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魁首,六六六」,主宰文人命運的魁星,怎麼上了酒桌

2021-01-11 蔡駟問好

「一條龍,哥倆好,三星照,四喜財,五魁首,六六六,七個巧,八匹馬,九連環,滿堂紅。」這是在酒桌上用的「划拳」口訣的一種,其中「五魁首」,與酒一點兒關係也沒有,而是主宰文人命運的魁星,怎麼就上了酒桌,成為助酒興的口訣了!「五魁首」與「獨佔鰲頭」,可是讀書人最為榮耀的目標,十年寒窗,夢寐以求。

「五魁」,過去指的是「五經魁」、「五經魁首」。明代科舉分五經考試士子,五經就是《詩》、《書》、《易》、《禮》、《春秋》五部儒家經典。每經所取頭名稱之「經魁」,「魁」即有「首」、「第一」之意。鄉試中,每科前五名必須分別是某一經的經魁,故稱「五經魁」,簡稱「五魁」。經魁、五魁中的「魁」,源於古人的奎宿崇拜。

「奎宿」是星官名稱,又叫「天豕」、「封豕」。這是二十八宿之一,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古人就將其附會為主管文運之神。奎宿也就是奎星,人們習慣上稱為「魁星」。東漢宋均批註道:「奎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後來便有了「奎主文章」的信仰,並常以「奎」稱文章、文運,如稱秘書監為「奎府」、「奎章」。因「魁」與「奎」同音,有「首」之意,所以科舉取得高第也稱為「魁」。科舉考試進士第一名稱狀元,則稱「魁甲」,鄉試中試的舉人第一名稱解元,也稱「魁解」。

由於魁星主文運,所以與文昌帝君一樣,備受讀書人崇拜,過去魁星,魁星閣遍布全國各地,香火旺盛。因「魁」字「望文生義,因聲起意」,將魁字附會為「鬼」搶「鬥」,「鬼之腳右轉如踢北鬥」。魁星的形象是一赤發藍面之鬼,立於鰲頭之上,一腳向後翹起如大彎鉤,一手捧鬥,另一手執筆,意思是用筆點定科舉中試人的名字。此即所謂「魁星點鬥,獨佔鰲頭」,被視為應試者獲中之徵。唐宋時,皇宮正殿的臺階正中石板上,雕有龍和鰲的圖像。考中的進士要站在宮殿臺階下迎榜,頭一名進士即狀元,按規定要站在鰲頭那裡,故稱「獨佔鰲頭」。

魁星,人間的模樣是什麼樣子!有好幾種傳說。有一種傳說魁星是個才子,曾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卻因貌醜驚嚇了皇后,被亂棍逐出皇宮,憤而跳入東海,玉皇深憫其人,賜硃筆一支,命其掌管人間科舉文運。還有一種傳說是:魁星高中進士,在殿試之時,皇帝見他相貌太醜,跛腳加滿臉麻子,就問他為什麼臉上長了這麼多斑點?魁星答道:「麻面天星。」皇帝又問他的腳為什麼跛?魁星回答:「獨腳跳龍門。」魁星應答巧妙,皇帝龍顏大悅,高興之下就點了魁星做了狀元。

划拳又叫猜拳,是喝酒時助興和佐酒的一種方式,即划拳的兩人同時伸出手指,並喊一個數,誰喊的數剛好和雙方所伸手指的總數相符,誰就算贏,輸的人喝酒。划拳時喊的數,從零到十,共十一個數,每個數字一個詞語,都有意義,要麼是吉祥祝福語,要麼是歷史典故。比如「六六六」,就是大順的意思。「五魁首」,自然是頭名狀元了。

划拳屬於飲酒文化,唐代人稱划拳為「拇戰」、「招手令」、「打令」等,《勝飲篇》記載:「皇甫嵩手勢酒令,五指與手掌節指有名,通籲五指為五峰,則知豁拳之戲由來已久。」五代《新五代史·史弘肇傳》記載:「他日會飲章第,酒酣為手勢令。」《七俠五義》上面,就有划拳明確的記載。如果以最早時間計,划拳喝酒也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其口訣毫無疑問是隨時代潮流而變化的,與時俱進才有生命力,「五魁首」科舉場上有了,酒桌上自然是缺不了席的。划拳,可以是赤膊上陣,也可以擼起袖子,皆是咋咋呼呼,聲震屋宇。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天下好事,均在口中連連,快樂至醉,「五魁首」,「獨佔鰲頭」,所有富貴均在夢裡。(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酒桌上人們划拳說的「五魁首 六六六」有什麼來歷嗎?
    什麼哥倆好啊、六六六啊。不過裡面都會有一句「五魁首」,這「五魁首」到底什麼意思?  原來,"五魁首"是"五經魁首"的簡稱。  古代科舉取士,以儒家五經:《詩》、《書》、《禮》、《易》、《春秋》為主,每經的第一名稱之為"經魁」。 在鄉試中,每科的前五名必須分別是其中一經的「經魁」,所以又稱「五經魁」或「五經魁首」。俗稱"五魁"或「五魁首」。
  • 古人喝酒划拳時都愛吆喝,五魁首啊、六六六,這些到底都啥意思?
    當然,一個人喝酒是很無趣的,可以說都是悶悶不樂,而喝酒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幾個人一起喝酒,還能開開玩笑,玩玩小遊戲啥的,而古人喝酒的時候就喜歡說一些行酒令啥的,比如什麼「五魁首啊、六六六、八匹馬呀」這些聽上去很有義氣的詞語,可以說是古人喝酒划拳必備所在。那麼這些都是啥意思呢?
  • 「五魁首,六六六」原來是這個意思,你們老家怎麼玩?
    我們經常聽見酒席之間響著「五魁首啊,六六六,哥倆好啊,七個巧.....」叫喚完了,就有人要喝酒了。光是聽他們叫喚也會饒有興趣的想加入進去,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要知道他們喊的這個拳法是個什麼鬼東西,今兒個,就帶您瞧瞧.酒令,這個詞在不少酒友的日常酒席中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吧。上述五魁首,便是行酒令中的拳令。
  • 「五魁首啊六六六」,划拳時吆喝這些啥意思?老人家:年輕人不懂
    ——李白《月下獨酌》 酒,一種歷史悠久的飲用品,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論古今,追捧者眾多。像是如今被人百般詬病的"酒桌文化",雖然的確有不小的弊端,但這其實是中國古代對於酒水熱衷的一種繼承。 酒的發展甚至比中國古代史世襲制更為久遠,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一種"有魔力的飲料",一半多用於祭祀。
  •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的這句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同時隨之衍生而來的划拳方式,在現代酒桌上都頗為流行,那么喝酒常說的「五魁首,六六六」是什麼意思呢?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這句話,那是什麼意思呢?不妨從古代喝酒的方式開始分析,在西周時候,各諸侯士大夫崇尚儒雅,就開始使用行酒令的方式來助興。隨著朝代的不斷更迭,投壺、玩骰子等玩法逐漸豐富起來,給古人帶來更多的樂趣。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這句話,那是什麼意思呢?
  • 「五魁首啊六六六」,划拳吆喝的這些啥意思?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一條龍、哥倆好啊、三星照啊、四喜財啊、五魁首啊、六六六、七個巧啊、八匹馬,九連環啊、滿堂紅」酒在中國上千年的民俗文化之中都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必須品,於是隨之也衍生出了不同的酒文化。而在中國上千年的酒文化中,行酒令也跟隨著傳承了上千年。文人大家們行令用詩詞,古語。稍稍識點字的用聯語,用成語。誰接不上來了,誰便喝酒。而更多的不識字的普羅大眾,普遍都是用一套固定拳法,再配上一套口令。就如文章開頭那一套酒桌上的拳法,在曾經的中國可謂是風靡一時,電視劇中也經常出現。
  • 流傳千年的划拳酒令,「五魁首」「八匹馬」等,到底是什麼意思?
    酒文化自古就有,很多也流傳至今,比如說大家在喝酒時划拳口裡吆喝的五魁首,六六六之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杜康造酒以來,中國人就對它愛不釋手。無論是尋常百姓,貴族國親,哪怕是殺敵前線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而且古代人一般也不喜歡喝悶酒,喜歡一群人一起暢飲。可能在現代人看來,喜歡喝酒更像是粗人,其實在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歡的莫過於飲酒作詩。
  • 勸君更飲一杯酒,五魁首,六六六!
    五魁首、六六六應該是我們聽過的最多的,除此之外還有三星、七巧等,而這些稱呼也不是隨便起的,大有深意。「五魁首」指的是 「五經」,即《詩經》《書經》《禮記》《易經》《春秋》。「代表著金榜題名,飛黃騰達。六六六指的是六順,而不是現在的五五開,666,「六順」是「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這六個方面。
  • 喝酒划拳為何要喊「五魁首、八匹馬」?下回在飯桌上別只光喊口號了
    酒是宴席上的媒介,相識的不相識的,只要飲上兩杯小酒,天南地北都是朋友。"酒壯慫人膽"也不是白說的,多少人借著酒意表明心裡話,看著醉了,其實心裡明鏡似的,事情辦成了最好,辦不成也可拿醉了意識不清當幌子。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酒桌上的文化也是首屈一指的。添酒開宴之時,怎能少了一番有趣的酒令呢?
  • 喝酒助興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可以這麼說吧,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對酒的味道都是青睞有加。民間更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兒。然而,喝酒並不是簡單粗暴的對飲,其中的講究說道可真不少呢?這裡咱們別的暫且不說,就聊聊酒桌上常見的行酒令之一「划拳」吧。
  •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酒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飯桌上,也是玩轉瓶子、真心話大冒險等遊戲。而吃酒划拳,划拳吃酒,是在酒桌上鬥智鬥勇的遊戲。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古人是划拳吃酒都包含著哪些酒文化。划拳源自於漢代,是中國民間飲酒時助興的遊戲。飲酒時兩個人同時伸出手指各說一個數,誰說的數和對方伸出的手指數相同,誰就贏了,輸的那個人被罰喝酒。如果兩個人都猜錯了,那遊戲就繼續。
  • 「五魁首、八匹馬」,划拳時說的這些,是何意?
    ——李白《客中行》我們中國人在酒文化上是博大精深的,人們在喝酒的時候也不單單是喝酒,還會進行一些遊戲,來使得人們在飲酒的時候更加歡樂。有些人在喝酒的時候會猜燈謎或者猜一些謎語 還有些人會划拳,在划拳的時候,都會說一些類似於歌謠一樣的東西,「五魁首、八匹馬」,划拳時說的這些是何意思?專家:現代人不懂。
  • 流傳千年的酒令:「五魁首、六六順,八匹馬」,究竟是什麼意思?
    酒桌文化在中國沉澱了千年,俗話說:「喝得一桌好酒,事業你有」,酒桌不僅是吃飯的地方,更是談事的地方,一桌酒談笑間,一個千萬的生意可能成交了,所以了解酒桌文化,不僅是一種禮儀,還是事業的助力棒,划拳是酒桌上必不可少的東西。
  • 酒文化之劃酒拳:「五魁首」到底是什麼意思?
    酒文化之劃酒拳:「五魁首」到底是什麼意思?酒桌上,主人都會勸客人喝酒,並且在喝酒的時候還有酒令,就是推選一個人做令官,其他人輪流做詩詞或者是對對聯,也可以是其他遊戲。如果違規的人要罰酒。
  • 盤點各地行酒令,廣西五魁首八匹馬,東北哥倆好六六六,河南呢?
    酒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或缺的飲品,無論是走訪親友,朋友聚會,還是工作應酬,都離不開酒,酒是調節酒局氛圍的催化劑,它能讓人在酒局上暢所欲言。正是因為酒的存在,讓飯桌上可以增添很多的趣味,像划拳這些飲酒時的助興遊戲,給人帶來了不少歡樂。
  • 清代銀飾「魁星踢鬥」鑑賞
    這件清代「魁星踢鬥」銀飾(見圖),銀飾圖案以鏨孔麻布紋為地,浮鏨出祥雲繚繞天空,右上角之「日」字,則象徵著日光輝耀。
  • 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二、「五魁首」、「八匹馬」等的含義划拳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拳詞」,二是「手勢語」,要求兩者互相統一,不相矛盾,否則被判定為輸的一方。在南方地區,特別是偏西南地區,划拳的拳詞一般為「款就款,哥倆好,三匹馬,四喜財,五魁首,六六順…」。有的是「一靜心,二郎山,三環流,四季花,五魁首,六華聯…」。在偏擺的地方,特別是黃河以北地區,人們的拳詞為「一心敬,兩相好,三結義,四鴻禧,五魁首,六大順…」總之,拳詞中表達出的共同意識都包含了吉利的意思。
  • 七夕拜魁星 魁鬥星君聖誕!!
    (孔孟像)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樓,因魁星是古代神話中所說能主宰文章興衰,文科士舉的神,在儒學士子和老百姓心目中,有至高無尚的地位,所以省、府、州、縣都建有魁星樓,而且在文風盛行出過科舉及第的村裡也都建有魁星樓
  • 劃酒拳說的「五魁首、八匹馬」,流傳到現在,究竟有何含義?
    ——李白《行路難·其一》酒桌文化可謂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大特色,雖然很多酒桌文化為人所詬病,但其中還是有很多包含了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體現了我們社會的民俗風情,酒桌文化主要是隨著我們釀酒歷史而逐漸產生的。說到酒的歷史。可謂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在美酒佳餚面前,金錢與地位似乎已經變得沒那麼重要。似乎一壺酒就足夠滿足所有的願望。
  • 文昌星、文曲星、魁星,您能分清嗎?
    許多人對文昌星、文曲星、魁星是要麼是全部劃等號,要麼是混淆一通,雲裡霧裡說不清楚。那麼他們究竟是怎麼個關係呢?奎星稱為魁星的三大來源出處:其一,因其形貌黑臉紅髮以鬼面出現,右手執硃批筆、左手託金印,左腳後翹踢鬥而得名為魁星。其二,奎與魁同音,又是七宿之首,魁在中文大意裡代表首位,有意頭十足、獨佔鰲頭之喻。魁星賜鬥是古代科舉人士最為喜歡的意頭,具有吉祥如意、功成名就的非常象徵。其三,奎星是專門主管文運之神,從星相圖看,奎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遂將奎星稱為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