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之前就答應了帥氣小編的邀請,要給公眾號寫篇文章,說一說慶元妹紙在臺北生活的日子。因為寫不完的報告和看不完的文獻拖延到現在也是無奈.
----林棉動
來臺灣之前並沒有對臺灣之行做太多的攻略和準備,單是學校交流辦理的各項手續就已經讓人疲憊。所以到現在快兩個月的時間還沒有出過臺北地區。這也讓我刷新了對自己的認知,原來我並不是那麼愛旅遊。也因此,本文只能命題為在臺北的日子。
初來臺北的時候,感覺也是很茫然。因為人生地不熟,生活用品的購買只能選常規的家樂福。但是臺北的超商賣的東西很多都是一大堆,比如在家樂福裡邊你一般找到的是4塊合在一起的肥皂而很少看到有單塊賣的,面巾紙也是一大提出售(基本8包一提),很少有零散的貨品。
「混」久了發現,如果想要單買東西,還是在便利店比較合適(當然價格會比超商貴一點)。臺灣應該也是少有的大超市幹不過便利店的地方。在臺灣比較有名的便利店是7-11(口頭稱seven-eleven)、萊爾福、全家等。幾乎在每一個有人的街道邊,小巷裡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他們的蹤影。
這些便利店真是把便利二字體現的淋漓盡致,一方面基本每家便利店都配備了ATM機,網絡購票機,廁所。另一方面如果你出門忘帶某樣必需品,比如姨媽巾,電池,牙膏,絲襪,內褲……你都可以直奔周邊任一便利店,基本在便利店裡轉一圈就能搞定。感覺其商品配備就是照著生活必需品來的。所以這邊的人也都常說「去便利店就OK啦」。
另外,便利店裡的還有各種各樣的便當盒飯,吃一兩次味道還是很贊的,價格大概在70臺幣(17塊人民幣左右)。尤其推薦7-11家的綠咖喱便當。(PS:這邊的便利店尤其是學校的小賣部之類的,通常被稱為福利中心。而臺灣當地的全聯超市也叫做「全聯福利中心」)
雖然還沒有出過臺北,嚴格來說應該是沒有出「北北基」地區(臺北-新北-基隆,這三個地方算是大臺北地區的概念)。但是在臺北的一日遊去過不少,有逛過西門町商圈,永康商圈,淡水老街,野柳公園,九份等。
總的來說臺北地區的捷運和公車還是很方便的。感受就是人是真的少,車是真不堵。捷運(地鐵)基本四通八達,5分鐘一趟,從臺北到基隆客運也就半小時車程,到淡水坐捷運也很快。所以如果有來旅遊的打算,起碼在臺北,捷運真的是一個好的選擇。最最重要的是臺北每個捷運進站、出站都有廁所,乾淨整潔,如果想上廁所找不到便利店就去坐捷運。
至於吃的方面,很多東北一起的同學都說吃不慣,江浙的我感覺也很鬧心。來之前大家對臺灣的夜市和各地美食早就垂涎三尺,打算敞開肚子好好吃它個半年。但是來了之後才發現,夜市小吃好是好,要長期吃還是比較難為的事。而且這邊的菜飯多是偏甜,即使好不容易找到家掛牌川菜的,也絕對不是咱們心中川菜的味道。
當然這也因人而異,不能因為我們的口味耽誤了大家對美食的追求。臺北夜市我自己去過的有饒河夜市,士林夜市,師大夜市,寧夏夜市,艋鉀樂華夜市,基隆的廟口夜市等。剛開始去的時候很驚豔,左看右看,唯恐落下哪樣沒吃到。慢慢到後來也就淡定了,每個夜市其實差的不太多。這裡主要推薦的是基隆廟口夜市,師大夜市,寧夏夜市。至於士林夜市有些讓人擠得懷疑人生,自然給不了太好的評價。
除了夜市,其實臺灣的水果也是可以推薦的。像我們平時不常見的蓮霧、芭樂、釋迦都是不錯的水果。但臺灣水果味道好,價格也是真心貴。
最常見的香蕉,不大不小,七八十臺幣(約17人民幣)一斤。便利店基本是5元人民幣一根零售,即使超商也差不多。橘子這邊也是貴到哭,99臺幣(約20人民幣)一斤。所以在如此懸殊的價格前,我們不得不放棄了香蕉,橘子,轉戰芭樂和蓮霧。(芭樂基本是10臺幣一個,差不多2人民幣,蓮霧是55臺幣一斤,差不多13人民幣,算是這邊最平價的水果)。
此外,推薦一個早餐好去處----世界豆漿大王,24小時營業,在臺北市永和區。據介紹,這裡是最早的永和豆漿起源處。後來大家管好喝的豆漿都叫永和豆漿也是因為世界豆漿大王在永和區。
臺灣除了吃和玩以外,很多時候也是各種演唱會、展覽舉辦的地方。
如果你夠文藝,可以常去華山1914文創區,看各種文藝小展覽,門票基本在300臺幣左右。
如果你是歌迷,這邊還有小巨蛋在等你。當然也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比如2017年3月29日,可以幸運地擠進大安森林公園(七號公園)和五月天一起度過20周年的免票演唱會,和幾萬歌迷一起坐在草地上聽歌、合唱。
如果你是芭蕾舞迷或者話劇的愛好者,可以去臺北兩廳院。常常會有國外著名的芭蕾舞團和話劇演員過來表演,當地人對此熱情也非常高,所以訂票基本要提前1一個月,賣的好的甚至在剛掛牌就告罄。票價比較貴,2017年4月2日在兩廳院看了一場哈姆雷特,是960臺幣。
臺灣的人民基本都是走友善路線。他們會親切地回答你的問詢並且熱情的給予幫助。這邊的同學對陸生也十分友好。相比大陸的課堂教育,這邊的氛圍會比較輕鬆,上課多是討論為主,強調師生對話。這樣閒聊的教學模式,東北話叫嘮嗑,臺灣叫「打P」。
綜合而言,臺北的節奏其實和慶元差不太多,雖然其他方面沒法比較(只能以學生的角度來觀察,不排除有失偏頗的地方),這邊的生活節奏還是比較悠閒的。起碼上下捷運的節奏可以看出,很少有人為趕時間奪門而出,基本都是正常上下。這裡也沒有北上廣吵雜的喇叭聲和司機的催促聲,汽車基本不鳴笛。行人過馬路也是從容有度。
基本情況就先匯報到這,等回家再和大家來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