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擁有五千年歷史,要說最源遠流長的,那就還得提酒文化。自古無論是犒賞三軍,亦或是親朋小聚,這都少不了酒的身影。同時隨之衍生而來的划拳方式,在現代酒桌上都頗為流行,那么喝酒常說的「五魁首,六六六」是什麼意思呢?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這句話,那是什麼意思呢?
不妨從古代喝酒的方式開始分析,在西周時候,各諸侯士大夫崇尚儒雅,就開始使用行酒令的方式來助興。隨著朝代的不斷更迭,投壺、玩骰子等玩法逐漸豐富起來,給古人帶來更多的樂趣。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時常說這句話,那是什麼意思呢?
不過行酒令、投壺的方式太過高雅,百姓玩不了呀,他們就自創了一套划拳方式。拳法是這樣的:一條龍、哥倆好、三匹馬、四喜財、五魁首、六六六、七個巧、八匹馬、九連環、滿堂紅。還別說,簡單粗暴很容易懂,迅速在民間流傳開來,讓喝酒場面都變得熱鬧有趣。
其實在古代「五魁」指的是五經(詩、書、禮、易、春秋),而能在科舉考試中拔得頭籌的人,被稱為「五魁首」。將它注入喝酒助興的划拳中,有祝願幸福如意的意思。 對此,各位看官有什麼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