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目下

2021-03-05 黃梁一魚

         來到山腳,在一個微雨的冬,手中傘也遮不住魁星公的一雙怒目。人們在其腳下傳說著他的委屈與憤怒,它卻用炯炯怒目回報世人以金榜題名與錦繡前程。

於是,多情的永春人仔細尋來一山巍峨蔥鬱用心織出一座滿月廣庭、一臥宋時石槽、一牆飄逸方字,還有一位詩書雋秀的書法家贈予魁星公。我猜在某一個月圓之夜,它們定會相約畫一道曲水,擺一出流觴,邀來天上明月,暢飲手中美酒,直至醉紅了漫山蟲鳴,醉鳴了滿地黃花。

從奎峰山到魁星山,從詹巖到魁星巖,名字的變遷當從近千年前的那兩位同榜進士陳樸、顏應時講起。相傳,此兩位同科同門為感恩魁星,請木以雕神像,自此後我桃源之地永獲魁星庇佑。

到如今,這尊怒目魁星到底應了人間多少希望多少未來,人壽太短無力點算,或許只有崖石上的「華嚴三聖」毗盧遮那佛、文殊、普賢心中才明了其中機緣。立於三聖腳底,你總恍惚了歲月是否真的如人所言般流逝,就算曆經千年,就算已被斷了手蝕了足,它們卻依舊臉如滿月、耳似懸弓、豐膄圓潤、慈祥端莊、衣褶疏密深淺有度。如此神採該是風雨也不舍侵襲吧,任風狂雨暴,來到面前,都只化作和風細雨般禮敬。三聖之外,得禮敬的還有近旁那牆高懸於壁堂堂正正蒼勁雋永的武人筆法「魁」字和立於路畔結體寬舒端莊飄逸的文人筆法「文昌臺」。

當然,對「文昌臺」,永春人不免多一份自豪:咱們桃陵公的書法,那可是一絕。自明至今,人們爭相傳頌出生在魁星巖下的孝子顏廷榘的成功之路,一條勵志的成功之路:以磚為紙、用水作墨,刻苦臨池習字,終成書法大家;還有爽口的「寫字換蚵」的故事:為了給病中母親買一碗喜歡吃的蚵,貧家子顏廷榘只能以字去換,可喜的是買蚵人不管懂不懂字,都樂意成全書生的一份孝心。那一刻,買蚵賣蚵人恐怕都未曾料到,恰是這一副換蚵之書引得四方來客爭相求字。到後來,顏公以歲貢之功名入朝為官,再後來,人們以「桃陵公」尊之敬之,或許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同樣順理成章的是,他與好友李廷機、李卓吾、黃克晦、李開芳、李開藻等同時名士「相偕登魁星巖,倡和其間」,並為之標景十二,曰:萬松巢鶴、半嶺迎雲、茂林幔綠、廣庭秋月、梅盤仙榻、煙籮鳥道、吟臺懸壁、竹塢佛泉、鬥石鐘靈、山陰禊跡、曲澗春流、崆峒通玄。

       魁星目下,人間多苦,學途多艱,但書山有路,自魁星山腳一步一階,一階一天,365個臺階的篤學路恰好一年,一路上去自是一路風光。待到登頂之時,站在那方刻有「政和八年」字樣觸手可摸的貯水石槽前,魁星公贈予你的定是千年恍若一瞬的灌頂醍醐:

人間事小人更小,歲月無情你有情。


華嚴三聖


蒼虯巖寺

                                          (圖片自拍於永春魁星巖)

梁白瑜感謝您與黃梁一魚的默契。。。

                                                                                               

黃梁一魚,不是夢,也不是魚。是手無寸鐵者執著於心的念頭和活著的方式。

執著,如喑啞巨石般沉重,如西西弗推動巨石般令人絕望。在絕望中尋到力量是活著的方式。

活著,是存在的合理也好,是合理的承受也罷,是獨自愴然的今日昨日亦或是唱罷登場的輪迴,都一樣需要一種方式來支撐它的樣子。而其中最討巧的恰是以文字顯現的方式。

相關焦點

  • 魁星智慧.
    魁星為北鬥星的「璇璣杓」,即是北鬥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顆星,這四星為「魁」,其餘三星為「杓」。傳說魁星是文昌帝君外另一位文運之神,乃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中國民間重要的信仰之一。把「魁」字拆開,便是「鬼」和「鬥」二字,民間工匠雕造或繪畫魁星像時,刻意塑造成面目猙獰的模樣。它單足立於鰲頭之上,另一腳翹起,一手執筆,一手捧鬥,寓意魁星點鬥、獨佔鰲頭。魁星手裡拿了一支筆,專門點考試中榜者的姓名。
  • 魁星考
    聖廟之祀奎星,則以奎為兗州分野,而夫子之生,適當五星聚奎,以奎為魁已非本始,而又並為赤身之神,弗思奎乃西方木宿,與魁星實判天淵,習而安焉,又誰復辨而正焉。粵稽鬥口本號魁罡,星君是其名位,正無俟他為之詞。又有言鬥口為南鬥離星首者,然鬥分南北,雖成象之各異,若槖籥之相通,以目力所及而言,則南入地而北高懸;以陰陽闔闢而言,則一而神者兩而化,無庸過為區分也。其北者七,而南者六,尤非偶然。
  • 七月七,魁星聖誕,看看「魁星點鬥的圖」漢字組成
    而七月初七還是魁星聖誕。魁星又名璇璣,為北鬥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顆星的總稱,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這四星合稱為「魁」。這四顆星的排列成鬥形,後面三星分別是——玉衡、開陽、搖光,排列成柄狀,故而合稱之為「杓」。故而「魁"是「北鬥"的化身。北鬥中的第四顆星是文曲星,即天權星,主功名。中國文化中主功名的神祇,即文曲星、魁星、文昌星。
  • 魁星踢鬥符
    魁星踢鬥 獨佔鰲頭 民間重要信仰之一魁星踢鬥
  • 【走進道教】「魁星踢鬥」的含義
    「魁星踢鬥」,也稱「魁星點鬥」,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好奇,紛紛詢問魁星到底是什麼神明?怎麼看著有點嚇人?這「踢鬥」又有什麼來歷呢?魁星是道教信仰和民俗傳說中除文昌帝君之外另一位主宰文運的神明,為我國古代天文學中二十八宿之一,也稱「奎星」。
  • 清代銀飾「魁星踢鬥」鑑賞
    這件清代「魁星踢鬥」銀飾(見圖),銀飾圖案以鏨孔麻布紋為地,浮鏨出祥雲繚繞天空,右上角之「日」字,則象徵著日光輝耀。
  • 集錦:目無下塵·目下無塵·目下無人
    該辭典第847頁是這樣的:【目無下塵】 下塵,猶下風,比喻地位低下者。謂看不起地位低的人。形容態度驕傲。《紅樓夢》五回:「那寶釵卻又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下無塵,故深得下人之心;就是小丫頭們,亦多和寶釵親近。 條目作「目無下塵」,書證卻是「目下無塵」,又沒有作必要的交代,令我大惑不解。看來只有查對原著了。
  • 盜墓故事:魁星踢鬥
    據說,魁星連續多次參考,都落榜了,只因他面相醜陋。魁星怒踢撞書的木鬥,而後投河自盡。
  • 七夕拜魁星 魁鬥星君聖誕!!
    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相會日,也是魁星神爺的誕辰日,在晉源區西寨村,村民為魁星神爺慶祝誕辰,祈願魁星神老爺保佑一方水土,家人平平安安,保佑家裡上學的孩子考好成績!(孔孟像)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樓,因魁星是古代神話中所說能主宰文章興衰,文科士舉的神,在儒學士子和老百姓心目中,有至高無尚的地位,所以省、府、州、縣都建有魁星樓,而且在文風盛行出過科舉及第的村裡也都建有魁星樓
  • 魁星到底長啥樣,長見識了!
    ▌清 珊瑚魁星點鬥盆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珊瑚魁星點鬥盆景,是在一個方形的玉質花盆中,塑造湧出翠羽貼飾的層層波濤,水波中則浮現一龍首魚尾的翠玉鰲魚。站立在鰲首上的,便是一尊以朱紅色珊瑚雕造,身繞飄帶,高舉七星的的神祇——魁星,又稱魁鬥星君。相傳,魁星為北鬥七星之首,職司掌理人間考選文運,為司祿與進賢之星宿。南宋以至明清時期,民間為祈求科第高中,仕運亨通,多有興修樓閣供奉魁星的習俗。魁星高照、獨佔鰲頭等詞彙也應運而生。那麼,魁星之說是怎麼來得,魁星的相貌又是如何的呢?
  • 今天農曆七月七,拜「魁星」,祈求考試順利
    今天是農曆七月七日,不僅是七夕節,還是魁星的生日在過去,想追求功名的讀書人,一定要在七夕這一天,拜魁星。讀書人祈求魁星,保佑自己在考試的時候一切順利、金榜題名。道教中的魁星爺,指的就是魁鬥星,它是廿八宿中的奎星,因為是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所以也稱為魁星,或著是魁首。
  • 重慶魁星樓秘事:公路大王、資本家和女明星
    2003年,來自上海的公路大王劉根生拿下魁星樓60%股份,成為魁星樓的第二任主人; 2004年,重慶渝中某銀行注資,成為魁星樓的第三任主人; 2005年,中鐵某局出資入主,成為魁星樓的第四任主人; 2008年,著名的上海灘大亨劉根生被批捕,命運坎坷的魁星樓則被推到了法拍現場
  • 文昌星、文曲星、魁星,您能分清嗎?
    許多人對文昌星、文曲星、魁星是要麼是全部劃等號,要麼是混淆一通,雲裡霧裡說不清楚。那麼他們究竟是怎麼個關係呢?奎星稱為魁星的三大來源出處:其一,因其形貌黑臉紅髮以鬼面出現,右手執硃批筆、左手託金印,左腳後翹踢鬥而得名為魁星。其二,奎與魁同音,又是七宿之首,魁在中文大意裡代表首位,有意頭十足、獨佔鰲頭之喻。魁星賜鬥是古代科舉人士最為喜歡的意頭,具有吉祥如意、功成名就的非常象徵。其三,奎星是專門主管文運之神,從星相圖看,奎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遂將奎星稱為魁星。
  • 【走進道教】傳統民俗中的「魁星踢鬥」有什麼含義?
    」,也稱「魁星點鬥」,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好奇,紛紛詢問魁星到底是什麼神明?道教魁星信仰興盛於宋代,長期以來,幾乎每個城鎮都有魁星樓、魁星閣,由於舊時科舉制度為改變階層唯一通道,所以各家各戶都盼望子孫能夠金榜題名,在每年農曆七月七日魁星誕辰時,文人墨客們都會去各地魁星樓、魁星閣等廟觀禮拜魁星
  • 「五魁首,六六六」,主宰文人命運的魁星,怎麼上了酒桌
    這是在酒桌上用的「划拳」口訣的一種,其中「五魁首」,與酒一點兒關係也沒有,而是主宰文人命運的魁星,怎麼就上了酒桌,成為助酒興的口訣了!「五魁首」與「獨佔鰲頭」,可是讀書人最為榮耀的目標,十年寒窗,夢寐以求。「五魁」,過去指的是「五經魁」、「五經魁首」。明代科舉分五經考試士子,五經就是《詩》、《書》、《易》、《禮》、《春秋》五部儒家經典。
  • 解讀-北鬥星、文曲星、奎星、魁星、文昌星、魁罡星
    奎星稱為魁星的三大來源出處:其一,因其形貌黑臉紅髮以鬼面出現,右手執硃批筆、左手託金印,左腳後翹踢鬥而得名為魁星。其二,奎與魁同音,又是七宿之首,魁在中文大意裡代表首位,有意頭十足、獨佔鰲頭之喻。魁星賜鬥是古代科舉人士最為喜歡的意頭,具有吉祥如意、功成名就的非常象徵。其三,奎星是專門主管文運之神,從星相圖看,奎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隧將奎星稱為魁星。
  • 解讀:北鬥星、文曲星、奎星、魁星、文昌星,到底有什麼區別?
    文曲星,是北鬥星中的第四顆,名稱天權星,也是魁星中的第一顆星,民間將魁星與文曲星等同含義看待。都是主宰天下文運的萬乘之尊。奎星稱為魁星的三大來源出處:其一,因其形貌黑臉紅髮以鬼面出現,右手執硃批筆、左手託金印,左腳後翹踢鬥而得名為魁星。其二,奎與魁同音,又是七宿之首,魁在中文大意裡代表首位,有意頭十足、獨佔鰲頭之喻。魁星賜鬥是古代科舉人士最為喜歡的意頭,具有吉祥如意、功成名就的非常象徵。其三,奎星是專門主管文運之神,從星相圖看,奎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隧將奎星稱為魁星。
  • 新聊齋 | 數面錦旗,都因《魁星踢鬥》符圖
    每一次演教結束,住持都會送一道自己親手繪製體現大囍道場特色用道教復形字——「正心修身,克己復禮,魁星踢鬥,獨佔鰲頭」組成的《魁星踢鬥符》,可以說也是非常完美的契合。許多城市「為給學子們聚會祭拜提供場所,均供奉魁星像,並建有魁星閣、魁星樓」[12],宜春袁州城的「狀元樓」就有此功能之一,相傳魁星生辰是七夕之夜,讀書人要並置酒宴,祭拜魁星,稱「魁星宴」。
  • 村外山嶺上:土地廟與魁星樓比鄰,人跡罕至香火都不旺
    像這樣在荒郊野外並與魁星樓比鄰,真是第一次見到。魁星,是中國古代星宿名稱,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所說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中國很多地方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樓,香火鼎盛。此外,魁星還是《聊齋志異》中的一篇小說;在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裡傳說包公是奎星下界。土地廟和魁星樓在荒郊野外比鄰而居,雖然鄰著省道,卻也人跡罕至,香火都不旺。
  • 精美拓片魁星踢鬥、獨佔鰲頭,你了解背後的文化麼,為什麼明清能夠大行其道?
    還有一種說法是:魁星高中進士,在殿試之時,皇帝見他相貌如此醜陋,跛腳加麻子,就問他為什麼臉上長了這麼多斑點?魁星答道:「麻面滿天星。」皇帝又問他的腳為什麼跛?魁星又答道:「獨腳跳龍門。」魁星的對答如流使皇帝龍顏大悅,高興之下就點了魁星做了狀元。於是,天下的讀書人都供奉起「魁星爺」來,以便圖個吉利,使自己也高中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