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你了解年輕人嗎?你認為90後是「垮掉的一代」嗎?國內首檔青春勵志紀實觀察類節目《向上吧!青春》為老一輩提供更多了解年輕人的溝通窗口,第一期節目《人民衛士·青春無悔》帶領觀眾走進世界最高邊境派出所,一起探秘邊境戰士的生死堅守,感受新時代青年的理想選擇和正能量。
文 | 琪仔
人們往往冠以90後「垮掉的一代」,殊不知,無論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時刻,還是在各行各業默默堅守的普通日常,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他們已經成長為有擔當、有作為的新時代青年。在綜藝節目爭相聚焦流行文化和粉絲經濟的市場環境下,如何讓老一輩人更多了解年輕人、彰顯青年人的理想選擇和正能量,成為四川衛視《向上吧!青春》的創作初衷。
你害怕過嗎?當高寒荒蕪無人應答,當烈焰火光無處藏匿,他們說,有我在,別怕。忠誠無畏,是他們駐守生命禁區的擔當;義無反顧,是他們逆行危難現場的態度,他們說人民安危、山河疆土,交由青年人守護。《向上吧!青春》第一期《人民衛士·青春無悔》帶觀眾走進世界最高邊境派出所,一起探秘邊境戰士的付出堅守。
紀實觀察,
為各行青年風貌展現打造窗口
作為國內首檔青春勵志紀實觀察類節目,《向上吧!青春》通過青春紀實片+對話訪談的形式,每期選擇一個行業,並在行業中選擇兩位有故事的「後浪」精英,通過青春觀察團和年輕一代觀點的「碰撞」,來討論時下年輕人面臨的人生選擇、工作經歷和生活狀態。
普瑪江塘,位於西藏山南浪卡子縣,比鄰不丹,海拔5373米,空氣含氧量僅為內地的40%,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全鄉人口僅1027人。2012年,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成立,一群矢志守邊的民警從此駐守在這裡。而本期的青春主人公袁浩傑就是其中一員,他是西藏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副所長。
生活在海拔5373米的高原是怎樣一種體驗?透過攝製組冒著生命危險拍攝的十幾分鐘青春紀實片,嘉賓才得以知曉:缺氧、高寒、乾燥、大風、種不活樹,養不活雞鴨……目之所及,除了風蝕的碎石、低矮的草甸,就是犛牛和羊。然而環境越是惡劣,邊防民警越是不能鬆懈。25公裡邊境線的轄區管控是他們的職責,巡邏、治安、救援等各類案件都是他們的工作任務。
網紅打卡點崗布冰川火了,短視頻在吸引「驢友」到來的同時,也給派出所民警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因為導航信號極差,很多車輛深陷沼澤地,前來救援的民警車也誤陷其中,好在有「活地圖」駕駛員洛桑到場支援。民警們用凍紅的雙手挖開車輪下的泥濘,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喘不過氣的缺氧,終於在三四個小時後,車輛被成功解救出來。為了減少事故的發生,民警們將遊客們耐心勸返,還搬運石頭設置禁止標識。除此之外,一個月一次的一線巡邏也是民警們的重要工作內容。到達海拔6300米的制高點,忍受冰雹的猛烈砸擊,吞下僵硬冰涼的饅頭涼菜……他們克服外在環境的艱苦,用一腔熱血保證轄區的長治久安,維護祖國的邊境穩定。
邊境轄區和平穩定的背後,必定少不了民警們的無私付出。飯桌上,大家笑著談論因為缺氧逐漸後移的髮際線,以及想回家的迫切願望。家在本縣的民警洛桑「有家不能回」,孩子11個月後就沒有見過爸爸。經過現場交流得知,因為夫妻不能在同一個單位工作,袁浩傑主動申請來到普瑪江塘,把環境條件稍微好一點的單位留給了妻子。他初到崗位,身體不適,在床上躺了三四天,每天吸氧,頭痛睡不著覺,時間久了才逐漸適應。雖然和妻子都在同一個市,但相隔700公裡,成為比異地還遠的「異地戀」。凡此種種,不勝枚舉,袁浩傑等邊防民警是千千萬萬守邊戰士的一份子,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將青春揮灑在祖國邊境,讓堅守奮鬥成為青春最亮的底色。
「紀實片的鮮活」搭配「觀察類的深度」,《向上吧!青春》涵蓋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科技發展等行業,邀請火箭專家、偶像團體成員、支教老師等代表,用紀實影像描摹青年的現實與理想、工作與生活;通過對話展現他們的趣味與嚴肅、堅持與彷徨,描繪出新時代「後浪」的光輝群像。
代際溝通,
讓青春放映廳成為學習觀察室
你有很多青年朋友嗎?你了解青年人嗎?相信很多老一輩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向上吧!青春》中的青春觀察團也不例外。基於此,節目打造了「青春觀察廳」的場景空間,相聲演員牛群、演員黃小蕾、節目策劃人冷凇、編劇導演宋方金以及歌手馮家妹等青春觀察團成員,可以藉此平臺與青年代表展開深層溝通,和年輕人交朋友,向他們學習、謳歌。
看到「5373」這個數字,牛群頗有感觸。很多人可能對這樣的海拔高度沒有概念,當聽到牛群「缺氧、大風、嚴寒、紫外線」四個關鍵詞,以及「暴曬兩個小時就和揭面膜式地揭掉一層皮一樣」的比喻描述時,現場嘉賓才有了更加明晰的感受。編劇宋方金不禁感嘆:「我們偶爾去一次,派出所民警是時時刻刻堅守那裡,這背後的艱難和艱苦難以想像。」
看到動輒花費幾個小時的救援任務,觀察團成員好奇詢問事故發生頻次。一年四十餘起的高發生頻率,在民警眼中已經稀鬆平常。冷凇進一步感慨;「這要是一起發生好幾起,哪裡救得過來?」「有時候就是一天好幾起」,袁浩傑平靜回答道。再看到一本本厚厚的救援登記本,相信節目內外的觀眾都備受震撼。
青春紀實片播放結束後,「藏三代」袁浩傑在西藏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的選擇與堅守,勾起了牛群多年前的回憶。在海拔比西藏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高一米的甘巴拉人控雷達站,他們一行人努力克服高原反應為邊防戰士演出。戰士們看到虛弱不適的藝術家們,竟主動提出要表演節目,激情澎湃地唱起歌曲《小草》,也唱出了無名英雄的頑強。這段經歷深深印刻在牛群的心中,因此他也更加能體會袁浩傑等人民衛士的艱難與偉大。軍人出身的他,在節目現場向袁浩傑敬禮,向年輕一代奉獻者學習。「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顆無人知道的小草……」伴隨著放映廳嘉賓們再次唱起的《小草》,中國大地上默默堅守的戰士身影緩緩滑過,歌聲承載著老一輩對年輕一輩的致敬,流淌進每一位觀眾的心中。
在《向上吧!青春》中,50後、60後等有閱歷的明星以第三視角對年輕的中國、年輕的「後浪」進行觀察,表達了父母輩的人對年輕人的工作生活狀態以及現代社會的多維度看法,有效打破代際壁壘,促進代際順暢溝通。
奉獻無悔,
用新生榜樣力量照見社會進步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曾借用李大釗的話勉勵全國青年人,青年要「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透過《向上吧!青春》第一期節目,西藏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民警們不僅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還在為當地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他們自發行動,把愛心人士捐贈的衣物轉寄給百姓,看到老人孩子臉上洋溢的笑容,民警們也幸福滿懷,這就是民警孫貴川所說的「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的喜悅心情。他們不僅把自己在溫室大棚中種植的蔬菜送給轄區群眾,還主動給老百姓傳授溫室種菜的知識,灌溉、育苗、灑水,一步步教學,授課20餘次,幫助老百姓成功種出蔬菜。目前,普瑪江塘已經全部實現脫貧,百姓年收入在1萬元左右,真正響應了國家「脫貧攻堅,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少」的政策號召。
當被問到,工作這麼辛苦,為什麼還要選擇堅持時,25歲的阿旺平措說:「辛苦是辛苦一點,但是你年輕時候不努力的話,老了還怎麼努力,這句話是我媽給我說的,我也一直記在心裡。」袁浩傑說:「與其苦熬浪費生命,不如苦幹燃燒青春。老了以後回想這段經歷,自己站在邊防線上守護這段邊境,還是特別自豪的。」這些90後青年不是自私墮落的,而是無私上進的,他們做出青春抉擇,貢獻自己的光和熱,實現人生價值。
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年份,《向上吧!青春》以西藏普瑪江塘以及邊境派出所民警的「小」變化,折射出了祖國大地火熱發生的「大」發展,也提升了節目的內容站位和社會責任。憑藉對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等實踐變革的選題觀照,節目表達了青年人「立志、立業、向未來」的深刻主題,傳遞出當代青年「家國情懷、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新思想、新觀念,照見行業之發展、國家之進步。凝聚青年力量,匯成國家希望。明年時值建黨100周年,在這一重大時刻到來之際,《向上吧!青春》將激勵更多新時代青年堅定信仰、乘風破浪,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路上的先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