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張國榮於2003年4月1日選擇結束生命,由於正逢愚人節,讓歌迷感嘆是老天開了最大玩笑。今天正逢逝世14周年,除了歌迷按照慣例進行哀悼儀式之外,他生前的摯愛唐鶴德也在INS發文,傾訴對他無盡思念。
唐鶴德凌晨在INS發布兩人合照,並寫道「夜天花板有這段戲,總關不上心裡的放映機……」,引用張國榮經典歌曲《你在何地》,來傾訴14年來的思念以及傷痛,尤其張國榮逝世後,唐鶴德不僅接管愛人生前遺留的財產,身邊更未出現任何伴侶,這也讓粉絲不舍「即使沒有哥哥陪伴也希望你餘生幸福」、「好好活著吧,就是對他最大的安慰」。
據悉而哥哥前經紀人仍按照慣例,今天將至香港沙田寶福山寶禪堂向哥哥送上祝福,也預先向粉絲喊話,相約緬懷哥哥。
張國榮54部電影混剪,兩分鐘看盡風華絕代一生↓↓
張國榮電影《霸王別姬》混剪,經典!
童年
01
用哀豔這個詞來形容張國榮的童年再貼切不過了。
從小,父母便一直在為工作忙碌,很少在家,常年居住在中環的一棟兩層樓裡,理由是方便看管工人。
所以他說:「我的童年都不是和爸媽在一起住的」。
所以他說:「我跟爸爸都不熟」。
因為爸媽無暇顧及家裡,所以他無比渴求家庭的溫暖和關懷。小時候的張國榮覺得被爸爸媽媽打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但是他連被打的機會都沒有。失落由此開始蔓延。
父母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在家裡和兄妹幾個好好相處,但是彼時,要走親訪友,所以陪伴的質量又會大打則扣。有一次,張爸喝醉了,在家裡睡了一天多,那是張國榮和爸爸相處的最長的一段時間,36個小時。
在」世上只有媽媽好」傳唱的當下,如果我說有些媽媽天生不適合做媽媽,你是不是很詫異?但是張媽媽就是。媽媽完全沒有耐性聆聽他說話,很久以來,張國榮和媽媽連一句心裡話也無法交流。很多年以後,張媽媽也意識到當年的做法欠妥,但是卻再也無法彌補張國榮童年的缺憾。
親身父母,都是既遙遠又模糊,這種蒼涼感之餘童年,就是「哀」。
家裡變成了一個獨屬於他們姐弟幾個居住生活,父母偶爾過來看看的住所。但是即便沒有父母,按理說姐弟幾個也應該很熱鬧。如果張國榮能和哥哥姐姐們開心地打成一片也好,但偏偏他不僅沒有,反而更孤獨。
兄長和姐姐們,有的因為年齡相近,有話聊,而走的比較近,有的因為興趣相投,而玩在一起,但是張國榮因為和他們巨大的年齡差,而無法親密靠近。要知道,他最小的八哥也年長他八歲。
父母的愛疏離而稀薄,哥哥姐姐又年長他太多,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童年註定是孤寂,清冷,安靜和寂寞的。這也造就了他內心的豐富和細膩,他肆意地在自己的世界裡自由玩耍,此為他童年的「豔」。
「小時候很寂寞,我是不愛吵鬧,沒有聲音的小朋友,任何人來我家,你在廳,我在房,你完全不知道我的存在,嬰孩時期已經是這樣。」張國榮說。
年少的他,就像一根憂傷的羽毛,是輕也是重,是自由也是落寞,是自戀也是自卑。
回首童年,「沒有什麼值得我去記憶,沒有什麼值得我去留戀。」張國榮用這樣的話作了總結。
成長
13歲那年,張國榮被家人送去英國讀書。讀書的地方,並不是在倫敦,而是在一個距離倫敦很遠的鄉村地方中學,那裡風景如畫。後來,張國榮考取了利茲大學的紡織專業,但是僅僅讀到大一就因為爸爸病重而回到香港。
至此,他在英國度過了6年清雅又孤單的時光。
1977年,那一年他剛好20歲,憑藉一首深情的演唱在亞洲歌唱大賽中獲得了亞軍,從此進入娛樂圈,開啟了他二十六年的演藝歌唱藝術生涯。
儘管很多人都說張國榮是天生的明星,但是出道初期,一切並不順利,和很多人一樣,他也面臨著不被喜歡,不被認可,甚至侮辱和謾罵。他在成長中不斷修正自己,突破自己,並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收穫後來的狂熱擁戴。他不是橫空出世,也不是一夜成名,他是踩著荊棘叢生的坎坷道路,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華人演藝圈影、視、歌多棲的頂級巨星。
遇見
1982年,那年張國榮26歲,而唐生也不過24歲。
都是眉目如畫的少年,風流倜儻,那一天,他們在麗晶酒店遇見了。
準確地說是重逢,他們打小就認識,而且唐生還是張國榮母親的乾兒子。一個是歌壇新秀,一個是金融才子,加上有少年情的鋪墊,一切的過渡都是自然而然。
沒有電影中特別新奇的遇見,他們的愛情也並不戲劇化。
張國榮很珍視唐生,提起他總是讚不絕口,他所有的財產都是和唐生共享的,所開的公司也是和他聯名的,他說唐生給了他太多,這一輩子都會感激他,他說唐生是上帝賜給他的禮物。
當然,唐生也是深愛著張國榮的,幫他打理財務,甚至在張面臨經濟困難的時候不惜借薪水幫他度過難關,後來,更是為了他辭去銀行高管的職務,默默地待在他身後,負責財務和日常起居工作。如清風一般坦蕩的他,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事情,還頻繁曝光在鎂光燈下,受盡狗仔的騷擾,並且二十年來,一直不動聲色默默付出。我想除了因為對張國榮最真摯的愛,沒有別的原因。
在那個民風還比較保守的年代,「斷臂情』是驚世駭俗的,自然人們也不能接受,被曝光後,輿論一片譁然,在巨大的壓力下,唐生一直堅定地站在張國榮身後,三緘其口,給予他最大的力量和支持。
在被偷拍後,張國榮不但沒有保持距離,反而故意牽起了唐生的手,只留給狗仔隊一個篤定而驕傲的背影。這張照片也被各大網站評選為「本世紀最偉大的牽手」。
他說:「見不得人的,從來就不是我」。
璀璨
有人說張國榮是他見過得最不上像的人,他本人要比鏡頭和照片上英俊一百倍。一個見過他的男人說,張國榮是那種美得讓人無法呼吸的人間絕色,精緻的無法挑剔的五官,加上極度風華的氣度,性感痴性的嗓音,以及與生俱來的王子般尊貴的氣派,整個兒一個發光體,動靜都美得讓人無法直視也無法不直視。
一個記者說在出席一次首映禮時,哥哥坐在那兒,後面的人視線都朝著哥哥,不僅是那次首映禮,他發現很多場合都有這個現象。
活動上,哥哥和陳可辛邊走邊談,後面跟了一大幫子人,一個個都盯著哥哥,亦步亦趨,這時哥哥突然一個轉身,後面跟著的人猝不及防,一個個趕緊調轉視線,轉頭或者回神應有盡有,非常有趣。哥哥身上就是有這麼一股吸引人的力量和逼人的光芒。
如果說容貌是天生的,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顛倒眾生,那麼才華卻是他後天努力的,讓無數粉絲為之發瘋的利器。
出道26年,演出過19部電視劇,61部電影,出過60多張唱片,唱過260多首歌,舉辦過300多場演唱會,單從作品的數量上看,張國榮就能稱得上是巨星,更不用說這其中包含了很多高質量,高水準,放在國際上也堪稱頂尖的藝術作品。
唱歌,演戲,主持,作詞作曲,寫劇本,做導演,他樣樣都會,樣樣都精通,堪稱全能型藝人。美國CNN評價他說:「他是亞洲頂級巨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擁有令人激賞的演藝才華「。
2004年3月31日,張國榮的蠟像在「偉人殿堂」裡進行展出;他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進駐「偉人殿堂」的演藝明星蠟像,這也是對他職業演藝生涯的一個肯定。
除了演藝事業,他的人品也是得到了極大的認可,對人友善,謙謙君子,有涵養,有愛心,提攜後輩,為人低調,等等,無一不讓人嘖嘖稱讚。每年的這個時候就是娛樂圈集體懷念哥哥的時候,那些接觸過他的後輩每每提起他無一不感激淚目。
世人對張國榮的譽贊數不勝數,有一句話令我特別深刻:」和他的才華比起來,他的容貌不值一提,和他的人格品質比起來,他的才華又不值一提。「
懷念
春季已經到來,當初的風依舊吹,每年的四月將至,都格外難過,我想可能是因為你不在了吧。你最怕別人將你忘記,但我們誰也不會忘,千千萬萬人的表白真摯而感人:哥哥,N年以後,我們依然寵愛你!
很少有一個人,會這麼讓人念念不忘;很少有一個明星,去世十多年,粉絲不降反增;很少有一張面孔完美的像是被上帝親吻;很少有人能被稱為濁世翩翩佳公子;很少有這麼幹淨純粹的靈魂;很少有一個偶像會改變大眾對同性戀愛的認知,並且讓每年的愚人節都充滿紀念意義。
十四年了,理性地講,哥哥你已經走了很久了,但實際上又好像剛走,你就鮮活地活在我們心口,隨著時間的沉澱而愈發有分量。這麼多年了,愛未減一分一毫,你靜止了快餐時代下我們遺忘的步伐,超越時間,發著閃閃輝煌的光,那光束穿過塵埃,照耀未來。
是的,你離開了,卻散落四周。
一邊懷念你,一邊感到惋惜,上帝一定是個小心眼的人,容不得完美的人存在。
多麼希望人生也像是一部電影,可以回放,修改,那麼我們千千萬萬熱愛你的人,一定會努力將片子倒回,讓驚豔時光的你繼續演繹,繼續極致,繼續歌唱,遠離病魔,讓你繼續為世界表演,關於天使優雅老去的傳奇故事。
感謝
06
感謝你一生演繹的最精彩,最動人,最傳奇,最完美的角色,這個角色就是你自己,帶給我們的驚豔和震撼。
感謝你敢愛而勇於承認,敢言而不失分寸。
感謝你「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教會我們勇於做自己。
感謝對愛情專一,工作敬業,生活認真,心地善良,為朋友竭盡所能的你,這樣的你讓我們想好好努力。
感謝你一生璀璨,有夢想也有絕望,有成功也有失落,有才華橫溢也有壯志難酬,是傳奇也是異類,告訴我們,你並沒有什麼不同,激勵我們奮進。
感謝你帶來的感動和震撼,歡笑與淚水,美和極致,感謝你帶來的無法替代的精彩。
在時間的長河中,我們慢慢地老去,然而已經離開的人,卻獲得了時間的豁免權。
越是短暫的,越是無法忘記。哥哥你成功地躲開了歲月的耗損,永遠帶著一副燦如少年的精緻面龐站在重重的迷霧中,用時而天真,時而魅惑,時而皎潔,時而鬼馬的笑容看著我們。
每當四月如期而至,我們所有人做的最心有靈犀的事就是集體懷念你,尊重你一切的選擇,無條件寵愛你,只想對你純純粹粹,認認真真,簡簡單單地說一句:這一生,多謝你,哥哥。
【張國榮】電影精彩片段林夕曾經說:五百年內,難出張國榮。
榮少卻說:「只要你們以後提起80、90年代的娛樂圈,還記得有張國榮,我就已經滿足了。」
如他所願,至今仍有很多人在默默緬懷他。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在香港東方文華酒店24樓縱身一躍,結束了燦爛而短暫的一生,至今已14年。
令人不解的是,生前備受爭議的張國榮,在他離世多年後,卻逐漸被推上了神壇,成為一代又一代文藝青年的偶像。
不過,當回顧他短暫的一生時,你確實無法否認,他真的是那個時代的巨星,而且就算放在當今的演藝圈,他也是無人能及的集大成者,是在影視歌方面做到極致,取得最高成就的人。
然而,無論是歌聲還是影視作品,都有時代的局限性,難以取悅所有人,張國榮之所以能夠讓人念念不忘的,是他永恆的人格魅力。
1
提起張國榮(英文名:Leslie),時至今日,整個娛樂圈,幾乎沒有人說他不好,很多明星大腕都曾受到過他的照拂,大家都喜歡叫他「哥哥」。
古巨基在成名前曾擔任TVB娛樂新聞節目的主持人,1992年探訪《東邪西毒》劇組的時候,他還是個青澀小記者的模樣↓
他視哥哥為偶像,每天聽著他的歌入睡,哥哥發現後便四處給他推薦音樂製作人,甚至點名其為歌壇接班人,令他獲得很好的發展,最終成為金曲王。
而古巨基一直沒忘記哥哥的提攜點名之恩,每年都會參加哥哥的紀念活動,向偶像致敬。
另一位得到張國榮點名的是,古天樂。
李學仕 攝
古仔剛出道時從不被人看好,哥哥卻覺得他有潛力,於是動用自己的人脈向好導演推薦他,而他也沒有辜負哥哥的希望。
張國榮是在1994年上吳君如的電臺節目時,主持人要他提名自己的接班人,他大方地說,唱歌方面是古巨基,電影方面是古天樂。
而此時,張國榮也不過38歲,正當盛年,事業如日中天,卻肯如此力捧新人,提攜後輩,氣度不凡。
而他的兩位接班人,至今身上仍有哥哥的遺風,兩個都是演藝圈品行端正、口碑極佳的藝人,一個深耕音樂圈,金曲不斷,另一個影視作品不斷,而且還很低調、默默地在內地捐了80多所公益學校,成為熱心的慈善家。
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受到他溫柔對待的人太多太多,以至於大家覺得可能是粉絲為了美化他而編出的段子:
1.曾經有一個年輕人菸癮很大,一次在走廊裡張國榮拍拍肩對他說,還是少抽菸吧,對嗓子不好。年輕人感動之餘真的減少了抽菸的次數,成為了現在的香港天王,在自己的演唱會上時常翻唱哥哥的歌,懷念。這個年輕人叫陳奕迅。
2. 還有一個年輕小夥子,初到香港,一切都很陌生,張國榮讓他隨時可以寄住在自己家裡,並將自己昂貴的衣服送給他。他叫王力宏。
3. 曾經有一個孩子,參加新秀歌唱比賽後,被哥哥邀請吃飯,哥哥告訴他無論做人還是唱歌都要踏實,並幫助他找到了黃霑。那個孩子叫黎明。
4. 1998年,哥哥拍了一段mv,特意將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孩拉到身邊,增加出鏡率。這個女孩兒叫林志玲。
5. 一個小夥子在和哥哥對了十幾遍的戲,還是沒成功,哥哥讓他放鬆下來只當是彩排,卻偷偷拍下了他最放鬆的瞬間。他叫趙文卓。
6. 八十年代的香港詞壇是黃霑、林振強、盧國沾等人的天下,而哥哥卻主動邀請一個剛剛出道的人為自己寫詞,並成為了好朋友。那個人叫林夕。
7. 有一個女藝人有一段時間和哥哥都住在灣仔會景閣公寓,總一起搭公司小巴去片場,有一次,在車程中張國榮問女藝人過得好不好,女藝人沒說上兩句就大顆大顆的淚珠往下滾,沉默了幾秒,張國榮摟著女藝人的肩膀說:「我會對你好的」。這個女藝人叫林青霞。
8. 2003年,有一個在當時不很起眼的組合,這個組合給哥哥打電話,講到「希望哥哥可以來客串一下自己的新曲mv裡面的三叔公」這個組合知道哥哥已經當時是香港的大腕了,這個組合還害怕哥哥會不同意客串,沒想到哥哥很快答應了,說道「我很樂意為新人幫忙」,這個組合聽到後很感動。這個組合叫twins。
…………
然而,這些都不是傳說,知乎上曾有網友提出質疑,有人便將這些明星談到哥哥的視頻連結一一貼出來。
他是真的這樣古道心腸、這樣善良真誠。
2
能如此不遺餘力提攜後輩、幫助朋友,大概因為他深知出來闖蕩的艱辛。
有人說,張國榮是最生不逢時的藝人,演戲有周潤發在前,唱歌有譚詠麟在前,但在殘忍的娛樂競爭中,他卻能始終保持自己的笑臉,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一步步走向巔峰。
1989年6月25日,張國榮應邀參加由香港三大才子黃霑、倪匡、蔡瀾三人主持的《今夜不設防》,擔任訪談嘉賓。
節目當中Leslie隨意、真誠、大方地談及自己的工作、挫折以及他目標及對自己事業的堅定,其中的艱辛讓人唏噓感慨。
圖片來源:訪談視頻截圖
在訪談中,他曾談到一次演出:
「當時的穿著較前衛,就像黃霑當時說的那樣:『哪有一個小子敢死,穿件背心加牛仔褲就上臺唱歌?』那時的歌手是穿老西,打領帶那種。加上那時我拍《大內群英2》剃光了頭,很怪的樣子。那時我惟有加套西裝,戴頂海軍帽,站在臺上唱歌。
唱完後脫下帽子向下一飛。——當時一陣噓聲。一出來時已是一陣噓聲,把帽子扔出去後又是一陣噓聲,回過頭一看,譁,有頂帽飛過來,為何這麼熟口面?一看,自己的!還未完,回到家中,當時已有人查到我家中的電話,在我的電話錄音中留言:收檔啦,請你多讀些書吧!你還未丟夠面子嗎?」
「譁!當時多傷心啊!」
資料圖:張國榮,來源:CFP視覺中國
當時香港的娛樂圈裡有句話,「張國榮也要十年才有今天」,用來勉勵那些奮鬥中的年輕人。可見,在成名之前,張國榮也爬摸滾打了很多年。
直至他爆紅後,娛樂圈的競爭也是十分激烈。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譚張爭霸」世所罕見,黃霑形容為那是「一場張國榮追趕譚詠麟的遊戲」。
當時,兩人的歌迷互不相讓,經常發生口水大戰,非吵即罵,甚至肢體衝突,甚至達到白熱化。
雖可將這場追逐看作是一場將港樂推向鼎盛的娛樂營銷,但壓力之下,譚詠麟在1988年獲得第十個年度金曲獎後宣布不再參加任何比賽,一年後,張國榮在連續33場演唱會之後宣布退出歌壇。
直到1995年,張國榮才復出歌壇,並宣布不再參與領取任何競爭性質的獎項。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哥哥說這是他的座右銘。
他敢於拼搏,也敢於激流勇退,實屬難得,更有君子之風。
3
張國榮一生為歌狂,為戲痴迷,對每一件事都付出真心,做到極致。處女座的他,是徹底的完美主義者。
他天生屬於舞臺,他在哪裡,哪裡就是目光的焦點,舞臺上,衣服都會因為他而具有生命力。而這一切除了天賦,跟他的敬業精神密不可分。
在1993年出演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時,張國榮飾演民國時期京劇名角程蝶衣,由於從來沒有接觸過京劇,導演曾考慮京劇表演方面找個替身,但張國榮卻沒同意。
《霸王別姬》劇照
他自己跑到北京拜師學藝半年,零基礎從頭開始,唱作念打,從形態步伐一一學習,就連發著高燒,還在堅持練習,最後出鏡時,除了唱的部分採用專業京劇演員的配音以外,其他的戲份,都是他自己表演完,而且獲得了梨園界人士的高度評價。
後來《霸王別姬》獲得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電影,還獲得過很多國際大獎,堪稱陳凱歌的扛鼎之作。
後人對片中哥哥的演技最高評價是:張國榮就是程蝶衣,程蝶衣就是張國榮。
他還塑造過很多經典熒幕形象:香港文藝片代表作《阿飛正傳》的旭仔、《倩女幽魂》裡風流倜儻的寧採臣、《胭脂扣》裡懦弱的十二少、《槍王》裡剛毅冷血的Rick……
4
善良,敬業、有才華……如果你認為張國榮就是這樣一個大好人,那你只看到了他的一面。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榮少,同時還是一個個性張揚、率性自我、充滿爭議的人。
他參加電視臺訪談節目,言談舉止瀟灑放縱,但又張弛有度,反應機敏過人,說話風趣幽默,讓和他交談的人如沐春風。
他平時也很瘋癲,有點恐高,愛打麻將愛抽菸,興致來了會哼唱粵劇,活脫脫一個鄰家的哥哥,但同時,他又很脆弱、敏感,很在意別人的評價。
他年輕時的顏值秒殺現在圈裡的很多小鮮肉,倪匡形容過張國榮「眉目如畫」,那是一種消弭了性別的美,脆弱而令人心碎,他融合了男性的放縱和女性的妖嬈。
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他將這種兩面性展現得淋漓盡致,給他的演藝生涯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場演唱會他親自擔任藝術總監,請來世界時尚大師Jean Paul Gaultier擔任整場演唱會服裝設計。天使翅膀、蘇格蘭短裙、古埃及式貝殼裙褲、長直發、鬍鬚臉……他顛覆了一貫清爽靚仔的形象,也打破了別人心中的張國榮印象。
資料圖:張國榮,來源:CFP視覺中國
即使今天看來,這場演唱會的舞美和服裝都太過前衛與妖嬈,十五年前則更觸目驚心。港媒當面大讚,寫出來卻是「扮女人,著舊衫,長發似貞子」。
這深深傷害了他,遭受非議的時尚大師更表示再也不會給亞洲明星設計服裝,雖然後來媒體口風逆轉,但傷痕已在。
他曾解釋過為何會做這樣一場演唱會,面對記者,他篤定地說:「我們這樣的人,只能做些引領時代的事。」
而如今,消弭了性別的、「花容月貌」的小鮮肉佔領娛樂圈半壁江山,不知是否是哥哥引領的結果?
只是和現在的小鮮肉相比,張國榮看似放蕩不羈,實則沉穩踏實,看似陰柔嫵媚,卻又爽朗大方,忽而豪情萬丈,忽而陰柔剛烈。強烈的矛盾和衝突,集中在他身上,卻毫無違和感,能達到如此境界的人有幾個?
尤其他那份認真的癲狂,如今的演藝圈再也找不到了。
5
哥哥曾坦言:我是個性格陰柔而又帶有自戀傾向的人,我覺得自己的特點是敏感。這或許是跟他的成長經歷有關。
1956年9月12日,張國榮出生在一個香港中產大家庭中,行末居十,乳名十仔,年輕時有「中環三少」花名,另兩位是同樣貴公子派頭十足的陳百強和鍾保羅。
資料圖:張國榮,來源:CFP視覺中國
張國榮的父親張活海是香港洋服大王,在中環開有服裝工廠,連好萊塢的導演希區柯克、演員加裡·格蘭特、馬龍·白蘭度都曾專程光顧,因此有「Tailor King」(裁縫之王)的美譽。從小在名流雲集的裁縫店裡長大,見慣了聲色犬馬的大場面,所以他個性中自有一份從容自信的優雅和波瀾不驚的磊落。
13歲那年,張國榮被送往英國讀書,小小年紀背井離鄉,開始獨立生活。為子承父業,他考入利茲大學學習紡織專業,本有可能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大一時卻因父親酗酒中風被緊急召回,自此中斷學業。
回港後,張國榮想要擺脫家庭的束縛,曾打工賣過鞋、牛仔褲,一度陷入迷茫。
當得知麗的舉辦歌唱比賽時,他向把他帶大的傭人六姐要5塊錢報名費,六姐給了他20元,讓他銘記終生。結果他一路過關斬將,順利籤約,踏入娛樂圈,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6
在榮迷心目中,張國榮是不羈而理想的完美偶像。世人眼裡,最惹人非議的莫過於他的私生活。
哥哥生前好友查小欣說,張國榮對感情「非常認真」,在為人所熟知的兩段感情中,無論毛舜筠,還是唐鶴德(唐唐)。
資料圖:張國榮(中),來源:CFP視覺中國
哥哥在熱戀中曾向20歲的毛舜筠求婚,女方年少不經事被嚇到,遂拒絕。後來,他們成為好友,哥哥還開玩笑說,因為毛舜筠的拒絕,可能改變了他的一生。
實際上,那只是個玩笑。
不管是跟誰在一起,他只不過是一直在做自己。
「這個世界無論怎樣變,周圍的人不管怎樣看我們,我們都要做最真實的自己。」
這是張國榮的人生觀,也是他的勇氣和自我。
而他最終告別的方式,震驚了世人。至今有些榮迷仍不願醒來,做著他回來的夢。↓↓
圖片來源:衡陽微校園微博
然而,他不會回來了,但他也始終沒有離去,因為,張國榮始終在我們心裡。
他曾來過這個世界,用盡平生力氣,愛這個世界,愛身邊的人;他曾經站在舞臺的中心,綻放過最耀眼的光芒,給那一代人帶來溫暖和光亮;他在僅有的46年人生中認真的癲狂,傾情演出自己最好的人生。
這就夠了。
張先生,願你在另一個世界安好!
來源:綜合鳳凰網、庫爾勒影像
① 長按複製「微信號或灰色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②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進行關注。