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商人強調不承認「臺灣偽政權」,表示兩岸統一是必然的事

2021-01-18 環球時報評論

碧雲禪寺部分建築已被拆除(圖片來源:臺媒)

臺灣彰化二水鄉碧雲禪寺因為被開發商魏明仁打造成「五星紅旗愛國教育基地」,而遭民進黨當局拆除。16日,碧雲禪寺又進行了拍賣。

位於碧雲禪寺的愛國教育基地層高掛五星紅旗

親綠的臺灣《自由時報》17日稱,拍賣部分為碧雲禪寺等5筆土地,加上一筆地上建築,總計面積達7200平方米,底價是1600萬元(新臺幣,下同),最後只有一名女子投標,並以1612萬元得標。經了解,她是代表碧雲禪寺住持釋懷宗投標的。

碧雲禪寺是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古寺,產權在魏明仁的姐姐魏素丹名下。魏明仁把五星紅旗高掛於寺廟中,並時常播放大陸歌曲,被「獨派」稱為「五星共產寺」。去年9月,民進黨主政的彰化縣政府以「違建」為由將教育基地強制拆除,因為魏素丹拒絕支付490萬元的代拆除費用,縣政府將其移送到「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進行追討,在追討不成的情況下,進行查封與拍賣。魏明仁強調不承認「臺灣偽政權」,他要保持政治高度,兩岸統一是必然的事,因此目前他暫不處理,任事態自然發展。魏明仁還說,縱然禪寺被買走,但他們不見得要在二水基地插旗,目前組織仍在,網絡上依然活躍。▲(李 名)

相關焦點

  •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梁志強:兩岸統一是必然的歷史趨勢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著臺灣問題,出席「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臺籍全國人大代表梁志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福建作為跟臺灣關係最近最密切的省份,這一年多以來,致力於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出臺了很多惠及臺胞的措施。
  • 新黨籲兩岸統一共享能源:臺灣難不成真靠愛發電?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6月4日訊 鋒面來襲,豪雨肆虐臺灣,各地傳出災情。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日上午,臺灣核一廠2號機因大雨造成電塔倒塌。對此,新黨發言人王炳忠表示,很多人又會說擔心核安問題,所以更反核電。但如果要「臺獨」,怎麼能不擁有獨立能源?難道真的靠愛發電,高喊「愛臺灣」就會有電嗎?
  • 被日媒問為何想要兩岸統一 這位臺灣人霸氣回應
    ,「為什麼希望兩岸統一」,他強調,身為中國人,當然希望中國能夠統一。據臺媒報導,長期在島內推動兩岸統一的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白狼」張安樂16日表示,日前有日本媒體問他,「為什麼希望臺灣和大陸統一?」他以日本為例指出,日本統一之後就從二流國家變為一等強國,所以他當然希望中國早日統一。張安樂稱,日本在1868年以前,只是一個二流國家,藩鎮割據,各自為政,無從建設。
  • 專家:呼籲臺灣承認「兩岸同屬一國」 主張和平統一聲音已減弱
    【專家:呼籲臺灣承認「兩岸同屬一國」 主張和平統一聲音已減弱】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12月19日下午通過線上方式出席了「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他認為,中國大陸可以更加從容自信的處理臺灣問題,也更有條件採取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臺海政策。
  • 國臺辦回應美大選是否會影響兩岸關係:臺灣問題不容外來幹涉
    有記者提問,島內有輿論認為,美國大選之後是兩岸尋求和解,重回正軌的契機。請問發言人,您覺得美國大選結果是否會影響兩岸關係?朱鳳蓮表示,我們多次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幹擾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推動一系列的謀「獨」行徑,勾連外部勢力進行挑釁,是造成當前兩岸關係緊張的總根源。
  • 國臺辦談韓國瑜兩岸政策: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
    環球網記者提問稱,高雄市長韓國瑜10日公布其「兩岸政策白皮書」,提及七項主張,他說民進黨當局不斷「反中」、「仇中」,無異於將兩岸推向戰爭邊緣,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的回答相關提問時表示,我們對臺的大政方針是清楚的、明確的。在這裡我再強調兩點:一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
  • 國臺辦: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定論
    在民進黨當局以及「臺獨」媒體的渲染之下,臺灣仿佛真的成了「臺獨」大本營,似乎人人都變成了「臺獨」分子。 為了進一步渲染「臺獨」氛圍,民進黨當局還動用行政力量對異見人士進行打壓。許多希望與大陸和平相處、希望兩岸可以和平統一的人士和組織都遭到了民進黨當局的打壓。
  • 土生土長的臺灣人為何堅定主張統一?黃智賢:對臺灣好,對兩岸好
    黃智賢堅定支持大陸統一黃智賢表示,如果島內綠媒罵她是正常的,如果他們不罵可能覺都睡不好。其表示,她正在做正確的事情,兩岸也必定會統一,她也希望可以早日實現兩岸統一。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她理所應當出來講話。黃智賢之前在參加海峽論壇時也說到,她清楚如果回到臺灣肯定會被攻擊。
  • 臺灣推出「投誠」食品 大陸加快統一腳步
    臺灣「國防部」設計的「投誠杯麵」對於「投誠」系列食品,臺防務部門文宣心戰處長樓偉傑表示文宣內容強調民主自由的可貴,揚棄對專制統治的政權為主軸,針對大陸從不放棄武力犯臺,時時文攻武嚇的訊息進行有效的反制。
  • 兩岸統一對臺灣有哪些好處?
    「臺獨」隔離大陸在近十幾年,臺灣地區一直享受著大陸給予的各種優惠政策,包括對臺灣地區的進出口優惠,臺灣民眾返鄉政策,臺商到大陸投資政策等,這些都是中國政府為臺灣和平統一做出的讓步,是其他省市都享受不到的。
  • 鏗鏘號角:祖國必須統一,必然統一
    這封信的內容,是向臺灣各界提出,統一中國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應儘快結束分裂局面,統一中國。於此,還並提出了結束兩岸軍事對峙、開放「兩岸三通」、擴大兩岸交流等方針。藍營無非是為了保持維持現狀,承認了「九二共識」,卻並且不承認「一中同表」,而是「一中各表」!我們曾經認為,兩岸始終是一家人,隨著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統一是水到渠成的事!多年來,我們用最大的善意,以最大的誠意,盡著最大的努力,希望遊子回家。
  • 臺灣名嘴:兩岸統一時 「臺獨」會在家縫五星紅旗
    這也是美國、日本恐懼中國統一的原因。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待臺灣的統派?您認為什麼形式的統一比較理想?  黃智賢:我覺得我就是個中國人,希望有生之年看到中國統一。我認為越快統一對臺灣越好,因為兩岸經不起這種拉扯。要是兩岸再不統一,民進黨將不斷操縱「仇中」議題,那樣的撕裂和傷痕也會發生在大陸同胞的心裡。
  • 臺灣傳過來的視頻,「兩岸終極目標是統一,「趕緊看看!
    洪秀柱:「兩岸終極目標是統一,『臺獨』是假議題,騙選票的工具。」  13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在北京發出「反獨促統」的呼聲。當天上午,她率團與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就「兩岸關係與民族復興」舉行座談會。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會見了洪秀柱一行。
  • 回應韓國瑜「兩岸政策白皮書」 國臺辦指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10月16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指出,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於當天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馬曉光強調,我們對臺的大政方針是清楚的、明確的。一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
  • 吳成典當選臺灣新黨主席,堅定主張兩岸和平統一
    鬱慕明卸任後,臺灣政黨新黨的新一任主席經選舉產生。吳成典,63歲,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化學博士,現任新黨秘書長,經歷:第三屆「國大代表」、第五、六屆「立委」、金門縣副縣長、金門縣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政見:承先啟後,新黨永續發展,和平統一,保障臺灣,發展組織,培訓青年軍,廣結有志之士,共同承擔使命責任。
  • 【實況】臺灣名嘴黃智賢:「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臺灣最光明的未來
    」是臺灣最光明的未來》為題,發表了近16分鐘的演講,她的赤子情懷不斷引發熱烈掌聲,這段視頻在《今日海峽》臉書粉專上,也受到許多臺灣民眾的關注,並為黃智賢點讚,表示兩岸一定要統一,一定要振興中華!臺灣的現狀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懸崖,走向邊緣,而大陸此時此刻的現狀就是邁開大步,大步向前,一日千裡。我們要這樣的現狀嗎?我們是臺灣人,愛臺灣人可以要這樣的現狀嗎?愛中國的人,捨得讓臺灣繼續淪落下去嗎?「臺獨」絕對不可能,我們14億中國人絕對不可能讓「臺獨」有任何的機會。兩岸統一是必然的。其實做民調,所有的臺灣人,七成以上都知道兩岸一定會統一。那你要怎樣的統一?
  • 馬英九:臺灣不排斥統一,但要以和平方式推行
    在談到兩岸關係時,馬英九借用了《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來解釋。馬英九稱,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第一章就寫了「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合久必分」,但羅貫中沒有告訴大家分與合都要「用武力打一仗」,這似乎是中國歷史的宿命,但他認為,當今時代的中國人應該要比老祖宗更有智慧,要學習、實踐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馬英九表示,這不是很難,但也不太容易。他主張兩岸在和平情況下逐漸深化、擴大交流。
  • 臺灣響起解放軍軍歌,兩岸統一不再遙遠
    臺灣響起解放軍軍歌,兩岸統一不再遙遠原創新財迷  2020-06-04 10:18:00  閱讀量:12.38萬在中國領土上播放解放軍軍歌,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選在畢業典禮上播放,還可以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但是沒辦法,總有一些認不清形勢的「臺獨」分子,聲稱這是「大陸滲透」,必須提高警惕。因為一些歷史原因,「臺獨」分子才敢如此叫囂,但是誰都知道,兩岸統一是遲早的事。
  • 清朝統一臺灣啟示錄:談不出統一、善意有盡頭
    在剛剛落幕的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主張「臺獨」的民進黨蔡英文高票連任,大陸民眾對此更加焦慮。中國歷史上多次分裂、也多次統一,回看統一歷史,能給海峽兩岸當局和民眾很多啟示。今天,我們一起回顧清朝統一臺灣的歷史。
  • 親綠學者聲稱大陸統一臺灣有三大目標 臺灣至少要做到三件事
    臺灣中正大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18日出席民進黨舉行的一場座談會聲稱,降低戰爭風險的關鍵在於嚇阻,而臺灣在戰略嚇阻上至少要做到三件事,包括建構「打不下來的意志、打不過來的戰略、打不起來的環境」,三個要件完備,大陸就無法輕易動武。林穎佑以防範大陸武力攻臺為題,分享臺灣如何在軍力不對稱的狀態下,避免戰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