊緣,LW/PH為線寬/圖像高度

MTF 圖表

怎樣讀懂MTF圖

藍色柱狀表示在不同光圈值下的畫面的中心畫質,綠色柱子是邊緣畫質。左側的標尺數值表示畫面的解析度,就是LW/PH, 其中,數值越高,表示鏡頭素質性能越好。這次測評鏡頭所得數據的話,是基於NikonD810機身和IMATEST軟體而來的。

鏡頭畸變控制的很好,負畸變-0.162%。這點確實做得不錯,畫面裡的垂直線條沒有任何彎曲。色散基本控制為0,大約浮動在1像素內0.1左右,這完全都可以忽略不計。

註:紅色為中心,綠色為邊緣,pixel為像素

色差測試表

怎樣讀懂色差測試表

色差就是指鏡頭沒辦法把不同波長的光線聚焦到同一個焦點上,而嚴重的色差會帶來紫邊或者光暈模糊現象,不過通過相關軟體可以加以矯正。

高度消色鏡頭採用特殊的鏡片,如非球面,超低色散鏡片等等,來消除色散,所以往往這種鏡頭價格更高。這篇測評是基於NikonD810和Imatest軟體。

老蛙這款鏡頭抗炫光能力極為出色,拍攝的所有的畫面沒有出現任何的炫光現象,可見在鏡片的鍍膜和遮光罩無疑下了很大功夫。

最後,想知道焦外成像真如同所說的那麼柔美嗎?當看完我自己拍攝的照片後,答案是肯定的。看來老蛙鏡頭添加的一片變跡濾鏡果然大有裨益。同時,由於F光圈和T光圈兩者機械裝置不同,存在細微的差異,所以T值比F值更科學精確,但實際情況還是看拍攝題材而定。

Laowa 105mm F2 T3.2 STF樣片

前一張/ 後一張

STF 焦外成像(T8,快門1/8000s, F2.0, 105mm, 感光度400)

高解析度大圖(High Res)

性價比

儘管獨特的鏡頭往往很難在市場中名列前茅,但是通過和另外兩款鏡頭對比下你就可以知曉一二了。1999年,美能達(後來的索尼)出了一款 135mm F/2.8(T/4.5) Smooth Trans Focus lens,售價939美元,2014年,富士出了一款Fujinon XF 56mm F/1.2 RAPD,售價875美元。而老蛙售價為 549-649美元,所以從價格來說,還是比較公道的。

老蛙105mmF/2 T3.2STF鏡頭測評結論

老蛙確實懂得如何另闢蹊徑,研發出獨特的鏡頭,真的很樂於看到鏡頭廠商在一味的追求技術性能之外,還能考慮注重用戶體驗,以讓我們拍攝出更有創意的獨具一格的照片。而且變跡濾鏡的使用也恰到好處,能製造出完美的焦外,同時,拍攝主體的銳度絲毫不受影響。

儘管手動操作有些不便,但鏡頭真正用起來其實很有樂趣,只是想熟練上手可能有些挑戰。所以,這個鏡頭可能不適用於每個人,但如果你想創造出完美奶油般的焦外,那你一定很樂於用老蛙鏡頭,它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Laowa 105mm F/2 T3.2 Smooth Trans Focus優點

1. 成像銳度出色

2. 構造精良

3. 抗炫光能力強

4. 低色差

5. 畸變小

Laowa 105mm F/2 T3.2 Smooth Trans Focus缺點

1. 手動操作麻煩

2. 遮光罩沒有鎖止裝置

3. 無法測光

產品特性

操作感受

性能素質

性價比

結論總評

最後,ePhotozine四星半強烈推薦: LAOWA (老蛙)105mm F2.0 T3.2STF—一款獨樹一格的能呈現完美奶油般焦外的高品質鏡頭。

本平臺開通評論啦!歡迎評論,有器材及攝影技巧問題找庫哥!

註:本文轉自老蛙鏡頭,如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友情提示

投稿請加主編微信:bicyclelife

點擊「閱讀原文」與大家一起交流,二手器材、器材諮詢、攝影技巧等話題應有盡有~

相關焦點

  • 老蛙鏡頭中國驕傲
    LAOWA(老蛙)STF 105mm F2.0 (T3.2)中長焦散景人像鏡頭鏡頭結構:8組11片(高折射率玻璃3片,低分散玻璃1片)光闌葉片:...中長焦散景人像鏡頭(105mm)    除了以上這兩款鏡頭以外, 此次展會還展出了包括105mm F2.0(T3.2) B-Dreamer 散景人像鏡頭、2倍增距鏡以及外界關注極高12mmF2.8 D-Dreamer 超廣角大光圈鏡頭、60mmF2.8 Macro
  • 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傑哥測試報告(一)
    2018年8月  傑哥用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  手持自然光拍攝中。。    本來準備用尼康105和佳能百微來和老蛙100做一個對比測試。後來想想覺得有些不合適,尼康105和佳能百微都只是1:1的而老蛙100是2:1,尼康105和佳能百微最近拍攝距離是15公分而老蛙100是8公分。所以要對比測試也只能測試0到1倍的。而1到2倍就只有老蛙100才能拍攝。所以就放棄了對比測試。  拿到鏡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測試中遠景效果,想看看鏡頭的銳度和背景虛化和層次效果。
  • 【器材】人像空間切割機:Sigma 105mm f/1.4 ART挑戰Nikon 105mm f/1.4E
    )功能,它能夠手動調整鏡頭的焦外球面像差,讓散景能夠比105mm f/2更明顯。只可惜這兩顆鏡頭推出之後就再也沒有後續產品,由去年的105mm f/1.4接手。老實說,光看討論區網友對於這兩顆鏡頭的使用經驗覺得滿複雜的,如果沒有實際上手不容易理解。我想這也是Nikon寧願用更大的光圈來換散景控制的原因之一。
  • 老蛙60mm 2:1微距鏡頭的使用方法
    近期有很多攝友前來諮詢,如何才能用好老蛙60mm F2.8 2:1微距鏡頭?使用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 人生第一支微距鏡頭怎麼選?老蛙百微不會讓你失望
    比如35mm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大概30cm,50mm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大概50cm,85mm最近對焦距離大概80cm。變焦鏡頭的廣角端和長焦端的最近對焦距離其實差別挺大的,廣角端通常比較容易做到對焦距離比較近,所以大家如果看到變焦鏡頭宣傳最近對焦距離很近可以當微距鏡頭使用,還是要注意一下,可能並不意味著長焦端也擁有同樣的近攝能力。當然微距鏡頭不是以焦段來定義的。
  • 國外測評 | 老蛙鏡頭15mm F2.0 Zero-D與你相約震撼星空夜景!
    >能RF卡口)評測https://nightscapephotographer.com/laowa-15mm-f2-zero-d-canon-rf-mount-review/過去幾周,我從長庚光學(老蛙鏡頭)公司租借了一臺老蛙15mm F2 Zero-D 鏡頭的RF卡口,在撰寫本文時,我手上的這支是澳大利亞唯一一支新佳能RF 卡口鏡頭。
  • 從適馬105mm F1.4,看中長焦人像大光圈鏡頭的設計挑戰
    ,這兩點恰恰都是中長焦大光圈鏡頭更容易實現的區域,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湧現出好幾款100mm左右F1.4光圈鏡頭的原因,其中比較經典的案例就是適馬105mm F1.4 ART。可以看到17片鏡片裡,使用了3片FLD低色散、2片SLD特殊低色散鏡片以及1個非球面的設計,這個用料比尼康105mm F1.4E更奢華,整個光路呈葫蘆形,第三片FLD處於光線轉向位置,利於校正像差,而第1-4和第9-12設計思路十分接近,最後那片非球面的位置感覺不太理想,放到光闌後雙膠合面效果會更好,而且考慮到它內部有相當多的雙膠合和微小間隙雙分離鏡組,即便沒有非球面,也能通過選擇正確光焦度組合的普通材料來實現消球差
  • 不到3000元的老蛙2倍百微鏡頭,上手測評!
    提到微距拍攝,提到百微,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佳能家的100mm f2.8L了
  • 就衝著這人像素質,我原諒了適馬105mm f/1.4的重量.
    適馬105mm F1.4 Art對焦指示窗適馬105mm F1.4 Art配備的對焦距離指示窗,方便你判別與被攝物體的距離,這支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1米,放大倍率為0.12倍。人像樣張適馬的85mm F1.4 Art在坊間已有「人像鏡皇」的稱號,而這支105mm在焦段上比85mm的鏡頭長了20mm,在中長焦的焦段這種差異其實很小
  • 黃金視角 佳能二代35mm鏡頭使用經驗分享
    USM最小光圈F22光圈葉片數9片焦距範圍35mm最近對焦距離0.28m最大放大倍率0.21倍鏡頭直徑80.4mm鏡頭長度105.5mm鏡頭重量760g60°角的黃金視角,真正的雙眼感受,完全可以成為掛機鏡頭。
  • 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傑哥測試報告二(細節表現)以及老蛙微距系列鏡頭闡述
    也是老蛙百微和尼康105以及佳能百微的區別,我們都知道一倍是完全不能滿足微距拍攝的基本要求,在微距拍攝中我們使用最多的放大倍率是0.8——1.6倍,在這個倍率下大多數環境和昆蟲細節能夠得到充分表現。  我們來看下倍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的外表,非常的漂亮。
  • 當虛化大師遇上人像攝影 適馬105mm F1.4 Art使用體會
    適馬在 2018 年年初發布了一支105mm F1.4 Art 鏡頭,雖然是年中才上市發售,但是我早已在 3 月份的發布會上悄悄試過了這支鏡頭(偷笑),當時憑藉第一次試拍在相機屏幕上看到的驚豔的焦外表現,我便認定這支是一支真正的「終極」人像鏡頭。到了 9 月份,105mm F1.4 Art 的索尼E口終於上市了,上市的第一時間適馬便寄給我一支 E 卡口的樣頭,太好了!
  • 國外測評丨老蛙LAOWA 10-18mm無反全幅超廣角變焦鏡頭
    Vogitlander 10mm 5.6 E HWH: 福倫達廣角鏡頭如果你想要10mm焦距範圍,這是你僅有的其他選擇(2018年的世界影像博覽會上展示了三陽單眼相機的廣角鏡頭,市面暫時還沒有售出此款鏡頭)。福倫達和老蛙鏡頭在解析度,光暈和星芒各方面差不多,老蛙變焦鏡頭稍微有點壓手,畢竟重了120克,至於眩光阻力,福倫達的定焦鏡頭確實好太多了,畸變也較低。
  • 老蛙50mmF2.8 2x 超微距APO MFT鏡頭評測
    他們的24mmF14 2x微距探針鏡頭可能是最奇特的一支,現在在視頻領域裡已經相當有名了。而他們最近為APS-C無反相機推出的比較常規的微距鏡頭65mmF2.8 2x APO超微距以及100mmF2.8 2x超微距APO全畫幅鏡頭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過,老蛙並沒有忘記M43(MFT)鏡頭群體。
  • 文博相機 尼康AF-S 尼克爾 105mm f/1.4E ED 定焦人像鏡皇 國行
  • 為什麼我們需要RF 24-105mm F4-7.1 IS STM鏡頭
    ,最突出的特點是其重量僅為395g,差不多是F4級別24-105mm鏡頭的一半重量。、50mm常用焦距,85mm、105mm中長焦距,可以應對人像、靜物、風光、建築甚至微距。      這支鏡頭雖然定位入門,但卻具備了非常有趣的近攝能力,自動對焦狀態下廣角端24mm最近對焦距離約為0.2米,而如果使用手動模式下則可以縮進到0.13米,長焦端最近對焦距離為0.34米,在使用廣角端時有0.5倍的放大倍率
  • 老蛙 12mm F2.8 Zero-D 超廣角定焦鏡頭試用報告
    今天我收到了老蛙的12mm F2.8的超廣角定焦鏡頭,那麼在開始測評之前,我簡單說一下各位影友在對廣角以及超廣角鏡頭考慮的一些因素。」來說基本都是要考慮的,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老蛙這款鏡頭。拍攝完成後,測量了一下,這款鏡頭最近拍攝距離大約是17-19cm之間,相對於我用過的廣角鏡頭,其他廣角鏡頭拍攝的前景距離很近會無法合焦,老蛙這款鏡頭可以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滿足大多數情況下對前景的合焦了,包括一些風景照。
  • 二代24-105 (鏡頭篇)
    24-105mm二代到底怎麼樣,在我個人看來,它還是很優秀的,我自認為我是個很挑剔的人,但是這支鏡頭從買來,用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我還是很滿意,如果非要找它的缺點,那就是加上機身後整體偏重,光圈滿足不了有時候的拍攝需求。
  • SIGMA適馬 | 淬火重生 光學奇蹟 105mm F2.8 DG DN MACRO丨Art使用有感
    微距鏡頭的機會,作為我自己來說的話,一支高性能均衡焦段的微距鏡頭一直是我自己所期待的,而適馬老款的MACRO 105mm F2.8 EX DG OS HSM微縱然性價比已經很高,不過隨著機身的像素越來越高,它確實有點力不從心,千呼萬喚始出來,今年適馬終於發布了新款105mm F2.8 DG DN MACRO丨Art微距,並且還是ART以及DN產品線的,那麼究竟它的表現怎麼樣呢,下面就讓我簡單介紹一下吧
  • 35mm、50mm之後的下一隻定焦鏡頭該買誰?
    它1991年4月量產的,在當時也算是轟動,2000年3月第二代發布,最大的看點是用USM超聲波馬達替代微型馬達來驅動,微型馬達是把電磁力轉化成旋轉力,而超聲波馬達是基於超聲波震動的能量,利用傳導波來驅動,所以才具有輕、快、準的特點,而且使用超聲波馬達的鏡頭多半採用內對焦或後對焦結構,在對焦時鏡頭的後鏡片不會伸出來,防塵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