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女神,節日快樂!
正好有個和女性電影相關的消息要告訴大家,上映的時候排片極少,又突然遇見新冠疫情而下映的大陸首部閩南語院線電影《番薯澆米》,已經視頻上線,優愛騰親測可看。
今天晚間七點,在首藝聯的雲展廳2號廳,《番薯澆米》的導演葉謙會在微信群和看過片的影迷交流,但微信群號早就被加滿200人,只好遺憾作罷。
這部《番薯澆米》用了好幾部閩南語名曲呢。
其中一首《勸世歌》,流行在兩岸閩南語人群多年,由女主楊貴媚演唱。
影后歸亞蕾還哼了傳統閩南語歌謠《窗外花開》。
男主班鐵翔和女主歸亞蕾,都唱了為電影全新創作的閩南語歌曲《尚好的光陰》,說起來,歸亞蕾阿姨曾經在1980年代初期當過歌星灌錄過唱片呢。
好,接著這部閩南語歌謠做原聲的電影,我們繼續說閩南語經典《四月望雨》的後兩首。
《四月望雨》以劇為順序,先是《雨夜花》,再是《望春風》
第三個單元,是《月夜愁》,雖然名字很悲情,歌詞也相當「哀啼」,但這首歌的調子卻是輕盈與自在的。
1932年,28歲的鄧雨賢因為一首《大稻埕進行曲》嶄露頭角,被日商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挖去,開始了他的創作高峰期,《月夜愁》就誕生在這個時候,作詞依然是另一位古倫美亞公司的員工周添旺,演唱依然是純純。
幾年高峰期之後,日本人禁唱漢語歌曲,鄧雨賢失業,回老家桃園教書,1941年因病去世,得年39歲。
在鄧雨賢的家鄉桃園縣龍潭鄉,還建有鄧雨賢音樂展示館(位於客家文化館中)和塑像
鄧雨賢音樂展示館循環播放的《月夜愁》
《月夜愁》這首名曲,也成為很多臺灣女歌手的心內摯愛。
1992年飛碟唱片為蔡琴出版的閩南語專輯《回到未來》,就收了這首《月夜愁》。
同一年,當時貴為臺灣唱片銷量最高的女歌手陳淑樺,在滾石出了自己的第一張閩南語專輯《淑樺的臺灣歌》,專輯第一首就是《月夜愁》。
嗯,《月夜愁》和陳淑樺的氣韻,真的還蠻搭的。
閩南語第一天後江蕙,怎麼可能不一唱再唱《月夜愁》呢?她小時候帶著妹妹江淑娜,在淡水、北投的那卡西走唱,《月夜愁》真是唱過千百遍。
這部臺視的《四月望雨》之《月夜愁》,最大咖主演,當然就是影后楊貴媚。
楊貴媚剛進入演藝圈的時候,就是在臺視當歌星,後來也開始在臺視演電視劇,最早的作品是林福地導演的《苦心蓮》,也在1990年代初林福地導演的《草地狀元》中,和馬如風演一對夫妻。
這部《月夜愁》主演還有王書喬(王湘瑩),扮演一位勞軍歌手。因為捲入Makiyo(川島茉樹代)醉後毆打的士司機事件,王湘瑩失業了好幾年,這部劇是她重振復出之作。
男演員的部分,有據說撞臉金城武的男演員呂金象(請問哪裡像了?),他也是同志版《紅樓夢》的主演之一。
微博粉絲只有200依然賣力宣傳的鄒守宏。
星光二班「漂亮胖子」林道遠。
《四月望雨》的最後一個單元是《四季紅》,這首歌創作於1938年,詞是李臨秋,當時鄧雨賢已經從古倫美亞唱片轉到日東唱片公司,這是鄧雨賢作品中少有的歡快歌曲。
我們來聽一個閩南語歌王洪榮宏和東方雲雀蔡幸娟的版本吧。
《四月望雨》之《四季紅》單元目前還沒播出,但已知是講述接近1980年代臺灣眷村的故事,演員包括班傑、梁又琳、若心(張翎翎)、白一翔、葉華、何剛、張本渝、王悅晶等。
等一下!梁又琳!這不是《藍色大門》的林月珍嗎?張士豪和孟克柔都成了大明星,而林月珍,還在認認真真演戲,而且還可以演17歲少女。
來,對比一下,相隔18年,37歲的梁又琳和19歲的梁又琳演的17歲的女學生造型。
2013年梁又琳嫁給了因戲結識的大陸演員趙錦燾,現在兩人有兩個可愛的女兒。
混血兒班傑(不是已經消失的真歪果仁班傑明)以《終極三國》成名,還是「武虎將」的團長,他於2019年和泰國華僑女友結婚。
去年班傑到大陸出演話劇《守歲》。
和班傑一樣,外型很惹眼的男主白一翔也是混血,有八分之一西班牙血統。
拍《四月望雨》的時候白一翔才從模特嘗試當演員,之後他就到大陸發展。2018年芒果的開年大戲《我的青春遇見你》,他演男主的老闆和情敵賈方舟,一個高富帥的海歸。
有人說白一翔撞臉王力宏,也像立威廉,你覺得呢?
最後,來比較詳細說說後人對鄧雨賢的紀念。
2012年,臺灣公視播出了一部定義為「1920年代復古偶像劇」的《歌謠風華-初聲》,講述了古倫美亞唱片公司以及鄧雨賢著名歌曲的傳奇故事。
黃騰浩扮演鄧雨賢,造型還是蠻像的。
歌手出身的張善為扮演《望春風》和《四季紅》的作詞李臨秋,現實中的李臨秋後來在戲院業謀職,1979年去世。
周凱文扮演周添旺,現實中的周添旺於1988年去世。
而唱紅《四月望雨》中三首歌的臺灣第一代歌后純純(劉清香),則由本來就是女團出身的周幼婷扮演,後來這部劇在八點檔播出的時候,改名就叫《純純》。
現實中的純純因為日本人禁漢語歌而失業,開了家咖啡店並嫁給日本人白石,1943年她被丈夫傳染肺癆去世,年僅29歲。
現在純純的唱片非常稀有,幾成文物。而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則在戰爭末期毀於盟軍轟炸。
2007年,臺灣上演了音樂劇《四月望雨》,將鄧雨賢的生平用音樂串聯,臺灣著名音樂劇演員江翊睿、洪瑞襄主演。
很可惜這部音樂劇的女主角,臺灣音樂劇女王洪瑞襄於2012年3月自殺身亡,年僅44歲。
《四月望雨》還於2008年出版了雙CD的音樂劇實況錄音原聲。
來聽這部音樂劇中的《雨夜花》
眾多的音樂家也用各種的形式,紀念鄧雨賢和《四月望雨》。
1986年,臺灣新格唱片的新格合唱團,出版了一張《重唱臺灣歌謠》的合唱專輯,四首歌只有《雨夜花》沒有收入。
早在1991年,以錄音發燒和中國音樂為特色的香港雨果唱片,就邀請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現在叫中國交響樂團),錄了一張臺灣歌謠改編交響樂專輯《心酸酸》,《四月望雨》中只有《望春風》沒有收錄。
1997年,臺灣音樂大師李泰祥出了一套宏大的《中國交響世紀》系列唱片,其中第三張叫《臺灣幻想曲》,收錄了日據到戰後的25首歌謠改編的交響樂,《四月望雨》全部收入。
來聽其中的《望春風》
2012年,臺灣當代配樂家、大提琴家範宗沛,出版了一張《望,不忘春風》的專輯,這張專輯收錄了28首改編鄧雨賢的作品,兩代大師跨域80年,用音樂穿越時空對話。
來聽其中的《月夜愁》
2012年是《望春風》出版80周年,臺灣音樂人借用當今科技,把坊間找到的80年前古倫美亞的原版錄音採譜,經過重新編曲後,由臺北市國樂團(即中樂團)演奏,讓鄧雨賢的歌謠,又多了一個中樂團的版本。
2015年最後幾天,臺灣歌手陳建瑋出版了一張叫《古倫美亞》的閩南語專輯唱片,意在紀念臺灣第一家閩南語流行唱片公司古倫美亞,這張專輯第一首就是《勸世歌》。
這張比大部分時下普通話專輯製作都要精良的閩南語專輯,獲得了2016年第27屆金曲獎最佳閩南語專輯和最佳閩南語男歌手兩個大獎。而陳建瑋在2014年就已經得到過一次最佳閩南語男歌手了。
說一個和臺灣唱片史有關的彩蛋。
1932年,鄧雨賢在臺北的「文聲唱片」寫出了第一首歌《大稻埕進行曲》,江鶴齡演唱。古倫美亞唱片文藝部長陳君玉慧眼識珠,將鄧雨賢挖到古倫美亞,才有了後來《四月望雨》的輝煌。
但這張叫《大稻埕進行曲》的唱片,多年來一直只存在於傳說中,以至於2007年的音樂劇中的《大稻埕進行曲》,其實是想像創作的。但就在2007年6月,一位叫林太崴的超級黑膠收藏家,偶然在臺北三重的跳蚤市場,發現了這張傳說了75年的《大稻埕進行曲》,當時也成為一大文化新聞。
一起來聽聽這個音樂劇上虛構的《大稻埕進行曲》吧!
雖然《四月望雨》是四首經典歌曲的總稱,但還真有一首叫《四月望雨》的歌曲,那就是一代歌后鳳飛飛唱的這首《四月望雨》。1994年,鳳飛飛出版了《驛站 陪傷心人說往事》專輯,這是鳳姐最後一張全原創錄音室專輯。專輯邀請到臺灣文學界名家來寫詞,包括張曼娟、林清玄等,還用了徐志摩的詩,讓專輯深具文學性。其中一首閩南語歌《四月望雨》,陸寒袖詞,著名音樂人詹宏達譜曲,是一首借雨思念家鄉的歌。
來看一個飯制的《四月望雨》MV,最前面還可以聽到當年純純小姐的珍貴錄音呢。
唱過好多幾首鄧雨賢作品的鳳飛飛,是桃園大溪人,而鄧雨賢就是隔壁龍潭人,這可能就是冥冥中的緣分吧。
本文圖片、視頻均來自網絡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文藝連萌成員
本期編輯:落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