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50年前,李小龍曾試圖親手製作一部關於中國移民的電視劇,並為此設計了8頁的初期劇本。
遺憾的是,華納兄弟和派拉蒙影業認為非美國的英雄角色很難在商業市場上獲得成功,拒絕了李小龍的提案。
時隔40多年後,李小龍之女李香凝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他為這部未實現的電視劇所創作的大量手稿和初期劇本。
為完成父親的遺願,李香凝與HBO合作推出了這部美劇
——《戰士》。
01
以暴制暴的唐人街
《戰士》的背景是美國內戰結束後,1878年的舊金山唐人街。
當時,華人們組建了一個個黑幫組織來保護同鄉和自身利益。隨著中國城的不斷擴大,這些黑幫開始從事鴉片貿易,開妓院和賭場。
從中國遠道而來的武術高手阿善,因尋找妹妹,捲入了幫派鬥爭。
阿善在舊金山經歷了白人的各種歧視與打壓。
被警察冤枉入獄,強行殺菌消毒;
警察無故逮捕華人,並強行剪掉他們的辮子取樂;
如果獨自走到白人的地盤,不僅會遭到毒打辱罵,甚至性命不保。
中國城充斥著性與暴力,權力的鬥爭和人性的汙濁。
阿善在這樣的泥沼中,只能以暴制暴,依靠他的功夫,打出一片天地。
02
華人在美國最「黑暗」的時期
作為美籍華裔,李小龍目睹中國人在美國所遭受的歧視與打壓,他的一生都勵志於改變西方人對華人的看法。
因此,在電視劇中,他將故事設定在美國內戰結束後,因為這是亞裔在美國最「黑暗」的時期。
隨著當時奴隸制度被廢除,南方種植園產業面臨巨大的勞動力缺口。為了獲取比黑人更廉價的勞動力,莊園主們開始「購買」來自中國的「苦力」。
這些華工們並不知道自己將面臨的是如奴隸般的生活,他們以去美國淘金為由被騙上一艘艘開往美國的輪船。一旦抵達美國的港口,他們將再也無法回去。
(20世紀初的舊金山唐人街)
當時美國正在修建一條橫貫美國東西的鐵路,用來消除南北的裂痕。
以吃苦耐勞且聰明價廉著稱的華工成為施工主力。
因為複雜危險的地理原因,大批華工悲慘犧牲。
(太平洋鐵路示意圖)
在劇中,對華人的仇恨和打壓不僅來自政府和美國人,還有同時湧入的大量愛爾蘭的移民。
這些移民不僅參與了南北戰爭,也在戰後與華工一樣從事著體力勞動。但是因為華工比他們更廉價,許多公司樂於聘請這些貧窮的華人,這導致大量愛爾蘭人的失業。
美國政府也於1882年通過《排華法案》,除留學和經商,中國人禁止進入美國。如華裔一旦離開美國,即不可再進入。
儘管該法案很久前就被廢止,並且歐巴馬於2011年就此法案像全體在美華人致歉,但在美國對華人的歧視依舊沒有完全消滅。
03
亞裔參與,黃暴升級
《戰士》的播出,亞裔角色罕見地擔當了主角。
在製作人員中,亞裔的比重也非常大。比如,本劇的執行製片就由李香凝親自擔任。
(李香凝兒時與父親李小龍和母親蓮達·李·卡德威爾)
導演則來自中國臺灣的林詣彬,曾指導了《速度與激情》最熱賣的3-6部。
主演阿善的則是英籍日裔安德魯·浩二,其他主創也都來自亞洲各國。
HBO在保有李小龍的原創概念下,添加了其獨有的「黃暴」特色。
Cinemax是HBO旗下的有線電視網絡頻道,將其「小黃臺」的特色更上一層樓,有著「skin-a-max」(露肉最多)的稱號。
《戰士》通過大量裸露的妓院場景,恐怖的碎屍畫面拼湊出了一個真實的中國城面貌,裡面包含著罪惡、色情、欲望、義氣還有脆弱的人性。
劇中當然也包含了許多具有李小龍特色的功夫動作戲、漢字以及中國黑幫常用的斧頭和傳統冷兵器。
導演林詣彬本身就是李小龍的狂熱粉絲,每一集都有許多對李小龍的致敬。
比如李小龍的側踢;
寸拳、還有標緻的抹鼻子動作。
除此之外,劇中的動作戲份也融合了許多其他武術種類,如愛爾蘭人善用的空手搏擊,還有西部槍戰的戲份。
然而《戰士》絕非以功夫為賣點,種族主義和種族壓迫是李小龍最想要表達的故事。
04
中國功夫VS西部槍戰
《戰士》在IMDB上有著8.3的評分,受到海外觀眾的一致好評。其中第五集《The Blood and the Sh*t》則有著9.3的最高分,備受讚譽。
這一集是整個劇情的「番外」。
它跳脫出前四集的主線劇情,將主角放置在美國西部的一個小鎮上。
阿善和小俊(合威堂老大的兒子)二人在執行幫派老大俊爺的任務,將一具屍體運回舊金山唐人街。他們乘坐的馬車突然「拋錨」,被迫與四個陌生白人滯留在一個旅店中。
旅店的老闆是一個曾經幫助修建鐵路的華人。
在旅館,阿善二人遭遇了一場打劫。
一場交鋒,劫匪頭目僥倖逃跑。
但他們已經發現屍體裡面塞滿了許多黃金。
旅店老闆聲稱,劫匪頭目晚上一定會帶著大批人馬回來復仇並奪走屍體裡的黃金。
於是,阿善與其他旅客為了自保只能武裝起自己,放下種族偏見,聯手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西部槍戰。
整場中國功夫對決西部槍戰的打戲是在致敬電影《八惡人》,它有著昆丁的瘋狂暴力美學。將中國功夫與槍戰糅合在一起,精彩紛呈。
射擊本就是一種遠距離的暴力行為,但在一個狹小的室內空間中設計人物們如何躲過子彈絕非易事,這便是功夫派上用場的時候。
功夫的出現不僅使打戲更加刺激,同時也讓角色們在更換子彈和瞄準敵人的同時還可以有時間做一些功夫的動作,更符合邏輯。
最後,阿善和小俊血戰勝利。日出時,他們騎上馬,戴上牛仔帽,朝著太陽飛奔而去。
屏幕上方也出現了中文和英文的「劇終」,如一部西部牛仔片的結尾一般,荒涼、決絕。
作為一部功夫劇,《戰士》顯得非常不一樣。
以往的功夫片多以喜劇或B級動作片為主,但這一次,劇集的重點不再是打鬧,而是聚焦在了美國影視中少有人關注的真實歷史。
《戰士》有著黑色幽默,文藝的臺詞,暴力與欲望的結合,觀眾不會因功夫戲份而忽視了李小龍真正想要傳達的觀點。
只要有勇氣和氣節,每一個人都是戰士。
#更多文章
-the end-
魏小河,一條未知終點的河。
*魏小河流域,前身為「不止讀書」。
從讀書開始,嘗試不粗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