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的散景總是相機討論區的熱門話題,也是各家相機/鏡頭廠在開發定焦鏡時一定會重視的東西。常見的大光圈鏡頭有35mm f/1.4、50mm f/1.4,適合拍人的通常會是小望遠的85mm f/1.4。但如果超過100mm以上,可能很多攝影師會直接選用70-200mm f/2.8這種較泛用的大光圈變焦鏡頭。一來是散景柔美,二來是200mm也可以用長焦段做到很漂亮的散景,而且70-200mm適用於多種場合。但如果你想要同時兼具長焦與大光圈的優勢,讓主體有明確的「空間切割」效果,還是大光圈定焦鏡會比較適合。
通常我們說人像鏡,一般來說最常聽到的就是85mm f/1.4,這種鏡頭就已經能夠做到非常好的柔化散景效果,但如果一樣是f/1.4光圈,把焦距拉得更長,獲得的散景將會更加明顯。Sigma在去年推出了85mm f/1.4與135mm f/1.8這兩顆鏡頭,前者是常見的85mm f/1.4,後者是用135mm長焦然後犧牲掉一點點的光圈,也能得到不錯的散景。這次我們介紹的是焦距介於兩者之間的105mm,光圈則是超大的f/1.4。同樣的規格Nikon在去年也推出過一款105mm f/1.4E,所以這篇文章我們也會拿來一起比較。
● 外觀介紹
如果你要說85mm f/1.4這類85mm左右前端鏡片是大眼睛的話,這顆105mm f/1.4的前端鏡片大概是「巨龍之眼」吧!除了300炮以上的鏡頭,應該很難看到這麼大的口徑。
小編不懂鏡頭的光學結構設計,但我保證你可以從這裡往裡面看很久,這真的是會讓每一個看到的人「哇」一聲的鏡頭。
裝上遮光罩
卸下遮光罩
遮光罩裝上與拆卸的樣貌。另外也請注意這顆鏡頭有附上腳架環,你可以自行拆卸,只要將下方的旋鈕轉松,並將腳架環轉到指定位置就可以拉出來。絕大多數情況下我都是將腳架環放在家裡。
■ FLD:類螢石鏡片 x3 ■ SLD:超低色散鏡片 x2 □ ASPH:非球面鏡片 x1
與Nikon 105mm f/1.4E的外觀比較:
說到100mm左右的人像鏡,其實Nikon在1990年代有推出兩顆非常特別的鏡頭,分別是1990年的135mm f/2DC,以及1993年的105mm f/2DC,這兩顆鏡頭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散景控制(Defocus Control)功能,它能夠手動調整鏡頭的焦外球面像差,讓散景能夠比105mm f/2更明顯。只可惜這兩顆鏡頭推出之後就再也沒有後續產品,由去年的105mm f/1.4接手。老實說,光看討論區網友對於這兩顆鏡頭的使用經驗覺得滿複雜的,如果沒有實際上手不容易理解。我想這也是Nikon寧願用更大的光圈來換散景控制的原因之一。
至於Sigma為什麼也做相同規格的105mm f/1.4?老實說,我不認為他們在Nikon開發105mm f/1.4E之前就知道並且要一起推出來比拼,或者是他們看到N家有這規格之後也想做。就我對這間公司的認識,我覺得他們純粹是「想做」而已。同樣的事情你也可以從他們的20mm f/1.4或14mm f/2.8中看出來,就算會買的人實在不多,但還是想做,這也是我個人覺得這間公司厲害的地方。
我們來看一下這兩顆鏡頭的規格差異:
兩顆鏡頭差別最大的地方來自於重量與價格,而重量也有部分原因來自於鏡片數與尺寸,Sigma比Nikon多了660公克,不但鏡片數更多,鏡片尺寸也更大,同時也放了FLD與SLD這類高階鏡片進去,但同時你也必須要承擔更大的體積與更重的重量。
▲前端濾鏡的口徑已經告訴你這兩顆鏡頭的重量不是在同一個級別。
我們來比比看兩顆鏡頭在裝上Nikon D850後的外觀:
Sigma
Nikon
D850在裝上Sigma鏡頭後會讓機身底部一半懸空,而Nikon 105mm f/1.4E則是剛剛好,
而Sigma 105mm f/1.4還有一個腳架環:
▲如果你的Sigma 105mm f/1.4有使用腳架環的話,放在桌上就會呈現這個樣子。
Sigma
Nikon
不得不說,以握持感來看原廠鏡頭明顯的勝出,配重均衡、握持感溫潤,雖然Sigma的前端鏡片口徑有10.5公分霸氣許多,但握起來就真的很重啊!
原本在這篇文章只打算做Sigma與Nikon的105mm f/1.4比較,結果網友私訊來想一起看其他人像鏡的表現,在散景的部分,我們會拿四顆鏡頭來做比較,四顆都是著名的大光圈人像鏡,依序是:
1. Sigma 105mm f/1.4 ART
2. Nikon 105mm f/1.4E
3. Sigma 85mm f/1.4 ART
4. Sigma 135mm f/1.8 ART
動輒f/1.4的超大光圈鏡頭大眼睛不常見到,現在一次給我四顆,我只想說:
「好重啊!!」
● 鏡頭表現
◎ 對焦速度
我們先來看兩顆鏡頭在Nikon D850上頭的對焦速度,設定都是AF-S單次自動對焦並且設在中央點。我以手機翻攝觀景窗畫面讓各位看看對焦的真實表現。
兩顆鏡頭的差異並不大,裡面都有非常重的鏡片組,所以要讓對焦模塊在鏡頭內快速的移動是有困難的。兩顆鏡頭的對焦速度我認為不分軒輊,沒有明顯差異。
◎ 銳利度
NIKON D850 105mm ISO64 f/1.4 1/3200s
我們挑選了一天好天氣拍攝這個場景。這裡也要感謝D850有原生ISO64,所以在大太陽的情況下光圈全開還能有1/3200s。這裡我們裁切中央與邊角的部分來做個比較。
兩顆鏡頭的邊角失光都相當明顯,所以在f/1.4的地方感覺都掉了1EV左右。
在銳利度上不得不說Sigma略勝一籌,不過差距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在拍攝檢查時我是完全看不出來的,唯有放到計算機上,而且還要裁切下來兩兩相較才能夠感覺出差異。小編個人認為兩者是相同銳利,但如果你要拍的東西非常重要,在標準拉到非常高的情況下,Sigma的確比較銳一點點,大概是98與99分的差別。
拜託,f/1.4而且到鏡頭的最邊角還能這樣,超厲害了好嗎,如果你用的相機是低於4000萬畫素以下是絕對看不出來差異的。
◎ 散景
散景表現應該是各位最在意的部分了,這裡我們比較各種不同距離下的拍攝。除了兩顆105mm f/1.4以外,也加入了Sigma 85mm f/1.4與135mm f/1.8這兩顆鏡頭,需要注意的是拍攝物體時我是在完全相同的位置拍攝,但拍人的時候我是以相同的主體跟畫面比例來構圖,目的是要看主體佔畫面相同比例時,散景的差異,特別是85mm f/1.4與135mm f/1.8與兩顆105mm f/1.4的差異。因為我知道這些都是想要入手人像鏡的朋友們有可能會考慮到的選項。
第一組:距離約3公尺
Sigma 105mm f/1.4
Nikon 105mm f/1.4
Sigma 85mm f/1.4
Sigma 135mm f/1.8
這兩組照片,我們事後才注意到Canon的設定是被調整過的,所以照片顏色看起來超淡,
第二組:距離約1.5公尺
Sigma 105mm f/1.4
Nikon 105mm f/1.4
Sigma 85mm f/1.4
Sigma 135mm f/1.8
人像的部分因為曝光與距離難以統一,所以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曝光誤差,所以還請各位儘量試著忽略,只看後面的散景即可。
Sigma 105 1.4
Nikon 105 1.4
Sigma 85 1.4
Sigma 135m 1.8
Sigma 105 1.4
Nikon 105 1.4
Sigma 85 1.4
Sigma 135 1.8
但如果真要細看,我認為Nikon 105mm f/1.4E的散景光點的邊緣,會比Sigma的更加柔化一點點,例如人像第二組的半身照,背景的光點Nikon的邊緣比較虛化,而Sigma的邊界比較清楚一點。而135mm f/1.8的散景以非常高的標準來說則是稍微雜亂。如果真的硬要選,我還是覺得Nikon的散景柔化程度最優秀。
Sigma 105 1.4
Nikon 105 1.4
Sigma 85 1.4
Sigma 135 1.8
Sigma 105 1.4
Nikon 105 1.4
Sigma 85 1.4
Sigma 135 1.8
135mm在構圖時與其他兩種鏡頭規格差異最為明顯。雖然模特兒維持在畫面是相同的比例,但背景的範圍會差很多,這就是長焦鏡頭所產生的壓縮感。
Sigma 105 1.4
Nikon 105 1.4
Sigma 85 1.4
Sigma 135 1.8
這組在拍攝時天空有比較多雲,所以色溫不斷的在變化。
Sigma 105 1.4
Nikon 105 1.4
Sigma 85 1.4
Sigma 135 1.8
這組照片刻意的要看散景的漩渦程度。
在散景的表現上,小編如果不非常仔細看的話,其實看不太出來兩顆105mm f/1.4鏡頭的差異。但如果你很認真的在比較散景的話,其實可以發現Nikon 105mm f/1.4E的光點都會比Sigma來得更柔一點點。雖然理論上Sigma 135mm f/1.8會有比較虛化的散景,但虛化的程度、光點的明暗是如何分布、光點的邊緣是如何收合的,那就是看鏡頭設計團隊的功力了。以非常高的標準來說Nikon略勝一籌,但如果以一般觀眾的角度來欣賞這些照片,我覺得多數人看不出來差別。
◎ 邊角失光
邊角失光的部分,我們同時做了未修正跟已修正兩組,Sigma的邊角失光修正做的比較好一些,就連開啟D850的邊暈控制時也是一樣。
◎ 紫邊
我們先看看兩顆鏡頭在開啟最大光圈時的紫邊表現,Nikon機身沒有消除紫邊的選項所以各位應該不用擔心數字修正的問題。對焦在較遠處的樹枝。大約是中間偏右上的位置。
Sigma 1.4
Nikon 1.4
我必須要說這兩顆鏡頭都表現得很好,我甚至找不到可以用來測試彗星相差的部分,公司的窗外只有這棟建築物上的小LED燈才能夠讓這兩顆鏡頭的彗星像差跑出來。而且如果你用的不是D850這種4000萬畫素以上的機種,我想應該非常難找到彗星像差的表現,各位可以不用擔心。
● 使用心得與建議
該如何選擇人像鏡?
焦段便宜,光圈貴
如果你想要讓背景虛化不一定要花大錢,影響背景的虛化程度有五個要點:
1.片幅
2.焦距長短
3.光圈
4.物距
5.背景距離
片幅並不會影響景深,但的確在使用相同鏡頭的情況下,大片幅的照片看起來會比較虛化,純粹因為畫面比更小的感光組件來得多。事實上兩張照片擺在一起,背景的虛化表現會是一樣的,只是全幅虛化的範圍更廣,看起來就好像比較有明顯的散景。
焦距越長景深越淺,背景越容易虛化。同時長焦距也是獲得淺景深較便宜的方法,例如70-300mm f/4.5-5.6這類初階望遠鏡,甚至是18-200mm f/3.5-5.6這樣的規格,在望遠程就能夠獲得不錯的虛化背景,同時價格也低廉。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但同時大光圈也是獲得景深價格較高的辦法,一般來說你很難買到低於萬元的f/1.4鏡頭。其實要便宜也是有,大光圈鏡頭並不難做,難的地方在於你要在大光圈的條件下同時擁有接近縮光圈的畫質,光圈全開時畫面中央的銳利度不能掉、邊緣的紫邊要維持、不能有明顯的邊角失光,修這這些光學缺陷才是讓這些鏡頭貴的地方,包含要用更好更大的鏡片、特殊的鏡頭結構等等。
物距與背景距離是讓背景虛化最簡單的方法。因為對焦距離越近,景深就越淺。例如你把微距鏡在最近對焦距離下開到f/16,背景一樣虛化得亂七八糟。不過人像鏡不可能靠這麼近拍攝,我的意思是在一樣片幅、焦段、光圈、構圖的條件下,拍攝半身人像會比全身人像的背景來的虛化,拍攝肩上會比七分身背景來得虛化;同樣的,模特兒如果背景距離20公尺以上,會比模特兒背靠牆來的虛化。
只要能同時掌握上述五點,就很容易能夠獲得背景虛化的照片,這也是為什麼會有105mm f/1.4這種鏡頭,因為如果你在使用全片幅的情況下,它同時具備了105mm長焦、f/1.4大光圈。歷史上也不乏有更誇張的200mm f/1.8這種終極人像鏡,都是利用長焦與大光圈的優勢來達成。
至於105mm f/1.4該買哪顆好?小編認為雖然在銳利度上,以非常非常高的標準來說,Sigma的稍微勝一點點,真的只有一點點,如果你不是以4000萬畫素以上的機種在工作的話,我會認為兩者是完全相同的。
我認為該考慮的是重量的部分,Sigma重1645g,Nikon重985g,兩者差異其實非常大:
Sigma
Nikon
兩顆鏡頭重量差了近660g是一,兩顆鏡頭的握持感差異是二。坦白說如果純粹以這兩個要素來論的話,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Nikon,在體積上Nikon小了許多,在握持感上也較為溫潤,與D850搭配起來會很均衡;但相對來說Sigma的體積大、手感較剛硬,同時也會很明顯的頭重腳輕,你看它上頭的腳架環就知道了,鏡頭的設計者是希望你裝在腳架上使用的。
如果你想要最好的畫質,的確Sigma在銳利度、紫邊或邊角失光上頭表現較佳,但同時為了獲得這些優秀的光學素質,你必須承受那多660克的重量及諾大的體積。相對來說Nikon的105mm f/1.4E的光學表現與Sigma極度接近、整體來說散景還要更柔美一點點,而且也有相對合理的體積與重量,在握持感受上較為優秀,但你就是必須要付出近1.7倍的價格。
如果是我的話,預算足夠我還是會選Nikon,純粹是為了體積與重量,Sigma的會讓我很難提起興趣帶出門,若是工作的話沒有怨言,但如果是休閒的狀態,我真的很難對Sigma 105mm f/1.4提起興趣。不過如果是預算先決,並且在工作上有需求的話,這顆Sigma 105mm f/1.4 ART真的很厲害。這樣的規格、表現與價格是完全沒有對手的。各位如果想要體驗超高質量的人像鏡與CP值,請在你考慮85mm f/1.4這類人像鏡時,將這顆105mm f/1.4 ART考慮進去。
● 實拍照片
NIKON D610 105mm ISO100 f/1.4 1/1000s
NIKON D610 105mm ISO100 f/1.4 1/3200s
NIKON D610 105mm ISO100 f/1.4 1/4000s
NIKON D610 105mm ISO100 f/1.4 1/4000s
NIKON D610 105mm ISO100 f/1.4 1/4000s
以上是D610的部分。下面是D850。
NIKON D850 105mm ISO100 f/6.3 1/640s
NIKON D850 105mm ISO100 f/1.4 1/3200s
NIKON D850 105mm ISO180 f/7.1 1/125s
NIKON D850 105mm ISO100 f/7.1 1/200s
NIKON D850 105mm ISO100 f/8.0 1/320s
NIKON D850 105mm ISO100 f/1.4 1/6400s
105mm f/1.4的確可以讓每張照片都像是把人貼上去般的立體,每次拍完看到照片都會有種不真實感。上圖的小妹妹距離媽媽也不過就3~5步的距離。
NIKON D850 105mm ISO100 f/1.4 1/6400s
上面這張照片看起來沒什麼,但我要請各位注意,這個人距離我大約20-30米,但他的背景依然是虛化的。
NIKON D850 105mm ISO64 f/1.4 1/6400s
NIKON D850 105mm ISO64 f/8.0 1/125s
NIKON D850 105mm ISO64 f/1.4 1/1250s
NIKON D850 105mm ISO64 f/1.4 1/3200s
f/1.4能夠讓前景產生非常誇張的虛化感。
NIKON D850 105mm ISO64 f/1.4 1/3200s
追焦還可以吧?對於小跑步的柴犬來說挺不錯。
NIKON D850 105mm ISO64 f/7.1 1/250s
NIKON D850 105mm ISO64 f/1.4 1/800s
NIKON D850 105mm ISO90 f/8.0 1/125s
NIKON D850 105mm ISO64 f/1.4 1/4000s
NIKON D850 105mm ISO64 f/1.4 1/3200s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更多專業攝影器材及配件,盡在老安攝影器材:
這是每日一拍的第909次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